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地上权与宅基地使用权 第三节地役权 1、地役权的概念与特征 2、地役权的种类 3 ,地役权的取得 4、 地役权的效力 5、地役权的消灭 第四节用益权 1、用益权的概念和特征 2. 国有自然资源使用权 承包经营权 4、 采矿权 第五节典权 1、概念与特征 2、典权与类似权利的区别 3、典权的取得 4、典权的期限 、 典权的效力 6、 典权的消灭 (三)思老与实践 没用地使用权中土地权益的实现与保障民生之冲突与协调 3、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之缺陷与出路 4、用益物权体系之合理构建 5、三权分置对农村承包经营权的影响 6、研讨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历史变迁,从集体土地所有权与农村承包经营权两权分离,到士 地所有权、农村承包经营权与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模式对农村社会变革的重大意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第十五章担保物权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本章节的讲授,让学生对担保物权的一般原理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理解, 了解担保物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建设的关系。 2、要求学生草握相保物权的基本内容。 (二)教学内容 一节担保物权概述 担保物权的概念与社会作用 2、担保物权的种类 6
6 6、 地上权与宅基地使用权 第三节 地役权 1、 地役权的概念与特征 2、地役权的种类 3、地役权的取得 4、地役权的效力 5、地役权的消灭 第四节 用益权 1、 用益权的概念和特征 2、 国有自然资源使用权 3、 承包经营权 4、 采矿权 第五节 典权 1、 概念与特征 2、典权与类似权利的区别 3、典权的取得 4、典权的期限 5、 典权的效力 6、 典权的消灭 (三)思考与实践 1、用益物权与债权性使用权之区分 2、建设用地使用权中土地权益的实现与保障民生之冲突与协调 3、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之缺陷与出路 4、用益物权体系之合理构建 5、三权分置对农村承包经营权的影响 6、研讨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历史变迁,从集体土地所有权与农村承包经营权两权分离,到土 地所有权、农村承包经营权与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模式对农村社会变革的重大意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第十五章 担保物权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本章节的讲授,让学生对担保物权的一般原理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理解, 了解担保物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建设的关系。 2、要求学生掌握担保物权的基本内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担保物权概述 1、 担保物权的概念与社会作用 2、 担保物权的种类
3、担保物权的性质 第二节抵押权 1、抵柙权概术 2、抵押权的取得 抵押权的效力 4、 抵押权 消 5、特别抵押权 第三节质权 1、质权概闲 2、动产质权 3、权利质权 第四节留置权 1、 留置权概述 2、 留置权的取得 依法律规定而取得 3、留置权的效力 4、留置权的消灭 第 五 型的担保 2、 所有权保留 (三)思考与实践 1、担保作为物权的非典型性 2、抵押权在担保物权中的典型性地位 3、质权 留置权意义上的占有与用益物权意义上对物之占有的区别 4、留置权中关联关系的含义 5、典型案例 6、简述让与担保制度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第十六章占有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本章节的讲授,让学生对占有的一般原理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理解。 2、要求学生掌握占有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一)教内空 第 节占有概述 1、占有的概念 2、占有的成立 3、占有的社会作用 第二节占有的种类 、有权占有 与物权占有 2、自主占有与他主占有
7 3、担保物权的性质 第二节 抵押权 1、 抵押权概述 2、 抵押权的取得 3、 抵押权的效力 4、抵押权的消灭 5、 特别抵押权 第三节 质权 1、 质权概述 2、动产质权 3、 权利质权 第四节 留置权 1、 留置权概述 2、 留置权的取得——依法律规定而取得 3、留置权的效力 4、 留置权的消灭 第五节 非典型的担保 1、 让与担保 2、 所有权保留 (三)思考与实践 1、担保作为物权的非典型性 2、抵押权在担保物权中的典型性地位 3、质权、留置权意义上的占有与用益物权意义上对物之占有的区别 4、留置权中关联关系的含义 5、典型案例 6、简述让与担保制度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第十六章 占有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本章节的讲授,让学生对占有的一般原理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理解。 2、要求学生掌握占有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占有概述 1、占有的概念 2、占有的成立 3、占有的社会作用 第二节 占有的种类 1、有权占有与物权占有 2、自主占有与他主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