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述假定(3),可列出 K S 为解离常数(mol/l) 反应体系中酶的总浓度 为 K E S K ES +1 = −1 S ES K S ES K K E = S = + − 1 1 E = E+ ES 0 E0 = + = + S K ES ES S ES E K S 0 S 1 S KS E S ES + = 0
根据上述假定(3),可列出 K S 为解离常数(mol/l) 反应体系中酶的总浓度 为 K E S K ES +1 = −1 S ES K S ES K K E = S = + − 1 1 E = E+ ES 0 E0 = + = + S K ES ES S ES E K S 0 S 1 S KS E S ES + = 0
代入 得米氏方程或称M—M方程 rp,max:P的最大生成速率 [E0 ]:酶的总浓度,亦为酶的初始浓度 r k ES p = +2 k S r S k S k E S r s p s p + = + = +2 0 ,max
代入 得米氏方程或称M—M方程 rp,max:P的最大生成速率 [E0 ]:酶的总浓度,亦为酶的初始浓度 r k ES p = +2 k S r S k S k E S r s p s p + = + = +2 0 ,max
G.E.Briggs和J.B.Haldane对上述第三点 假设进行修正,提出了“拟稳态”假设。 认为由于反应体系中底物浓度要比酶的浓度高 得多,中间复合物分解时所得到的酶又立即 与底物相结合,从而使反应体系中复合物的 浓度维持不变,即中间复合物的浓度不再随 时间而变化。 消去 得 km:米氏常数(mol/l) = 0 dt d ES k+1 ES−(k−1 + k+2 )ES = 0 ES k S r S S k k k k E S r m p p + = + + = + − + + ,max 1 1 2 2 0
G.E.Briggs和J.B.Haldane对上述第三点 假设进行修正,提出了“拟稳态”假设。 认为由于反应体系中底物浓度要比酶的浓度高 得多,中间复合物分解时所得到的酶又立即 与底物相结合,从而使反应体系中复合物的 浓度维持不变,即中间复合物的浓度不再随 时间而变化。 消去 得 km:米氏常数(mol/l) = 0 dt d ES k+1 ES−(k−1 + k+2 )ES = 0 ES k S r S S k k k k E S r m p p + = + + = + − + + ,max 1 1 2 2 0
km与ks的关系为 由两种推导方法所得速率方程式形式基本相同, 不同的是ks值代表反应的平衡常数,而km值 称为米氏常数,它代表动态的平衡常数,表 示实际的恒态时的浓率关系。 当 << 时,km值才接近于ks 1 2 + + = + k k k k m s +2 k +1 k
km与ks的关系为 由两种推导方法所得速率方程式形式基本相同, 不同的是ks值代表反应的平衡常数,而km值 称为米氏常数,它代表动态的平衡常数,表 示实际的恒态时的浓率关系。 当 << 时,km值才接近于ks 1 2 + + = + k k k k m s +2 k +1 k
平衡法与德态法的比较 项月 平衡法 稳杰法 ①幕和底物生戒不稳定复合物正$),藤催化反应是经该中间复合 物完成的。 即 E+S +1CE$] +E十P 假 ②〔ES)在反应开始后与E及 ②ES)的生成速率与其解高速率 设 S迅速达到动态平衡, 相等,其花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K营品 dCces2=0 d比 ③底物浓崖远高于离的浓度。CsC玉 降量守恒 CE=Cx+Cs 产物生成 速率 r净=k+zC) 动力学方福 R=u·C☒ Ks+Cs =·C Ka+Cs Ks与Km K会 Ko= k-1十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