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之部
儒 家 之 部
中国文化泛言 《孔学新语》自序 髫年入学,初课四书;壮岁穷经,终惭三学。虽游心于 佛道,探性命之真如;犹输志于宏儒,乐治平之实际。况干 戈扰攘,河山之面目全非,世变频仍,文教之精神隳裂。默 言循晦,灭迹何难。众苦煎熬,离群非计。故当夜阑昼午,每 与二三子温故而知新。疑古证今,时感二十篇入奴而出主。讲 述积久,笔记盈篇。朋辈咐嘱灾梨,自愧见囿窥管。好在宫 墙外望,明堂揖让两庑。径道异行,云辇留连一乘。六篇先 讲,相期欲尽全文。半部可安,会意何妨片羽。砖陈玉见,同 扬洙泗之传薪。讽颂雅言,一任尼山之挂杖。是为序。 一九六二年孔圣诞辰,台北
《 孔 学 新 语 》 自 序 髫 年 入 学 , 初 课 四 书 ; 壮 岁 穷 经 , 终 惭 三 学 。 虽 游 心 于 佛 道 , 探 性 命 之 真 如 ; 犹 输 志 于 宏 儒 , 乐 治 平 之 实 际 。 况 干 戈 扰 攘 , 河 山 之 面 目 全 非 , 世 变 频 仍 , 文 教 之 精 神 隳 裂 。 默 言 循 晦 , 灭 迹 何 难 。 众 苦 煎 熬 , 离 群 非 计 。 故 当 夜 阑 昼 午 , 每 与 二 三 子 温 故 而 知 新 。 疑 古 证 今 , 时 感 二 十 篇 入 奴 而 出 主 。 讲 述 积 久 , 笔 记 盈 篇 。 朋 辈 咐 嘱 灾 梨 , 自 愧 见 囿 窥 管 。 好 在 宫 墙 外 望 , 明 堂 揖 让 两 庑 。 径 道 异 行 , 云 辇 留 连 一 乘 。 六 篇 先 讲 , 相 期 欲 尽 全 文 。 半 部 可 安 , 会 意 何 妨 片 羽 。 砖 陈 玉 见 , 同 扬 洙 泗 之 传 薪 。 讽 颂 雅 言 , 一 任 尼 山 之 挂 杖 。 是 为 序 。 〔 一 九 六 二 年 孔 圣 诞 辰 , 台 北 〕 2 中 国 文 化 泛 言
《孔学新语》发凡 《孔学新语》发凡 我们作为现代的一个人,既有很沉痛的悲惨遭遇,也有 难逢难遇的幸运;使我们生当历史文化空前巨变的潮流中,身 当其冲的要负起开继的责任。但是目前所遭遇的种种危难,除 了个人身受其苦以外,并不足可怕。眼见我们历史传统的文 化思想快要灭绝了,那才是值得震惊和悲哀的事!自从五四 动的先后时期,先我们一辈而老去了的青年们,为了寻求 救国之路,不惜削足适履,大喊其打倒孔家店。虽然人之将 死,其言也善,有些人到了晚年,转而讲述儒家的思想,重 新提倡孔孟之学,用求内心的悔意,可是已形成了的风气,大 有排山倒海之势,根本已无能为力了! 其实,孔家店在四十年前的那个时代,是否应该打倒,平 心而论,实在很有问题,也不能尽将责任推向那些大打出手 的人物。原因是孔家店开得太久了,经过二千多年的陈腐滥 败,许多好东西,都被前古那些店员们弄得霉滥不堪,还要 硬说它是好东西,叫大家买来吃,这也是很不合理的事。可 是在我们的文化里,原有悠久历史性的老牌宝号,要把它洗 刷革新一番,本是应该的事,若随便把它打倒,那就万不可 以。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有一个简单的譬喻:我们那个老牌 宝号的孔家店,他向来是出售米麦五谷等的粮食店,除非你 成了仙佛,否则如果我们不吃五谷米粮,就要没命了!固然 面包牛排也一样可以吃饱,但是它到底太稀松,不能长日充
《 孔 学 新 语 》 发 凡 我 们 作 为 现 代 的 一 个 人 , 既 有 很 沉 痛 的 悲 惨 遭 遇 , 也 有 难 逢 难 遇 的 幸 运 ; 使 我 们 生 当 历 史 文 化 空 前 巨 变 的 潮 流 中 , 身 当 其 冲 的 要 负 起 开 继 的 责 任 。 但 是 目 前 所 遭 遇 的 种 种 危 难 , 除 了 个 人 身 受 其 苦 以 外 , 并 不 足 可 怕 。 眼 见 我 们 历 史 传 统 的 文 化 思 想 快 要 灭 绝 了 , 那 才 是 值 得 震 惊 和 悲 哀 的 事 ! 自 从 五 四 运 动 的 先 后 时 期 , 先 我 们 一 辈 而 老 去 了 的 青 年 们 , 为 了 寻 求 救 国 之 路 , 不 惜 削 足 适 履 , 大 喊 其 打 倒 孔 家 店 。 虽 然 人 之 将 死 , 其 言 也 善 , 有 些 人 到 了 晚 年 , 转 而 讲 述 儒 家 的 思 想 , 重 新 提 倡 孔 孟 之 学 , 用 求 内 心 的 悔 意 , 可 是 已 形 成 了 的 风 气 , 大 有 排 山 倒 海 之 势 , 根 本 已 无 能 为 力 了 ! 其 实 , 孔 家 店 在 四 十 年 前 的 那 个 时 代 , 是 否 应 该 打 倒 , 平 心 而 论 , 实 在 很 有 问 题 , 也 不 能 尽 将 责 任 推 向 那 些 大 打 出 手 的 人 物 。 原 因 是 孔 家 店 开 得 太 久 了 , 经 过 二 千 多 年 的 陈 腐 滥 败 , 许 多 好 东 西 , 都 被 前 古 那 些 店 员 们 弄 得 霉 滥 不 堪 , 还 要 硬 说 它 是 好 东 西 , 叫 大 家 买 来 吃 , 这 也 是 很 不 合 理 的 事 。 可 是 在 我 们 的 文 化 里 , 原 有 悠 久 历 史 性 的 老 牌 宝 号 , 要 把 它 洗 刷 革 新 一 番 , 本 是 应 该 的 事 , 若 随 便 把 它 打 倒 , 那 就 万 不 可 以 。 这 是 什 么 原 因 呢 ? 我 有 一 个 简 单 的 譬 喻 : 我 们 那 个 老 牌 宝 号 的 孔 家 店 , 他 向 来 是 出 售 米 麦 五 谷 等 的 粮 食 店 , 除 非 你 成 了 仙 佛 , 否 则 如 果 我 们 不 吃 五 谷 米 粮 , 就 要 没 命 了 ! 固 然 面 包 牛 排 也 一 样 可 以 吃 饱 , 但 是 它 到 底 太 稀 松 , 不 能 长 日 充 《 孔 学 新 语 》 发 凡 3
4 中国文化泛言 饥,而且我们也买不起,甚至不客气地说:还吃得不太习惯, 常常会患消化不良的毛病。至于说时令不对,新谷已经登场, 我们要把本店里的陈霉滥货倒掉,添买新米,那是绝对可以 的事。 因此,就可了解孔家店被人打倒是不无原因的: 第一,所讲的义理不对,第二,内容的讲法不合科学。我 们举几个例子来说:(1)“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几 千年来,都把它解释做父母死了,三年以后,还没有改变了 父母的旧道路,这样才叫做孝子。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 男盗女娼,他的子女岂不也要实行其旧业三年吗?(2“无友 不如己者。”又解释做交朋友都要交比自己好的,不要交不如 自己的人。如果大家都如此,岂不是势利待人吗?其实,几 千年来,大家都把这些话解错了,把孔子冤枉得太苦了!所 以我现在就不怕挨骂,替他讲个明白,为孔子伸冤。这些毛 病出在哪里呢?古人和今人一样,都是把《论语》当做一节 节的格言句读,没有看出它是实实在在首尾连贯的关系,而 且每篇都不可以分割,每节都不可以支解。他们的错误,都 错在断章取义,使整个义理支离破碎了。本来二十篇《论 语》,都已经孔门弟子的悉心编排,都是首尾一贯,条理井然, 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因此,大家所讲的第二个问题,认为它 没有体系,不合科学分类的编排,也是很大的误解。 为什么古人会忽略这一点,一直就误解内容,错了二千 多年呢?这也有个原因:因为自汉代独尊儒学以后,士大夫 们“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思想,唯一批发厂家,只 有孔家一门,人云亦云,谁也不敢独具异见,否则,不但纱
饥 , 而 且 我 们 也 买 不 起 , 甚 至 不 客 气 地 说 : 还 吃 得 不 太 习 惯 , 常 常 会 患 消 化 不 良 的 毛 病 。 至 于 说 时 令 不 对 , 新 谷 已 经 登 场 , 我 们 要 把 本 店 里 的 陈 霉 滥 货 倒 掉 , 添 买 新 米 , 那 是 绝 对 可 以 的 事 。 因 此 , 就 可 了 解 孔 家 店 被 人 打 倒 是 不 无 原 因 的 : 第 一 , 所 讲 的 义 理 不 对 , 第 二 , 内 容 的 讲 法 不 合 科 学 。 我 们 举 几 个 例 子 来 说 : ( 1 ) “ 三 年 无 改 于 父 之 道 , 可 谓 孝 矣 。 ” 几 千 年 来 , 都 把 它 解 释 做 父 母 死 了 , 三 年 以 后 , 还 没 有 改 变 了 父 母 的 旧 道 路 , 这 样 才 叫 做 孝 子 。 那 么 , 问 题 就 来 了 , 如 果 男 盗 女 娼 , 他 的 子 女 岂 不 也 要 实 行 其 旧 业 三 年 吗 ? ( 2 ) “ 无 友 不 如 己 者 。 ” 又 解 释 做 交 朋 友 都 要 交 比 自 己 好 的 , 不 要 交 不 如 自 己 的 人 。 如 果 大 家 都 如 此 , 岂 不 是 势 利 待 人 吗 ? 其 实 , 几 千 年 来 , 大 家 都 把 这 些 话 解 错 了 , 把 孔 子 冤 枉 得 太 苦 了 ! 所 以 我 现 在 就 不 怕 挨 骂 , 替 他 讲 个 明 白 , 为 孔 子 伸 冤 。 这 些 毛 病 出 在 哪 里 呢 ? 古 人 和 今 人 一 样 , 都 是 把 《 论 语 》 当 做 一 节 一 节 的 格 言 句 读 , 没 有 看 出 它 是 实 实 在 在 首 尾 连 贯 的 关 系 , 而 且 每 篇 都 不 可 以 分 割 , 每 节 都 不 可 以 支 解 。 他 们 的 错 误 , 都 错 在 断 章 取 义 , 使 整 个 义 理 支 离 破 碎 了 。 本 来 二 十 篇 《 论 语 》 , 都 已 经 孔 门 弟 子 的 悉 心 编 排 , 都 是 首 尾 一 贯 , 条 理 井 然 , 是 一 篇 完 整 的 文 章 。 因 此 , 大 家 所 讲 的 第 二 个 问 题 , 认 为 它 没 有 体 系 , 不 合 科 学 分 类 的 编 排 , 也 是 很 大 的 误 解 。 为 什 么 古 人 会 忽 略 这 一 点 , 一 直 就 误 解 内 容 , 错 了 二 千 多 年 呢 ? 这 也 有 个 原 因 : 因 为 自 汉 代 独 尊 儒 学 以 后 , 士 大 夫 们 “ 学 成 文 武 艺 , 货 与 帝 王 家 。 ” 的 思 想 , 唯 一 批 发 厂 家 , 只 有 孔 家 一 门 , 人 云 亦 云 , 谁 也 不 敢 独 具 异 见 , 否 则 , 不 但 纱 4 中 国 文 化 泛 言
《孔学新语》发凡 5 帽儿戴不上,甚至,被士大夫所指责,被社会所唾弃,乃至 把戴纱帽的家伙也会玩掉,所以谁都不敢推翻旧说,为孔子 伸冤啊!再加以到了明代以后科举考试,必以“四书”的章 句为题,而“四书”的义解,又必宗朱熹的为是。于是先贤 有错,大家就将错就错,一直就错到现在,真是冤上加错! 现在,我们的看法,不但是二十篇《论语》,每篇都条理 井然,脉络一贯。而且二十篇的编排,都是首尾呼应,等于 篇天衣无缝的好文章。如果要确切了解我们历史传统文化 的思想精神,必须先要了解儒家孔孟之学,和研究孔子学术 思想的体系,然后才能触类旁通,自然会把它融和起来了。至 于内容方面,历来的讲解,错误之处,屡见不鲜,也须 加以明辨清楚,使大家能认识孔子之所以被尊为圣人,的确 是有其伟大的道理。如果认为我是大胆得狂妄,居然敢推翻 几千年来的旧说,那我也只好引用孟子说的:“予岂好辩哉! 予不得已也!”何况我的发现,也正因为有历代先贤的启发, 加以力学、思辨和体验,才敢如此做为,开创新说。其次,更 要郑重声明,我不敢如宋明理学家们的无聊,明明是因佛道 两家的启发,才对儒学有所发挥,却为了士大夫社会的地位, 反而大骂佛老。我呢?假如这些见解确是对的,事实上,也 只是因为我在多年学佛,才悟出其中的道理。为了深感世变 的可怕,再不重整孔家店,大家精神上遭遇的危难,恐怕还 会有更大的悲哀!所以我才讲述二十年前的一得之见,贡献 于诸位后起之秀。希望大家能秉宋代大儒张横渠先生的目标: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为今后我们的文化和历史,承担起更重大的责任。我既不想
帽 儿 戴 不 上 , 甚 至 , 被 士 大 夫 所 指 责 , 被 社 会 所 唾 弃 , 乃 至 把 戴 纱 帽 的 家 伙 也 会 玩 掉 , 所 以 谁 都 不 敢 推 翻 旧 说 , 为 孔 子 伸 冤 啊 ! 再 加 以 到 了 明 代 以 后 科 举 考 试 , 必 以 “ 四 书 ” 的 章 句 为 题 , 而 “ 四 书 ” 的 义 解 , 又 必 宗 朱 熹 的 为 是 。 于 是 先 贤 有 错 , 大 家 就 将 错 就 错 , 一 直 就 错 到 现 在 , 真 是 冤 上 加 错 ! 现 在 , 我 们 的 看 法 , 不 但 是 二 十 篇 《 论 语 》 , 每 篇 都 条 理 井 然 , 脉 络 一 贯 。 而 且 二 十 篇 的 编 排 , 都 是 首 尾 呼 应 , 等 于 一 篇 天 衣 无 缝 的 好 文 章 。 如 果 要 确 切 了 解 我 们 历 史 传 统 文 化 的 思 想 精 神 , 必 须 先 要 了 解 儒 家 孔 孟 之 学 , 和 研 究 孔 子 学 术 思 想 的 体 系 , 然 后 才 能 触 类 旁 通 , 自 然 会 把 它 融 和 起 来 了 。 至 于 内 容 方 面 , 历 来 的 讲 解 , 错 误 之 处 , 屡 见 不 鲜 , 也 须 一 一 加 以 明 辨 清 楚 , 使 大 家 能 认 识 孔 子 之 所 以 被 尊 为 圣 人 , 的 确 是 有 其 伟 大 的 道 理 。 如 果 认 为 我 是 大 胆 得 狂 妄 , 居 然 敢 推 翻 几 千 年 来 的 旧 说 , 那 我 也 只 好 引 用 孟 子 说 的 : “ 予 岂 好 辩 哉 ! 予 不 得 已 也 ! ” 何 况 我 的 发 现 , 也 正 因 为 有 历 代 先 贤 的 启 发 , 加 以 力 学 、 思 辨 和 体 验 , 才 敢 如 此 做 为 , 开 创 新 说 。 其 次 , 更 要 郑 重 声 明 , 我 不 敢 如 宋 明 理 学 家 们 的 无 聊 , 明 明 是 因 佛 道 两 家 的 启 发 , 才 对 儒 学 有 所 发 挥 , 却 为 了 士 大 夫 社 会 的 地 位 , 反 而 大 骂 佛 老 。 我 呢 ? 假 如 这 些 见 解 确 是 对 的 , 事 实 上 , 也 只 是 因 为 我 在 多 年 学 佛 , 才 悟 出 其 中 的 道 理 。 为 了 深 感 世 变 的 可 怕 , 再 不 重 整 孔 家 店 , 大 家 精 神 上 遭 遇 的 危 难 , 恐 怕 还 会 有 更 大 的 悲 哀 ! 所 以 我 才 讲 述 二 十 年 前 的 一 得 之 见 , 贡 献 于 诸 位 后 起 之 秀 。 希 望 大 家 能 秉 宋 代 大 儒 张 横 渠 先 生 的 目 标 : “ 为 天 地 立 心 , 为 生 民 立 命 , 为 往 圣 继 绝 学 , 为 万 世 开 太 平 。 ” 为 今 后 我 们 的 文 化 和 历 史 , 承 担 起 更 重 大 的 责 任 。 我 既 不 想 《 孔 学 新 语 》 发 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