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教学内窣及妥求]本章主要介绍国民收入核算理论。要求学生明确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 收入的基本概念及其相关总量指标之间的关系,掌握其核算方法 我们要判断一国是贫穷还是富裕时,主要会观察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NP)。GNP同时 衡量两件事情:经济中所有人的总收入和用于经济中物品与劳务总量的总支岀。GNP既衡量 总收入又衡量总支出的原因在于这两件事实际上是相同的。如图7-1所示,对一个整体经济 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收入 支出 物品和劳务市场 1物品和劳务的销售 物品和劳务的购买 家庭 !生产投入 劳动、土地 生产要素市场 工资、租金 收入(GDP) 货币流 物品与劳务流 图7-1经济循环流向图 从图7-1,我们可以看出,家庭从企业购买物品与劳务;这些支出通过物品与劳务市场 流动。企业又用他们从销售中得到的收入來支付工人的工资、土地所有者的租金;这些收入 通过生产要素市场流动。 当然,现实绎济比图7-1所示的流程复杂得多,家庭要把获得的收入支付税收,同时还 要为了未来而进行储蓄和投资。同时,家庭并不购买全部的物品和劳务,一些物品和劳务会 山政府购买,还有一些会山企业购买。但是无论如何,对整个绎济而言,支出和收入总是相 同的 第一节国民生产总值及其核算 西方经济学中所讲的国民收入乃是衡量社会经济活动成就的一个广泛概念,它实际上 包括以下几个总量:国民(或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或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 和个人可支配收入。其中,我们首先要弄清的是国民生产总值这一概念
国民生产总值(GNP)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国民绎济活动,而整体的国民经济状况又是通过一系列国民收入 总量指标来反映的,国民生产总值便是共中的核心指标,因此,这一节首先介绍国民生产总 值的概念及其概算方法 国民生产总值又称为国民总产值( 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写成GNP),是指一个国 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这一定义包括以 下几方面的规定 第一,GNP是计算以当年价格(或不变价格)衡量的一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因此,计算时不包括以前所生产的产品的价值。例如前期生产而在本期售出的存货等 第二,GN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价值,计算时不包括中间产品价值,以免重复计算。所谓 最终产品是指在计算期间生产的但不重复出售而是最终地使用的产品。而中间产品是指用于 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物品用的产品。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取决于产品本身的 物质属性,而是从它在再生产的循环流转中的功能来区分。一块布卖给制衣厂作原料,是中 间产品,卖给家庭主妇直接制衣就是最终产品了。根据不重复出售这一定义,一般把用作个 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的产品称为最终产品。作投资用的产品如一台机器卖给某 企业作设备,看来似乎是用于生产别种产品的中间产品,但山于它不再出售,因而还是最终 产品,和用作原料的中间产品不同。此外,企业年终盘存时的库存货物也被当作最终产品 它可以看作是企业自己最终卖给自己的最终产品,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也应把库存品的价值 计入 小品: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的重要关系 1某人请教酿酒的方法,师傅说:“一斗米、一两曲、两斗水混合在一起,七天便酿成 1酒了.”某人回家后,用两斗水、一两曲混合在一起,恰恰忘了放米。七天之后取来 尝,和水没有什么区別。某人前去责备酿酒师傳,说他过于保守,没有传授真决。师傅 说:“你肯定没有按照我说的去做。”某人说:“我按照你说的方法,用了足量的水和酒 1曲,”师傅说:“你放了米吗?”某人低下头沉思半晌,说:“我忘了放米 故事《酿酒》也告诉了我们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之间的密切关系。中间产品虽不计 1入GNP,但在经济活动中却非常重要,因为最终产品是在对中间产品进行加工的基础上 产生的。例如:由于没有放米,酒便无法酿出 第三,构成GNP的最终产品不仪包括有形产品,而且包括无形产品。在社会的三种产 业中,第一、第二产业提供物质的最终产品价值是构成国民生产总值的主要部分,第三产业 提供的是劳务,虫然劳务无形,但却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第三产业所提供 的劳务价值也应计入国民生产总值之中。创造国民生产总值的最终产品的行业不仪包括农 业、工业、及建筑业,还应包括流通部门、服务部门、社会发展部门(教育、文化、卫生 体育、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和社会福利事业等)以及社会公务部门 第四,国民生产总值是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国民生产总值一般仪指市场活动 的价值。许多产品和劳务虫然对人们经济福利也很有关系,但如果不是市场交换活动,就不 包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自给自足的生产,慈善机构的活动,在家中做饭和打扫卫生的活动 等等,都不计入国民生产总值。如果一个人花钱请人做保姆,则保姆的收入应计入国民生产 总值,如果该主人和保姆结婚了,这位妻子的生活费也许和她当保姆时的收入一样多,但山 于不再是市场交易活动,因而不再计入国民生产总值 第五,GNP是一个时期指标,反映的是一个流量的概念。统计指标据其反映的时间状 念不同,可以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是反映事物总体在某一段时期内活动过程 的总量指标,是流量方面的指标,而时点指标则是反映事物总体在某一时间(瞬间)上状况 的总量指标,是存量方面的指标。存量( stock)是描述事物在特定时刻的状态的量,如特定 时刻水库的水位、存车场中车的数量和已绎浇铸的混凝土数量等。流量(fow)是描述事物 状态变化快慢的量,如流入一座水库的河流、驶入停车场的车流和浇铸混凝土的过程。我们
可以说,流量是因,存量是果。在宏观绎济学的研究中,我们将要关注的是经济的调整趋势, 这些趋势往往表现为国民经济中流量 第六,GNP是按“国民原则”计算的。山于现代社会经济的开放性;生产要素的国际 间流动凵趋频繁,于是为避免国与国之间重复计算,国民生产总值一般只计算本国常住居民 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常住居民包括:①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居民;②暂住在外国的本国居 民;③常住在本国但未加入本国国籍的居民。其他类型居民在国外或国内所生产的产品的价 值则不计入本国的GNP中 二、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 与国民生产总值相关的另一个总量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 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一般是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GDP 的计量按照“国土原则”,是山GNP减去国外获得的纯收入后的余额 总体上看,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不同表现在 (1)含义不同。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有部 门生产的最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 为一年)内,在其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 (2)计算方法、计算范围不同。国民生产总值是以国民(人口)为计算范围,只要是本 国居民在国内外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创造的劳务价值全部计算在内,它不包括外国居民在该 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所创造的劳务价值:国内生产总值是以国土(国境)为计算范围,只要 在本国范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所创造的劳务价值都应全部计算在内,它不包括本国居民 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所创造的劳务价值。例如,中国GDP的一部分是山美国公司在中 国境内的工厂所生产的,这些工厂的利润应划入中国GDP但不应计入GNP;又如当中国的 劳动力在海外市场取得报酬时,收入应计入GNP而不应计入GDP,山此可以得出GNP与 GDP存在以下关系 GDP=GNP一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 品的价值总和。 (3)计算公式和大小不同。GNP=GDP+国外要素净收入GDP=GNP-国外要素净收入 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价值或收入。在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国外要素净收入多为正 数,因而GNP大于GDP。而发展中国家国外要素净收入多为负数,故GNP小于GDP。例 如,我国1996年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NP为67559.7亿元,国外素净收入为-1034.1亿元 所以GDP为68593.8亿元 三、国民收入核算的方法 1.增值法 第一种方法是从生产的角度出发,把所有企业单位投入的生产要素新创造出来的产品 和劳务在市场上的销售价值,按产业部门分类汇总而成,称为增值法或称部门法 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总和,就是国民生产总值,因此在计算时不应包括中间产品产值,以避免重复计算。但在实 际绎济上,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是很难分清的。为此采用增值法,即只计算在生产各阶段上 所增加的价值。如 表7-1中间产品增值表 生产阶段 产品价值 中间产品成本 增值 棉花 棉纱 8 棉布 83900 合计
在上例中,服装是最终产品,其产值为30,用增值法计算也是30,如不区分最终产品 和中间产品,则会有重复计算39。只要用增值法,无论把上例中哪种产品作为最终产品, 都不会造成重复计算 总之,在用这种方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各物质要把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产值扣除, 仪计算本部门的产值。商业、服务等部门也按增值法计算。卫生、教育、行政等无法计算增 值的部门按该部门职工的工资收入来计算,以工资代表他们所提供的劳务的价值 2.收入法 这种核算方法,是从居民户向企业出售生产要素获得收入的角度看,也就是从企业生 产成本看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了多少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但严格说来产品的市场价值中 除了生产要素收入构成的生产成本,还有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等内容,因此用收 入法核算国民生产总值,应当包括以下一些项目。 首先是工资、利息和租金等这些生产要素的报酬。工资从广义上说应当包括所有对工 作的酬金、补助和福利费,其中包括工资收入者必须缴纳的所得税及社会休险税。利息在这 甲指人们储蓄所提供的货币资金在本期的净利息收入,但政府公债利息及消费信贷的利息不 计入国民生产总值,而只被当作转移支付。租金包括个人出租的确良土地、房屋等租赁收入。 其次是非公司企业收入。它指各种类别的非公司型企业的纯收入,如医生、律师、农 民和店铺等等的收入。他们被自己雇用,使用自有资金,因此他们的工资、利息、利润和租 金等等是混在一起作为非公司企业收入的 第三是公司税前利润,包括公司利润税(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及公 司未分配利润等 第四是企业转移支付和企业间接税。前者指公司对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 者赊账。后者指企业缴纳的货物税或销售税、周转税。这些税收虫然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 入,但要通过产品加价转嫁给购买者,故也应看不起作是成本。这和直接税不同,直接税(公 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都已包括在工资、利润及利息中,故个能再计入GNP中 第五是资本折旧。这是资本的耗费,也不是生产要素的收入,但山于包括在支出法中 的总投资中,故这甲也应计入GNP中 这样,按收入法核算所得的国民收入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 旧。这样计得的国民收入称为国民总收入(GNI),在国民总收入中,只有工资、利润和租 金为要素收入。 3.支出法 这种核算方法,是把一个国家一年期间投入的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物品和劳务按购买 者(需求者)支出的金额(因而也是这些产品和劳务的销售金额)分类汇总而成。国民产品 和劳务的需求者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分为四类,即个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外 国购买者需求的产品和劳务),故山此计得的国民生产总值(GNP)=个人消费C十投资 十政府购买G+净出口(出口X一进口M)。即: GW=C+I+G+(X一M 个人消费(即家庭消费)的支出(C)包括购买阏用品(如小汽车、电冰箱、洗衣机 收录机),非时用品(如食物、衣服之类),劳务(如医疗、旅游、理发、看戏等)的支出, 但建造住宅的支出不包括在内,尽管它类似耐用消费支出,但一般将它包括在固定资产投资 中 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和住宅建筑、购买机器设备以及存货)的确良 支出(I)。投资可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固定资产投资是用来增加新厂房 新设备、营业用建筑物以及住宅建筑物的支出,“固定”这个说法是表示这类投资品将长期 存在并使用。投资是一定时期增加到资本存量中的新的资本流量,而资本存量则是经济社会
在某一时点上的资本总量。在总投资中,有一部分用于补偿旧资本的消耗,这部分投资是用 来重置资本设备的,称为重置投资。总投资减去重置投资称为净投资。用支出法计算GNP 时的投资,指的是总投资。存货投资指的是企业持有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它的数 值等于年末存货价值减去年初存货价值,存货投资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G)是指各级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政府花天酒地钱 设置法院,提供国防,建筑道路,举小学校等都属于政府购买,这些政府购买都作为最终产 品计入国民收入。政府这些购买通过雇请公务员、学校教师,建立公共设施,造潜艇,雇请 司法部门的人员等到为社会提供服务。山于这些服务不是典型地卖给最终消费者,因此对政 府提供的服务难以有一个市场估价。这就使政府购买和个人消费、投资和出口不同。在计入 DNP时,不是根据购买政府服务所费成本,而是根据政府提供这些服务所费成本。例如根据 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支出来计算公共教育的价值,国防的价值则假定等于国防费支出。值得注 意的是政府购买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支出中只有一部分才计入GNP,而其他有些部 分,例如转移支付是不包括在GNP中的。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 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 救济金,并个是因为残疾人提供了生产要素的服务因而创造了收入 货物或劳务的净出口(X一M)是指进出口差额方面的支出。世界上的国家一般都有和 别国及别地区有些贸易往来。这就使得一个国家的居民户、企业和政府在购买最终产品方面 的支出和这个国家的总产出会不相等。本国购买一些产品是别的国家生产的,这些进口产品 应从总购买中减去。相反本国有些产品是卖到国外去的,这些出口产品应当加到购买产品中 去。这样在计算GNP时,净出口(X-M)就应当加到总支出中去,这个净出口可能是正数, 也可能是负数 从理论上说,这三种方法核算的结果应该是完全一致的这说明在国民经济中存在着一 个基本平衡关系:总需求=总供给。这一恒等关系在宏观绎济学中是|分重要的,在国民收 入决定理论中,将主要围绕这一恒等关系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但在实践上,山于具体核算做法的困难,往往难于取得完备资料,导致这三种方法所 得出的结果往往并不一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支出法为基本方法,如果按收入法与部门法 计算出的结果与此不一致,就要通过误差调整项来进行调整,使之达到一致。 第二节国民收入核算的其他总量 国民收入核算的五个总量 除了上面讨论的宏观经济学中极为重要的指标:国民生产总值(GNP)之外,国民收入 还包括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D)和个人可支配收入(PDI)。 1.国民生产净值 网民生产净值 ( Net National Product)以NNP表示,是指一国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即 从国民生产总值中减去折旧。它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可表达如下: NNP=GNP一折旧 因为折旧是用来补偿已绎消耗掉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提取折旧是为了侏持固定资产在价 值上的完整性,以便在其使用寿命结束时进行史新。所以,必须对国民生产总值减去折旧以 后才能计算出新创造的最终产品和劳务 2.国民收入 广义上,国民收入是指国民经济帐户体系中的五大指标。而狭义上,国民收入( National Income)以NI表示,指一国一年内提供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获得的收入总和,它包括工 资、利息、利润和地秈的总和,但不包括企业间接税。企业间接税是山企业缴纳但并非山企 业负担的税。企业在制定产品价格时要考虑到间接税的缴纳,企业把间接税支出附加在成本 上,在产品销售中转移出去。间接税作为产品价格的附加,既不是任何生产要素提供的,也 不为任何生产要素所有者获得,因此,必须在计算国民收入时扣除。国民生产净值与国民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