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序 (1) 悲观论集王成译 论人世的痛苦 论生存的虚无… (17) 论自杀……………………… 灵魂不死:对话录 心理的观察 论教育 论女人… (63) 论噪音 (77) 杂喻 (82) 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孟庆时任立译 第1版序言(节选)…………… 论意志自由… (113) 第1章概念之规定∵……… (114) 1.什么叫自由……………(114) 2.什么叫自我意识… (121) 第2章在自我意识面前的意志 (126) 第3章在他物意识面前的意志 (139) 第5章结论和进一步的见解 (181) 道德的基础(节选) (190) 第2部分对康德道德学基础的批判 …(191) 第4章论康德道德学的基础 (191) 第5章论康德道德学的主要原则…… (219)
目 录 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悲 观 论 集 王 成 译 论 人 世 的 痛 苦 … … … … … … … … … … … … … … … … … … ( 2 ) 论 生 存 的 虚 无 … … … … … … … … … … … … … … … … … … ( 1 7 ) 论 自 杀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3 ) 灵 魂 不 死 : 对 话 录 … … … … … … … … … … … … … … … … ( 2 9 ) 心 理 的 观 察 … … … … … … … … … … … … … … … … … … … ( 3 4 ) 论 教 育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5 ) 论 女 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3 ) 论 噪 音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7 ) 杂 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2 ) 伦 理 学 的 两 个 基 本 问 题 孟 庆 时 任 立 译 第 1 版 序 言 ( 节 选 ) … … … … … … … … … … … … … … … ( 8 8 ) 论 意 志 自 由 … … … … … … … … … … … … … … … … … … ( 1 1 3 ) 第 1 章 概 念 之 规 定 … … … … … … … … … … … … … … ( 1 1 4 ) 1 . 什 么 叫 自 由 … … … … … … … … … … … … … … ( 1 1 4 ) 2 . 什 么 叫 自 我 意 识 … … … … … … … … … … … … ( 1 2 1 ) 第 2 章 在 自 我 意 识 面 前 的 意 志 … … … … … … … … … ( 1 2 6 ) 第 3 章 在 他 物 意 识 面 前 的 意 志 … … … … … … … … … ( 1 3 9 ) 第 5 章 结 论 和 进 一 步 的 见 解 … … … … … … … … … … ( 1 8 1 ) 道 德 的 基 础 ( 节 选 ) … … … … … … … … … … … … … … ( 1 9 0 ) 第 2 部 分 对 康 德 道 德 学 基 础 的 批 判 … … … … … … … ( 1 9 1 ) 第 4 章 论 康 德 道 德 学 的 基 础 … … … … … … … … … … ( 1 9 1 ) 第 5 章 论 康 德 道 德 学 的 主 要 原 则 … … … … … … … … ( 2 1 9 )
第7章康德关于良心的学说 ………………………(227) 第8章康德关于悟知的与验知的性格学说·关于 自由的理论 第3部分伦理学的创立 ………(239) 第4章有道德价值行为的标准…… (239) 第5章对唯一真正道德动机的陈述与证明… (242) 第6章公正的德行…… (251) 第7章仁爱的德行 第8章现在提出由经验证实的证明 ……(275) 论充足根据律的四重根刘林译李文耀校 第2版序言 (397) 第1章引论… (300) 第2章迄今为止有关充足根据律的最重要的观点 概述 (305) 第3章旧证明的不足和新证明的要点…… …(327 第4章论主体的第一类客体,以及在这类客体中 起支配作用的充足根据律的形式… (330) 第5章论主体的第二类客体,以及充足根据律在 其中起支配作用的形式 (407 第6章论主体的第三类客体,以及充足根据律在 这类客体中起支配作用的形式… (443) 第7章论主体的第四类客体,以及充足根据律在 其中起支配作用的形式…… (453) 第8章总述和结论 ……(464) 叔本华生平及大事年表 (476)
第 7 章 康 德 关 于 良 心 的 学 说 … … … … … … … … … … ( 2 2 7 ) 第 8 章 康 德 关 于 悟 知 的 与 验 知 的 性 格 学 说 · 关 于 自 由 的 理 论 … … … … … … … … … … … … … … ( 2 3 4 ) 第 3 部 分 伦 理 学 的 创 立 … … … … … … … … … … … … ( 2 3 9 ) 第 4 章 有 道 德 价 值 行 为 的 标 准 … … … … … … … … … ( 2 3 9 ) 第 5 章 对 唯 一 真 正 道 德 动 机 的 陈 述 与 证 明 … … … … ( 2 4 2 ) 第 6 章 公 正 的 德 行 … … … … … … … … … … … … … … ( 2 5 1 ) 第 7 章 仁 爱 的 德 行 … … … … … … … … … … … … … … ( 2 6 8 ) 第 8 章 现 在 提 出 由 经 验 证 实 的 证 明 … … … … … … … … … … ( 2 7 5 ) 论 充 足 根 据 律 的 四 重 根 刘 林 译 李 文 耀 校 第 2 版 序 言 … … … … … … … … … … … … … … … … … … ( 3 9 7 ) 第 1 章 引 论 … … … … … … … … … … … … … … … … … ( 3 0 0 ) 第 2 章 迄 今 为 止 有 关 充 足 根 据 律 的 最 重 要 的 观 点 概 述 … … … … … … … … … … … … … … … … … ( 3 0 5 ) 第 3 章 旧 证 明 的 不 足 和 新 证 明 的 要 点 … … … … … … ( 3 2 7 ) 第 4 章 论 主 体 的 第 一 类 客 体 , 以 及 在 这 类 客 体 中 起 支 配 作 用 的 充 足 根 据 律 的 形 式 … … … … … ( 3 3 0 ) 第 5 章 论 主 体 的 第 二 类 客 体 , 以 及 充 足 根 据 律 在 其 中 起 支 配 作 用 的 形 式 … … … … … … … … … ( 4 0 7 ) 第 6 章 论 主 体 的 第 三 类 客 体 , 以 及 充 足 根 据 律 在 这 类 客 体 中 起 支 配 作 用 的 形 式 … … … … … … ( 4 4 3 ) 第 7 章 论 主 体 的 第 四 类 客 体 , 以 及 充 足 根 据 律 在 其 中 起 支 配 作 用 的 形 式 … … … … … … … … … ( 4 5 3 ) 第 8 章 总 述 和 结 论 … … … … … … … … … … … … … … … … … … … ( 4 6 4 ) 叔 本 华 生 平 及 大 事 年 表 … … … … … … … … … … … … … … … ( 4 7 6 )
序 言
序 言
阿图尔·叔本华( Arthar Schopenhauer)在世时,他的 哲学整整沉寂了30多年。终于,他像一个从一场长期艰苦的 战争中凯旋归来的英雄,顿时名噪全欧、誉满天下。各国人 士络绎不绝地去拜访他;全国的报章杂志不断地登载他的名 字;他的信徒们三番五次地为他画像、雕像,之后当神一般 的供奉在屋中,顶礼膜拜。说来也令人难以置信,这其中竟 然还有两位太太曾去造访过他。这位素来被称为极忧伤、极 悲观的哲学家,最后大概是“乐极”地躺在沙发上瞌然辞世。 近代,有许多大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如尼采、瓦 格纳、托玛斯·曼等人,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叔本华哲学 的影响,其中尤以尼采所受的影响最为突出。这位狂傲不羁 的存在主义的先驱者,在回忆购买、阅读《作为意志和表象 的世界》(叔本华的代表作)的情景时,是这样写的:“一个 不知名的鬼灵,悄然地对我说:赶快去把这本书带回去!我 回到家,随后就把我的宝贝翻阅起来,我屈服在他那强力、 崇高的天才魔力之下了。”他花了14天的时间读完了此书,几 乎是废寝忘食的沉浸在那本书中了。之后他又说:“我像一般 热爱叔本华的读者一样,在读到最初一页时,便恨不得 气把它全读完,并且,我一直觉得,我是很热心的注意倾听 由他的嘴唇里吐出来的每一个词句。”因此,尼采在1874年 发表了一篇论文,题目就是《教育家叔本华》。把叔本华视为 教育家,是因为他使一切现代人得以发现“真正的自我”。叔 本华对尼采的影响究竟有多深?我们从尼采致友人P.托伊生
阿 图 尔 · 叔 本 华 ( A r t h a r S c h o p e n h a u e r ) 在 世 时 , 他 的 哲 学 整 整 沉 寂 了 3 0 多 年 。 终 于 , 他 像 一 个 从 一 场 长 期 艰 苦 的 战 争 中 凯 旋 归 来 的 英 雄 , 顿 时 名 噪 全 欧 、 誉 满 天 下 。 各 国 人 士 络 绎 不 绝 地 去 拜 访 他 ; 全 国 的 报 章 杂 志 不 断 地 登 载 他 的 名 字 ; 他 的 信 徒 们 三 番 五 次 地 为 他 画 像 、 雕 像 , 之 后 当 神 一 般 的 供 奉 在 屋 中 , 顶 礼 膜 拜 。 说 来 也 令 人 难 以 置 信 , 这 其 中 竟 然 还 有 两 位 太 太 曾 去 造 访 过 他 。 这 位 素 来 被 称 为 极 忧 伤 、 极 悲 观 的 哲 学 家 , 最 后 大 概 是 “ 乐 极 ” 地 躺 在 沙 发 上 瞌 然 辞 世 。 近 代 , 有 许 多 大 的 思 想 家 、 文 学 家 、 艺 术 家 如 尼 采 、 瓦 格 纳 、 托 玛 斯 · 曼 等 人 , 无 不 直 接 或 间 接 地 受 到 叔 本 华 哲 学 的 影 响 , 其 中 尤 以 尼 采 所 受 的 影 响 最 为 突 出 。 这 位 狂 傲 不 羁 的 存 在 主 义 的 先 驱 者 , 在 回 忆 购 买 、 阅 读 《 作 为 意 志 和 表 象 的 世 界 》 ( 叔 本 华 的 代 表 作 ) 的 情 景 时 , 是 这 样 写 的 : “ 一 个 不 知 名 的 鬼 灵 , 悄 然 地 对 我 说 : 赶 快 去 把 这 本 书 带 回 去 ! 我 一 回 到 家 , 随 后 就 把 我 的 宝 贝 翻 阅 起 来 , 我 屈 服 在 他 那 强 力 、 崇 高 的 天 才 魔 力 之 下 了 。 ” 他 花 了 1 4 天 的 时 间 读 完 了 此 书 , 几 乎 是 废 寝 忘 食 的 沉 浸 在 那 本 书 中 了 。 之 后 他 又 说 : “ 我 像 一 般 热 爱 叔 本 华 的 读 者 一 样 , 在 读 到 最 初 一 页 时 , 便 恨 不 得 一 口 气 把 它 全 读 完 , 并 且 , 我 一 直 觉 得 , 我 是 很 热 心 的 注 意 倾 听 由 他 的 嘴 唇 里 吐 出 来 的 每 一 个 词 句 。 ” 因 此 , 尼 采 在 1 8 7 4 年 发 表 了 一 篇 论 文 , 题 目 就 是 《 教 育 家 叔 本 华 》 。 把 叔 本 华 视 为 教 育 家 , 是 因 为 他 使 一 切 现 代 人 得 以 发 现 “ 真 正 的 自 我 ” 。 叔 本 华 对 尼 采 的 影 响 究 竟 有 多 深 ? 我 们 从 尼 采 致 友 人 P . 托 伊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