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期间,中国的教育事业深化改革、调 整结构、改善条件、求实重质,取得了显著成效。 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和国务院发布的《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 加速了初等教育的普及。到1990年已有14 95个县普及了初等教育,占全国总县数的76 %。中等教育结构单一、中等职业教育薄弱的局 面得到明显改变,既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 大量人才,也缓解了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竞争激 烈的局面。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使层次和形式多 样化,学科门类齐全,基本形成体系,新兴、边 缘学科得到加强
11 “七五”期间,中国的教育事业深化改革、调 整结构、改善条件、求实重质,取得了显著成效。 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和国务院发布的《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 加速了初等教育的普及。到1990年已有14 95个县普及了初等教育,占全国总县数的76 %。中等教育结构单一、中等职业教育薄弱的局 面得到明显改变,既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 了大量人才,也缓解了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竞争激 烈的局面。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使层次和形式多 样化,学科门类齐全,基本形成体系,新兴、边 缘学科得到加强
“八五”期间,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实质 性进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纲要” 实施意见》,提出了90年代和下一个世纪初教 育发展和改革的任务,进一步强调了深化教育改 荦的极端重要性,使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加 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高等教育积极探索办学体 制、投资体制、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合作办学 社会办学进一步发展,招生、收费、毕业生就业 制度改革迈出了较大的步伐,学校办学活力和主 动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增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 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目标,作 为“八五”期间教育发展的重点以“积极进取 实事求是”为方针,“因地制宜、保证质量”为 一原则,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取得成效。 12
12 “八五”期间,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实质 性进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纲要” 实施意见》,提出了90年代和下一个世纪初教 育发展和改革的任务,进一步强调了深化教育改 革的极端重要性,使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加 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高等教育积极探索办学体 制、投资体制、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合作办学、 社会办学进一步发展,招生、收费、毕业生就业 制度改革迈出了较大的步伐,学校办学活力和主 动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增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 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目标,作 为“八五”期间教育发展的重点以“积极进取、 实事求是”为方针, “因地制宜、保证质量”为 原则,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取得成效
“八五”期间,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五年巩固率提 辍学率下降。青壮年文盲率由1990年的9.3% 下降到7%以下。全国实现“两基”的县(市、区)达到 025个,超过全国总县数的1/3,占全国人口地区 的36.2%。为加快贫困地区“普九”的实现,国家建 立了义务教育专款,“希望工程”举世瞩目。与此同时, 在“八五”期间初步建立起了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 措教育经费的教育投资体制,建立了教育经费监督制度, 进了教育经费的较快增长。教育法制建设步伐加快,教 工作根本大法《教育法》颁布实行,各地广泛贯彻《教 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收到良好成效 在此期间,国务院还颁布了《残疾人教育条例》和《扫除 文盲工作条例》等6项教育行政法规。据不完全统计,1 980年以来,中国一共制定颁布了200多件教育法律 和行政规章,基本形成了以《教育法》为核心,以教育专 法为骨干,内容较为完备、结构较为合理的教育法律法13 规体系
13 “八五”期间,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五年巩固率提 高,辍学率下降。青壮年文盲率由1990年的9.3% 下降到7%以下。全国实现“两基”的县(市、区)达到 1025个,超过全国总县数的1/3,占全国人口地区 的36.2%。为加快贫困地区“普九”的实现,国家建 立了义务教育专款, “希望工程”举世瞩目。与此同时, 在“八五”期间初步建立起了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 措教育经费的教育投资体制,建立了教育经费监督制度, 促进了教育经费的较快增长。教育法制建设步伐加快,教 育工作根本大法《教育法》颁布实行,各地广泛贯彻《教 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收到良好成效。 在此期间,国务院还颁布了《残疾人教育条例》和《扫除 文盲工作条例》等6项教育行政法规。据不完全统计,1 980年以来,中国一共制定颁布了200多件教育法律 和行政规章,基本形成了以《教育法》为核心,以教育专 门法为骨干,内容较为完备、结构较为合理的教育法律法 规体系
九五”期间,教育体制与结构中深层次的问题逐 步得到重视。基础教育在抓好“普九”的同时,加强 了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努力,全面贯彻教 育方针,力争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 劳动技能和身心素质。素质教育的研究推广受到普遍 重视,并积累了经验。中等教育积极探索建立职业教 育与普通教育共同发展、相互衔接、比例合理的教育 体系,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职业教 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工作,对推 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着积极作用。高等教 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尤其是1998年颁布的《高等 教育法》,对加快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 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等方面带来新的契机,有利 于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方 面的研究与探索,进一步促进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 提高
14 “九五”期间,教育体制与结构中深层次的问题逐 步得到重视。基础教育在抓好“普九”的同时,加强 了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努力,全面贯彻教 育方针,力争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 劳动技能和身心素质。素质教育的研究推广受到普遍 重视,并积累了经验。中等教育积极探索建立职业教 育与普通教育共同发展、相互衔接、比例合理的教育 体系,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职业教 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工作,对推 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着积极作用。高等教 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尤其是1998年颁布的《高等 教育法》,对加快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 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等方面带来新的契机,有利 于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方 面的研究与探索,进一步促进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 提高
“九五”期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成就辉煌: 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的艰巨任务,实现了中华民族教育史上历史性的跨越。 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继续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 设培养了大批熟练劳动者和实用技术人才。高等教育 得到长足发展,规模迅速扩大,到2000年,在学人数 达到1100万人左右,毛入学率从1995年的72%提高到 11%左右。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布 局结构调整实现重大突破,部门办学、条块分割的局 面得到了根本性扭转。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 力量办学进一步发展。围绕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 改革不断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招生考试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了新的突破。后勤 社会化改革全面展开。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办学条件 得到改善。教师待遇和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教育法制 建设成就显著。胜利实现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 要》提出的本世纪各项奋斗目标。 15
15 “九五”期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成就辉煌: 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的艰巨任务,实现了中华民族教育史上历史性的跨越。 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继续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 设培养了大批熟练劳动者和实用技术人才。高等教育 得到长足发展,规模迅速扩大,到2000年,在学人数 达到1100万人左右,毛入学率从1995年的7.2%提高到 11%左右。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布 局结构调整实现重大突破,部门办学、条块分割的局 面得到了根本性扭转。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 力量办学进一步发展。围绕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 改革不断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招生考试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了新的突破。后勤 社会化改革全面展开。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办学条件 得到改善。教师待遇和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教育法制 建设成就显著。胜利实现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 要》提出的本世纪各项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