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 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 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共45分)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上古神话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灵魂。神话是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 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的故事和传说。它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人民借助 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拟人化的产物,往往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理 想的追求。上古神话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精神最初的也最为质朴的记录 袁坷说:“要了解一个国家和民族,首先应该了解它的神话。”神话大多数是口 头创作,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周围世界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想象和原始理解。 虽然我国上古神话受到种种破坏,但人们依旧能够从中看到古代先民的智慧与理 想。上古神话中精彩纷呈的故事,光芒四射的智慧,大胆奇特的想象,浪漫瑰丽 的色彩使得上古神话具有非凡的文学魅力,也使得它成为了民族精神文化的源泉 之 上古神话在民族精神方面具体表现为一种悲剧的情怀、不屈不挠的意志与积极奋 进的精神。精卫填海的故事可以说是上古神话中悲剧情怀的代表。为了拯救人类 于危难之中,一个女子甘愿衔木石以填海而不辍,她的崇高举动表现出悲怆之力。 小小的精卫,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要以自己微小的身躯和微不足道的力量填平茫 茫的大海,这是多么执着的抗争,多么悲壮的场景。除此之外还有夸父逐日的故 事。夸父为着追赶太阳而渴死在路上,他是为了心中的梦想而追逐不已。巴金先 生曾说:“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场谷。”通过这些故事 我们可以想到,在现实的生存困境中,古代先民在与大自然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而在鲧禹治水的故事中,“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埋,不待帝命,帝令祝融 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鲧的行为类似于古希腊神 话中盗火的普罗米修斯。鲧死后集其精力生下禹,禹秉承父志,最终使得洪水消 退,万物重生。这体现的更是一种伟大的斗争精神,一种不屈不挠的意志和信念 上古神话中蕴含着古老的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源泉与脉络,它对于中华民族的发 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恩斯特·卡西尔曾说,“一个民族的神话不是由它的历史确定的,相反,它的历 史是由它的神话决定的。”这里,恩斯特·卡西尔十分肯定了神话对于民族历史 的影响。同样,在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也能看到上古神话的影 响。毋庸置疑,上古神话故事在历史进程中产生过重要影响,同时也有着自身的 现实意义和价值。在原始神话中,人类从何而来?包容人类和万物的宇宙是什么 样的?原始先民们思考过这样一些带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它对于今天愈发迷茫愈 发找不到归宿的人们,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不屈于大自然的神秘莫测的威 力,幻想通过神力战而胜之,正是神话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斗争精神。 神话中所表现的这些人类的先祖与大自然积极抗争的生动场景,至今仍能给人们 定程度的力和美的享受,这或许就是神话至今仍具有某种积极的现实意义的 种表现
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2016-2017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 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 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共 70 分) 甲 必考题(共 45 分)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上古神话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灵魂。神话是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 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的故事和传说。它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人民借助 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拟人化的产物,往往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理 想的追求。上古神话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精神最初的也最为质朴的记录。 袁坷说:“要了解一个国家和民族,首先应该了解它的神话。”神话大多数是口 头创作,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周围世界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想象和原始理解。 虽然我国上古神话受到种种破坏,但人们依旧能够从中看到古代先民的智慧与理 想。上古神话中精彩纷呈的故事,光芒四射的智慧,大胆奇特的想象,浪漫瑰丽 的色彩使得上古神话具有非凡的文学魅力,也使得它成为了民族精神文化的源泉 之一。 上古神话在民族精神方面具体表现为一种悲剧的情怀、不屈不挠的意志与积极奋 进的精神。精卫填海的故事可以说是上古神话中悲剧情怀的代表。为了拯救人类 于危难之中,一个女子甘愿衔木石以填海而不辍,她的崇高举动表现出悲怆之力。 小小的精卫,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要以自己微小的身躯和微不足道的力量填平茫 茫的大海,这是多么执着的抗争,多么悲壮的场景。除此之外还有夸父逐日的故 事。夸父为着追赶太阳而渴死在路上,他是为了心中的梦想而追逐不已。巴金先 生曾说:“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场谷。” 通过这些故事, 我们可以想到,在现实的生存困境中,古代先民在与大自然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而在鲧禹治水的故事中,“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埋,不待帝命,帝令祝融 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鲧的行为类似于古希腊神 话中盗火的普罗米修斯。鲧死后集其精力生下禹,禹秉承父志,最终使得洪水消 退,万物重生。这体现的更是一种伟大的斗争精神,一种不屈不挠的意志和信念。 上古神话中蕴含着古老的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源泉与脉络,它对于中华民族的发 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恩斯特•卡西尔曾说,“一个民族的神话不是由它的历史确定的,相反,它的历 史是由它的神话决定的。”这里,恩斯特•卡西尔十分肯定了神话对于民族历史 的影响。同样,在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也能看到上古神话的影 响。毋庸置疑,上古神话故事在历史进程中产生过重要影响,同时也有着自身的 现实意义和价值。在原始神话中,人类从何而来?包容人类和万物的宇宙是什么 样的?原始先民们思考过这样一些带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它对于今天愈发迷茫愈 发找不到归宿的人们,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不屈于大自然的神秘莫测的威 力,幻想通过神力战而胜之,正是神话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斗争精神。 神话中所表现的这些人类的先祖与大自然积极抗争的生动场景,至今仍能给人们 一定程度的力和美的享受,这或许就是神话至今仍具有某种积极的现实意义的一 种表现
人不应当因为有了更加科学的思维而抛弃上古神话。上古神话也是人类认识发展 的一个阶段,它是历史的,是有价值的。就如一个成年人不能够否认自己的童年 的价值一样。如果武断地否定上古神话,岂不是和吃饼的大汉一样觉得只有最后 一块饼有价值而前面吃的都没有价值?在现代社会,人们应该适时地回头看看历 史的东西,经历时间淘洗而沉淀下来的必然会发出金子般的光芒。现在的人们太 过盲目,追求了半生却发现迷失了方向。一个牢固的精神根基对人来说是非常重 要的,有了强大的根基,人生的大树才会枝繁叶茂,焕发生机。而一旦缺失这样 的根基,人就会枯萎,以致迷失在滚滚人流中不知所以。 通过研究上古神话,我们可以更好地追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因为由神话开创 和奠基的精神特质在社会文化生活中起着巨大精神力量的作用,它们都曾以潜意 识的方式影响着几千年来人们的文化思维方式,进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只要秉 承这些有利于生存、发展的精神品质,一个崇尚道德、境界高远的华夏民族将会 呈现在世人的面 前 (摘编自豆丁网文库) 1.下列关于原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它是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和周围世界的原始 理解的故事和传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泉之一 B.神话是人民把自然力拟人化的产物,往往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 理想追求,是中华民族精神最初的也是最为质朴的记录 C.鲧禹治水的故事体现了一种伟大的斗争精神,一种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是 种民族英雄勇于担当民族责任的精神写照 D.神话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的原因就是神话所表现的积极向上的斗争精神的场 景,至今仍给人带来力和美的感受。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上古神话想象大胆奇特、色彩浪漫瑰丽,其非凡的文学魅力使得它成为中华 民族精神文化不竭的源泉。 B.上古神话中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先民与大 自然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这些故事是上古神话中悲剧情怀的代 表 C.上古神话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发展的源泉和脉络,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起了重 要的推动作用,因此,上古神话是民族精神文化之魂 D.上古神话开创和奠基的精神特质以及所起的巨大精神力量的作用,直接影响 着几千年来人们的文化思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神话中不具有悲剧情怀的是( A.盘古开天 B.神农尝百草 C.仓颉造字 D.刑天舞干戚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商隐传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曾祖叔恒,年十九登进士第,位终安阳令。祖俌, 位终邢州录事参军。父嗣
人不应当因为有了更加科学的思维而抛弃上古神话。上古神话也是人类认识发展 的一个阶段,它是历史的,是有价值的。就如一个成年人不能够否认自己的童年 的价值一样。如果武断地否定上古神话,岂不是和吃饼的大汉一样觉得只有最后 一块饼有价值而前面吃的都没有价值?在现代社会,人们应该适时地回头看看历 史的东西,经历时间淘洗而沉淀下来的必然会发出金子般的光芒。现在的人们太 过盲目,追求了半生却发现迷失了方向。一个牢固的精神根基对人来说是非常重 要的,有了强大的根基,人生的大树才会枝繁叶茂,焕发生机。而一旦缺失这样 的根基,人就会枯萎,以致迷失在滚滚人流中不知所以。 通过研究上古神话,我们可以更好地追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因为由神话开创 和奠基的精神特质在社会文化生活中起着巨大精神力量的作用,它们都曾以潜意 识的方式影响着几千年来人们的文化思维方式,进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只要秉 承这些有利于生存、发展的精神品质,一个崇尚道德、境界高远的华夏民族将会 呈现在世人的面 前。 (摘编自豆丁网文库) 1.下列关于原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它是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和周围世界的原始 理解的故事和传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泉之一。 B.神话是人民把自然力拟人化的产物,往往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 理想追求,是中华民族精神最初的也是最为质朴的记录。 C.鲧禹治水的故事体现了一种伟大的斗争精神,一种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是 一种民族英雄勇于担当民族责任的精神写照。 D.神话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的原因就是神话所表现的积极向上的斗争精神的场 景,至今仍给人带来力和美的感受。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上古神话想象大胆奇特、色彩浪漫瑰丽,其非凡的文学魅力使得它成为中华 民族精神文化不竭的源泉。 B.上古神话中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先民与大 自然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这些故事是上古神话中悲剧情怀的代 表。 C.上古神话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发展的源泉和脉络,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起了重 要的推动作用,因此,上古神话是民族精神文化之魂。 D.上古神话开创和奠基的精神特质以及所起的巨大精神力量的作用,直接影响 着几千年来人们的文化思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神话中不具有悲剧情怀的是( ) A.盘古开天 B.神农尝百草 C.仓颉造字 D.刑天舞干戚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李商隐传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曾祖叔恒,年十九登进士第,位终安阳令。祖俌, 位终邢州录事参军。父嗣
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 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 年,方登进土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 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 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 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绚为员 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 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绚在内署,共 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 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绚作相,商隐屡启陈 情,绚不之省。弘正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绚,乃补太 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 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 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 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体”,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 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壞终 身 (节选自《旧唐书》) 4.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绚为员外郎/以商隐背 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B.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绚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 /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C.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绚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 /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D.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绚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 /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如苏轼,又称苏东坡,“轼”为 名,“东坡”为字。 B.“释褐”,指脱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担任官职 C.“内署”,指翰林院,因院设宫禁之内,故称。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立,自 唐玄宗后,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一种是翰林 供奉,无甚实权。 D.“京兆尹”,中国古代官名,为三辅(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即京兆尹 左冯翊、右扶风)之一,相当于今日北京的市长。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做了朝廷命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还让他随考 核官吏到上都任职,又提拔他为秘书省校书郎。 B.李商隐先后得到令狐楚和王茂元的赏识,又恰恰因为二人的党派之争陷入了 困境,被令狐绚视为忘恩负义、品行不端之人
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 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 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 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 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 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 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 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 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 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 情,绹不之省。弘正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绹,乃补太 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 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 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 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体”,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 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 身。 (节选自《旧唐书》) 4.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 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B. 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 /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C. 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 /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D. 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 /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如苏轼,又称苏东坡,“轼”为 名,“东坡”为字。 B.“释褐”,指脱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担任官职。 C.“内署”,指翰林院,因院设宫禁之内,故称。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立,自 唐玄宗后,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一种是翰林 供奉,无甚实权。 D.“京兆尹”,中国古代官名,为三辅(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即京兆尹、 左冯翊、右扶风)之一,相当于今日北京的市长。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做了朝廷命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还让他随考 核官吏到上都任职,又提拔他为秘书省校书郎。 B.李商隐先后得到令狐楚和王茂元的赏识,又恰恰因为二人的党派之争陷入了 困境,被令狐绹视为忘恩负义、品行不端之人
C.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进入令狐楚的幕府后开始写今体章奏, 其今体章奏受令狐楚喜欢。 D.李商隐和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当时号为“三十六体”,但因他得不到有名 官宦的推荐,终身坎坷,被当时社会看不起。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5分) (2)明年,令狐绚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绚不之省。(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长安夜雨 薛逢①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心关桂玉②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 得意。②桂玉:桂与玉,形容生活费用昂贵。 8.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炼意,往往一个字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决定全诗的感情基 调,因而被称为“诗眼”。阅读本诗,你觉得哪个字可以作为本诗的诗眼?请具 体说明理由。(5分) 9.颈联描写景物的角度有什么特点?这些景物对表现作品的主题起到了什么作 用?(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6分,每空1分) (1)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 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2)《归去来兮辞》中用比喻表现作者出仕本属无心,对官场仕途十分厌倦的 两句是“ (3)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仅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 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 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小题。(25分) 医 明晓东
C.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进入令狐楚的幕府后开始写今体章奏, 其今体章奏受令狐楚喜欢。 D.李商隐和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当时号为“三十六体”,但因他得不到有名 官宦的推荐,终身坎坷,被当时社会看不起。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5 分) (2)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长安夜雨 薛逢①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心关桂玉②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 得意。②桂玉:桂与玉,形容生活费用昂贵。 8.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炼意,往往一个字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决定全诗的感情基 调,因而被称为“诗眼”。阅读本诗,你觉得哪个字可以作为本诗的诗眼?请具 体说明理由。(5 分) 9.颈联描写景物的角度有什么特点?这些景物对表现作品的主题起到了什么作 用?(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 6 分,每空 1 分) (1)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 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2)《归去来兮辞》中用比喻表现作者出仕本属无心,对官场仕途十分厌倦的 两句是“ , ”。 (3)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仅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 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 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 “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小题。(25 分) 医心 明晓东
街上喧闹声传来时,王仁甫在医心堂和白忠孝对坐品茗。听着外面日本兵叽里咕 噜的叫喊声和皮靴重重敲击青石板街道的声音,白忠孝的手一阵颤抖,绿莹莹的 茶汤淋湿了面前摊开的医书。白忠孝长叹一声,这群蛮夷又在抢掠了,这日子啥 时才是个头呢? 王仁甫侧了身子仔细听了听,依旧低头无语。 二更天时,急促的拍门声响起,王仁甫轻轻拉开门,闪进两个人影,其中一个受 伤者被另一个人拖了进来。王仁甫扶伤者躺下,端起油灯仔细查看,白忠孝拉过 王仁甫,悄悄地伏在耳边说,师兄,怕是青龙山游击队的吧,日本人追究起来, 咱俩可就没命了。 王仁甫看了师弟一眼说,伤者必救,这是师父的规矩,你不记得了? 白忠孝就嗫嚅着退到一边,心惊胆战地听听窗外的动静,不再说话了。 王仁甫先是取下墙上的皮囊,捻起一枚银针,在麻油灯上燎过,然后扎进伤者的 穴位。片刻,汩汩流血的伤口便止住了血。王仁甫伸出一只手一点一点地捏着, 把碎裂的骨头复位,再敷上草药,揩掉头上的细汗,牵出后院的骡子,套上车扶 伤者躺了上去,目送两人在黑暗中离去。 翌日,门外飘起了膏药旗,日本兵长驱直入,把医心堂翻了个底朝天,然后抓走 了一旁瑟瑟发抖的白忠孝。不几日,人们经常看到白忠孝点头哈腰地围着日本鬼 子大队长宫本一郎转来转去,才知道白忠孝医好了宫本的头痛病,成了日本人的 军医。 白忠孝带着宫本走进医心堂的时候,王仁甫正捻着他的宝贝银针,一枚一枚地仔 细看着。宫本一郎进门就喝退了身边的随从,双手抱拳说,久闻王先生神针大名, 今日总算有幸目睹了。王仁甫随意一笑,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了 宫本也不客气,单刀直入地说,听贵师弟白先生说,令师曾传针灸秘术于你,可 否让在下看看? 王仁甫正色道,中华医术博大精深,乃我民族之瑰宝,岂容异族觊觎?先生死了 这条心吧! 然后拱了拱手,算是送客。 宫本一郎沉下脸来说,仁甫君再好好想想吧。说完,带着手下走了。 过几日,白忠孝独自一人来了,劝王仁甫投靠日本人。白忠孝告诉王仁甫,宫本 怀疑青龙山游击队长刘一飞当日受伤是他救的,就这一条足以杀了王仁甫全家。 白忠孝还说,宫本有头痛病,一高兴或是一发怒就头痛得满地打滚,要不是念在 王仁甫的神针可以救他,早就抓了王仁甫进日本人的大牢了 王仁甫笑了笑说,咱俩师出同门,你就可以治他,而且可以凭着手艺尽享日本人 的荣华呀。 白忠孝拉着王仁甫的手说,师兄你明知我的针灸术不如你,我只能治得了宫本 时呀 王仁甫拍拍白忠孝的手说,好吧,你坐下,我把师父的针灸术教给你,你就可以 治好宫本一郎的病了。白忠孝坐在椅子上,王仁甫捻起一排银针,悉数刺入白忠 孝头上,片刻后取下,对白忠孝说,这神针之妙就在于针的深浅不一,深一毫则 当场毙命,浅一毫则治不了根本,师弟切记啊。 七日后,宫本头痛病再犯,白忠孝依着师兄传授之术,将银针一一刺入宫本的胖 脑袋,片刻间宫本只觉得神清气爽,而扎完针后白忠孝却颓然倒地,再无气息。 宫本挥挥手,让手下将白忠孝拖到荒野弃尸。自此,宫本的头痛病也不再犯了
街上喧闹声传来时,王仁甫在医心堂和白忠孝对坐品茗。听着外面日本兵叽里咕 噜的叫喊声和皮靴重重敲击青石板街道的声音,白忠孝的手一阵颤抖,绿莹莹的 茶汤淋湿了面前摊开的医书。白忠孝长叹一声,这群蛮夷又在抢掠了,这日子啥 时才是个头呢? 王仁甫侧了身子仔细听了听,依旧低头无语。 二更天时,急促的拍门声响起,王仁甫轻轻拉开门,闪进两个人影,其中一个受 伤者被另一个人拖了进来。王仁甫扶伤者躺下,端起油灯仔细查看,白忠孝拉过 王仁甫,悄悄地伏在耳边说,师兄,怕是青龙山游击队的吧,日本人追究起来, 咱俩可就没命了。 王仁甫看了师弟一眼说,伤者必救,这是师父的规矩,你不记得了? 白忠孝就嗫嚅着退到一边,心惊胆战地听听窗外的动静,不再说话了。 王仁甫先是取下墙上的皮囊,捻起一枚银针,在麻油灯上燎过,然后扎进伤者的 穴位。片刻,汩汩流血的伤口便止住了血。王仁甫伸出一只手一点一点地捏着, 把碎裂的骨头复位,再敷上草药,揩掉头上的细汗,牵出后院的骡子,套上车扶 伤者躺了上去,目送两人在黑暗中离去。 翌日,门外飘起了膏药旗,日本兵长驱直入,把医心堂翻了个底朝天,然后抓走 了一旁瑟瑟发抖的白忠孝。不几日,人们经常看到白忠孝点头哈腰地围着日本鬼 子大队长宫本一郎转来转去,才知道白忠孝医好了宫本的头痛病,成了日本人的 军医。 白忠孝带着宫本走进医心堂的时候,王仁甫正捻着他的宝贝银针,一枚一枚地仔 细看着。宫本一郎进门就喝退了身边的随从,双手抱拳说,久闻王先生神针大名, 今日总算有幸目睹了。王仁甫随意一笑,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了。 宫本也不客气,单刀直入地说,听贵师弟白先生说,令师曾传针灸秘术于你,可 否让在下看看? 王仁甫正色道,中华医术博大精深,乃我民族之瑰宝,岂容异族觊觎?先生死了 这条心吧! 然后拱了拱手,算是送客。 宫本一郎沉下脸来说,仁甫君再好好想想吧。说完,带着手下走了。 过几日,白忠孝独自一人来了,劝王仁甫投靠日本人。白忠孝告诉王仁甫,宫本 怀疑青龙山游击队长刘一飞当日受伤是他救的,就这一条足以杀了王仁甫全家。 白忠孝还说,宫本有头痛病,一高兴或是一发怒就头痛得满地打滚,要不是念在 王仁甫的神针可以救他,早就抓了王仁甫进日本人的大牢了。 王仁甫笑了笑说,咱俩师出同门,你就可以治他,而且可以凭着手艺尽享日本人 的荣华呀。 白忠孝拉着王仁甫的手说,师兄你明知我的针灸术不如你,我只能治得了宫本一 时呀。 王仁甫拍拍白忠孝的手说,好吧,你坐下,我把师父的针灸术教给你,你就可以 治好宫本一郎的病了。白忠孝坐在椅子上,王仁甫捻起一排银针,悉数刺入白忠 孝头上,片刻后取下,对白忠孝说,这神针之妙就在于针的深浅不一,深一毫则 当场毙命,浅一毫则治不了根本,师弟切记啊。 七日后,宫本头痛病再犯,白忠孝依着师兄传授之术,将银针一一刺入宫本的胖 脑袋,片刻间宫本只觉得神清气爽,而扎完针后白忠孝却颓然倒地,再无气息。 宫本挥挥手,让手下将白忠孝拖到荒野弃尸。自此,宫本的头痛病也不再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