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教案 课程名称诊断兰 任课班级临床医学09(④ 任课教师罗文利 教学职称进师 临床医学系诊断教研室 二O 一二。一二学年第一学期 0
- 0 -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教 案 课程名称 诊断学 任课班级 临床医学 09(4) 任课教师 罗 文 利 教学职称 讲 师 临床医学 系 诊断 教研室 二○一一——二○一二学年第一学期
姓名罗文利职称讲师 总学时18学时(理论 10,见习8) 使用教材诊断学第7版) 1.掌握心前区隆起、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心前区的异常搏动。 课 2了解胸廓畸型,熟悉引起心尖搏动的移位的因素。 程 3.掌握心尖区抬举性搏动的原因、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4.熟悉心包摩擦感。 5.熟悉正常心浊音界的组成,掌握叩诊方法、顺序。 学 6.掌强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7.掌握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顺序、S1与S2的区别、心音分裂、舒张期 目 额外心音、病理性S3与生理性S3的别、杂音产生的机制。 的 8.了解心率、第三心音、第四心音收缩期额外心音。 9.熟悉心包摩擦音、开瓣音、心包扣击音、生理性与器质性杂音的鉴别。 章次 学时 心脏视诊 2 心脏触诊 心脏叩诊 学 心脏听诊 血管检查 时 分 配 。1
- 1 - 姓 名 罗文利 职 称 讲师 总学时 18 学时(理论 10,见习 8) 使用教材 诊断学(第 7 版) 课 程 教 学 目 的 1.掌握心前区隆起、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心前区的异常搏动。 2.了解胸廓畸型,熟悉引起心尖搏动的移位的因素。 3.掌握心尖区抬举性搏动的原因、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4.熟悉心包摩擦感。 5.熟悉正常心浊音界的组成,掌握叩诊方法、顺序。 6.掌握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7.掌握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顺序、S1 与 S2 的区别、心音分裂、舒张期 额外心音、病理性 S3 与生理性 S3 的别、杂音产生的机制。 8.了解心率、第三心音、第四心音收缩期额外心音。 9.熟悉心包摩擦音、开瓣音、心包扣击音、生理性与器质性杂音的鉴别。 学 时 分 配 章次 章 名 学时 心脏视诊 2 心脏触诊 1 心脏叩诊 1 心脏听诊 4 血管检查 2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1一2012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诊断学 专业、班级:临床医学09(4) 章节 第五节心脏检查一一视诊(2学时) 题目 1.掌握心前区隆起、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负性心尖搏动、心前区的异常搏动 2.了解胸廊畸型,熟悉引起心尖搏动的移位的因素。 教学 目的 1、了解心脏结构、毗邻 2、胸靠畸形 15 教学 3、心尖搏动 40 内容 ①心尖搏动移位(20') ②心尖搏动强度与范围的改变(10') ③负性心尖搏动(10') 分配4、心前区搏动 20 重点 重点:①心前区隆起、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负性心尖搏动。 难点 ②心前区的异常搏动。 及 难点:负性心尖搏动、心前区的异常搏动。 对策:用多媒体讲解,然后用形体语言及日常生活的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 教学 单班,课堂理论课 组织 教学 1、教师利用多媒体、板书讲解 2、有些内容讲完后让学生自已复述 方法 思老 1、心前区隆起、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负性心尖搏动临床意义? 及 2 心前区的异常搏动的临床意 阅读 3、到图书馆查相关资料,复习本章内容 材料 授课教师:罗文利 教研室主任:李彩萍 2011年12月2日 .2
- 2 -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诊断学 专业、班级:临床医学 09(4) 章节 题目 第五节 心脏检查-视诊(2 学时) 教学 目的 1.掌握心前区隆起、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负性心尖搏动、心前区的异常搏动。 2.了解胸廓畸型,熟悉引起心尖搏动的移位的因素。 教学 内容 及 时间 分配 1、了解心脏结构、毗邻 15′ 2、胸廓畸形 15′ 3、心尖搏动 40′ ① 心尖搏动移位(20′) ② 心尖搏动强度与范围的改变(10′) ③ 负性心尖搏动(10′) 4、心前区搏动 20′ 重点 难点 及 对策 重点:①心前区隆起、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负性心尖搏动。 ②心前区的异常搏动。 难点:负性心尖搏动、心前区的异常搏动。 对策:用多媒体讲解,然后用形体语言及日常生活的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 教学 组织 单班,课堂理论课 教学 方法 1、教师利用多媒体、板书讲解 2、有些内容讲完后让学生自已复述 思考 题及 阅读 材料 1、心前区隆起、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负性心尖搏动临床意义? 2、心前区的异常搏动的临床意义? 3、到图书馆查相关资料,复习本章内容 题 后 记 授课教师:罗文利 教研室主任:李彩萍 2011 年 12 月 2 日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1一2012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诊断学 专业、班级:临床医学09(4) 章节 题目 第五节心脏检查一触诊1学时),叩诊(1学时) 2 掌握心前区搏动的临床意义、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教学 了解正常心浊音界的组成,熟悉即诊方法、顺序。 日的 4、掌握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1、心尖搏动与心前区搏动 10' 2、震颤 教学 3、 心包摩擦感 内容 3、叩诊的方法、顺序 10 及 4、正常心浊音界 5 时间 5、心浊音界的组成 分配 6、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重点 重点:1、心前区搏动的临床意义 难点 2、心前区震额的临床意义。 及 3、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对策 难占,广、苗区额的临音义 对策:用多媒体讲解,然后用形体语言及日常生活的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 教学 单班,课堂理论课 组织 教学 1、教师利用多媒体、板书讲解 有些内容讲完后让学生自己复述 方法 心前区搏动的临床意义、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题及 2、 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阅读 3、到图书馆查相关资料,复习本章内容 材料 是 授课教师:罗文利 散研室主任:李彩萍 2011年12月2日 3
- 3 -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诊断学 专业、班级:临床医学 09(4) 章节 题目 第五节 心脏检查-触诊(1 学时),叩诊(1 学时) 教学 目的 1、 掌握心前区搏动的临床意义、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2、熟悉心包摩擦感。 3、了解正常心浊音界的组成,熟悉叩诊方法、顺序。 4、掌握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教学 内容 及 时间 分配 1、心尖搏动与心前区搏动 10′ 2、震颤 30′ 3、心包摩擦感 5′ 3、叩诊的方法、顺序 10′ 4、正常心浊音界 5′ 5、心浊音界的组成 5′ 6、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25′ 重点 难点 及 对策 重点:1、心前区搏动的临床意义 2、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3、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难点: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对策:用多媒体讲解,然后用形体语言及日常生活的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 教学 组织 单班,课堂理论课 教学 方法 1、教师利用多媒体、板书讲解 2、有些内容讲完后让学生自已复述 思考 题及 阅读 材料 1、 心前区搏动的临床意义、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2、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3、到图书馆查相关资料,复习本章内容 题 后 记 授课教师:罗文利 教研室主任:李彩萍 2011 年 12 月 2 日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1一2012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诊断学 专业、班级:临床医学09(4) 章节 题目 第五节心脏检查一—听诊(2学时) 1、掌握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顺序。 2、 了解心率、心律;掌握房颤听诊的特点。 教学 3 掌握第一心音、第二心音听诊的特点及二者的区别,熟悉第三心音的听诊 目的 4、 5、掌握心音分裂的听诊及临床意义。 1、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顺序 10 2、心率、心律、房颤听诊的特点 教学 3、第 三、四心音听诊的特点 30 内容 第一心音听诊特点 第二心音听诊特点 10 时间 第三心音听诊特点 5 分配 第四心音听诊特点 4、心音的改变 25' 心音强度的改变15 心音性质的改变10' 5、心音分裂 151 重点 重点: ①房颜听诊的特点:第一心音、第二心音听诊的特点及二者的区别。 难点 ②心音分裂的听诊及临床意义。 及 难点:房颤听诊的特点:第一心音、第二心音听诊的特点及二者的区别。心音 对策 分列的听诊. 用多媒体讲解,然后听录音引导学生理解。 教学 单班,课觉理论课 组织 教学 1、教师利用多媒体、听录音讲解 2、有些内容讲完后让学生自已复述 方法 思考 1、房颤听诊的特点?第一心音、第二心音听诊的特点及二者的区别? 2 心音分裂的听诊及临床意义? 3、 到图书馆查相关资料,复习本章内容 材料 是 授课教师:罗文利 教研室主任:李彩萍 2011年12月2日 .4-
- 4 -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诊断学 专业、班级:临床医学 09(4) 章节 题目 第五节 心脏检查-听诊(2 学时) 教学 目的 1、 掌握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顺序。 2、 了解心率、心律;掌握房颤听诊的特点。 3、 掌握第一心音、第二心音听诊的特点及二者的区别,熟悉第三心音的听诊 特点,了解第四心音的听诊特点。 4、熟悉心音强度及性质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5、掌握心音分裂的听诊及临床意义。 教学 内容 及 时间 分配 1、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顺序 10′ 2、心率、心律、房颤听诊的特点 10 3、第一、二、三、四心音听诊的特点 30′ 第一心音听诊特点 10′ 第二心音听诊特点 10′ 第三心音听诊特点 5′ 第四心音听诊特点 5′ 4、心音的改变 25′ 心音强度的改变 15′ 心音性质的改变 10′ 5、心音分裂 15′ 重点 难点 及 对策 重点:①房颤听诊的特点;第一心音、第二心音听诊的特点及二者的区别。 ②心音分裂的听诊及临床意义。 难点:房颤听诊的特点;第一心音、第二心音听诊的特点及二者的区别。心音 分裂的听诊; 对策:用多媒体讲解,然后听录音引导学生理解。 教学 组织 单班,课堂理论课 教学 方法 1、教师利用多媒体、听录音讲解 2、有些内容讲完后让学生自已复述 思考 题及 阅读 材料 1、房颤听诊的特点?第一心音、第二心音听诊的特点及二者的区别? 2、心音分裂的听诊及临床意义? 3、到图书馆查相关资料,复习本章内容 题 后 记 授课教师:罗文利 教研室主任:李彩萍 2011 年 12 月 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