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教学,引导大学生将远大理想信念与对祖国的热爱联系起来,把握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了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 光荣传统;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践履爱国主义的行为,做忠诚的爱国主 义者;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为祖国和人民的奉献中实现自 己的理想和价值 教学重点: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2、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3、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4、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教学难点: 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的统 2、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爱国主义精神的发扬 教学方法: 讨论法与讲授法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 同学们,我们有没有想过,什么是爱国?人为什么要爱国?是祖国需要我们 来爱,还是我们需要爱祖国? 今天已经逝去的陆幼青在他给我们留下的那本《生命的留言一一死亡日记》 的国庆篇中向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话题,却是多年以来我们不曾 认真想过的。他问我们:“人的爱国到底是为自己,还是为国家”?“我们还有 个很严重误区,那就是常常弄错了一个重要的关系:到底是祖国需要我们来爱, 还是我们需要爱祖国?一个头枕世界之颠,脚踏浩瀚海洋的国中巨人他不会在乎 几十亿的子民当中多一个不肖子孙的,所以,你爱不爱国,对国是无所稀罕的
1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教学,引导大学生将远大理想信念与对祖国的热爱联系起来,把握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了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 光荣传统;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践履爱国主义的行为,做忠诚的爱国主 义者;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为祖国和人民的奉献中实现自 己的理想和价值。 教学重点: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2、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3、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4、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教学难点: 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的统一 2、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爱国主义精神的发扬 教学方法: 讨论法与讲授法 教学时数: 4 课时 教学内容: 同学们,我们有没有想过,什么是爱国?人为什么要爱国?是祖国需要我们 来爱,还是我们需要爱祖国? 今天已经逝去的陆幼青在他给我们留下的那本《生命的留言——死亡日记》 的国庆篇中向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话题,却是多年以来我们不曾 认真想过的。他问我们:“人的爱国到底是为自己,还是为国家”?“我们还有 一个很严重误区,那就是常常弄错了一个重要的关系:到底是祖国需要我们来爱, 还是我们需要爱祖国?一个头枕世界之颠,脚踏浩瀚海洋的国中巨人他不会在乎 几十亿的子民当中多一个不肖子孙的,所以,你爱不爱国,对国是无所稀罕的
但是有没有国爱,有没有一个伟大的祖国去让你爱,对你可能就意义非常。就看 看犹太人这几千年的历史吧,看看他们惶惶不可终日的奔走吧,直到今天,这种 奔走已经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恐惧感,为什么?因为他们的祖国没有山一样的根 基,能够屹立在地球之上。在以往的爱国主义教育当中我们说的是,爱祖国、建 设祖国,那口气好像是因为祖国有了我们的爱会如何,我们很少去宣扬那种因为 有了一个伟大的祖国可爱,所以我们的精神是多么的愉悦,我们是多么快乐这样 个事实。” (陆幼青(1963.10.23-2000.12.11)上海人。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先后做过教师、记者、经纪人、羊毛商人等职业。陆幼青31岁时,发现所患胃 癌已至晩期,但他坚信″人有死亡的尊严,应该自己选择接受死亡的方式″。6年 后他再度病发入院,医生预言他生命还只有100天。在病重期间,陆幼青决定以 日记的形式,记录下他对生命的留言。可是,从生理和心理上都无力完成,是借 助网络手段,倾注他最后的力量,才写成了生命的留言《死亡日记》这一本奇特 的书。在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他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领悟。) 他以自己的方式谈的这个问题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深思考吗? 一个名叫李立的中国留学生.讲述了他在美国留学时的一段经历。李立的邻 居是一位靠卖艺为生的吉卜赛人,男主人叫阿普杜拉。他开朗乐观、为人诚恳很 快就和李立成了好朋友。一个休息日,李立和阿普杜拉一边喝咖啡一边聊.谈到 吉卜赛人四海为家的习俗,李立真诚地对阿普杜拉说:”我很钦佩你们吉卜赛人 的才华和生存能力,无论世界的哪个角落,几乎都有你们吉卜赛人。”阿普杜拉 也高兴地说:“不错,我们吉卜赛人无论到哪里,都能被那里的人民所接纳。” 但突然,阿普杜拉的声音变得低沉了许多:“但这也正是我们吉卜赛人的悲哀, 因为我们没有祖国。”说到这里,一向乐观粗犷的阿普杜拉,眼里噙满了泪水。 李立被深深地震撼了,他突然感到,与阿普杜拉相比,自已是多么的幸福,因为 在自己的身后,有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的祖国。 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2 但是有没有国爱,有没有一个伟大的祖国去让你爱,对你可能就意义非常。就看 看犹太人这几千年的历史吧,看看他们惶惶不可终日的奔走吧,直到今天,这种 奔走已经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恐惧感,为什么?因为他们的祖国没有山一样的根 基,能够屹立在地球之上。在以往的爱国主义教育当中我们说的是,爱祖国、建 设祖国,那口气好像是因为祖国有了我们的爱会如何,我们很少去宣扬那种因为 有了一个伟大的祖国可爱,所以我们的精神是多么的愉悦,我们是多么快乐这样 一个事实。” (陆幼青(1963.10.23--2000.12.11)上海人。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先后做过教师、记者、经纪人、羊毛商人等职业。陆幼青 31 岁时,发现所患胃 癌已至晚期,但他坚信"人有死亡的尊严,应该自己选择接受死亡的方式"。6 年 后他再度病发入院,医生预言他生命还只有 100 天。在病重期间,陆幼青决定以 日记的形式,记录下他对生命的留言。可是,从生理和心理上都无力完成,是借 助网络手段,倾注他最后的力量,才写成了生命的留言《死亡日记》这一本奇特 的书。在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他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领悟。) 他以自己的方式谈的这个问题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深思考吗? 一个名叫李立的中国留学生.讲述了他在美国留学时的一段经历。李立的邻 居是一位靠卖艺为生的吉卜赛人,男主人叫阿普杜拉。他开朗乐观、为人诚恳很 快就和李立成了好朋友。一个休息日,李立和阿普杜拉一边喝咖啡一边聊.谈到 吉卜赛人四海为家的习俗,李立真诚地对阿普杜拉说:”我很钦佩你们吉卜赛人 的才华和生存能力,无论世界的哪个角落,几乎都有你们吉卜赛人。”阿普杜拉 也高兴地说:“不错,我们吉卜赛人无论到哪里,都能被那里的人民所接纳。” 但突然,阿普杜拉的声音变得低沉了许多:“但这也正是我们吉卜赛人的悲哀, 因为我们没有祖国。”说到这里,一向乐观粗犷的阿普杜拉,眼里噙满了泪水。 李立被深深地震撼了,他突然感到,与阿普杜拉相比,自己是多么的幸福,因为 在自己的身后,有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的祖国。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胡适留学美国时所说的话,刘翔获得冠军时大家兴奋的心情。国庆 六十周年的自豪感,钓鱼岛事件国人的反映。反映了我们对祖国的情感。 什么是爱国主义? 总结: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 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民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 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 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人们为什么会对自己的祖国产生深厚的感情? 古今中外,人们都把自己的祖国比作母亲,对她怀着极其深厚的感情,英 文中的“祖国”这个词就是直译作“ motherland”,就是将“母亲”与“土地” 两个词合在一起构成的;我国古代盛行祖宗崇拜,“祖国”二字就是有“祖先 的国度”的含义,其内容丰富深广,包含自己及祖先出生的那个民族赖以生存 的疆域土地、山川河流、矿藏物产,而且还包含着民族的语言文字、生活习俗 历史文化等。它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和归属感。因为,每个人来到这 个世界上,都要在社会中生存,都要获取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都要寻求心灵 的精神家园,这一切首先得益于祖国。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这看似 平常的话语,道出了最深刻的爱国理由:国家是小家的依托,更是个人的寄托 国家是物质利益的寄托,更是精神家园的寄托。 1.爱国主义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 从情感的主体来讲,爱国情感是个体对民族和国家的一种心理上的依恋、归 属和态度上的认同。它主要表现为个体从幼年起逐步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山山水 水的依恋,对自己同胞和亲人的热爱,对自己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共同语言的酷爱 和尊重,对自己民族光荣历史和本民族对人类所做贡献的珍惜和自豪;在深切感 受国家兴衰荣辱和个人利益息息相关的基础上,把祖国的生存发展、繁荣富强作 为自己的责任、应尽的义务和神圣的使命。具体体现为: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强 烈的民族自尊心,坚定的民族自信心 2.爱国主义是一种思想观念。人们长期生活在这片国土里,自然就产生一 种热爱、建设、保卫这片土地的思想观念。这种思想观念,作为群体意识,凝聚 着人们对祖国及其根本利益的整体认识,对祖国前途命运的理性审视和把握,对 建设祖国的理想和筹划,具体表现为民族自尊意识、民族自强意识、民族自决意
3 胡适留学美国时所说的话,刘翔获得冠军时大家兴奋的心情。国庆 六十周年的自豪感,钓鱼岛事件国人的反映。反映了我们对祖国的情感。 什么是爱国主义? 总结: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 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民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 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 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人们为什么会对自己的祖国产生深厚的感情? 古今中外,人们都把自己的祖国比作母亲,对她怀着极其深厚的感情,英 文中的“祖国”这个词就是直译作“motherland”,就是将“母亲”与“土地” 两个词合在一起构成的;我国古代盛行祖宗崇拜,“祖国”二字就是有“祖先 的国度”的含义,其内容丰富深广,包含自己及祖先出生的那个民族赖以生存 的疆域土地、山川河流、矿藏物产,而且还包含着民族的语言文字、生活习俗、 历史文化等。它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和归属感。因为,每个人来到这 个世界上,都要在社会中生存,都要获取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都要寻求心灵 的精神家园,这一切首先得益于祖国。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这看似 平常的话语,道出了最深刻的爱国理由:国家是小家的依托,更是个人的寄托; 国家是物质利益的寄托,更是精神家园的寄托。 1.爱国主义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 从情感的主体来讲,爱国情感是个体对民族和国家的一种心理上的依恋、归 属和态度上的认同。它主要表现为个体从幼年起逐步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山山水 水的依恋,对自己同胞和亲人的热爱,对自己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共同语言的酷爱 和尊重,对自己民族光荣历史和本民族对人类所做贡献的珍惜和自豪;在深切感 受国家兴衰荣辱和个人利益息息相关的基础上,把祖国的生存发展、繁荣富强作 为自己的责任、应尽的义务和神圣的使命。具体体现为: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强 烈的民族自尊心,坚定的民族自信心。 2.爱国主义是一种思想观念。人们长期生活在这片国土里,自然就产生一 种热爱、建设、保卫这片土地的思想观念。这种思想观念,作为群体意识,凝聚 着人们对祖国及其根本利益的整体认识,对祖国前途命运的理性审视和把握,对 建设祖国的理想和筹划,具体表现为民族自尊意识、民族自强意识、民族自决意
识、民族忧患意识、竞争参与意识等。作为个体意识,潜在于人们的内心深处, 包括对自己祖国的亲身体验和间接认识,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评价,对祖国利益的 认同等,从而形成个体的特定的祖国观。 3.爱国主义是重要的政治原则和道德行为规范 爱国主义是重要的政治原则。祖国和爱祖国的观念,是在国家出现之后才产 生的,并逐步发展成为明确的爱国主义思想。我国宪法就明确规定:“中华人民 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 誉和利益的行为。”“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 职责。”从而要求所有公民加以遵守,并以政权的行政力量来保证它的实施。作 为政治原则,它主要调整个人与国家在政治上的关系,强调个人对国家的政治责 任、政治义务,要求人们按照法律的规定,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安全、荣誉和利 益,维护民族团结,保卫祖国,抵御侵略等法律义务。 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国家、民族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作为道德规范,主 要调整个人与国家在利益上的关系,强调个人利益、小团体利益服从国家的利益, 要求人们把爱国、报国、兴国、强国、救国看作是爱国主义的高尚美德,把卖国、 辱国、祸国、乱国、叛国看作是对祖国对民族不道德的丑恶行为 当然,爱国主义的道德规范与爱国主义的政治原则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 如果一个人为了祖国的独立、富强和尊严,英勇奋斗,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出自 己的一切甚至生命,这样的人,不仅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也是一个政治立场坚 定、政治觉悟高的人 其实,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髙尚、最温柔、最无情、最 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他就是一个真正的人,在各个方面都做得 很成功很出色的人。 古往今来,爱国既有不同的内涵,又有不同的形式,优秀事例不胜枚举。从 古代的“投笔从戎”、“闻鸡起舞”,到上个世纪初“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以及现在的构建和谐社会,可以说, 不同时期的中国青年身上,始终涌动着具有不同内涵的爱国热血。我国古代思想 家班固提出:要爱国如饥渴。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陆游说 “位卑未敢忘忧国”;岳飞认为,“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更有周恩来“为
4 识、民族忧患意识、竞争参与意识等。作为个体意识,潜在于人们的内心深处, 包括对自己祖国的亲身体验和间接认识,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评价,对祖国利益的 认同等,从而形成个体的特定的祖国观。 3.爱国主义是重要的政治原则和道德行为规范 爱国主义是重要的政治原则。祖国和爱祖国的观念,是在国家出现之后才产 生的,并逐步发展成为明确的爱国主义思想。我国宪法就明确规定:“中华人民 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 誉和利益的行为。”“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 职责。”从而要求所有公民加以遵守,并以政权的行政力量来保证它的实施。作 为政治原则,它主要调整个人与国家在政治上的关系,强调个人对国家的政治责 任、政治义务,要求人们按照法律的规定,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安全、荣誉和利 益,维护民族团结,保卫祖国,抵御侵略等法律义务。 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国家、民族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作为道德规范,主 要调整个人与国家在利益上的关系,强调个人利益、小团体利益服从国家的利益, 要求人们把爱国、报国、兴国、强国、救国看作是爱国主义的高尚美德,把卖国、 辱国、祸国、乱国、叛国看作是对祖国对民族不道德的丑恶行为。 当然,爱国主义的道德规范与爱国主义的政治原则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 如果一个人为了祖国的独立、富强和尊严,英勇奋斗,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出自 己的一切甚至生命,这样的人,不仅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也是—个政治立场坚 定、政治觉悟高的人。 其实,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温柔、最无情、最 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他就是一个真正的人,在各个方面都做得 很成功很出色的人。 古往今来,爱国既有不同的内涵,又有不同的形式,优秀事例不胜枚举。从 古代的“投笔从戎”、“闻鸡起舞”,到上个世纪初“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以及现在的构建和谐社会,可以说, 不同时期的中国青年身上,始终涌动着具有不同内涵的爱国热血。我国古代思想 家班固提出:要爱国如饥渴。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陆游说 “位卑未敢忘忧国”;岳飞认为,“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更有周恩来“为
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看来,爱国的形式总是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毛泽东在他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 是这样概括我们祖国的伟大形象的:“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国家之一,…在 这个广大的领土之上,有广大的肥田沃地,给我们以衣食之源;有纵横全国的大 小山脉,给我们生长了广大的森林……秀丽的长江像一条系在祖国母亲腰间的蓝 色飘带,铺展于云山天海之间;奔腾的黄河似一条生机勃勃的飞龙,舞动于锦绣 大地之上。” 毛泽东对祖国的山河进行了热情的讴歌,如此壮美的祖国,怎能不深深激荡 起我们炽热的情感?试想,当我们泛舟西湖,欣赏那“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 抹总相宜”的美丽景色时,当我们置身戈壁,感受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的广袤辽阔时,当我们登临泰山,领略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磅礴气 势时,我们的心中怎能不油然升起一种"江山如此多娇”的情怀呢?在很早的时候 我们的前人就把祖国大地比喻成为神州,这是对祖国的热爱。所以爱国主义首先 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谈西安之美,引导学生谈家乡之美。仅有热爱是不够的,从瑞士之美说起。 瑞士之美,是这个国家富而不奢的务实精神。瑞士几乎家家有小汽车,但政 府坚持“蓝天白云高于一切”,尽最大的努力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政府20年 前就提出“理性用车”口号,并积极倡导自行车交通。瑞士修建了完善的自行车 公路网,骑车旅行的人超过400万,年行程达2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5000圈 瑞士境内目前共有9条自行车公路,全长3300公里,沿路设有1.5万个专为自 行车提供的红蓝色路标。 瑞士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大概也是世界上最节省的国家。在瑞士观光时 导游介绍说,瑞士并不缺水,境内湖泊众多,有1484个,最大的日内瓦湖面积 约581平方公里。但政府提倡节约用水,鼓励蓄积雨水。我们在苏黎世、琉森看 到许多建筑物和住宅外部装有专用雨水流通管道,而内部建有蓄水池,雨水经处 理后使用。据一位长住瑞士的中国记者介绍,由于保护得力,瑞士70%湖泊的水 可直接饮用
5 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看来,爱国的形式总是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毛泽东在他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 是这样概括我们祖国的伟大形象的:“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国家之一,……在 这个广大的领土之上,有广大的肥田沃地,给我们以衣食之源;有纵横全国的大 小山脉,给我们生长了广大的森林……秀丽的长江像一条系在祖国母亲腰间的蓝 色飘带,铺展于云山天海之间;奔腾的黄河似一条生机勃勃的飞龙,舞动于锦绣 大地之上。” 毛泽东对祖国的山河进行了热情的讴歌,如此壮美的祖国,怎能不深深激荡 起我们炽热的情感?试想,当我们泛舟西湖,欣赏那“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 抹总相宜”的美丽景色时,当我们置身戈壁,感受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的广袤辽阔时,当我们登临泰山,领略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磅礴气 势时,我们的心中怎能不油然升起一种"江山如此多娇"的情怀呢?在很早的时候 我们的前人就把祖国大地比喻成为神州,这是对祖国的热爱。所以爱国主义首先 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谈西安之美,引导学生谈家乡之美。仅有热爱是不够的,从瑞士之美说起。 瑞士之美,是这个国家富而不奢的务实精神。瑞士几乎家家有小汽车,但政 府坚持“蓝天白云高于一切”,尽最大的努力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政府 20 年 前就提出“理性用车”口号,并积极倡导自行车交通。瑞士修建了完善的自行车 公路网,骑车旅行的人超过 400 万,年行程达 2 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 5000 圈。 瑞士境内目前共有 9 条自行车公路,全长 3300 公里,沿路设有 1.5 万个专为自 行车提供的红蓝色路标。 瑞士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大概也是世界上最节省的国家。在瑞士观光时 导游介绍说,瑞士并不缺水,境内湖泊众多,有 1484 个,最大的日内瓦湖面积 约 581 平方公里。但政府提倡节约用水,鼓励蓄积雨水。我们在苏黎世、琉森看 到许多建筑物和住宅外部装有专用雨水流通管道,而内部建有蓄水池,雨水经处 理后使用。据一位长住瑞士的中国记者介绍,由于保护得力,瑞士 70%湖泊的水 可直接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