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交流绕组及其电动势和磁动势 上层边 上层边 下层边 下层边 槽楔 图双层绕组和单层绕组 员录物员所下员物有后退物起
第四章 交流绕组及其电动势和磁动势
第四章交流绕组及其电动势和磁动势 ·6槽距角,相数,每极每相槽数 个槽所占的电角度数称为槽距角,用Q表示; cb×3600 相数用m表示, 每个极域内每相所占的槽数称为每极每相槽数,用q表 小 Q 180° =6 180°r=6 180°g=6 pm =30° 图:极距,毎极毎相槽数,槽距角的概念 录上一页 页后
第四章 交流绕组及其电动势和磁动势 • 6.槽距角,相数,每极每相槽数 • 一个槽所占的电角度数称为槽距角,用α表示; • 相数用m表示 , • 每个极域内每相所占的槽数称为每极每相槽数,用q表 示。 pm Q q 2 = Q p 0 360 =
第四章交流绕组及其电动势和磁动势 ·7.并联支路数a ·8相带: 60度相带——将一个磁极分成m份,每份所占电 角度 120度相带—将一对磁极分成m份,每份所占电 角度 ·9槽电动势星形图(P114图4-2) ·10.极相组—将一个磁极下属于同一相(即一个 相带)的q个线圈,按照一定方式串联成一组,称 为极相组(又称为线圈组) 11线圈组数=线圈个数/q 录上一页 页后
第四章 交流绕组及其电动势和磁动势 • 7.并联支路数a • 8.相带: • 60度相带——将一个磁极分成m份,每份所占电 角度 120度相带——将一对磁极分成m份,每份所占电 角度 • 9.槽电动势星形图(P114图4-2) • 10.极相组——将一个磁极下属于同一相(即一个 相带)的q个线圈,按照一定方式串联成一组,称 为极相组(又称为线圈组)。 • 11.线圈组数 = 线圈个数/ q
第四章交流绕组及其电动势和磁动势 42三相双层绕组 二、特点: 1)每个槽内放置上下两个线圈边 (2)线圈个数等于槽数Q(定子) (3线圈组个数=Q/q (4)每相线圈组数 录上一页 页后
第四章 交流绕组及其电动势和磁动势 4.2三相双层绕组 二、特点: ⑴每个槽内放置上下两个线圈边 ⑵线圈个数等于槽数Q(定子) ⑶线圈组个数 = Q/q ⑷每相线圈组数 m p = Q1
第四章交流绕组及其电动势和磁动势 (5每个线圈匝数为交=每槽导体数/2 (6)每个线圈组的匝数为q (7)每相串联匝数N(即每极每条支路的匝数) 每相总的串联匝数2pqN 录上一页 页后
第四章 交流绕组及其电动势和磁动势 ⑸每个线圈匝数为 =每槽导体数/2 ⑹每个线圈组的匝数为 *q ⑺每相串联匝数N(即每极每条支路的匝数) NC NC = = a N 每相总的串联匝数 a 2pq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