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供求理论 [教学内窣与要求]供求理论也叫均衡价格理论,研究商品的价格如何决定,以及价格 如何调节整个经济的运行。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需求和供给的基本概念,以及价 格决定的基本理论,深刻理解价格机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山供求关系决定的。供求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作为微观 绎济学分析的起点,本章将介绍供给与需求的基本概念以及价格决定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需求理论 、需求与需求函数 1.需求 求是指居民户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需求是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的统一,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成为需求。所以,需求也可以 说是居民户根据其欲望和购买能力所决定的计划的购买量。需求预测要同时考虑到需求的这 两个条件,否则会做出错误的预测。举例来说:最近的热门话题的“汽车进入家庭问题”。 无疑,想拥有一辆汽车是绝大多数人的愿望,对汽车的欲望是普遍而强烈的。但是,汽车昂 贵的价格的其他使用条件使绝大部分人不具备拥有汽车的支付能力。在相当一个时期内,汽 车只是富人们的奢侈品。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汽车进入家庭”只是一个良好的愿望,这个 愿望要变为需求则取决于包括收入和其他条件(存车、交通、汽油等)在内的支付能力。在 分析汽车的需求时,支付能力是关键的因素 应该注意的是,在经济分析中,需求和需求量不是同一个概念。需求是指在不同价格 水平时的不同需求量的总称,是有支付能力的购买欲望,而需求量是指在某一特定价格水平 下居民户计划购买的商品的数量。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下文中还要详细介绍 2.影响需求量和需求的因素 般说來,影响需求量的因素是商品自身的价格,影响需求的因紊是商品价格之外的 因素 第一,商品自身的价格。商品自身价格高,需求量少:价格低,需求量多。商品自身 价格与该商品的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 的变动会影响某种商品的需求。这甲有互补关系和替代关系两种情况,其他商品价格 第二,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各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关系,因 互补关系是指两种商品共同满足一种欲望,它们之间是相互补充的。例如,录音札和 磁带就是这种互补关系。这种有互补关系的商品,当一种商品(例如录音机)价格上升时, 对另一种商品(例如磁带)的需求就减少,因为录音机价格上升,需求减少,对磁带的需求 也会减少。反之,当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时,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就增加。两种互补商品之间 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 替代关系是指两种商品可以互相代替来满足同一种欲望,它们之间是可以互相代替的。 例如,羊肉与牛肉就是这种替代关系。这种有替代关系的商品,当一种商品(例如羊肉)价 格上升时,对另一种商品(例如牛肉)的需求就增加。因为羊肉价格上升,人们少吃羊肉, 必然多吃牛肉。反之,当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时,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就减少。两替代商品之间 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第三,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以及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序。收入水平增加与收入分配不 等会使需求减少。 第四,消费者嗜好。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不仪要满足人们的基本生理需求
还要满足种种心理与社会需求,因此,消费者嗜好,即社会消费风尚的变化对需求的影响也 很大。消费者嗜好要受种种因紊的限制,但广告却可以在一定程序上影响这种嗜好。这就是 许多厂商个惜血本大作广告的原因 第五,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人口数量的增加会使需求数量增加,人口数量减少会 使需求数量减少。人口结构的变动主要影响需求的构成,从而影响某些商品的需求。例如, 人口的老龄化会减少对时髦服装、儿童用品等的需求,但会增加对侏健用品的需求 第六,政府的消费政策。例如,政府提高利息率的政策会减少消费,而实行消费信贷 制度则会鼓励消费。 第七,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包括对自己的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水平的预期。如果预 期未来收入水平上升,商品价格上升则会增加现在的需求:反之,如果预期未来收入水平下 降,商品价格水平下降则会减少现在的需求 需求函数 所谓需求函数是表示商品的需求数量与其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把影响因 素作为自变量,把需求数量作为因变量,则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商品需求数量与其各影响 因素之间的关系。以D代表需求数量,a,b,c,d,…,n代表各影响因素,则需求函数为: D=f(a, b, c, d 山于商品的自身价格是决定商品需求量的最基本的因素,我们假定其它因素保持不变 以P表示商品的价格,需求函数就可以简化为价格的函数: D=f(P) 上式表明了某种商品的需求量D是价格P的函数。需求函数是用模型法(或称代数表 达法)来表述需求这个概念 如果某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是线性关系,即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那么,这种需 求函数就是线性需求函数,其公式为 D=a-b 这个需求函数也是直线型需求曲线的方程式 如果某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是非线性关系,即需求曲线不是直线(如图2-1中那 样),那么,这种需求函数就是非线性需求函数,其公式为 这个需求函数也是非直线型需求曲线的方程式 在以上两式中,a、b、a都是数值为正的常数。 二、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我们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表述需求这个概念。比如,当商品的价格为1元时,商品的需 求量为90单位,当价格上升为2元时,需求量下降为20单位,当价格进一步下降为3时, 需求量下降为史少的70单位,如此等等。根据这些具体数字,我们可以作出表2-1 表2-1某商品的需求表 价格(元) 需求量(单位数) a_bc 80 70 d 12345
这个表明某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就是需求表。需求表实际上是用数字 表格的形式来表述需求这个概念 2.需求曲线 根据表2-1我们可以作出图2-1。 图2-1某商品的需求曲线 在图2-1中,横轴OQ代表需求量,纵轴OP代表价格,D即为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 根据需求表画出来的,是表示某种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关系的曲线,向右下方倾斜。需求曲线 实际上是用图形的形式来表述需求这个概念。 三、需求定理 从需求表和需求曲线中可以看出,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是成反方向变动的。这 种现象普遍存在,被称为需求定理。在玊解价格的决定时,需求定理是很重要的 什么是需求定理 需求定理是说明商品自身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 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自身价格的 上升而减少,随商品自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在理解需求定理时,特别要注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伺话。在介绍实证分 析方法时,我们曾指出假设条件的重要性。这就是说,任何一种绎济理论都是有条件的,只 有在某种条件下才能成立,才有适用性。离开具体假设条件,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是 不存在的。需求定理作为一种经济理论也是以一定的假设条件为前提的。这个假设条件就是 “其他条件不变”。所谓“其他条件不变”是指除了商品自身的价格之外,其他影响需求摁 素都不变。这就是说,需求定理是在假定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研究商品自身 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离开了这一前提,需求定理就无法成立 2.需求定理的例外 需求定理的是一般商品的规律,但这一定理也有例外。炫耀性商品与吉芬商品就不符 合需求定理。炫耀性商品是用来显示人的社会身份的商品,例如首饰、豪华型轿车就是这种 商品。这种商品只有在高价时才有显示人的社会身份的作用,因此,价格下降时需求反而减 少。吉芬商品是指低档的生活必需品。在某种特定条件下,这种商品具有价格上升,需求反 而增加的特点。英国经济学家吉芬发现,在1845年爱尔兰大灾荒时,马铃薯的价格上升 需求量反而增加。这种价格上升,需求增加的情况被称为“吉芬之迷”。具有这种特点的商 品被称为吉芬商品 四、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在经济分析中特别要注意区分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上面我们区分了需求量与需求。在需求曲线图中,需求量是需求曲线上的一点。商品 价格为1元时,需求量为90单位,表现为图2-1是的a点。需求是指在不同价格水半时的 不同需求量的总称,例如,当商品的价格为1元时,商品的需求量为90单位,当价格为2 元时,需求量为20单位,价格为3元时,需求量为70单位,等等,这种不同价格时相对应 的个同需求量总称为需求。在需求曲线图中,需求是指整个需求曲线
我们把商品自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居民计划购买量的变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动,把商品 自身价格之外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居民户计划购买量的变动称为需求的变动。例如,商品价 格下降了,居民户计划购买的商品数量量多了,这就是需求量增加了,但如果民居民户收入 增加了,居民户计划购买的商品数量多了,这就是需求增加了。 这就是说,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自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 求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可用图2-2来说明这一点 图2-2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在图2-2中,当价格山Po上升为P1时,需求量从Q减少到Q1,在需求曲线D上则是 从b点向上方移动到a点。当价格山Po下降到P2时,需求量从Q增加到Q2,在需求曲线 D上则是从b点向下方移动到c点。可见,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向上方移动是需求量减少 向下方移动是需求量增加。 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需求 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可以用图2-3来说明这一点 图2-3商品需求的变动 在图2-3中,价格是P。山于其他因素变动(例如收入变动)而引起的需求曲线的移动 是需求的变动。例如,收入减少了,在同样的价格水半P时,需求从Q减少到Q1,则是 需求曲线山D移动到D1。收入增加了,在同样的价格水平时,需求从Q增加到Q2,则甲 面昧曲线山D6移动到D2 可见,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是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是 需求增加。 第二节供给理论 、供给和供给函数 1.供给 供给是指厂商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供 给也是供给欲望与供给能力的统一。供给能力中包括新生产的产品与过去的存货。供给是商 品的供给,它取决于生产。同样,也可以说供给是厂商计划提供的商品量 在经济分析中,我们还要区分供给和供给量。供给量是指在某一特定价格水半时, 商愿意或计划供给的商品量。供是指在不同价格水平时的不同供给量的总称。我们在下文中
还要详细介绍这个问题, 2.影响供给量和供给的因素 的一般说来,影响供给量的因素是商品自身的价格,影响供给的因素是商品价格之外的 商的日标。在微观绎济学中,一般假设厂商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即厂商供 给多少取决于这些供给能否给他带来最大的利润。如果厂商的目标是产量最大或销售收入最 大,如果厂商还有其他政治或社会道义目标,那么供给就会个同。 第二,商品自身的价格。一般来说,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 第三,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在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对另一种 商品的需求增加,从而这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供给增加。在两替代商品之间,一种商品的价 格上升,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增加,从而这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供给增加。反之,一种商品 的价格一降,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减少,从而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供给减少。此外,两种 没有关系的商品,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也会影响另一种商品的供给。例如,同一个厂商既生 产军用品,又生产民用品。如果军用品价格上升,厂商则会把资源用于生产史多的军用品, 从而就减少了民用品的供给 第四,生产技术的变动。在资源为既定的条件下,生产技术的提高会使资源得到史充 分的利用,从而供给增加。 第五,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会使产品的成本减少,从而在产品价 格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利润。反之,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会使产品的成本增加,从而在产 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减少利润,减少供给 第六,政府的政策。政府采用鼓励投资与生产的政策(例如减税),可以剌激生产增加 供给。反之,政府采用限制投资与生产的政策(例如增税),则会抑制生产减少供给 第七,厂商对未来的预期。如果厂商对未来的经济持乐观态度,则会增加供给。如果 厂商对未来的经济持悲观态度,则会减少供给。 3.供给函数 所谓供给函数是表示商品的供给数量与其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把供给数 量作为因变量,把各种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则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商品的供给数量与其 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S代表供给数量,a,b,c,d,…,n代表各种影响因素,则供 给函数为 =fa,b,c,d,…n) 如果只考虑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把商品自身的价格作为影响供给的唯一因素, 以P代表价格,就可以把供给函数简化为 S=d(P) 上式表明了某商品的供给量S是价格P的函数。供给函数是用模型法(或称代数表达 法)来表述供给这个概念 如果某商品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是线性关系,即供给曲线是一条直线,那么,这种供 给函数就是线性供给函数,其公式为 S=-c+d P 这个供给函数也是直线型供给曲线的方程式 如果某商品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是非线性关系,即供给曲线不是直线,那么,这种供 给函数就是非线性供给函数,其公式为 这个供给函数也是非直线型供给曲线的方程式 在以上两式中,c、d β都是数值为正的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