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曹殖 (402) 三、建安七子与蔡琰 (404) 第二节魏晋之际的诗风 (406) 一、正始文士… (406) 二、太度文士 (412) 第三节从寄性田园山水到缠绵亡国之音 …… (416) 一、掏渊明 (418) 二、谢灵运和鲍照 (422) 三、朓与“永明体”新体诗 (424) 四、南朝后期的诗风………… (425) 五、北朝诗文举要 (426) 第四节训诂学、声韵学的成就 (429) 一、辞书的发展 (429) 二、韵书的产生 (430) 第五节吴歌北曲调不同 (432) 一、南朝民歌…… (432) 二、北朝民歌………………… (435) 三、《木兰诗》 (439) 第六节骈文风靡与神怪入书 (440) 一、南北朝的骈文 (440) 二、南北朝的骈赋 (442) 三、志怪与轶事类的小说 (443) 第七节文选与文论 (447) 一、《典论·论文》和《文赋》 (448) 二、 《文心雕龙》 (450) 三、《诗品》 (452) 四、《文选》……… (453) 第十一章 博大宏深的艺术园圆 (455)
游看有北材善 第一节“俳优歌舞杂奏” (455) 一、音乐规构和乐官 (455) 二、音乐文化的大融合 (456) 三、新音乐的发展 (458) 四、北方的鼓角横吹曲与胡戎乐 (460) 五、佛教音乐的发展与丰富 (463) 六、新乐器的出见和律学新成就 (465) 七、五彩缤纷的舞蹈艺术 (466) 、百戏竞争新 (467) 九、戏:的雏形 (471) 第二节传神写照极参神妙 (473) 一、超迈前代的绘画成就 (473) 二、三国佛教画的兴起与山水画的开端 (476) 三、虎头“三绝”与两晋绘画 (478) 四、人才济济的南朝画云 (482) 五、曹仲达与北朝绘画 (487) 六、画论与画评 (488) 第三节诸体皆备,书家迭起 (492) 一、诸体背备的时代 (492) 二、书家迭起:翰墨流芳 (494) 三、钟繇和索靖 (499) 四、皇象、张弘书冠东吴 (500) 五、父子书圣 (501) 六、萧子云突破飞白古法 (506) 七、北朝书家与碑碣刻石 (508) 八、论潠繁富,成就卓著 (510) 第四节绚丽诱人的石窟艺术 (511) 一、风格独特的克孜尔石窟 (51) 二、完备的佛教美术馆一敦煌莫高窟 (512)
三、雄伟壮观的云冈石窟 (515) 四、窟龛、造象居首的龙门石窟 (518) 五、麦积山石窟及其它石窟艺术 (520) 第十二章科学技术的硕果 ·… (523) 第一节数学和天文学突出的成就 (523) 一、数学天才和天文学大师祖冲之 (523) 二、刘徽和《九章算术注》 (526) 三、多产的数学家甄鸾 (528) 四、观天察法,群星闪耀 (530) 第二节集一代农学之大成一《齐民要术》 (533) 一、贾思勰其人与其书 (534) 二、耕农之术,靡不毕书 (536) 三、对禽畜饲养经验的总结 ……………… (540) 四、一部实用百科全书 (542) 第三节名医疗百疾 (545) 一、外科鼻祖华佗 (545) 二、王叔和与皇甫谧 (547) 三、葛洪和《肘后方》 (549) 四、陶弘景对药物学的总结发展……………… (551) 第四节炼丹炉中的化学知识 (552) 一、炼丹术的指导思想和操作方法… (553) 二、“穷九丹之秘术”的大炼丹家葛洪 (555) 三、黄白之术和古代合金学 (557) 四、“中国雪”和无机酸、碱的提炼 …………… (560) 第五节园林与建筑 (S62) 一、洛阳的规模与布局 (562) 二、繁华的六朝帝都 (564) 三、佛教寺塔和石窟建筑 ………………………… (566)
10 对看南北朝能 四、“虽由人造,宛若天成”的园林建筑 ……… (569) 第六节机械发明与冶铁技术 (572) 一、百辟千灌,精炼戒钢 ……………… (573) 二、巧思绝世的机诫发明家马钩 (575) 三、各显神通的水力机械…… (579) 第十三章 社会风俗与时尚 (583) 第·节士:人习尚和民风嬗变 (583) 一、士人习尚…… (583) 二、民风嬗变… (592) 第一节日常生活中的汉俗与胡风………… (600) 一、面食、菜肴以及茶与酒 (600) 二、衣服、佩饰和服饰文化 (610) 第三节婚俗、丧仪和世俗迷信 ………………………… (622) 一、婚俗与性观念 (622) 二、丧仪与葬法 (626) 三、世俗送信 … (634) 第四节娱乐、节令和宗教活动 (638) 一、娱乐游戏 (638) 二、岁时节令 (645) 三、宗教活动 …………………… (654) 主要参考书目 (661)
绪 言 魏晋南北朝,始白汉献帝初平元年,即公元190年,终于公 元589年隋灭陈,历时近400年。按照传统史观,魏晋南北朝时 期的起始年代,应该定在汉献帝禅位给曹不的黄初元年,即公元 220年。而实际上,在此之前,三国鼎立的局面早已形成,而导 致东汉帝国崩溃、军阀纷争则肇始于董卓之乱的汉献帝初平元 年。本书从这一历史实际出发,故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断代起始 年代,定在董卓之乱发生的时间。 魏晋南北朝,同此前的秦汉时期与此后的隋唐时期相比,总 体特征差异很大。那两个时期,其间虽然也出现过短暂的混乱与 分裂,但是统一毕竟是时代的主流。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固然也 有过西晋昙花一现的统一,但是混战与分裂始终处于时代的主导 地位。这一历史时期,又可分为魏晋和南北朝两个历史阶段。魏 晋阶段,始于董卓之乱,终于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 建宋,共历时230年。南北朝阶段,则是由公元420年算起,到 隋文帝开皂九年(589年)灭陈为止,几近170年。董卓之乱后, 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活动的曹操经过不断地壮大军事、经济实力, 利用挟持汉献帝的政治优势,扫平列强,逐步统一北方。公元 208年,曹操南下准备兼并天下,但是在赤壁被孙权、刘备的联 军打败。赤壁战后,曹操退间北方,孙权巩固了在江东的地位, 刘备则先据荆州部分地区,并西进夺得益州,三分天下的格局已 定。公元220年曹丕建魏,不久刘备、孙权两人也称帝建国。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