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普通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药品为何“马甲”多 郭兴 按照国际惯例,一种药品通常有三种名字:化学名、通用名和商品名。当然,中 国国家药物管理局对此也有具体的规定,即药品的化学名和通用名由国家药典和 药品管理部门制定,但商品名由厂家制定。正由于这后一项规定,给许多药品的 改名和多名创造了条件。 在我国,近几年具有多种名称的有200多种常用药品。所有这些具有多种名称的 药都是换汤不换药,只是包装或个别成分改变,疗效更是一致。名字最多的一种 药是罗红霉素,它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但是,罗红霉素却有40多种名称; 预防和治疗心绞痛的药物单硝酸异山梨酯也有21个名字。 为何有人热衷于为药品起多种名称?用句俗话说就是,指望换了马甲别人就认不 出来,这样药品生产和营销者就可以明目张胆地提价,从而获取髙额利润。阿司 匹林,原来一片3分钱,改名为巴米尔后,一片卖到了0.63元,价格是原来的 21倍:扑尔敏,以前一片3分钱,改名为息斯敏后,一片为0.99元,价格上升 为以前的33倍 给药品换上不同的马甲,高兴的是厂商、经销者和医疗行业,可痛苦的是普通公 众。他们不仅要付出比以往高出几十倍的钱来买药治病,而且常常为这些不同名 称的同一种药犯糊涂,因而会产生更多的隐患,如多吃药、吃错药,这会对患者 雪上加霜。 制药和医疗行业暴利之后,该行业的人也会深受其害。最大的隐患是,医生给病 人开具的两种或多种不同名称的药品可能就是同一种或同一类药品,结果自然是 让患者重复用药,增加药品的毒副作用,引发不良后果。 给药品换上不同的马甲还有人文和经济方面的隐患。比如,阿司匹林换成巴米尔 之后。就一笔勾销了它作为一种科学发明对人类产生的无以估价的贡献,以及这 种贡献所蕴藏的文明史和人文价值。1899年德国拜尔药厂的化学家费尼克斯·霍 夫曼发明了乙酰水杨酸,这就是阿司匹林。而阿司匹林则是根据德文乙酰水杨酸 的缩写而命名。因而这是一段应当遵守、敬仰和值得缅怀的历史,更是对原创和 知识产权的尊重。更为重要的是,把约定俗成的阿司匹林改为巴米尔还可能会受 到外国追究知识产权的诉讼 把阿司匹林换成巴米尔也会降低这一药物的声誉和销售,直接导致重大的经济损 失。说阿司匹林,消费者会如同相信冋仁堂、全聚德、狗不理、泸州老窖一样信 赖它、使用它。由于怀疑巴米尔的价值和价格,人们当然会少用或弃之不用,这 对阿司匹林的生产者、经销者和公众来说又是双输。 所以,一药多名,危害不浅。现在,中国卫生主管部门己经表示要彻底整顿一药 多名的现象,而且要求医生今后开处方一律用药品的通用名。 12年《百科知识》)
吉林市普通中学 2012-2013 学年度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药品为何“马甲”多 郭兴 按照国际惯例,一种药品通常有三种名字:化学名、通用名和商品名。当然,中 国国家药物管理局对此也有具体的规定,即药品的化学名和通用名由国家药典和 药品管理部门制定,但商品名由厂家制定。正由于这后一项规定,给许多药品的 改名和多名创造了条件。 在我国,近几年具有多种名称的有 200 多种常用药品。所有这些具有多种名称的 药都是换汤不换药,只是包装或个别成分改变,疗效更是一致。名字最多的一种 药是罗红霉素,它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但是,罗红霉素却有 40 多种名称; 预防和治疗心绞痛的药物单硝酸异山梨酯也有 21 个名字。 为何有人热衷于为药品起多种名称?用句俗话说就是,指望换了马甲别人就认不 出来,这样药品生产和营销者就可以明目张胆地提价,从而获取高额利润。阿司 匹林,原来一片 3 分钱,改名为巴米尔后,一片卖到了 0.63 元,价格是原来的 21 倍;扑尔敏,以前一片 3 分钱,改名为息斯敏后,一片为 0.99 元,价格上升 为以前的 33 倍。 给药品换上不同的马甲,高兴的是厂商、经销者和医疗行业,可痛苦的是普通公 众。他们不仅要付出比以往高出几十倍的钱来买药治病,而且常常为这些不同名 称的同一种药犯糊涂,因而会产生更多的隐患,如多吃药、吃错药,这会对患者 雪上加霜。 制药和医疗行业暴利之后,该行业的人也会深受其害。最大的隐患是,医生给病 人开具的两种或多种不同名称的药品可能就是同一种或同一类药品,结果自然是 让患者重复用药,增加药品的毒副作用,引发不良后果。 给药品换上不同的马甲还有人文和经济方面的隐患。比如,阿司匹林换成巴米尔 之后。就一笔勾销了它作为一种科学发明对人类产生的无以估价的贡献,以及这 种贡献所蕴藏的文明史和人文价值。1899 年德国拜尔药厂的化学家费尼克斯•霍 夫曼发明了乙酰水杨酸,这就是阿司匹林。而阿司匹林则是根据德文乙酰水杨酸 的缩写而命名。因而这是一段应当遵守、敬仰和值得缅怀的历史,更是对原创和 知识产权的尊重。更为重要的是,把约定俗成的阿司匹林改为巴米尔还可能会受 到外国追究知识产权的诉讼。 把阿司匹林换成巴米尔也会降低这一药物的声誉和销售,直接导致重大的经济损 失。说阿司匹林,消费者会如同相信同仁堂、全聚德、狗不理、泸州老窖一样信 赖它、使用它。由于怀疑巴米尔的价值和价格,人们当然会少用或弃之不用,这 对阿司匹林的生产者、经销者和公众来说又是双输。 所以,一药多名,危害不浅。现在,中国卫生主管部门已经表示要彻底整顿一药 多名的现象,而且要求医生今后开处方一律用药品的通用名。 (20 12 年《百科知识》)
1.下列关于“药品‘马甲’多”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国家医药管理局规定,厂家可以自己制定药品的商品名。这为药品的多 名创造了条件。 B.有200多种常用药品具有多种名称,如罗红霉素有40多种名称,单硝酸异山 梨酯有21个名称。他们只是把包装或个别成分加以改变,效果却是一致的。 C.生产商热衷于药品的多名称,是由于他们认为这样普通民众认不出来,就可 以明目张胆地提价,获得高额利润 D.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己经开始了对药品“马甲”多现象的整顿,要求医生开处 方一律使用药品的通用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给药品换上不同的马甲,是对其发明史的背叛,更是对其发明者的轻视 B.更换了“马甲”的一些药品,可能会受到外国追究知识产权的诉讼。 C.药品改换了名称带来的危害有:不仅降低这一药物的声誉和销售,还给其生 产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D.药品“马甲”多,使普通民众不仅要为买药付出高额的费用,而且会因多吃 药、吃错药,使患者雪上加霜。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由于同仁堂是个老品牌企业,它所生产的阿司匹林一旦改称巴米尔,就会降 低人们对同仁堂的信赖程度,进而出现少用或不用该药的可能 B.药品生产和销售者借用药品名称多种多样的机遇,提髙了药价从而获取髙额 利润 C.药品作为一种科学发明,对人类产生了无以估价的贡献,药品被换了名称 很可能会勾销该药品的人文价值 D.中国在药品名称的管理上沿用国际惯例,规定了一种药品通常要有化学名、 通用名、商品名三种名称,但是商品名不由国家药典和药品管理部门制定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吴奎,字长文,潍州北海人。性强记,于书无所不读。举《五经》,至大理丞, 监京东排岸。庆历宿卫之变,奎上疏曰:“涉春以来,连阴不解。今卫士之变 起于肘腋,流传四方,惊骇群听。闻皇城司官六人,其五已受责,独杨怀敏尚留。 人谓陛下私近幸而屈公法,且获贼之际,传令勿杀,而左右辄屠之。此必其党欲 以灭口,不然,何以不奉诏?”遂乞召对面论,仁宗深器之。 入为右司谏,改起居舍人,同知谏院。每进言,惟劝帝禁束左右奸幸。奎劾开封 府尹魏瓘,出瓘越州。彭思永论事,诏诘所从受。奎言:“御史法许风闻,若穷 核主名,则后谁敢来告以事?是自涂其耳目也。”上为罢不问。 至和三年,大水,诏中外言得失。奎上疏曰:“陛下在位三十四年,而储嗣未立。 陛下勿听奸人邪谋,以误大事。若仓 柄有所归,书之史册,为万世叹愤 臣不愿以圣明之资,当危亡之比。此事不宜优游,愿蚤裁定。”帝感其言,拜翰 林学士,权开封府。 奎达于从政,应事敏捷,吏不敢欺。富人孙氏辜榷①财利,负其息者,至评取② 物产及妇女。奎发孙宿恶,徙其兄弟于淮、闽,豪猾畏敛。居三月,治声赫然。 治平中,丁父忧,居丧毁瘠,庐于墓侧,岁时洁严祭祀,不为浮屠事③
1.下列关于“药品‘马甲’多”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国家医药管理局规定,厂家可以自己制定药品的商品名。这为药品的多 名创造了条件。 B.有 200 多种常用药品具有多种名称,如罗红霉素有 40 多种名称,单硝酸异山 梨酯有 21 个名称。他们只是把包装或个别成分加以改变,效果却是一致的。 C.生产商热衷于药品的多名称,是由于他们认为这样普通民众认不出来,就可 以明目张胆地提价,获得高额利润。 D.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开始了对药品“马甲”多现象的整顿,要求医生开处 方一律使用药品的通用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给药品换上不同的马甲,是对其发明史的背叛,更是对其发明者的轻视。 B.更换了“马甲”的一些药品,可能会受到外国追究知识产权的诉讼。 C.药品改换了名称带来的危害有:不仅降低这一药物的声誉和销售,还给其生 产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D.药品“马甲”多,使普通民众不仅要为买药付出高额的费用,而且会因多吃 药、吃错药,使患者雪上加霜。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由于同仁堂是个老品牌企业,它所生产的阿司匹林一旦改称巴米尔,就会降 低人们对同仁堂的信赖程度,进而出现少用或不用该药的可能。 B.药品生产和销售者借用药品名称多种多样的机遇,提高了药价从而获取高额 利润。 C.药品作为一种科学发明,对人类产生了无以估价的贡献,药品被换了名称, 很可能会勾销该药品的人文价值。 D.中国在药品名称的管理上沿用国际惯例,规定了一种药品通常要有化学名、 通用名、商品名三种名称,但是商品名不由国家药典和药品管理部门制定。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吴奎,字长文,潍州北海人。性强记,于书无所不读。举《五经》,至大理丞, 监京东排岸。庆历宿卫之变,奎上疏曰:“涉春以来,连阴不解。今卫士之变, 起于肘腋,流传四方,惊骇群听。闻皇城司官六人,其五已受责,独杨怀敏尚留。 人谓陛下私近幸而屈公法,且获贼之际,传令勿杀,而左右辄屠之。此必其党欲 以灭口,不然,何以不奉诏?”遂乞召对面论,仁宗深器之。 入为右司谏,改起居舍人,同知谏院。每进言,惟劝帝禁束左右奸幸。奎劾开封 府尹魏瓘,出瓘越州。彭思永论事,诏诘所从受。奎言:“御史法许风闻,若穷 核主名,则后谁敢来告以事?是自涂其耳目也。”上为罢不问。 至和三年,大水,诏中外言得失。奎上疏曰:“陛下在位三十四年,而储嗣未立。 陛下勿听奸人邪谋,以误大事。若仓卒之际,柄有所归,书之史册,为万世叹愤。 臣不愿以圣明之资,当危亡之比。此事不宜优游,愿蚤裁定。”帝感其言,拜翰 林学士,权开封府。 奎达于从政,应事敏捷,吏不敢欺。富人孙氏辜榷①财利,负其息者,至评取② 物产及妇女。奎发孙宿恶,徙其兄弟于淮、闽,豪猾畏敛。居三月,治声赫然。 治平中,丁父忧,居丧毁瘠,庐于墓侧,岁时洁严祭祀,不为浮屠事③
神宗初立,奎适终制,以故职还朝。逾月,参知政事。时已召王安石,辞不至。 奎曰:“臣尝与安石同领群牧,见其护短自用,所为迂阔。万一用之,必紊乱纲 纪。”乃命知江宁。 御史中丞王陶,以论文德不押班事④诋韩琦,奎状其过。诏除陶翰林学士,奎执 不可。陶又疏奎阿附。陶既出,奎亦以资政殿大学士知青州。司马光谏曰:“奎 名望清重,今为陶绌奎,恐大臣皆不自安,各求引去。陛下新即位,于四方观听 非宜。”帝乃召奎归中书。及琦罢相,竟出知青州。明年薨,年五十八。赠兵部 尚书,谥曰文肃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 十五》) 注:①辜榷,垄断。②评取:评,凭,仗势:;取,拿走,抢走。③浮屠事,佛教 礼仪。 ④文德不押班事:文德殿,皇帝主要政务活动场所;押班,百官朝会时领班,管 理百官朝会位次。唐制,以监察御史二人任其事。宋制,由参知政事、宰相分日 押班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陛下私近幸而屈公法 屈:使……屈服 B.此事不宜优游 优游:犹豫 C.奎适终制 适:刚好 D.今为陶绌奎 绌:通“黜”,揭发……短处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表现吴奎“忠君而谏”的一组是 ①陛下私近幸而屈公法 ②惟劝帝禁束左右奸幸 ③岁时洁严祭祀,不为浮屠事④万一用之,必紊乱纲纪 ⑤诏除陶翰林学士,奎执不可⑥恐大臣皆不自安,各求引去 A.①④⑥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奎博览群书,通过科考担任了大理寺丞,并在庆历年间御前侍卫兵变时, 向仁宗皇帝上书解读了引起兵变的天气征兆,皇帝对此深信不疑,也非常器重他。 B.开封府尹被吴奎弹劾后就被外调到越州,皇帝也想知道有关举报信息的来源, 却被吴奎拒绝了,理由就是如果查到报信人的名字恐怕再没有人敢提供举报信息 了 C.至和三年的时候,皇帝想了解朝廷内外的意见,此时吴奎提出不能因为确定 皇太子的事而影响到君主的圣明资质。 D.虽然经过司马光的劝谏,吴奎没有立刻被皇帝外调到青州,可最终还是因韩 琦被免去相位而出任青州。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仓卒之际,柄有所归,书之史册,为万世叹愤。(5分) (2)臣尝与安石同领群牧,见其护短自用,所为迁阔。(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8-9题。 二月闻雁 孙承宗① 几听孽鸟语关关②,尽罢虚弦落照间③
神宗初立,奎适终制,以故职还朝。逾月,参知政事。时已召王安石,辞不至。 奎曰:“臣尝与安石同领群牧,见其护短自用,所为迂阔。万一用之,必紊乱纲 纪。”乃命知江宁。 御史中丞王陶,以论文德不押班事④诋韩琦,奎状其过。诏除陶翰林学士,奎执 不可。陶又疏奎阿附。陶既出,奎亦以资政殿大学士知青州。司马光谏曰:“奎 名望清重,今为陶绌奎,恐大臣皆不自安,各求引去。陛下新即位,于四方观听 非宜。”帝乃召奎归中书。及琦罢相,竟出知青州。明年薨,年五十八。赠兵部 尚书,谥曰文肃。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 十五》 ) 注:①辜榷,垄断。②评取:评,凭,仗势;取,拿走,抢走。③浮屠事,佛教 礼仪。 ④文德不押班事:文德殿,皇帝主要政务活动场所;押班,百官朝会时领班,管 理百官朝会位次。唐制,以监察御史二人任其事。宋制,由参知政事﹑宰相分日 押班。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陛下私近幸而屈公法 屈:使……屈服 B.此事不宜优游 优游:犹豫 C.奎适终制 适:刚好 D.今为陶绌奎 绌:通“黜”,揭发……短处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表现吴奎“忠君而谏”的一组是 ①陛下私近幸而屈公法 ②惟劝帝禁束左右奸幸 ③岁时洁严祭祀,不为浮屠事 ④万一用之,必紊乱纲纪 ⑤诏除陶翰林学士,奎执不可 ⑥恐大臣皆不自安,各求引去 A.①④⑥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奎博览群书,通过科考担任了大理寺丞,并在庆历年间御前侍卫兵变时, 向仁宗皇帝上书解读了引起兵变的天气征兆,皇帝对此深信不疑,也非常器重他。 B.开封府尹被吴奎弹劾后就被外调到越州,皇帝也想知道有关举报信息的来源, 却被吴奎拒绝了,理由就是如果查到报信人的名字恐怕再没有人敢提供举报信息 了。 C.至和三年的时候,皇帝想了解朝廷内外的意见,此时吴奎提出不能因为确定 皇太子的事而影响到君主的圣明资质。 D.虽然经过司马光的劝谏,吴奎没有立刻被皇帝外调到青州,可最终还是因韩 琦被免去相位而出任青州。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若仓卒之际,柄有所归,书之史册,为万世叹愤。 (5 分) (2)臣尝与安石同领群牧,见其护短自用,所为迂阔。 (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 8-9 题。 二月闻雁 孙承宗① 几听孽鸟语关关②,尽罢虚弦落照间③
却讶塞鸿偏有胆,又随春信到天山。 注:①孙承宗在天启年初奉命督师山海关、蓟辽、天津、登莱诸初军务,此诗为 该时期之作。他的诗词创作风格直追稼轩气象,是明末著名的边塞和英烈诗人。 ②关关,指受伤离群的雁的悲鸣之声。③虚弦,空弦,指失群孽雁纷纷听到没有 弓箭的空弦之声 8.请指出诗中“孽鸟”有什么特点,并分析诗人的用意。(5分) 9.有人说诗中“塞鸿”反衬了“孽鸟”,你是否赞同?并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任选3道小题,如果全答,按 顺序评分) (1)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氓》) (2)扪参历井仰胁息,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 可攀。 ,雄飞雌从绕林间。(《蜀道难》) (3)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 主 (《赤壁赋》) (4)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 ,神人无功, 。(《逍遥游》)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铁 俄)索洛杜布 天清晨,一位妇人带着一个4岁的小男孩在郊区的街道上散步。那孩子天真活 泼,面色绯红。那妇人年龄不大,穿着考究。她一边幸福地微笑着,一边细心地 照看着自己的儿子。孩子正在滚着一个黄色的大铁圈,他穿着短裤,挥动着棍棒 欢快地笑着,跟在铁圈后面跑。他把棒子举得高髙的,本来没有那种必要,可他 就是那么做的 真开心!方才他还没有铁圈,可是现在有了,真叫人高兴!一个双手粗糙、衣服 褴褛的老头,身体紧靠栅栏站在十字路口,好让那女人和小孩走过去。①老头用 那昏花的两眼凝视着孩子,脸上露出呆痴的笑容 “一个富户人家的公子”,老头心里思忖道,“是个好孩子,你看他多么天真可 爱,毕竟是阔人家的孩子!” 当他一一这个老头儿一一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过的是苦难的日子。即使现在, 他虽然不再挨打受饿了,但生活还谈不上美好。在他的孩提时代,他过的是挨打 受骂、饥寒交迫的生活。那时,他没有铁圈,也没有其他这类阔少爷的玩具。他 整个一生都是在艰辛困苦中度过的。他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事,也没有一件让人 高兴的事 他咧开没有牙齿的嘴朝那小孩微笑着,心里不禁产生了嫉妒。心想:“这种玩艺 没有意思。”嫉妒又转而变成了烦恼。于是他回到工作的地方· 家他从幼年 起一直工作到现在的工厂。 那小孩边跑边笑追逐铁圈的情景萦绕在他的脑际,不管机器声多么嘈杂,他都忘 不了那个孩子和铁圈,晚上也总梦见他们
却讶塞鸿偏有胆,又随春信到天山。 注:①孙承宗在天启年初奉命督师山海关、蓟辽、天津、登莱诸初军务,此诗为 该时期之作。他的诗词创作风格直追稼轩气象,是明末著名的边塞和英烈诗人。 ②关关,指受伤离群的雁的悲鸣之声。③虚弦,空弦,指失群孽雁纷纷听到没有 弓箭的空弦之声。 8. 请指出诗中“孽鸟”有什么特点,并分析诗人的用意。(5 分) 9. 有人说诗中“塞鸿”反衬了“孽鸟”,你是否赞同?并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任选 3 道小题,如果全答,按 顺序评分) (1)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 。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氓》) (2)扪参历井仰胁息,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 可攀。 ,雄飞雌从绕林间。 (《蜀道难》) (3)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 主; , 。 (《赤壁赋》) (4)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 曰: ,神人无功, 。 (《逍遥游》)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铁 圈 〔俄〕索洛杜布 一天清晨,一位妇人带着一个 4 岁的小男孩在郊区的街道上散步。那孩子天真活 泼,面色绯红。那妇人年龄不大,穿着考究。她一边幸福地微笑着,一边细心地 照看着自己的儿子。孩子正在滚着一个黄色的大铁圈,他穿着短裤,挥动着棍棒 欢快地笑着,跟在铁圈后面跑。他把棒子举得高高的,本来没有那种必要,可他 就是那么做的。 真开心!方才他还没有铁圈,可是现在有了,真叫人高兴!一个双手粗糙、衣服 褴褛的老头,身体紧靠栅栏站在十字路口,好让那女人和小孩走过去。①老头用 那昏花的两眼凝视着孩子,脸上露出呆痴的笑容。 “一个富户人家的公子”,老头心里思忖道,“是个好孩子,你看他多么天真可 爱,毕竟是阔人家的孩子!” 当他——这个老头儿——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过的是苦难的日子。即使现在, 他虽然不再挨打受饿了,但生活还谈不上美好。在他的孩提时代,他过的是挨打 受骂、饥寒交迫的生活。那时,他没有铁圈,也没有其他这类阔少爷的玩具。他 整个一生都是在艰辛困苦中度过的。他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事,也没有一件让人 高兴的事。 他咧开没有牙齿的嘴朝那小孩微笑着,心里不禁产生了嫉妒。心想:“这种玩艺 没有意思。”嫉妒又转而变成了烦恼。于是他回到工作的地方——一家他从幼年 起一直工作到现在的工厂。 那小孩边跑边笑追逐铁圈的情景萦绕在他的脑际,不管机器声多么嘈杂,他都忘 不了那个孩子和铁圈,晚上也总梦见他们
第二天早晨,他又做起白日梦来。机器隆隆的响,工作机械单调,没有必要过多 操心,再说他已干惯了这种活。厂房里的空气充满了灰尘,传送带平稳地运转着, 远处各个角落声音嘈杂,光线晦暗。人们像鬼魂一样地走来走去,人的说话声淹 没在机器声里 这个老头仿佛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个小男孩,他的母亲也是一位贵妇人,他也有 个铁圈和滚铁圈的棒子,他也在穿着白裤衩滚着铁圈玩耍 天天干着同样的活,做着同样的梦。 一天晚上下班回家时,老头在街上看见一个从旧木桶上掉下来的又大又脏的铁 箍。老头高兴得发抖,昏花的老眼流下了泪水。一种意外的,几乎没有想过的愿 望进入了他的心灵。他小心地四面张望了一下,然后弯下腰哆哆嗦嗦地捡起那个 圆箍,虽然他面带笑容,但还是不大好意思地把它拿回家去 没人看见他,也没有人问他。这与别人有什么相干?一个小穷老头捡了一个无论 对谁都没有用处的旧箍,谁会管呢?可他还是提心吊胆地偷偷把它拿走了。他为 什么要拣,为什么要把它拿回家,他自己也说不清。只是由于它像那个男孩的玩 具,所以他才把它带回家来。 圆箍在老头家破旧的房子里放了几天,闲着没事的时候,他就把它拿出来看看, 因为这个肮脏的铁箍对他是个安慰,使那个经常出现在他梦境中的幸福的小男 孩,终于变得更加真实了。 个晴朗、温暖的早晨,当城里树上的鸟正叫得比往常更加欢快的时候,老头早 早起了床,洗漱完毕,便拿着他捡来的铁箍出了城。 他一路咳嗽,穿过了枝叶茂密的森林。他不明白这些阴暗的树木为何这样寂静 还散发着奇特的香气,那些昆虫也令他惊奇。露水正像童话中描述的那样。那里 既没有嘈杂声,也没有灰尘,树林后面是一片柔和、奇妙而暗淡的景色。 老头折下一根干树枝穿上圆箍 他眼前展现出一片明亮寂静的田野,青草叶上的露珠闪闪发光。老头突然用那根 树枝做成的木棒滚起铁箍来,铁箍轻松地在田野里滚动,老头跟在后面跑,他笑 逐颜开,像那个跟着铁圈跑的小男孩一样,有时也将棒高髙地举过头去。 他仿佛觉得自己再一次变成了一个有教养的幸福的小孩,并且好像感到母亲慈祥 地微笑着跟在后面 灰白的胡须在憔悴的脸庞上颤抖着,不住的笑声和咳嗽声同时从他那没有牙齿的 嘴里迸发出来。 老头喜欢早晨到树林里来滚铁箍,有时他也怕人看见笑话他,一想到这里,他便 感到有一种难堪的羞愧。羞愧又进而发展为恐惧,致使双腿开始发软,他一面滚 圈,一面警惕地看着四周。 可是没人看见他,也没人听见他。②他尽情地玩够了之后,平安无事地走回城去, 嘴角上流露岀轻松愉快的笑容。 由于没出什么事,他太太平平的一连玩了好几天。可是有一天清早他着了凉,好 长时间竟卧病不起。③在工厂的医院里,当他在陌生的人们中间咽下最后一口′ 的时候,脸上还是堆着宁静的微笑。 他感到欣慰,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自己也曾一度做了小孩,由亲爱的妈妈照看着, 在树阴下的青草地上嬉戏笑闹。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看到孩子快乐游戏的情景,老人有着复杂的心情。既有被天真感染的快乐, 也有联想自己身世而产生的辛酸和嫉妒,还有对当时社会制度的痛恨
第二天早晨,他又做起白日梦来。机器隆隆的响,工作机械单调,没有必要过多 操心,再说他已干惯了这种活。厂房里的空气充满了灰尘,传送带平稳地运转着, 远处各个角落声音嘈杂,光线晦暗。人们像鬼魂一样地走来走去,人的说话声淹 没在机器声里。 这个老头仿佛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个小男孩,他的母亲也是一位贵妇人,他也有 一个铁圈和滚铁圈的棒子,他也在穿着白裤衩滚着铁圈玩耍。 天天干着同样的活,做着同样的梦。 一天晚上下班回家时,老头在街上看见一个从旧木桶上掉下来的又大又脏的铁 箍。老头高兴得发抖,昏花的老眼流下了泪水。一种意外的,几乎没有想过的愿 望进入了他的心灵。他小心地四面张望了一下,然后弯下腰哆哆嗦嗦地捡起那个 圆箍,虽然他面带笑容,但还是不大好意思地把它拿回家去。 没人看见他,也没有人问他。这与别人有什么相干?一个小穷老头捡了一个无论 对谁都没有用处的旧箍,谁会管呢?可他还是提心吊胆地偷偷把它拿走了。他为 什么要拣,为什么要把它拿回家,他自己也说不清。只是由于它像那个男孩的玩 具,所以他才把它带回家来。 圆箍在老头家破旧的房子里放了几天,闲着没事的时候,他就把它拿出来看看, 因为这个肮脏的铁箍对他是个安慰,使那个经常出现在他梦境中的幸福的小男 孩,终于变得更加真实了。 一个晴朗、温暖的早晨,当城里树上的鸟正叫得比往常更加欢快的时候,老头早 早起了床,洗漱完毕,便拿着他捡来的铁箍出了城。 他一路咳嗽,穿过了枝叶茂密的森林。他不明白这些阴暗的树木为何这样寂静, 还散发着奇特的香气,那些昆虫也令他惊奇。露水正像童话中描述的那样。那里 既没有嘈杂声,也没有灰尘,树林后面是一片柔和、奇妙而暗淡的景色。 老头折下一根干树枝穿上圆箍。 他眼前展现出一片明亮寂静的田野,青草叶上的露珠闪闪发光。老头突然用那根 树枝做成的木棒滚起铁箍来,铁箍轻松地在田野里滚动,老头跟在后面跑,他笑 逐颜开,像那个跟着铁圈跑的小男孩一样,有时也将棒高高地举过头去。 他仿佛觉得自己再一次变成了一个有教养的幸福的小孩,并且好像感到母亲慈祥 地微笑着跟在后面。 灰白的胡须在憔悴的脸庞上颤抖着,不住的笑声和咳嗽声同时从他那没有牙齿的 嘴里迸发出来。 老头喜欢早晨到树林里来滚铁箍,有时他也怕人看见笑话他,一想到这里,他便 感到有一种难堪的羞愧。羞愧又进而发展为恐惧,致使双腿开始发软,他一面滚 圈,一面警惕地看着四周。 可是没人看见他,也没人听见他。②他尽情地玩够了之后,平安无事地走回城去, 嘴角上流露出轻松愉快的笑容。 由于没出什么事,他太太平平的一连玩了好几天。可是有一天清早他着了凉,好 长时间竟卧病不起。③在工厂的医院里,当他在陌生的人们中间咽下最后一口气 的时候,脸上还是堆着宁静的微笑。 他感到欣慰,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自己也曾一度做了小孩,由亲爱的妈妈照看着, 在树阴下的青草地上嬉戏笑闹。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看到孩子快乐游戏的情景,老人有着复杂的心情。既有被天真感染的快乐, 也有联想自己身世而产生的辛酸和嫉妒,还有对当时社会制度的痛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