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5.3频域下的电路定律分析阻抗7UUXZ=20,-0,=ZI20zi网络1UU[Z=阻抗的模O1电抗位差)阻抗角(电压与Pz=0-0 阻抗的两种表示:: Z=R+jX-zIZPzZXR,X,ZI,Pz的关系为:ORX-RIZ=R2+X2Pz = arctan阻抗三角形
电 路 分 析 1 5.3 频域下的电路定律 ⚫ 阻抗 u i Z Z I U I U Z = = − =| | U I − + 络 网 I U | Z |= 阻抗的模 Z = u − i 阻抗角(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 Z Z 阻抗的两种表示: Z = R+ jX =| | R X Z Z , ,| |, 的关系为: R X Z R X Z | | arctan 2 2 = + = R X | Z | Z 阻抗三角形 电抗
电路5.3频域下的电路定律分析导纳Z0-0=YIZP0网络UUI[Y导纳的模OU电纳导纳角py=-(Ou-0)=-Pz导纳的两种表示::Y=G+jB-YIZPBG,B,IYI,Py的关系为:OGB-GIY VG? + B?Py=arctan导纳三角形
电 路 分 析 2 5.3 频域下的电路定律 ⚫ 导纳 i u Y Y U I U I Y = = − =| | U I − + 络 网 U I |Y |= 导纳的模 Y = − u −i = −Z ( ) 导纳角 Y Y 导纳的两种表示: Y = G + jB =| | G B Y Y , ,| |, 的关系为: G B Y G B Y | | arctan 2 2 = + = G B |Y | Y 导纳三角形 电纳
电路阻抗与导纳的关系分析或ZVY与Z是互为倒数的关系:YZ阻抗为串联模型;导纳为并联模型。Y=G+ jBZ = R+ jXOO互换RiBCJi?O两种模型可相互转换XR11Y=G+ jBZR?+ X?R?+X?R+ jXBG1工Z:R+ jX一+ B2G° + B?G2YG+ jB
电 路 分 析 3 阻抗与导纳的关系 ⚫ Y与Z是互为倒数的关系: Y Z Z Y 1 1 = 或 = ⚫ 阻抗为串联模型;导纳为并联模型。 G jB Y = G + jB R jX Z = R + jX ⚫ 两种模型可相互转换。 G j B R X X j R X R Z R j X Y = + + − + = + = = 2 2 2 2 1 1 R j X G B B j G B G Y G j B Z = + + − + = + = = 2 2 2 2 1 1 互换
分粉KVL、KCL的相量形式:5分n2u=0KVL设:u.-Re[U,ejol]k=1上式变为ZZU,-0Re[U,ejol]=0E[U,ejo']-0Rek=1k=1k=1Zi-0同理:KCLk=1
电 路 分 析 4 0 1 = = n k k KVL u Re[ ] j t k k u U e 设: = = = = = = = n k k n k j t k n k j t Uk e U e U 1 1 1 Re[ ] 0 Re [ ] 0 0 同理: KCL 0 1 = = n k k I KVL、KCL的相量形式: 上式变为
电路两类电路分析方法的比较析分电路类型电阻电路正弦稳态电路(相量法1电流iUU电压Z-R+ iXR中三件D结论:引入阻抗后,相量法与电阻电路分析法完全一样。即电阻电路应用的所有计算方法、定理、等效变换等可以完全用于相量法来求解正弦稳态电路
电 路 分 析 5 电路类型 电阻电路 正弦稳态电路(相量法) 电流 电压 电路元件 电路元件 欧姆定律 KVL和KCL 两类电路分析方法的比较 I I U U R Z = R + jX R G 1 = Z Y 1 = U = R I U Z I = U = 0, I = 0 U = 0, I = 0 I = GU I = YU 结论:引入阻抗后,相量法与电阻电路分析法完全 一样。即电阻电路应用的所有计算方法、定理、等 效变换等可以完全用于相量法来求解正弦稳态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