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既进 万岁 www.ffcq.net 中央决策层是推动公社成立的策划者,地方干部是公 社普及的主力,贫苦农民对美好生活和平均主义的幻 想是实现公社化最基本的社会动力
中央决策层是推动公社成立的策划者,地方干部是公 社普及的主力,贫苦农民对美好生活和平均主义的幻 想是实现公社化最基本的社会动力
(三)人民公社化阶段(1958一1978年) ·二、人民公社的制度特征 在所有制方面“一大”“二公”:生产的规模大(大 呼隆)、公有化的程度高(归大堆) 在分配上“一平二调”:贫富拉平、平均分配物资 ,无偿调拨生产队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在管理体制上“政社合一”: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既是一种经济组织,也是一种政权机构。不但负责全社 的农业生产,而且还对工农商学兵等实施统一管理
(三)人民公社化阶段(1958—1978年) • 二、人民公社的制度特征 在所有制方面“一大”“二公” :生产的规模大(大 呼隆)、公有化的程度高(归大堆) 在分配上“一平二调” :贫富拉平、平均分配物资 ,无偿调拨生产队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在管理体制上“政社合一” :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既是一种经济组织,也是一种政权机构。不但负责全社 的农业生产,而且还对工农商学兵等实施统一管理
三、人民公社产权弊端 产权弊端 激励和监督机制的弊端 退出约束机制的弊端
三、人民公社产权弊端 产权弊端 激励和监督机制的弊端 退出约束机制的弊端
·1、产权的弊端 ,“一大二公”的生产制度不仅剥夺了农民甚至生产 队对土地以及其他主要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而且农 村土地(包括宅基地)一律都不准以出租、买卖的形 式进行流转,甚至种植权、农产品的定价权、销售 权、分配权,完全由国家控制。产权行使的困难: 公社内各级组织和农民享有的产权被严重弱化。 1953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 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即粮食统购统销。 (城市人口增加2061万,农村人均粮食消费370斤 增加到440斤,40亿斤的粮食收支赤字)
• 1、产权的弊端 • “一大二公”的生产制度不仅剥夺了农民甚至生产 队对土地以及其他主要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而且农 村土地(包括宅基地)一律都不准以出租、买卖的形 式进行流转,甚至种植权、农产品的定价权、销售 权、分配权,完全由国家控制。产权行使的困难: 公社内各级组织和农民享有的产权被严重弱化。 1953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 计 划收购与计划供应,即粮食统购统销。 (城市人口增加2061万,农村人均粮食消费370斤 - 增加到440斤,40亿斤的粮食收支赤字)
2、激励和监督机制的弊端 理论工具:团队生产假说(team production) (1)对要素的生产率及其报酬的计量是任何经济组织都面 临的重要问题 (2)团队生产的特点:产出属于一个队,每个成员的分产 出难以计量。 (3)考核和监督的困难使团队的成员有“偷懒”的激励 (4)必须形成有效监督的治理结构:赋予监工剩余索取权
理论工具:团队生产假说(team production) (1)对要素的生产率及其报酬的计量是任何经济组织都面 临的重要问题 (2)团队生产的特点:产出属于一个队,每个成员的分产 出难以计量。 (3)考核和监督的困难使团队的成员有“偷懒”的激励 (4)必须形成有效监督的治理结构:赋予监工剩余索取权 2、激励和监督机制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