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到第4页, 第Ⅱ卷第5页到第12页。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答第Ⅱ卷时,不能在试卷上随意圈 点勾画或作记号 3.考试结束时,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监生(jian)霜鬓(bin)敛声屏气(bing)撒手人寰(yuan) B.搭训(shan)朱拓(tuo)间不容发in) 畏葸不前(xi C.广袤(mao)聒噪(gu 抛头露面(lu) 陈抟老祖uan) D.盥洗(kuan)颤栗(zhan)人烟阜盛(hu) 沸反盈天(yi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厮打 纪传体 自鸣得意 蜂涌而至 B.纨绔 水笼头 良辰美景 仗义执言 C.寒喧 金刚钻 膏粱子弟 完璧归赵 D.谪居 口头禅 荒诞无稽 锲而不舍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有关专家认为,方便食品将是21世纪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的一大趋势,而在主食上 方便面则是首当其冲,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B.王熙凤有着非凡的治家本领,被宁国府请来备办一个隆重的葬礼时,她果然不孚众 望,事无巨细,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妥帖得体。 C.进入高中新课改后,随着教学进度加快,很多学生为了夯实基础或提高解决难题的 能力,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一些校外著名的培训机构。 D.十八大会场那款吸顶灯,水晶的垂饰超显浪漫,而亮灯时的光也是神秘浪漫的紫色, 给人冰清玉洁的美好印象,让整个会场也更显得温馨浪漫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钓鱼岛争端,使日本不但政治陷入混乱,更是冲击着日本脆弱的经济形势,之前日 本公然叫嚣“日企撤离,崩盘的将是中国”,但是日本财务省最新的统计数据让这一谎言不攻 自破
资阳市 2012—2013 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 1 页到第 4 页, 第Ⅱ卷第 5 页到第 12 页。全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答第Ⅱ卷时,不能在试卷上随意圈 点勾画或作记号。 3.考试结束时,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 33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监.生(jiàn) 霜鬓.(bìn) 敛声屏.气(bǐng) 撒手人寰.(yuán) B.搭讪.(shàn) 朱拓.(tùo) 间.不容发(jiān) 畏葸.不前(xǐ) C.广袤.(mào) 聒.噪(guō) 抛头露.面(lù) 陈抟.老祖(tuán) D.盥.洗(kuàn) 颤.栗(zhàn) 人烟阜.盛(hù) 沸反盈.天(yí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厮打 纪传体 自鸣得意 蜂涌而至 B.纨绔 水笼头 良辰美景 仗义执言 C.寒喧 金刚钻 膏粱子弟 完璧归赵 D.谪居 口头禅 荒诞无稽 锲而不舍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有关专家认为,方便食品将是 21 世纪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的一大趋势,而在主食上, 方便面则是首当其冲 ....,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B.王熙凤有着非凡的治家本领,被宁国府请来备办一个隆重的葬礼时,她果然不孚众 ... 望.,事无巨细,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妥帖得体。 C.进入高中新课改后,随着教学进度加快,很多学生为了夯实基础或提高解决难题的 能力,都不约而同 ....地将目光投向一些校外著名的培训机构。 D.十八大会场那款吸顶灯,水晶的垂饰超显浪漫,而亮灯时的光也是神秘浪漫的紫色, 给人冰清玉洁 ....的美好印象,让整个会场也更显得温馨浪漫。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钓鱼岛争端,使日本不但政治陷入混乱,更是冲击着日本脆弱的经济形势,之前日 本公然叫嚣“日企撤离,崩盘的将是中国”,但是日本财务省最新的统计数据让这一谎言不攻 自破
B.莫言的小说,充满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以及对有尊严的、轰轰烈烈的生活的 憧憬。这两个主题是我们阅读莫言小说,走进他的文学世界的钥匙。 C.由于缺乏科学和权威的统计数据,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正陷入一团统计迷雾中,围绕 它为核心所进行的争论也只能是雾里看花 D.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 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赢得了观众的好评 5.下列对名著分析或概括有错的一句是() A.“金陵十二钗”是太虚幻境“薄命司”里记录的南京优秀女子,其中“正册”包括林黛玉 薛宝钗、史湘云、妙玉、秦可卿等十二女子,她们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 B.林黛玉性格也有刚烈的一面。在抄检大观园时,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一起抄检 在怡红院里,林黛玉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但并无私弊之物。 C.高老头已病入膏肓,奄奄一息,也非常想见见他自己的女儿,可是他的两个女儿觉 得自己的父亲已是一块榨干了的橘子皮,扔在路边,谁也不去理他 D.《高老头》这部长篇小说可以看作是《人间喜剧》的序幕,通过这部小说,我们可 以看到当时社会最大的变动,就是金钱取代了门第,成为主宰一切关系的“上帝”。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美国总统竞选战在激烈地进行,过招的双方正忙于向选民们开出更低的失业率、更好的 医疗保障、更多的教育机会等“幸福期权”。 中国也在寻找着幸福密码。这不是件容易的事,人的幸福感千差万别,让13亿人或者 其中的大多数人都感到幸福,何其艰难。尤其是在巨大的地区差异、城乡差距、阶层差别之 下,全社会享有“幸福民生”实在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不是吗?当一些地区高考人数逐年下降,开始笑谈90%甚至可能是100%的高考录取率 时,在中西部一些地区,拥挤在高考“独木桥”上的人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当经济发达地区 些家庭对“小胖墩”们营养过剩忧心忡忡时,贫困地区一些孩子为了温饱不得不外出打工 当不少特权阶层在享受公费医疗的盛宴时,仍然有贫困乡民不堪数千元医疗费重压,弃世而 中国首部《社会管理蓝皮书——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报告》用贫富差距正“逼近社会容忍 线”,来警示中国社会正面临的系统性风险。这份报告说,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具有三个 标志性的阶段特征:人口突破13亿,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城市化率突破50%。而新 的社会需求、社会矛盾、社会现象,使得社会系统性风险不断增加。问题即是答案。中国社 会的幸福密码,就是要取消这些由于各种各样的发展不均衡、权利不平等而带来的社会差别, 让公平正义成为社会价值取向。 我们需要经济的稳定增长,但经济增长解决不了政治问题。惟有来自社会深层次的改 革,才能纠正发展轨道上的偏差。这也是今年国庆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强调的“进一步解放 和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惟有如此,中国才能真正“实 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经济增长也解决不了社会价值观问题。央视在全国各地街头锲而不舍地进行着“幸福追 问”。“你幸福吗?¨你觉得什么是幸福?”镜头前答案种种,网络上抱怨声声
B.莫言的小说,充满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以及对有尊严的、轰轰烈烈的生活的 憧憬。这两个主题是我们阅读莫言小说,走进他的文学世界的钥匙。 C.由于缺乏科学和权威的统计数 据,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正陷入一团统计迷雾中,围绕 它为核心所进行的争论也只能是雾里看花。 D.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 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赢得了观众的好评。 5.下列对名著分析或概括有错的一句是( ) A.“金陵十二钗”是太虚幻境“薄命司”里记录的南京优秀女子,其中“正册”包括林黛玉、 薛宝钗、史湘云、妙玉、秦可卿等十二女子,她们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 B.林黛玉性格也有刚烈的一面。在抄检大观园时,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一起抄检。 在怡红院里,林黛玉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但并无私弊之物。 C.高老头已病入膏肓,奄奄一息,也非常想见见他自己的女儿,可是他的两个女儿觉 得自己的父亲已是一块榨干了的橘子皮,扔在路边,谁也不去理他。 D.《高老头》这部长篇小说可以看作是《人间喜剧》的序幕,通过这部小说,我们可 以看到当时社会最大的变动,就是金钱取代了门第,成为主宰一切关系的“上帝”。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美国总统竞选战在激烈地进行,过招的双方正忙于向选民们开出更低的失业率、更好的 医疗保障、更多的教育机会等“幸福期权”。 中国也在寻找着幸福密码。这不是件容易的事,人的幸福感千差万别,让 13 亿人或者 其中的大多数人都感到幸福,何其艰难。尤其是在巨大的地区差异、城乡差距、阶层差别之 下,全社会享有“幸福民生”实在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不是吗?当一些地区高考人数逐年下降,开始笑谈 90%甚至可能是 100%的高考录取率 时,在中西部一些地区,拥挤在高考“独木桥”上的人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当经济发达地区 一些家庭对“小胖墩”们营养过剩忧心忡忡时,贫困地区一些孩子为了温饱不得不外出打工; 当不少特权阶层在享受公费医疗的盛宴时,仍然有贫困乡民不堪数千元医疗费重压,弃世而 去。 中国首部《社会管理蓝皮书——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报告》用贫富差距正“逼近社会容忍 线”,来警示中国社会正面临的系统性风险。这份报告说,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具有三个 标志性的阶段特征:人口突破 13 亿,人均 GDP 突破 5000 美元,城市化率突破 50%。而新 的社会需求、社会矛盾、社会现象,使得社会系统性风险不断增加。问题即是答案。中国社 会的幸福密码,就是要取消这些由于各种各样的发展不均衡、权利不平等而带来的社会差别, 让公平正义成为社会价值取向。 我们需要经济的稳定增长,但经济增长解决不了政治问题。惟有来自社会深层次的改 革,才能纠正发展轨道上的偏差。这也是今年国庆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强调的“进一步解放 和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惟有如此,中国才能真正“实 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经济增长也解决不了社会价值观问题。央视在全国各地街头锲而不舍地进行着“幸福追 问”。“你幸福吗?”“你觉得什么是幸福?”镜头前答案种种,网络上抱怨声声
幸福是什么?上周刚刚离世的中西方两位学者对此都有过阐述。一位是英国历史学家霍 布斯鲍姆,他说:“如果人们仅有的一个理想就是通过获得物质利益而追求个人幸福,那么, 人类就是一个渺小的物种。”另一位是中国学者南怀瑾,他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 的时代。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这在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幸福;坏 是指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 上,是最痛苦的。在这物质文明发达和精神生活贫乏的尖锐对比下,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 危机。”(选自郝洪的《寻找幸福密码》,有删改) 6.下列对于“幸福密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两位总统竞选人看来,美国社会的幸福密码的期望,是让人们拥有就业的机会、 更好的医疗保障、更多的教育机会 B.要让中国全社会都享有“幸福民生”很难,主要是在巨大的地区差异、城乡差距、阶 层差别之下形成的人的幸福感千差万别。 C.中国在寻找社会的幸福密码,但这绝非易事。中国寻找的答案尚需时日来破解,这 里不只是需要政府的努力。 D.中国社会的幸福密码,就是取消由于各种各样的发展不均衡、权利不平等而带来的 社会差别,让公平正义成为社会价值取向。 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国社会正面临着系统性风险,社会价值观也在扭曲,人们面对央视提出的“幸福追 问”做出了各色的回答,网络上还抱怨声声 B.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城市化率突破50%,这些都标志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取得 新的成就,与此同时,人口多、城市化率高等情况又带来了新的问题 C.只有来自社会深层次的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当前的地区、城乡、阶层的差 异,以及社会矛盾突出等问题,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才可能真正实现。 D.地区的差异在高中教育方面表现为东部地区的升学率一直居高不下,而中西部地区 的升学率却一直保持稳定的趋势,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幸福密码,是上至政府、下到“草根”们都在追求寻找的事情。有识之士对当今中国 出现的只注重经济增长而带来的不和谐因素表示了担忧,期望有更有力的措施来改变 B.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有识之士的话语实际上在提醒人类认真对待幸福的问 题,不能只从表面上看待这一亘古不变的话题,还要有更深层面的思考 C.政治体制改革有可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降低社会系 统性风险,为中国社会的幸福密码提供更有力的解答,给人民带来更多的幸福。 D.霍布斯鲍姆认为如果人类只追求物质享受,那么这种幸福观会让人类失去现有地位。 南怀瑾认为国人物质文明发达和精神生活贫乏,这种尖锐对比让国人在精神上是最痛苦的。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齐缗王三十六年,王为东帝,秦昭王为西帝。苏代自燕来,入齐,见于章华东门。齐 王曰:“嘻,善,子来秦使魏冉致帝°,子以为何如?对曰:“王之问臣也卒,而患之所从来 微,愿王受之而勿备称也。秦称之,天下安之,王乃称之,无后也。且让争帝名,无伤也
幸福是什么?上周刚刚离世的中西方两位学者对此都有过阐述。一位是英国历史学家霍 布斯鲍姆,他说:“如果人们仅有的一个理想就是通过获得物质利益而追求个人幸福,那么, 人类就是一个渺小的物种。”另一位是中国学者南怀瑾,他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 的时代。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这在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幸福;坏, 是指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 上,是最痛苦的。在这物质文明发达和精神生活贫乏的尖锐对比下,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 危机。”(选自郝洪的《寻找幸福密码》,有删改) 6.下列对于“幸福密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两位总统竞选人看来,美国社会的幸福密码的期望,是让人们拥有就业的机会、 更好的医疗保障、更多的教育机会。 B.要让中国全社会都享有“幸福民生”很难,主要是在巨大的地区差异、城乡差距、阶 层差别之下形成的人的幸福感千差万别。 C.中国在寻找社会的幸福密码,但这绝非易事。中国寻找的答案尚需时日来破解,这 里不只是需要政府的努力。 D.中国社会的幸福密码,就是取消由于各种各样的发展不均衡、权利不平等而带来的 社会差别,让公平正义成为社会价值取向。 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国社会正面临着系统性风险,社会价值观也在扭曲,人们面对央视提出的“幸福追 问”做出了各色的回答,网络上还抱怨声声。 B.人均 GDP 突破 5000 美元、城市化率突破 50%,这些都标志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取得 新的成就,与此同时,人口多、城市化率高等情况又带来了新的问题。 C.只有来自社会深层次的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当前的地区、城乡、阶层的差 异,以及社会矛盾突出等问题,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才可能真正实现。 D.地区的差异在高中教育方面表现为东部地区的升学率一直居高不下,而中西部地区 的升学率却一直保持稳定的趋势,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幸福密码,是上至政府、下到“草根”们都在追求寻找的事情。有识之士对当今中国 出现的只注重经济增长而带来的不和谐因素表示了担忧,期望有更有力的措施来改变。 B.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有识之士的话语实际上在提醒人类认真对待幸福的问 题,不能只从表面上看待这一亘古不变的话题,还要有更深层面的思考。 C.政治体制改革有可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降低社会系 统性风险,为中国社会的幸福密码提供更有力的解答,给人民带来更多的幸福。 D.霍布斯鲍姆认为如果人类只追求物质享受,那么这种幸福观会让人类失去现有地位。 南怀瑾认为国人物质文明发达和精神生活贫乏,这种尖锐对比让国人在精神上是最痛苦的。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1 题。 齐缗王三十六年,王为东帝,秦昭王为西帝。苏代自燕来,入齐,见于章华东门。齐 王曰:“嘻,善,子来!秦使魏冉致帝①,子以为何如?”对曰:“王之问臣也卒,而患之所从来 微.,愿王受之而勿备称也。秦称之,天下安之,王乃称之,无后也。且让争帝名,无伤.也
秦称之,天下恶之,王因勿称,以收天下,此大资也。且天下立两帝,王以天下为尊齐乎? 尊秦乎?王曰:“尊秦。”曰:“释帝,天下爱齐乎?爱秦乎?王曰:“爱齐而憎秦。”曰:“两帝 立约伐赵,孰与伐桀宋之利?”王曰:“伐桀宋利。”对曰:“夫约钧,然与秦为帝而天下独尊 秦而轻齐,释帝则天下爱齐而憎秦,伐赵不如伐桀宋之利,故愿王明释帝以收天下,倍约宾 秦,无争重,而王以其间举宋。夫有宋,卫之阳地危:有济西,赵之阿东国危:有淮北,楚 之东国危:有陶、平陆,梁门不开。释帝而代之以伐桀宋之事,国重而名尊,燕楚皆以形服, 天下莫敢不听,此汤武之举也。敬秦以为名,而后 憎之,此所谓以卑为尊者也。愿王 孰虑之。”于是齐去帝复为王,秦亦去帝位。 十八年,伐宋。秦昭王怒曰:“吾爱宋与爱新城、阳晋同。韩聂与吾友也,而攻吾所爱, 何也?苏代为齐谓秦王曰:“韩聂之攻宋,为王也。齐强,辅之以宋,楚魏必恐,恐必西事秦, 是王不烦一兵,不伤一士,无事而割魏之安邑也,此韩聂之所求于王也。”秦王曰:“吾患齐 之难知。一从一衡,其说何也?”对曰:“天下国令齐可知乎?齐以攻宋,其知事秦以万乘之国 辅,不西事秦则宋治不安。中国白头游敖之士皆积智欲离齐秦之交,伏式结轶西驰者 未有一人言善齐者也;伏式结轶东驰者,未有一人言善秦者也。何则?皆不欲齐秦之合也。何 晋楚之智而齐秦之愚也!晋楚合必议齐秦,齐秦合必图晋楚,请以此决事。”秦王曰:“诺。” 于是齐遂伐宋,宋王出亡,死于温。齐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晋,欲以并周室,为天子。泗 上诸侯邹鲁之君皆称臣,诸侯恐惧 (节选自《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注释:①致帝:送来帝号。②伏式结轶(zhe):形容乘车往来不断。式,同“轼”,东前横 木:结轶,车辙在路上交错,轶,通“辙”。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患之所从来微 微:隐蔽、不明显 B.且让争帝名,无伤也伤:妨碍 C.愿王孰虑之 孰:谁 D.齐南割楚之淮北 割:攻占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①入齐,见于章华东门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①王之问臣也卒 ②非我也,兵也。 C.①国重而名尊,燕楚皆以形服②吾尝跛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D.①故愿王明释帝以收天下 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齐两国国君称帝后,苏代从燕国到齐国,为齐王陈述过早称帝的利害关系,力劝 齐王接受“帝号”而不马上称帝。 B.齐王认为,如果跟随秦王后称帝,不仅可显示自己的谦让的品德,还可使秦王受天 下人憎恨,并群起讨伐之。 C.苏代认为,“称帝”不如讨伐宋国的暴君,这样可以收拢天下人心,在战略上可以形 成对卫国、赵国、楚国进攻的有利态势 D.当齐国攻打宋国时,秦昭王震怒,苏代游说秦王,认为齐国攻打宋国恰好是为秦王 服务,可坐收魏国割让城池之利
秦称之,天下恶之,王因勿称,以收天下,此大资也。且天下立两帝,王以天下为尊齐乎? 尊秦乎?”王曰:“尊秦。”曰:“释帝,天下爱齐乎?爱秦乎?”王曰:“爱齐而憎秦。”曰:“两帝 立约伐赵,孰与伐桀宋之利?”王曰:“伐桀宋利。”对曰:“夫约钧,然与秦为帝而天下独尊 秦而轻齐,释帝则天下爱齐而憎秦,伐赵不如伐桀宋之利,故愿王明释帝以收天下,倍约宾 秦,无争重,而王以其间举宋。夫有宋,卫之阳地危;有济西,赵之阿东国危;有淮北,楚 之东国危;有陶、平陆,梁门不开。释帝而代之以伐桀宋之事,国重而名尊,燕楚皆以形服, 天下莫敢不听,此汤武之举也。敬秦以为名,而后使天下憎之,此所谓以卑为尊者也。愿王 孰.虑之。”于是齐去帝复为王,秦亦去帝位。 三十八年,伐宋。秦昭王怒曰:“吾爱宋与爱新城、阳晋同。韩聂与吾友也,而攻吾所爱, 何也?”苏代为齐谓秦王曰:“韩聂之攻宋,为王也。齐强,辅之以宋,楚魏必恐,恐必西事秦, 是王不烦一兵,不伤一士,无事而割魏之安邑也,此韩聂之所求于王也。”秦王曰:“吾患齐 之难知。一从一衡,其说何也?”对曰:“天下国令齐可知乎?齐以攻宋,其知事秦以万乘之国 自辅,不西事秦则宋治不安。中国白头游敖之士皆积智欲离齐秦之交,伏式结轶②西驰者, 未有一人言善齐者也;伏式结轶东驰者,未有一人言善秦者也。何则?皆不欲齐秦之合也。何 晋楚之智而齐秦之愚也!晋楚合必议齐秦,齐秦合必图晋楚,请以此决事。”秦王曰:“诺。” 于是齐遂伐宋,宋王出亡,死于温。齐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晋,欲以并周室,为天子。泗 上诸侯邹鲁之君皆称臣,诸侯恐惧。 (节选自《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注释:①致帝:送来帝号。②伏式结轶(zhé):形容乘车往来不断。式,同“轼”,东前横 木;结轶,车辙在路上交错,轶,通“辙”。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患之所从来微. 微:隐蔽、不明显 B.且让争帝名,无伤.也 伤:妨碍 C.愿王孰.虑之 孰:谁 D.齐南割.楚之淮北 割:攻占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入齐,见于.章华东门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①王之问臣也.卒 ②非我也,兵也.。 C.①国重而.名尊,燕楚皆以形服 ②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D.①故愿王明释帝以.收天下 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齐两国国君称帝后,苏代从燕国到齐国,为齐王陈述过早称帝的利害关系,力劝 齐王接受“帝号”而不马上称帝。 B.齐王认为,如果跟随秦王后称帝,不仅可显示自己的谦让的品德,还可使秦王受天 下人憎恨,并群起讨伐之。 C.苏代认为,“称帝”不如讨伐宋国的暴君,这样可以收拢天下人心,在战略上可以形 成对卫国、赵国、楚国进攻的有利态势。 D.当齐国攻打宋国时,秦昭王震怒,苏代游说秦王,认为齐国攻打宋国恰好是为秦王 服务,可坐收魏国割让城池之利
资阳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第Ⅱ卷 第Ⅱ卷总分总分人 四 第Ⅱ卷(主观题,共117分) 1.答第Ⅱ卷时,不能在试卷上随意圈点勾画或作记号 2.考试结束时,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得分评卷人 四、(28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敬秦以为名,而后使天下憎之,此所谓以卑为尊者也。(4分) 译文 (2)吾患齐之难知。一从一衡,其说何也?(3分) 译文 13.用“/给下面一段文言文加横线的句子断句。(3分)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 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 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老子》)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淸,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 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 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这首词的主旨句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请概括这“愁”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
资阳市 2012—2013 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 文 第Ⅱ卷 第Ⅱ卷总分 总分人 题号 四 五 六 七 得分 第Ⅱ卷(主观题,共 117 分) 1.答第Ⅱ卷时,不能在试卷上随意圈点勾画或作记号。 2.考试结束时,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四、(28 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 分) (1) 敬秦以为名,而后使天下憎之,此所谓以卑为尊者也。(4 分) 译文: (2) 吾患齐之难知。一从一衡,其说何也? (3 分) 译文: 13.用“/”给下面一段文言文加横线的句子断句。(3 分)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 则 贵 左 用 兵 则 贵 右 兵 者 不 祥 之 器 非 君 子 之 器 不 得 已 而 用 之 ,恬淡为上。(《老子》)[来源:学科网]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回答问题。(8 分)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 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 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这首词的主旨句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请概括这“愁”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