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单元学习内容和学习重点学习内容学习重点第一小节翻译审美■第一小节翻译审美第二小节 诗歌的翻译一T一一福酒
本单元学习内容和学习重点 ▪ 学习内容 ▪ 第一小节 翻译审美 ▪ 第二小节 诗歌的翻 译 ▪ 学习重点 ▪ 第一小节 翻译审美
《英汉翻译》第九单元第一小节福TO第一小节翻译审美
《英汉翻译》 第九单元 第一小节 第一小节 翻译审美
u翻译审美1翻译的审美客体(aesthetic在美学上称为物质存在的object):原文,审美价值形态美,她通常是“直观(aestheticvalues),审美构可感的”,在语言符号学成(aestheticconstitution)中,“美学表象要素‘是原文的美学要素主要分两语言符号系统三种意义大类:(所指意义、语用意义、第一类是原文的美学言内意义)的重要组成部表象要素,就是原文语言分,即其中的言内意义,形式(包括音韵)上的美,是语言符号之间的相互关11系形成的语言形式意义,。福1111111森11
翻译审美 1 ▪ 翻 译 的 审 美 客 体 ( aesthetic object): 原 文 , 审美价值 (aesthetic values), 审美构 成(aesthetic constitution) 原文的美学要素主要分两 大类: ▪ 第一类是原文的美学 表象要素,就是原文语言 形式(包括音韵)上的美, ▪ 在美学上称为物质存在的 形态美,她通常是“直观 可感的” ,在语言符号学 中, “美学表象要素‘是 语言符号系统三种意义 (所指意义、语用意义、 言内意义)的重要组成部 分,即其中的言内意义, 是语言符号之间的相互关 系形成的语言形式意义
1翻译审美2第二类是非表象要素。通但是我们不可能对一篇文章的气质如意境、神常是非直观的,不直接表现在词语、句子、语段的韵、气势、情态、韵味分布及结构形态上,因此风貌等审美构成得出任何定量,更不要说计精确计通常是“不可计数的”I。(语言的表象要素一般是数了。虽然这种非表象要可以计数的,比如我们可素(在美学上称为非定量模糊集合Non-以计算原文中有多少个排一一比句,多少头韵、尾韵等quantitative Fuzziness)等)。不可计数,但是却是可感福的。11E111111/1森111
翻译审美 2 ▪ 第二类是非表象要素。通 常是非直观的,不直接表 现在词语、句子、语段的 分布及结构形态上,因此 通常是“不可计数的” 。 (语言的表象要素一般是 可以计数的,比如我们可 以计算原文中有多少个排 比句,多少头韵、尾韵等 等)。 ▪ 但是我们不可能对一 篇文章的气质如意境、神 韵、气势、情态、韵味、 风貌等审美构成得出任何 定量,更不要说计精确计 数了。虽然这种非表象要 素(在美学上称为非定量 模糊集合 Nonquantitative Fuzziness) 不可计数,但是却是可感 的
1翻译审美 31:2.审美意识:是对译者作为审美主体应该具备的审美条件:文化素养美的感知,对美的敏审美意识;审美经验感性。它源自直觉..但如果译者的文化素1.审美主体的文养高,这种感知和敏化素养是最基础的条件,感性就会向理念发展因为它对审美意识具有启而得到深化。蒙作用。人对美的认识是113.1审美经验:指人类文明发展的结。译者的文化素养越高,他对原通过反复审美活动而文的美的审判力和再现力产生的审美感知和认就越强,反之亦然,识。1111
翻译审美 3 ▪ 译者作为审美主体应该具 备的审美条件:文化素养; 审美意识;审美经验 ▪ ▪ 1.审美主体的文 化素养是最基础的条件, 因为它对审美意识具有启 蒙作用。人对美的认识是 人类文明发展的结。译者 的文化素养越高,他对原 文的美的审判力和再现力 就越强,反之亦然。 ▪ 2. 审美意识:是对 美的感知,对美的敏 感性。它源自直觉, 但如果译者的文化素 养高,这种感知和敏 感性就会向理念发展 而得到深化。 ▪ 3. 审美经验:指 通过反复审美活动而 产生的审美感知和认 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