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普通中学 2010—2011学年度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 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工整地写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当下文学呼唤道义责任与良知 李群 当下文学众声喧哗多元化的时代促生了多元化的创作。作家选择以不同的题材、从不 同的视角去阐释多元化的生活去反映时代的变迁从而提供了一个可资重视的文化视点这 无疑是令人欣喜的。但隐藏在喧囂繁华背后的却是文学总体态势的衰退相当—部分文学作 品变成了欲望的抒写。打开文学刊物随时可见非理性、游戏性、嬉戏性的作品物质享受被 空前扩大拜金主义取代了人文精神利益的追求取代了精神的追求对人性的深度挖掘、对社 会道义良知和责任的有序构建离我们渐行渐远。在流行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中我们已很少再 读到感动已很少再体会到人类精神世界的浪漫情怀人的情感领域中那些最需要向往的部分, 已被文学逐出了表现范畴之外,一切都为现实的利益和欲望所驱动。文学更多地呈现为娱乐 性遮蔽了文学应当具有的教育、审美等文化担当。面对这样的文学现状我们不能不呼唤道 义责任与良知期许文学承载它的精神担当。 文学的诸种症候源于这个特定的时代。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 市场经济正改变着每一位中国人的生活和精神。商品生产带来了统一价值观的破碎带来了
吉林市普通中学 2010—2011 学年度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II 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 I 卷第三、四题为选考 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工整地写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 当下文学呼唤道义责任与良知 李群 当下文学,众声喧哗,多元化的时代促生了多元化的创作。作家选择以不同的题材、从不 同的视角去阐释多元化的生活,去反映时代的变迁,从而提供了一个可资重视的文化视点,这 无疑是令人欣喜的。但隐藏在喧嚣繁华背后的却是文学总体态势的衰退,相当一部分文学作 品变成了欲望的抒写。打开文学刊物,随时可见非理性、游戏性、嬉戏性的作品,物质享受被 空前扩大,拜金主义取代了人文精神,利益的追求取代了精神的追求,对人性的深度挖掘、对社 会道义良知和责任的有序构建离我们渐行渐远。在流行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中,我们已很少再 读到感动,已很少再体会到人类精神世界的浪漫情怀,人的情感领域中那些最需要向往的部分, 已被文学逐出了表现范畴之外,一切都为现实的利益和欲望所驱动。文学更多地呈现为娱乐 性,遮蔽了文学应当具有的教育、审美等文化担当。面对这样的文学现状,我们不能不呼唤道 义责任与良知,期许文学承载它的精神担当。 文学的诸种症候源于这个特定的时代。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 市场经济正改变着每一位中国人的生活和精神。商品生产带来了统一价值观的破碎,带来了
诗意生活的消散。在一个精神生活越来越粗俗化的时代一个不尚思辨的时代为了商业利益 的最大化追求文学不惜媚俗与堕落。这些不仅消解了它的教育作用、审美作用而且其传统 意义上的功能也丧失殆尽。 文学是人学人不能没有衣食住行,对生存状态改善并趋于完善的向往是人的正当的基 本权利。但过度地宣泄人性的本能显而易见也是不妥的。对形式和技巧的关注对情色的宣 泄对金钱利益的追求不应该成为文艺创作的惟一目的。物质和精神是人类生存的两翼缺一 不可文学更重要的是要表现出一种人文关怀表现出对人生、人情、人性、人的生存状态的 密切关怀。巴金说“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黑格尔说“在艺术里这些感性的形状和声 音之所以呈现出来并不只是为着它们直接本身或是它们直接现于感官的那种模样形状而 是为着要用那种模样去满足更高的心灵的旨趣因为它们有力量从人的心灵深处呼唤起反应 和回响”,鲁迅说“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广文艺″。的确,文学当然应当是 娱乐的但绝非仅仅是娱乐。世道人心的塑造不仅仅是物质的方式能够解决的。文学必须承 载道义责任与良知必须承载一个民族厚重与深邃的历史必须承载塑造国民精神的重任。 人文关怀始终是文学成功的关键和支柱道义与责任始终是文学一贯的追求。孔子的“大 道天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 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鲁迅的“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 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都值得我们时时牢记默诵。作为审美的社会意识的文学,它有 着不可或缺的价值指向即道义与责任,它有着不可或缺的审美意义。席勒说审美的人才是真 王的人审美可以弥合人性的分裂”审美可以使我们重拾我们灵魂中对真善美的向往使我们 诗意地生存使我们拥有形而上的追求拥有对人类的深切关怀。人类选择了文学和艺术意味 着人超越了本能、超越了时空、超越了实在从肌体的欲望中解放出来而文学又以自己特殊 的魅力慰藉着人的心灵,观照着人的生存成为与物质世界比肩而立的人类精神文明的灯塔
诗意生活的消散。在一个精神生活越来越粗俗化的时代,一个不尚思辨的时代,为了商业利益 的最大化追求,文学不惜媚俗与堕落。这些不仅消解了它的教育作用、审美作用,而且其传统 意义上的功能也丧失殆尽。 文学是人学,人不能没有衣食住行,对生存状态改善并趋于完善的向往,是人的正当的基 本权利。但过度地宣泄人性的本能,显而易见,也是不妥的。对形式和技巧的关注,对情色的宣 泄,对金钱利益的追求,不应该成为文艺创作的惟一目的。物质和精神是人类生存的两翼,缺一 不可,文学更重要的是要表现出一种人文关怀,表现出对人生、人情、人性、人的生存状态的 密切关怀。巴金说“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黑格尔说“在艺术里,这些感性的形状和声 音之所以呈现出来,并不只是为着它们直接本身或是它们直接现于感官的那种模样,形状,而 是为着要用那种模样去满足更高的心灵的旨趣,因为它们有力量从人的心灵深处呼唤起反应 和回响”,鲁迅说“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广文艺”。的确,文学当然应当是 娱乐的,但绝非仅仅是娱乐。世道人心的塑造不仅仅是物质的方式能够解决的。文学必须承 载道义责任与良知,必须承载一个民族厚重与深邃的历史,必须承载塑造国民精神的重任。 人文关怀始终是文学成功的关键和支柱,道义与责任始终是文学一贯的追求。孔子的“大 道天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 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鲁迅的“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 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都值得我们时时牢记默诵。作为审美的社会意识的文学,它有 着不可或缺的价值指向即道义与责任,它有着不可或缺的审美意义。席勒说审美的人才是真 正的人,审美可以弥合人性的分裂,”审美可以使我们重拾我们灵魂中对真善美的向往,使我们 诗意地生存,使我们拥有形而上的追求,拥有对人类的深切关怀。人类选择了文学和艺术,意味 着人超越了本能、超越了时空、超越了实在,从肌体的欲望中解放出来;而文学又以自己特殊 的魅力,慰藉着人的心灵,观照着人的生存,成为与物质世界比肩而立的人类精神文明的灯塔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深的意义在于构筑一个民族的精神。中华民族有源远流长的 传统美德中国文学必须去传承它担负起应该担负的道义与良知。人类需要文学呼唤文学 文学也需要人类、眷恋人类。 2009年7月《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文学属性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学是要作家选择各种题材、变化视角去阐释多元化的社会生活,去反映时代的变 迁 B.文学要承担教育、审美等文化担当,也就是要借对人性的深度挖掘体现出向上的精 神追求,有序地构建府责任和良知 C.文学是人学,而人的生存是以物质为基础的,所以文学就应以关注人的物质生活状 态改善并趋于完善这种向往为宗旨。 D.文学是有使命的,要密切关怀人生、人情、人性、人的生存状态,这样文学就会避 免媚俗与堕落。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市场经济改革破坏了过去人们统一的价值观,使得人们对时代的认识有了更多的审 美视角,从而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可资重视的文化视点。 B.文学有着河或缺的审美意义,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当代文学已经使人们重拾 了人们灵魂中对真善美的向往,让人们更加诗意地栖居在世界上。 C.人们由于过分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使得大家不再崇尚思辨,精神生活也越加粗俗 化,尽管经济利益上有了较大的收获,但文学还是呈现出了“不文学”的态势。 D.文学之所以能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灯塔,就是因为人类能借助文学艺术超越人类本 能、超越时空、超越实在,以其特殊的魅力慰藉人们的心灵。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孔子、范促淹、鲁迅等文化名人一贯追求道义与责任,也深深地影响着后人的精神 追求,所以孔子等的文学创作都很成功 B.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更多令人欣喜的 文化视点。 C.文学离不开娱乐性,但要注意肩负塑造人心、塑造国民精神的重任,这样才能使人 的精神生存状态与现实的生存状态有机和谐地统一起来。 D.为了中国的和谐发展,中国文学必须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构建道义责任与良知的 使命,否则没有了民族精神、缺乏思辨的文化,将无法实现其多重价值。 、古代诗歌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岳起,鄂济氏,满州镶白旗人。乾隆三十六年举人,五十六年,迁奉天府尹。前官贪黩, 岳起至,屋宇器用遍洗涤之,曰:“勿染其污迹也『逾年,擢内阁学士,寻出为江西布政使。 殚心民事,值水灾,行勘圩堤,落水致疾。诏嘉其勤,许解任养疴。 嘉庆四年,特起授山东布政使。未几,擢江苏巡抚。清介自矢①,僮仆仅数人,出屏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深的意义在于构筑一个民族的精神。中华民族有源远流长的 传统美德,中国文学必须去传承它,担负起应该担负的道义与良知。人类需要文学、呼唤文学, 文学也需要人类、眷恋人类。 2009 年 7 月《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文学属性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文学是要作家选择各种题材、变化视角去阐释多元化的社会生活,去反映时代的变 迁。 B.文学要承担教育、审美等文化担当,也就是要借对人性的深度挖掘体现出向上的精 神追求,有序地构建府责任和良知。 C.文学是人学,而人的生存是以物质为基础的,所以文学就应以关注人的物质生活状 态改善并趋于完善这种向往为宗旨。 D.文学是有使命的,要密切关怀人生、人情、人性、人的生存状态,这样文学就会避 免媚俗与堕落。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市场经济改革破坏了过去人们统一的价值观,使得人们对时代的认识有了更多的审 美视角,从而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可资重视的文化视点。 B.文学有着河或缺的审美意义,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当代文学已经使人们重拾 了人们灵魂中对真善美的向往,让人们更加诗意地栖居在世界上。 C.人们由于过分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使得大家不再崇尚思辨,精神生活也越加粗俗 化,尽管经济利益上有了较大的收获,但文学还是呈现出了“不文学”的态势。 D.文学之所以能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灯塔,就是因为人类能借助文学艺术超越人类本 能、超越时空、超越实在,以其特殊的魅力慰藉人们的心灵。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孔子、范促淹、鲁迅等文化名人一贯追求道义与责任,也深深地影响着后人的精神 追求,所以孔子等的文学创作都很成功。 B.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更多令人欣喜的 文化视点。 C.文学离不开娱乐性,但要注意肩负塑造人心、塑造国民精神的重任,这样才能使人 的精神生存状态与现实的生存状态有机和谐地统一起来。 D.为了中国的和谐发展,中国文学必须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构建道义责任与良知的 使命,否则没有了民族精神、缺乏思辨的文化,将无法实现其多重价值。 二、古代诗歌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岳起,鄂济氏,满州镶白旗人。乾隆三十六年举人,五十六年,迁奉天府尹。前官贪黩, 岳起至,屋宇器用遍洗涤之,曰:“勿染其污迹也!”逾年,擢内阁学士,寻出为江西布政使。 殚心民事,值水灾,行勘圩堤,落水致疾。诏嘉其勤,许解任养疴。 嘉庆四年,特起授山东布政使。未几,擢江苏巡抚。清介自矢①,僮仆仅数人,出屏驺
从②,禁游船声伎,无事不许宴宾演剧。吴下奢俗为之一变。疏陈漕弊,略曰:“京漕积习 相因,惟弊是营。米数之盈绌,米色之纯杂,竟置不问。旗丁领运,无处不以米为挟制,即 无处不以贿为通融。推原其故,沿途之抑勒,由旗丁之有帮费;旗丁之索帮费,由州县之浮 收③。除弊当绝其源,严禁浮收,实绝弊源之首。″诏嘉貫实心除弊。常州知府胡观澜结交 盐政征瑞长随高柏林④,派捐修葺江阴广福寺。岳起疏言观澜、柏林虽罢逐,尚不足服众心 请将钱二万余串责二人分偿,以修苏州官塘桥路。五年,署两江总督。劾南河工员庄刚、刘 普等侵渔舞弊,莫云(人名)于任所设店肆运货至工居奇网利,并治如律。八年,入觐,以 疾留京,署礼部侍郎。会孝淑皇后奉移山陵⑥,坐会疏措语不经,革职留任。寻命解署职, 遂卒。帝深惜之,赠太子少保,赐恤如例。无子,诏问其家产,仅屋四间、田七十六亩。故 事,旗员殁无嗣者产入官。以岳起家清贫,留赡其妻;妻殁,官为管业,以为祭扫修坟之资, 异数也。妻亦严正,岳起为巡抚时,一日亲往籍毕沅家。暮归,饮酒微醺。妻正色曰:“毕 耽于酒色,不保其家,君方畏戒之不暇,乃复效彼耶?″岳起谢之。及至京,居无邸舍, 病殁于僧寺,妻纺绩以终。吴民尤思其德,呼曰岳青天,演为歌谣,谓可继汤斌云。 节选自《清史稿》卷三五九) 注:①矢:正直。②驺从:骑士随从。③浮收:超过定额的征收。 ④高柏林:盐政官员征瑞的随从。⑤南河工员:修理整治南河工地的官员 ⑥奉移山陵:安葬到山中陵园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勘圩堤 行:巡视 B.推原其故 原:原来 C.坐会疏措语不经 坐:因为 D.岳起谢之 谢:道歉 5.以下各组句子,全都表明岳起清正廉洁的一组是 ①屋宇器用遍洗涤 ②僮仆仅数人,出屏驺从 ③无处不以米为挟制 ④仅屋四间、田七十六亩 ⑤官为管业,以为祭扫修坟之资 ⑥居无邸舍,病殁于僧寺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岳起,满洲镶白旗人。乾隆年间被提升为内阁学士。任江西政使时尽心于民事,正 遇上水灾,工作时落入水中,因而患病。皇帝下诏嘉奖他勤政,允许卸任养病
从②,禁游船声伎,无事不许宴宾演剧。吴下奢俗为之一变。疏陈漕弊,略曰:“京漕积习 相因,惟弊是营。米数之盈绌,米色之纯杂,竟置不问。旗丁领运,无处不以米为挟制,即 无处不以贿为通融。推原其故,沿途之抑勒,由旗丁之有帮费;旗丁之索帮费,由州县之浮 收③。除弊当绝其源,严禁浮收,实绝弊源之首。”诏嘉其实心除弊。常州知府胡观澜结交 盐政征瑞长随高柏林④,派捐修葺江阴广福寺。岳起疏言观澜、柏林虽罢逐,尚不足服众心, 请将钱二万余串责二人分偿,以修苏州官塘桥路。五年,署两江总督。劾南河工员庄刚、刘 普等侵渔舞弊,莫云(人名)于任所设店肆运货至工居奇网利,并治如律。八年,入觐,以 疾留京,署礼部侍郎。会孝淑皇后奉移山陵⑥,坐.会疏措语不经,革职留任。寻命解署职, 遂卒。帝深惜之,赠太子少保,赐恤如例。无子,诏问其家产,仅屋四间、田七十六亩。故 事,旗员殁无嗣者产入官。以岳起家清贫,留赡其妻;妻殁,官为管业,以为祭扫修坟之资, 异数也。妻亦严正,岳起为巡抚时,一日亲往籍毕沅家。暮归,饮酒微醺。妻正色曰:“毕 公耽于酒色,不保其家,君方畏戒之不暇,乃复效彼耶?”岳起谢.之。及至京,居无邸舍, 病殁于僧寺,妻纺绩以终。吴民尤思其德,呼曰岳青天,演为歌谣,谓可继汤斌云。 (节选自《清史稿》卷三五九) 注:①矢:正直。②驺从:骑士随从。③浮收:超过定额的征收。 ④高柏林:盐政官员征瑞的随从。⑤南河工员:修理整治南河工地的官员。 ⑥奉移山陵:安葬到山中陵园。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行.勘圩堤 行:巡视 B.推原.其故 原:原来 C.坐.会疏措语不经 坐:因为 D.岳起谢.之 谢:道歉 5.以下各组句子,全都表明岳起清正廉洁的一组是 ( ) ①屋宇器用遍洗涤 ②僮仆仅数人,出屏驺从 ③无处不以米为挟制 ④仅屋四间、田七十六亩 ⑤官为管业,以为祭扫修坟之资 ⑥居无邸舍,病殁于僧寺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岳起,满洲镶白旗人。乾隆年间被提升为内阁学士。任江西政使时尽心于民事,正 遇上水灾,工作时落入水中,因而患病。皇帝下诏嘉奖他勤政,允许卸任养病
B.岳起被提升为江苏巡抚后,吴地奢侈的风俗之一变。他上疏陈述水道运粮的弊端, 得到皇帝下诏褒奖。代理两江总督时,他弹劾了一些不法官员 C.岳起入京朝见皇上,因病留在京城,代理礼部侍郎,被免职后病故。因为岳起没有 儿子,皇帝没有按惯例将其财产充公,而是将财产留下赡养他的妻子,这是特殊的待遇。 D.岳起清正廉洁,苏州百姓特别思念他的德操,称他为“岳青天”,后来编成歌谣来 赞颂他,说他可以称理上是与汤斌一样的清官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京漕积习相因,惟弊是营。(4分) (2)毕公耽于酒色,不保其家,君方畏戒不暇,乃复效彼耶?(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与诸子登岘首①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②,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③,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④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①岘首:岘山主峰麓延伸至汉江边的小山,在襄阳城南凤林关北端,位于群岘(襄 阳西南群山)之首,故名。唐宋时岘山、岘首山可互称。据《晋书·羊祜传》,羊祜镇荆襄 时,常与好友到此山。喟然叹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 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羊祜死后,襄阳百姓于岘山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 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称“羊公碑”为“堕泪碑”。 ②代谢:交替,轮换 ③胜迹,指羊公碑。 ④鱼梁,鱼梁洲。梦泽,云梦泽,古泽名,故址在今湖北安陆一带。 8.有人评说孟浩然的这乎诗的开篇“打破了传统的‘触景生情’的写法,这在登临诗中是 不多见的”。请结合诗句谈谈你对首联的理解。(5分) 9.尾联中哪个字饱含了作者的复杂情感?请加以分析。(6分)
B.岳起被提升为江苏巡抚后,吴地奢侈的风俗之一变。他上疏陈述水道运粮的弊端, 得到皇帝下诏褒奖。代理两江总督时,他弹劾了一些不法官员。 C.岳起入京朝见皇上,因病留在京城,代理礼部侍郎,被免职后病故。因为岳起没有 儿子,皇帝没有按惯例将其财产充公,而是将财产留下赡养他的妻子,这是特殊的待遇。 D.岳起清正廉洁,苏州百姓特别思念他的德操,称他为“岳青天”,后来编成歌谣来 赞颂他,说他可以称理上是与汤斌一样的清官。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京漕积习相因,惟弊是营。(4 分) (2)毕公耽于酒色,不保其家,君方畏戒不暇,乃复效彼耶?(6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 与诸子登岘首①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②,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③,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④。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①岘首:岘山主峰麓延伸至汉江边的小山,在襄阳城南凤林关北端,位于群岘(襄 阳西南群山)之首,故名。唐宋时岘山、岘首山可互称。据《晋书·羊祜传》,羊祜镇荆襄 时,常与好友到此山。喟然叹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 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羊祜死后,襄阳百姓于岘山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 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称“羊公碑”为“堕泪碑”。 ②代谢:交替,轮换。 ③胜迹,指羊公碑。 ④鱼梁,鱼梁洲。梦泽,云梦泽,古泽名,故址在今湖北安陆一带。 8.有人评说孟浩然的这乎诗的开篇“打破了传统的‘触景生情’的写法,这在登临诗中是 不多见的”。请结合诗句谈谈你对首联的理解。(5 分) 9.尾联中哪个字饱含了作者的复杂情感?请加以分析。(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