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文明”的现代意义是外来的,虽然在我国古书《周易》中 早已有“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的说法。现代意义上的“文明” 概念,主要是指人类文化的较高级阶段,“文明”区别于“原始 文化”的标志就在于城市和国家的出现。在日常用语中,“文 明”更偏重于道德修养和价值判断。然而,无论是在专门的学 者之间还是在日常话语里,“文明”和“文化”的使用并没有严 格区分。本书虽以“文明”为题,所谈论的对象可能会常常涉 及“文化”的方面。 世界范围内曾存在过许多不同类型的文明,英国著名历 史学家汤因比所列举的文明清单计有28种之多。不同的文 明之所以能产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地理环境的差异。 人类面对不同的自然环境,适应、改造的结果便出现了不同的 文明样式和类型。然而在中国,很早的时候起,就形成了一个 统一的“文明”一华夏文明,生活在“华夏文明圈”内的人们 有着共同的心理特狂和共同的生活方式。但是,这并不排除 华夏文明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区域文明特征的存在,这种 区域的文明特征一方面表现为文明中心在空间上的转移,另 一方面表现为文明的“中心”与“边缘”的共存。《汉书·地理 志》称:“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 风气,故谓之风
谈到华夏文明的区域特征,黄河和长江是不可或缺的两 大重点,无论是从华夏文明的起源,还是对华夏文明所作贡献 的重要性而言,黄河与长江都是双峰并峙,难分轩轾的。黄河 以北长城内外的金戈铁马,长江以南表里南岭的凭海临风,加 上西南天地间的神秘与多情,共同组成了中华文明华丽多彩 的优美画卷。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华夏文明从发源到辉煌 的全过程,流光溢彩,生生不息;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文 明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从东海之滨到天山之巅的整体面 貌,丰富多彩,浑然天成;在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到帝王的素 奢,市民的情调,城市的宏伟壮观,乡村的原始野趣… 就让我们踏上区域文明之旅吧。 ·2
目 泉 一一、黄河可之水天上来… 1,黄河流域生态环境 1 2.文明发祥地 5 3.三代更替之一:臣服与反杭 11 4.三代更替之二:中心与边缘 17 5.周文明的延续与变异(一):鲁与齐 20 6、周文明的延续与变异(二):晋与秦… 26 7.统一的梦想 32 8.汉唐帝都的风采· 36 9.市民生活… 43 10.山西票商 51 二、滚滚长江东逝水 60 1.文明的曙光… 60 2.神秘的巴蜀文明 66 3.亦夷亦夏楚文明 71 4.外刚内柔吴越文明 76
5.文化重心南移(一)北人南来… 8L 6.文化重心南移(二):自西狙东… 86 7.文化重心南移(三):统一与分裂 2 8、钱塘自古繁华 98 9.江南市镇风情 103 10.绍兴师爷… 10 1】.徽州商人… 115 12.湖湘文化. 122 13.海派文化… 128 二、长城内外是故乡 134 1.长城的兴衰 134 2.冲突与融合(一):五胡 139 3,冲突与融合(二):辽、金与蒙元 144 4.冲突与融合(三):满与汉 151 5.丝绸路上古文明 156 6.歌舞下天山 161 7,风吹草低见牛羊 166 8.雄关内外话满人 172 9.八百年来一帝都 178 四、遥望西南天地间 187 1 1.沧海桑田的高原 187 2.贤者喜宴 190 3.吐蕃王朝文化 194 4.藏传佛教中的世界与人生 198 ·2·
5.从盘古开天到夜郎自大 203 6,南诏与大理 208 7.改土归流前后 212 8.西南民族风情(上) 216 9.西南民族风情(下) . 220 五、阳光灿烂的世界… 227 1.“化外之邦”… 227 2.移民与岭南文化 232 3.敢为天下先 235 4.岭南画派与广东音乐 241 5.岭南风俗谈片 244 6.闽文化源流 249 7.福建土楼 254 8.船户与登民 258 9、惠安女、妈祖信仰及其他 262 10.隔海相望那一边 266 主要参考书目… 272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