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实验中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吾国人没幻想又找不到人生。老杜抓住人生而无空际幻想,长吉(李贺)有幻想 而无实际人生。幻想中若无实际人生则无必要,故鬼怪故事在故事中价值最低。 《聊斋》之所以好,即以其有人情味,其鬼怪皆人化了 长吉有幻想,而幻想与人生不能成为一个,不能一致,若能则真了不起。 杜牧说长吉诗“《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理”总合内容、感情、 思想、智慧……《离骚》有幻想故怪奇,亦有理一一感情、思想;贺之理不及《骚》, 而幻想怪奇方面表现于文字者过之。杜牧所谓“《骚》有以激发人意”,此非刺 激,乃引起人印象。《离骚》是引起人一种印象,李贺是给予。 “博罗老仙持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长吉《罗浮山人与葛篇》),他人绝无 此等句。此为其幻想。诗人之幻想颇关紧要,《离骚》上天下地,鞭箠鸾凤,此 屈原之幻想也。但诗人的幻想非与实际的人生联合起来不可,如能联合才能成永 不磨灭的幻想,否则是空洞,是空中楼阁。德国歌德《浮士德》中之妖魔虽是其 幻想,乃其人生哲学、人生经验;但丁《神曲》游地狱,上天堂,亦其人生哲学 人生经验,故能成为伟大的作品;鲁迅是写实派,《彷徨》尤其写实,此书以《离 骚》中句置于书之前面而能得调和。 幻想是向上的,人生是向下的观点,不可只在表面上滑来滑去。而向下发展需以 幻想为背景,向上发展亦需以观点为后盾。观点是实际人生,实者虚之,虚者实 之。幻想说严肃一点便是理想。人生总是有缺陷的,而理想是完美的。诗人不满 于现实,故要求理想之完美 长吉诗幻想虽丰富,但偶见奇丽而无长味,必得根植于泥土中,所开幻想之花才 能永久美丽。出淤泥而不染才可贵,豆芽菜根本不在泥土中,可怜淡而无味。极 美丽的花朵其肥料是极污秽之物 长吉幻想极丰富,可惜二十七岁卒,其幻想不能与屈原比,盖乃空中楼阁,内中 空洞。不过长吉除幻想外尚有特点,即修辞之功夫:晦涩。晦,不易解;涩,不 好念。诗本应该念着可口,听着适耳、和谐,表现易明了。但长吉诗可读,虽不 可为饭,亦可为菜;虽不可常吃,亦可偶尔一用。晦,可医浅薄:涩,可医油滑。 李贺诗进可以战,退可以守,决不致油滑腐败。 (节选自顾随《诗书生活·长吉诗的幻想》) 1.下列对于李贺诗作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吉林实验中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吾国人没幻想又找不到人生。老杜抓住人生而无空际幻想,长吉(李贺)有幻想 而无实际人生。幻想中若无实际人生则无必要,故鬼怪故事在故事中价值最低。 《聊斋》之所以好,即以其有人情味,其鬼怪皆人化了。 长吉有幻想,而幻想与人生不能成为一个,不能一致,若能则真了不起。 杜牧说长吉诗“《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理”总合内容、感情、 思想、智慧……《离骚》有幻想故怪奇,亦有理——感情、思想;贺之理不及《骚》, 而幻想怪奇方面表现于文字者过之。杜牧所谓“《骚》有以激发人意”,此非刺 激,乃引起人印象。《离骚》是引起人一种印象,李贺是给予。 “博罗老仙持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长吉《罗浮山人与葛篇》),他人绝无 此等句。此为其幻想。诗人之幻想颇关紧要,《离骚》上天下地,鞭箠鸾凤,此 屈原之幻想也。但诗人的幻想非与实际的人生联合起来不可,如能联合才能成永 不磨灭的幻想,否则是空洞,是空中楼阁。德国歌德《浮士德》中之妖魔虽是其 幻想,乃其人生哲学、人生经验;但丁《神曲》游地狱,上天堂,亦其人生哲学、 人生经验,故能成为伟大的作品;鲁迅是写实派,《彷徨》尤其写实,此书以《离 骚》中句置于书之前面而能得调和。 幻想是向上的,人生是向下的观点,不可只在表面上滑来滑去。而向下发展需以 幻想为背景,向上发展亦需以观点为后盾。观点是实际人生,实者虚之,虚者实 之。幻想说严肃一点便是理想。人生总是有缺陷的,而理想是完美的。诗人不满 于现实,故要求理想之完美。 长吉诗幻想虽丰富,但偶见奇丽而无长味,必得根植于泥土中,所开幻想之花才 能永久美丽。出淤泥而不染才可贵,豆芽菜根本不在泥土中,可怜淡而无味。极 美丽的花朵其肥料是极污秽之物。 长吉幻想极丰富,可惜二十七岁卒,其幻想不能与屈原比,盖乃空中楼阁,内中 空洞。不过长吉除幻想外尚有特点,即修辞之功夫:晦涩。晦,不易解;涩,不 好念。诗本应该念着可口,听着适耳、和谐,表现易明了。但长吉诗可读,虽不 可为饭,亦可为菜;虽不可常吃,亦可偶尔一用。晦,可医浅薄;涩,可医油滑。 李贺诗进可以战,退可以守,决不致油滑腐败。 (节选自顾随《诗书生活·长吉诗的幻想》) 1.下列对于李贺诗作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李贺的诗虽富于幻想,但缺少对实际人生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诗 作显得空洞。 B.作者认为“理”总合内容、感情、思想、智慧等,而李贺诗缺少这方面的内 涵和意蕴。 C.李贺充满想象力的作品,表现了出淤泥而不染的可贵精神,是从极污秽之物 中开出的极美丽的花朵。 D.李贺诗在超现实的想象方面是超群绝伦的,但诗味不深,诗境不广,这也与 其一味超现实有关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幻想不能脱离实际人生,才是有意义的幻想,同时,实际人生亦须 有幻想的背景。 B.歌德、但丁等伟大作家的创作都告诉我们,只有将诗人的幻想与实际的人生 紧密结合,幻想才有长久的生命力 C.鲁迅把《离骚》中富于理想的句子置于《彷徨》一书的前面,说明鲁迅虽是 在写实的作品中也寄托着自己的理想。 D.李贺的诗虽然因为晦涩而显得不易解,不好念,但既深刻又严肃,细读之下 就觉得韵味十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贺的幻想有甚于屈原,但其诗远不及屈原,因为他的幻想“乃空中楼阁, 内中空洞”。 B.李贺的诗歌中只有怪诞奇丽的幻想而没有实际人生,所以他的作品在诗歌中 是价值最低的。 C.诗中之幻想应该是虚而实的东西。杜牧说李贺诗“《骚》之苗裔,理虽不及 而辞或过之”,这见解是精辟的。 D.李贺诗歌创作中存在不足,这也可能与他的年龄有关,如果生命更长些,或 许就不会有这个缺憾了。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A.李贺的诗虽富于幻想,但缺少对实际人生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诗 作显得空洞。 B.作者认为“理”总合内容、感情、思想、智慧等,而李贺诗缺少这方面的内 涵和意蕴。 C.李贺充满想象力的作品,表现了出淤泥而不染的可贵精神,是从极污秽之物 中开出的极美丽的花朵。 D.李贺诗在超现实的想象方面是超群绝伦的,但诗味不深,诗境不广,这也与 其一味超现实有关。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幻想不能脱离实际人生,才是有意义的幻想,同时,实际人生亦须 有幻想的背景。 B.歌德、但丁等伟大作家的创作都告诉我们,只有将诗人的幻想与实际的人生 紧密结合,幻想才有长久的生命力。 C.鲁迅把《离骚》中富于理想的句子置于《彷徨》一书的前面,说明鲁迅虽是 在写实的作品中也寄托着自己的理想。 D.李贺的诗虽然因为晦涩而显得不易解,不好念,但既深刻又严肃,细读之下 就觉得韵味十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贺的幻想有甚于屈原,但其诗远不及屈原,因为他的幻想“乃空中楼阁, 内中空洞”。 B.李贺的诗歌中只有怪诞奇丽的幻想而没有实际人生,所以他的作品在诗歌中 是价值最低的。 C.诗中之幻想应该是虚而实的东西。杜牧说李贺诗“《骚》之苗裔,理虽不及, 而辞或过之”,这见解是精辟的。 D.李贺诗歌创作中存在不足,这也可能与他的年龄有关,如果生命更长些,或 许就不会有这个缺憾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 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 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闻太子所欲 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 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 吾王所见,唯剑士也。”庄子曰:“诺。周善为剑。”太子曰:“今夫子必儒服 而见王,事必大逆。”庄子曰:“请治剑服。”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 与见王。 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曰:“臣闻大王喜剑 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 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 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设 戏请夫子。” 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 “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 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 王曰:“愿闻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 之剑何如?”曰:“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 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 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 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 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 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 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 王薄之。” 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 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自处也。 (《庄子·说剑》,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 划 B.请治剑服 备办 C.庄子入殿门不趋 小步快走 D.王乃校剑士七日 使……较量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 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 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 “闻太子所欲 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 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 吾王所见,唯剑士也。”庄子曰:“诺。周善为剑。”太子曰:“今夫子必儒服 而见王,事必大逆。”庄子曰:“请治剑服。”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 与见王。 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曰:“臣闻大王喜剑, 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 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 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设 戏请夫子。” 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 “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 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 王曰:“愿闻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 之剑何如?”曰:“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 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 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 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 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 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 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 王薄之。” 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 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自处也。 (《庄子·说剑》,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 为……谋划 B.请治剑服 备办 C.庄子入殿门不趋 小步快走 D.王乃校剑士七日 使……较量
5.下列句子中直接记述庄子言行机智的一组是(3分)( ①“庄子当能。 ②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 ③庄 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 ④“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 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⑥“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⑥ ③⑤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庄子剑术高超,能做到不出十步击杀一人,奔走千里锐不可当,因此赵文王 称之为“天下无敌” B.庄子采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方法迂回巧妙地劝谏赵文王。 C.庄子说,剑有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三种,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 天子之剑,而不是庶人之剑。 D.《说剑》这篇文章,主旨是劝说赵文王不要争斗,反映了庄子清静无为的思 想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4分) (2)赵国何求而不得也!(3分) (3)夫子休,就舍待命。(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踏莎行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秦观贬徙郴州所作 8.“砌成此恨无重数”一句,“砌”字使用精妙,请你谈谈“砌”字的表达效 果。(5分)
5.下列句子中直接记述庄子言行机智的一组是(3 分)( ) ①“庄子当能。” ②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 ③庄 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 ④“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 ⑤“然 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 ⑥“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⑥ D .③⑤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庄子剑术高超,能做到不出十步击杀一人,奔走千里锐不可当,因此赵文王 称之为“天下无敌”。 B.庄子采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方法迂回巧妙地劝谏赵文王。 C.庄子说,剑有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三种,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 天子之剑,而不是庶人之剑。 D.《说剑》这篇文章,主旨是劝说赵文王不要争斗,反映了庄子清静无为的思 想。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 ) (1)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4 分) (2)赵国何求而不得也!(3 分) (3)夫子休,就舍待命。(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 踏莎行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秦观贬徙郴州所作。 8.“砌成此恨无重数”一句,“砌”字使用精妙,请你谈谈“砌”字的表达效 果。(5 分)
9.王国维评价“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是一种“有我之境”,请 结合诗句简要阐述。(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风流总被雨 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荀 子《劝学》) (3)歌台暖响, ;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杜牧 《阿房宫赋》) (4)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屈 原《离骚》) (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 道难》) (6)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者 。(韩愈《师说》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位让人心疼的大师 余秋雨 在欧洲,有一位让人心疼的大师,那就是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作 者 他的生平,连随口讲几句都很不忍心。 他只上过中学,无钱上大学,23岁当兵,第二年在海战中左手残废。他拖着伤 残之身仍在军队服役,谁料4年后遭海盗绑架,因交不岀赎金被海盗折磨了整整 5年。脱离海盗后开始写作,后因父亡家贫,再次申请到军队工作,任军需,又 因受人诬陷而入狱。出狱后任税吏,又第二次入狱,出狱后开始写《堂吉诃德》 但是就在此书出版的那一年,他家门前有人被刺,他因莫名其妙的嫌疑而第三次 入狱,后又因女儿的陪嫁事项再一次出庭受审…
9.王国维评价“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是一种“有我之境”,请 结合诗句简要阐述。(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风流总被雨 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荀 子《劝学》) (3)歌台暖响, ;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杜牧 《阿房宫赋》) (4)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屈 原《离骚》) (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 道难》) (6)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者, 。(韩愈《师说》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一位让人心疼的大师 余秋雨 在欧洲,有一位让人心疼的大师,那就是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作 者。 他的生平,连随口讲几句都很不忍心。 他只上过中学,无钱上大学,23 岁当兵,第二年在海战中左手残废。他拖着伤 残之身仍在军队服役,谁料 4 年后遭海盗绑架,因交不出赎金被海盗折磨了整整 5 年。脱离海盗后开始写作,后因父亡家贫,再次申请到军队工作,任军需,又 因受人诬陷而入狱。出狱后任税吏,又第二次入狱,出狱后开始写《堂吉诃德》。 但是就在此书出版的那一年,他家门前有人被刺,他因莫名其妙的嫌疑而第三次 入狱,后又因女儿的陪嫁事项再一次出庭受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