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民族中学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18分) 1.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径须沽取g飞湍瀑流tuan扪心自问men B.役夫申恨yi磨牙吮血yin樽酒旧醅zun C.霓裳飘曳n蓬门荜户peng杞人忧天qi D.霜雪初霁j凭轩吟啸xun钟鼓馔玉 zhuan 2.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B.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C.戌马关山北,凭轩啼泗流 D.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鱼樵 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一组词语是 ①蜀道由许多在悬崖绝壁上凿出的石级与栈道 起来,被世 人视为畏途,叹息蜀道难难如上青天。 ②这个时代,只要你确实有,就一定有用武之地,埋没 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③作学问就要耐得 ,人事音书的反而有助于学术 造诣,淡薄明志,宁静志远,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④学习李杜的诗歌,要在反复的基础上,联系已学过的他 们的作品,领会他们的艺术风格 A.钩连才人才寂寞寂寥吟诵 B.勾连才人材寂寥寂寥吟颂 C.钩连材人才寂寥寂莫吟诵 D.勾连材人材寂寞寂寞吟颂
贵阳市民族中学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 45 分) 一、(18 分) 1.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径须沽.取 gū 飞湍.瀑流 tuān 扪.心自问 mén B.役.夫申恨 yì 磨牙吮.血 yǔn 樽.酒旧醅 zūn C.霓.裳飘曳 ní 蓬.门荜户 péng 杞.人忧天 qǐ D.霜雪初霁.jì 凭轩.吟啸 xuān 钟鼓馔.玉 zhuàn 2.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 A.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B.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C.戌马关山北,凭轩啼泗流 D.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鱼樵 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一组词语是 ①蜀道由许多在悬崖绝壁上凿出的石级与栈道________起来,被世 人视为畏途,叹息蜀道难难如上青天。 ②这个时代,只要你确实有________,就一定有用武之地,埋没 ________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③作学问就要耐得________,人事音书的________反而有助于学术 造诣,淡薄明志,宁静志远,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④学习李杜的诗歌,要在反复________的基础上,联系已学过的他 们的作品,领会他们的艺术风格。 [ ] A.钩连 才 人才 寂寞 寂寥 吟诵 B.勾连 才 人材 寂寥 寂寥 吟颂 C.钩连 材 人才 寂寥 寂莫 吟诵 D.勾连 材 人材 寂寞 寂寞 吟颂
4.句中加粗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盛唐边塞诗人把祖国山河的壮美与保家卫国的豪迈情怀表现得 美轮美奂,感人至深 B.强大的国力,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与丰厚的文化积累,为唐朝 的繁荣准备了充足的条件 C.四川与外界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李白的“蜀道难, 难于上青天”已经成了千古绝唱,因为,它已经不能反映今 天的蜀道了 D.“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得到唐玄宗赏识, 奉召入京,他得意洋洋,扬长而去,可不久却受权奸毁谤, 被赐金放还。 5.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布什宣称,美国要把可能开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以此威胁 其他国家列入打击恐怖主义的考虑范围。人们不禁要问:美 国自己不正是这样一个国家吗? B.阅读过李白和杜甫传记的人,关于两位诗坛泰斗的怀才不遇, 屡受挫折,总是要为他们一掬同情之泪。 许多学者总结了自己丰富的学习唐诗的经验,告诉后学者一定 要重视诵读和吟咏的功夫 D.杜牧是晚唐写咏史诗的大手笔,对于历史的思索其实是对于现 实的感慨,历史感和现实感在流丽自然的形象和感慨苍茫的 叹息中融为一体。 6.与语段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比起人来崇山峻岭总是高大雄伟的一一人站在它面前不过是一粒芝 麻。但人总是踩山于脚下,哪怕它是万山之王一一珠穆朗玛峰。人,为 攀登而欣喜: A.山,却缄默不语一一它用自己的筋骨,证明着自己的伟大, B.山,却欣喜万分一一它为人的攀登作出贡献而自豪 C.山却冥然不觉一一没有灵性的高大,不过是一堆土石。 D.山却毫不在意一一它相信人永远不会臣服自
4.句中加粗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 A.盛唐边塞诗人把祖国山河的壮美与保家卫国的豪迈情怀表现得 美轮美奂,感人至深。 B.强大的国力,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与丰厚的文化积累,为唐朝 的繁荣准备了充足的条件。 C.四川与外界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李白的“蜀道难, 难于上青天”已经成了千古绝唱,因为,它已经不能反映今 天的蜀道了。 D.“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得到唐玄宗赏识, 奉召入京,他得意洋洋,扬长而去,可不久却受权奸毁谤, 被赐金放还。 5.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布什宣称,美国要把可能开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以此威胁 其他国家列入打击恐怖主义的考虑范围。人们不禁要问:美 国自己不正是这样一个国家吗? B.阅读过李白和杜甫传记的人,关于两位诗坛泰斗的怀才不遇, 屡受挫折,总是要为他们一掬同情之泪。 C.许多学者总结了自己丰富的学习唐诗的经验,告诉后学者一定 要重视诵读和吟咏的功夫。 D.杜牧是晚唐写咏史诗的大手笔,对于历史的思索其实是对于现 实的感慨,历史感和现实感在流丽自然的形象和感慨苍茫的 叹息中融为一体。 6.与语段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比起人来崇山峻岭总是高大雄伟的——人站在它面前不过是一粒芝 麻。但人总是踩山于脚下,哪怕它是万山之王——珠穆朗玛峰。人,为 攀登而欣喜:________。 [ ] A.山,却缄默不语——它用自己的筋骨,证明着自己的伟大。 B.山,却欣喜万分——它为人的攀登作出贡献而自豪。 C.山却冥然不觉——没有灵性的高大,不过是一堆土石。 D.山却毫不在意——它相信人永远不会臣服自己
文言文阅读(15分) 杜甫传 杜甫少贫,不自振,客吴楚齐赵间,举进士不第,困于长安。奏赋 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 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 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 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 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杨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 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鄘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 后亡走风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以客董延兰,罢宰相。 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杂问。宰相张镐曰 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曰:“琯宰相子,少自树立为 醇儒,有大臣体,时论许琯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观其深念主忧 义形于色,然性失于简。酷嗜鼓琴,延兰托琯门下,贫疾昏老,依倚为 非,琯爱惜人情,一至玷污。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 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杵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 天下之幸,非臣独蒙。”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酈,弥年艰贫,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 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至。会严武节度剑南,往依焉。武表为检校工部 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人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 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 不为杵,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 得止。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后南游,客耒阳,一夕大醉 而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 为歌诗,伤时柷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 7.句中加词点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迨:等到,到,及。 B.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绪:残余的。 C.觊陛下弃细录大觊:希望。 D.外若不为杵,中衔之。衔:怀恨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杜甫传 杜甫少贫,不自振,客吴楚齐赵间,举进士不第,困于长安。奏赋 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 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 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 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 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杨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 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 后亡走风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以客董延兰,罢宰相。 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杂问。宰相张镐曰: “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曰:“琯宰相子,少自树立为 醇儒,有大臣体,时论许琯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观其深念主忧, 义形于色,然性失于简。酷嗜鼓琴,延兰托琯门下,贫疾昏老,依倚为 非,琯爱惜人情,一至玷污。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 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杵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 天下之幸,非臣独蒙。”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贫,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 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至。会严武节度剑南,往依焉。武表为检校工部 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人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 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 不为杵,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 得止。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后南游,客耒阳,一夕大醉 而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 为歌诗,伤时棿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 7.句中加词点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 迨:等到,到,及。 B.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 绪:残余的。 C.觊.陛下弃细录大 觊:希望。 D.外若不为杵,中衔.之。 衔:怀恨
8.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时论许琯才堪公辅 因许甫自往省视 B.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觊陛下弃细录大 琯爱惜人情,一至玷污 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 D.琯以客董延兰,罢宰相 后南游,客耒阳 9.对“其”字和“于”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观其深念主忧 困于长安;义形于色 A.两个“其”字相同两个“于”字不同 B.两个“其”字不同两个“于”字不同 C.两个“其”字相同两个“于”字相同 D.两个“其”字不同两个“于”字相同 10.表现杜甫“忠君”的一组是 ①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②自鄘州羸服欲奔行在③所以冒死称述, 涉近讦激,违杵圣心④甫见之,或时不巾,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 挺之乃有此儿!”⑤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柷弱,情不 忘君 A.②③⑤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 11.对《杜甫传》理解分析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青少年时精神不振作,以至于没能中举,一生悲剧由此而 来 B.杜甫在给皇帝的上书中,介绍了自己的家世,自己的学问和生 活境况,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干的高度自信自许、怀才不遇 的感伤和希望发挥才干的企盼。 C.由于杜甫性格旷放,与严挺之和严武发生了冲突,最后不得不 飘流到南方
8.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时论许.琯才堪公辅 因许.甫自往省视 B.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觊陛下弃细录.大 C.琯爱惜人情,一至玷污. 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 D.琯以客.董延兰,罢宰相 后南游,客.耒阳 9.对“其”字和“于”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观其深念主忧 困于长安;义形于色 [ ] A.两个“其”字相同 两个“于”字不同 B.两个“其”字不同 两个“于”字不同 C.两个“其”字相同 两个“于”字相同 D.两个“其”字不同 两个“于”字相同 10.表现杜甫“忠君”的一组是 [ ] ①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②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③所以冒死称述, 涉近讦激,违杵圣心④甫见之,或时不巾,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 挺之乃有此儿!”⑤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棿弱,情不 忘君 A.②③⑤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 11.对《杜甫传》理解分析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 A.杜甫青少年时精神不振作,以至于没能中举,一生悲剧由此而 来。 B.杜甫在给皇帝的上书中,介绍了自己的家世,自己的学问和生 活境况,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干的高度自信自许、怀才不遇 的感伤和希望发挥才干的企盼。 C.由于杜甫性格旷放,与严挺之和严武发生了冲突,最后不得不 飘流到南方
D.这段文字对杜甫的一生作了高度的赞美,尤其是对他关心朝政 表示了完全的赞许。 三、现代文阅读(12分) (一)一种文学艺术形式的魅力就是它的生命力。因为它能以自己 特有的形式反映社会生活,并能感动和影响人,发挥其作为社会意识形 态的功能和作用。古典诗词包括格律诗词等我国传统诗歌,能够在两千 多年的历史中经久不衰,成为民族文化宝藏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原因正 在于此。 (二)格律诗词和其他古诗的强大生命力首先来自民族语言。他充 分发挥了汉语的长处,具有鲜明的汉语特色。我们日常生活用语就很有 韵味,有时同样一句话,可以说得抑扬顿挫,音韵铿锵,也可以说得佶 屈聱牙。比如说“海南春早”,听起来非常悦耳;如果换成“春到宝岛 早”,仅从声韵来说,就反映不出汉语的长处和特色。“海南春早”是 四声四韵,两平两仄,而“春到宝岛早”是三声两韵,一平四仄,后四 个不仅同一韵母,而且都是仄韵,缺乏音乐感和节奏感,与前者比就相 去甚远了 (三)汉语日常用语中稍加锤炼就具有诗意的例子是很多的。毛泽 东同志是伟大诗人,又是语言大师。他的许多思想,就是运用汉语这一 特点,高度概括成诗一样的语言而益加增添其光彩。比如“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 敌退我追”;“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百花 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等,都用极其精炼的韵语, 表达了光辉思想。从这里可以看到古典诗词同民族语言的关系。可以说, 诗词正是运用了汉语的这个特点,并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四)格律诗词和其他古诗的强大生命力来源于人民群众。它有着十分 深厚的群众基础。清人沈德潜选编的《古诗源》的第一二首就是民歌童 谣。诗歌源于人民,最早最大量的诗人是人民特别是劳动人民,这是沈 德潜都承认的。而且他认为“韵语”就是诗之源,或者说就是最早的诗。 风雅、杨柳枝、竹枝以及山歌童谣,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成了古典诗歌 产生发展的基础,成了诗人词客吸收营养的重要源泉。这又是古典诗词 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看不到这一点,对诗词的生命力就会 估计不足,甚至抱不正确的态度。这对我国诗歌运动的发展显然是不利 的。所以,毛泽东同志指出新诗要借鉴于古典诗词和民歌。 (五)格律诗词和其他古典诗词的强大生命力,还由于它经过前人 精雕细琢,付出了巨大的创造性劳动而臻于上层。璞玉要经过高超的艺 术加工才能成为无上珍品,诗词也如此。南朝梁氏沈约撰写了《四声谱》, 使声韵学有了一个大发展。此后众多诗人把四声用到诗词上,并使之规
D.这段文字对杜甫的一生作了高度的赞美,尤其是对他关心朝政 表示了完全的赞许。 三、现代文阅读(12 分) (一)一种文学艺术形式的魅力就是它的生命力。因为它能以自己 特有的形式反映社会生活,并能感动和影响人,发挥其作为社会意识形 态的功能和作用。古典诗词包括格律诗词等我国传统诗歌,能够在两千 多年的历史中经久不衰,成为民族文化宝藏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原因正 在于此。 (二)格律诗词和其他古诗的强大生命力首先来自民族语言。他充 分发挥了汉语的长处,具有鲜明的汉语特色。我们日常生活用语就很有 韵味,有时同样一句话,可以说得抑扬顿挫,音韵铿锵,也可以说得佶 屈聱牙。比如说“海南春早”,听起来非常悦耳;如果换成“春到宝岛 早”,仅从声韵来说,就反映不出汉语的长处和特色。“海南春早”是 四声四韵,两平两仄,而“春到宝岛早”是三声两韵,一平四仄,后四 个不仅同一韵母,而且都是仄韵,缺乏音乐感和节奏感,与前者比就相 去甚远了。 (三)汉语日常用语中稍加锤炼就具有诗意的例子是很多的。毛泽 东同志是伟大诗人,又是语言大师。他的许多思想,就是运用汉语这一 特点,高度概括成诗一样的语言而益加增添其光彩。比如“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 敌退我追”;“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百花 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等,都用极其精炼的韵语, 表达了光辉思想。从这里可以看到古典诗词同民族语言的关系。可以说, 诗词正是运用了汉语的这个特点,并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四)格律诗词和其他古诗的强大生命力来源于人民群众。它有着十分 深厚的群众基础。清人沈德潜选编的《古诗源》的第一二首就是民歌童 谣。诗歌源于人民,最早最大量的诗人是人民特别是劳动人民,这是沈 德潜都承认的。而且他认为“韵语”就是诗之源,或者说就是最早的诗。 风雅、杨柳枝、竹枝以及山歌童谣,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成了古典诗歌 产生发展的基础,成了诗人词客吸收营养的重要源泉。这又是古典诗词 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看不到这一点,对诗词的生命力就会 估计不足,甚至抱不正确的态度。这对我国诗歌运动的发展显然是不利 的。所以,毛泽东同志指出新诗要借鉴于古典诗词和民歌。 (五)格律诗词和其他古典诗词的强大生命力,还由于它经过前人 精雕细琢,付出了巨大的创造性劳动而臻于上层。璞玉要经过高超的艺 术加工才能成为无上珍品,诗词也如此。南朝梁氏沈约撰写了《四声谱》, 使声韵学有了一个大发展。此后众多诗人把四声用到诗词上,并使之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