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时间:2019.5.30 时长:150分钟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综观工业化国家的制造业发展,大都经历了一个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攀 升的过程,一个国家制造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逐渐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这 是世界经济中的普遍现象和基本规律。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孕育兴起 国际分工体系加速演变,全球价值链深度重塑。我国制造业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 既符合中国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发挥企业在价值链构建中的主体作用。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大型跨国企业 或者依托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主导形成市场驱动型全球价值链,以品牌、设计 市场、营销、网络等优势,向全球供应商发出巨额采购订单;或者依靠整体科技 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主导形成生产者驱动的全球价值链。目前进入世界500 强的中国企业,大多数是金融类企业,制造类企业很少。这说明我国制造业大而 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在振兴实体经济和持续扩大内需的政策导向下,中国市场 正在给全球企业和人才提供巨大的发展机遇。中国企业完全可以依托本国市场的 庞大需求,推动构建市场驱动型全球价值链;也可以面向国际市场,开发具有自 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产品,推动构建生产者驱动的全球价值链,在促进本国经济 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其他国家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努力打通瓶颈部门。在全球价值链上,一些拥有核心技术、关键部件和特殊 材料的中间投入品供应商虽然不直接与终端消费者发生联系,但因掌握行业的关 键知识和技术,享有其他企业无法替代的优势地位,在相关行业发展中具有重要 影响。具有这类性质和能力的供应商被称为“隐形冠军企业”。目前处于全球价 值链上游的隐形冠军企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虽然中国有很多产业规模做到了 世界前列,但这些产业往往大而不强,还存在一些瓶颈部门。实现从制造大国向 制强国转变,应向上延伸产业链,专注于链上的技术知识密集环节,把技术和工 艺层层往上做专、做精、做强、做大。我们不能根据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去扬长避 短,放弃对价值链上游一些知识技术密集环节的追赶,而应以动态竞争优势理论 为指导,扬长补短,努力打通瓶颈部门。 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目前,我国大部分代工企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 依靠大规模、低成本、低价格进入市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低成本优势正在 减弱。同时,经过多年的技术、人力资本、管理经验和生产能力积累,一些代工 企业已走过进口零部件的装配生产阶段,处于大规模整机生产能力提升阶段,逐 步提升了自己的研发设计能力,有的还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我国企业已经 具备了转型升级的基础,应通过深度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制造与服务融合,加快发 展服务型制造,利用信息化平台和工具,推动服务向产业链的前端和后端延伸, 提升服务质量。建设开放包容共享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制造业自主创新和结 构调整 (摘编自刘志彪(《深入 参与全球价值链》)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洛阳 2019 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时间:2019.5.30 时长: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综观工业化国家的制造业发展,大都经历了一个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攀 升的过程,一个国家制造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逐渐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这 是世界经济中的普遍现象和基本规律。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孕育兴起, 国际分工体系加速演变,全球价值链深度重塑。我国制造业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 既符合中国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发挥企业在价值链构建中的主体作用。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大型跨国企业 或者依托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主导形成市场驱动型全球价值链,以品牌、设计、 市场、营销、网络等优势,向全球供应商发出巨额采购订单;或者依靠整体科技 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主导形成生产者驱动的全球价值链。目前进入世界 500 强的中国企业,大多数是金融类企业,制造类企业很少。这说明我国制造业大而 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在振兴实体经济和持续扩大内需的政策导向下,中国市场 正在给全球企业和人才提供巨大的发展机遇。中国企业完全可以依托本国市场的 庞大需求,推动构建市场驱动型全球价值链;也可以面向国际市场,开发具有自 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产品,推动构建生产者驱动的全球价值链,在促进本国经济 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其他国家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努力打通瓶颈部门。在全球价值链上,一些拥有核心技术、关键部件和特殊 材料的中间投入品供应商虽然不直接与终端消费者发生联系,但因掌握行业的关 键知识和技术,享有其他企业无法替代的优势地位,在相关行业发展中具有重要 影响。具有这类性质和能力的供应商被称为“隐形冠军企业”。目前处于全球价 值链上游的隐形冠军企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虽然中国有很多产业规模做到了 世界前列,但这些产业往往大而不强,还存在一些瓶颈部门。实现从制造大国向 制强国转变,应向上延伸产业链,专注于链上的技术知识密集环节,把技术和工 艺层层往上做专、做精、做强、做大。我们不能根据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去扬长避 短,放弃对价值链上游一些知识技术密集环节的追赶,而应以动态竞争优势理论 为指导,扬长补短,努力打通瓶颈部门。 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目前,我国大部分代工企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 依靠大规模、低成本、低价格进入市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低成本优势正在 减弱。同时,经过多年的技术、人力资本、管理经验和生产能力积累,一些代工 企业已走过进口零部件的装配生产阶段,处于大规模整机生产能力提升阶段,逐 步提升了自己的研发设计能力,有的还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我国企业已经 具备了转型升级的基础,应通过深度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制造与服务融合,加快发 展服务型制造,利用信息化平台和工具,推动服务向产业链的前端和后端延伸, 提升服务质量。建设开放包容共享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制造业自主创新和结 构调整。 (摘编自刘志彪(《深入 参与全球价值链》)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攀升,是一个国家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 过程。 B.我国的制造业之所以要参与全球价值链,是因为现在全球价值链正在深度重 C.大型跨国企业能主导形成市场驱动型全球价值链或者生产者驱动的全球价 值链。 D.在全球价值链上那些不直接与终端消费者发生联系的企业被称为“隐形冠军 企业”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我国制造业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为中心,论述了参与的原因和参与的 办法 B.文章分析了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上游的企业和我国制造业的特点,这使所提建 议更加具体化。 C.文章第一段以对工业化国家的制造业发展的介绍为背景,引出了本文的中心 话题 D.文章从三个方面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指明我国企业的唯一出路 是面向国际市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积极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我国才有可能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 变 B.我国企业不能扬长避短,而应扬长补短,要主动追赶,解决发展中的瓶颈问 题 C.要想解决我国企业大而不强的问题,就要加强对知识技术密集环节的研究 D.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积累了不少经验,已经具备转型升级的能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 目前,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人类遗传病超过7000种,此类疾病患者多达3.5 亿人。有些人携带突变的基因并不表现出病征,但他们的后代则可能要承受严重 病痛的折磨,甚至失去生命。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能解决这些疾病的终极武器, 希望将致病的突变基因“拨乱反正”,终于,他们从细菌身上找到了一些“基因 编辑”工具,让这个根治人类遗传病的美好愿景有望变为现实 众所周知,脱氧核糖核酸(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为螺旋互绕的双链结构 在DNA链条上,一个具有某种功能的片段就是基因。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像人们编 辑文字那样修改DNA链编码。 CRISPR/Cas9是目前最主要的基因编辑工具。从它 诞生以来,就因强大的功能,对生物科技产生了重大影响,使编辑植物和动物的 基因组成为可能。 CRISPR其实是存在于细菌和古菌体内,用来保护自己免受病毒攻击的一种 防御系统,它是DNA分子中一系列重复的序列,并且这些序列之间存在“ spacers” (间隔)。细菌会将病毒的DNA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使这种病毒DNA最终成 为 CRISPR序列中的“ spacers”。总是位于 CRISPR附近的基因,被称为Cas 基因,它们会产生与 CRISPR共同进化的酶。在激活状态下,这些Cas酶能够充
A.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攀升,是一个国家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 过程。 B.我国的制造业之所以要参与全球价值链,是因为现在全球价值链正在深度重 塑。 C.大型跨国企业能主导形成市场驱动型全球价值链或者生产者驱动的全球价 值链。 D.在全球价值链上那些不直接与终端消费者发生联系的企业被称为“隐形冠军 企业”。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以我国制造业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为中心,论述了参与的原因和参与的 办法。 B.文章分析了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上游的企业和我国制造业的特点,这使所提建 议更加具体化。 C.文章第一段以对工业化国家的制造业发展的介绍为背景,引出了本文的中心 话题。 D.文章从三个方面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指明我国企业的唯一出路 是面向国际市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积极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我国才有可能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 变。 B.我国企业不能扬长避短,而应扬长补短,要主动追赶,解决发展中的瓶颈问 题。 C.要想解决我国企业大而不强的问题,就要加强对知识技术密集环节的研究。 D.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积累了不少经验,已经具备转型升级的能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目前,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人类遗传病超过 7000 种,此类疾病患者多达 3.5 亿人。有些人携带突变的基因并不表现出病征,但他们的后代则可能要承受严重 病痛的折磨,甚至失去生命。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能解决这些疾病的终极武器, 希望将致病的突变基因“拨乱反正”,终于,他们从细菌身上找到了一些“基因 编辑”工具,让这个根治人类遗传病的美好愿景有望变为现实。 众所周知,脱氧核糖核酸(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为螺旋互绕的双链结构。 在 DNA 链条上,一个具有某种功能的片段就是基因。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像人们编 辑文字那样修改 DNA 链编码。CRISPR/Cas9 是目前最主要的基因编辑工具。从它 诞生以来,就因强大的功能,对生物科技产生了重大影响,使编辑植物和动物的 基因组成为可能。 CRISPR 其实是存在于细菌和古菌体内,用来保护自己免受病毒攻击的一种 防御系统,它是 DNA 分子中一系列重复的序列,并且这些序列之间存在“spacers” (间隔)。细菌会将病毒的 DNA 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使这种病毒 DNA 最终成 为 CRISPR 序列中的“spacers ”。总是位于 CRISPR 附近的基因,被称为 Cas 基因,它们会产生与 CRISPR 共同进化的酶。在激活状态下,这些 Cas 酶能够充
当切割DNA的“分子剪刀”。人们熟知的Cas9就是一种有强大切割作用的酶 它在向导RNA的指引下能够对各种入侵的外来DNA分子进行切割。 CRISPR可以 在同种病毒再次发起攻击时,记住这种病毒并发送向导RNA和Cas酶来定位和破 坏病毒,从而给予细菌保护或免疫力。 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 CRISPR/Cas9有“基因魔剪”的美称。它在切割DNA 后,可以把携带特定基因的新DNA序列嵌入新的“ spacers”。自2012年8月 “擎旗”以来,它经常登上生物科技领域的“今日头条”。从修改植物基因,到 改变蝴蝶翅膀的图案,从编辑蚊子抗疟基因,到精确剪切艾滋病病毒…它髙效、 稳定、廉价的修改和设计能力受到世界各地实验室的热捧,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界 炙手可热的“大将军”。虽然专利纠纷、伦理禁区、脱靶效应像地铁入口处的三 叉旋转杆,时不时敲打一下 CRISPR/Cas9技术的膝盖骨,提醒着别急功近利。 但毋庸置疑,以此为重要核心技术的生命科学,已经迎来了爆炸式发展的大时代, 2015年,人类基因组编辑国际峰会召开时,还在考虑是否限制将之用于修改人 类胚胎;2017年初,这个问题就变成了需要限制用于增强人类功能的胚胎基因 修改与设计。 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已在食品、医药、农业等多方面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 相关产品也逐步投入使用。由于基因编辑技术存在多种类型,譬如基因删除、基 因插入、突变等,如何做到检测准确、高效且多样是一个值得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各行各业应给出符合自身行业要求的、精准的、具有操作性的检测标准,以便监 管的高效展开。 “基因魔剪”已小试牛刀,但还远没有达到雄霸天下的程度,刚刚起步5年 的 CRISPR/Cas9技术,还有巨大的应用空间。阻断遗传病、消灭肿瘤、延长寿 命乃至物种升级,才是人们的希望之巅。因此,在变成“双刃剑”之前,“基因 魔剪”还可以大胆地攻城略地。 (取材于房琳琳等人的文章) 材料二 电影《蜘蛛侠》中,主人公彼得·帕克被一只神奇的蜘蛛叮咬后,他的DNA 发生变异,成为了一个运动和感知能力超乎常人的存在。在那句“能力越大,责 任越大”的感召下,帕克化身为拯救世界的蜘蛛侠。当然,这样的“变种人”只 是科幻电影中的想象;但当 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日益成熟,对我们的生 活产生影响的时候,人类将迎来怎样的挑战,是每个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2018年11月9日,国内首份《中国公众对基因编辑技术的认知与态度研究 报告》正式公布。这项调査揭示了中国公众对基因编辑技术的认知与态度,为基 因编辑技术在中国如何理性、健康地发展,如何更好地服务大众提供了重要的依 图一受访者对基因编辑技术应用的支持程度
当切割 DNA 的“分子剪刀”。人们熟知的 Cas9 就是一种有强大切割作用的酶, 它在向导 RNA 的指引下能够对各种入侵的外来 DNA 分子进行切割。CRISPR 可以 在同种病毒再次发起攻击时,记住这种病毒并发送向导 RNA 和 Cas 酶来定位和破 坏病毒,从而给予细菌保护或免疫力。 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 CRISPR/Cas9 有“基因魔剪”的美称。它在切割 DNA 后,可以把携带特定基因的新 DNA 序列嵌入新的“spacers ”。自 2012 年 8 月 “擎旗”以来,它经常登上生物科技领域的“今日头条”。从修改植物基因,到 改变蝴蝶翅膀的图案,从编辑蚊子抗疟基因,到精确剪切艾滋病病毒……它高效、 稳定、廉价的修改和设计能力受到世界各地实验室的热捧,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界 炙手可热的“大将军”。虽然专利纠纷、伦理禁区、脱靶效应像地铁入口处的三 叉旋转杆,时不时敲打一下 CRISPR/Cas9 技术的膝盖骨,提醒着别急功近利。 但毋庸置疑,以此为重要核心技术的生命科学,已经迎来了爆炸式发展的大时代。 2015 年,人类基因组编辑国际峰会召开时,还在考虑是否限制将之用于修改人 类胚胎;2017 年初,这个问题就变成了需要限制用于增强人类功能的胚胎基因 修改与设计。 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已在食品、医药、农业等多方面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 相关产品也逐步投入使用。由于基因编辑技术存在多种类型,譬如基因删除、基 因插入、突变等,如何做到检测准确、高效且多样是一个值得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各行各业应给出符合自身行业要求的、精准的、具有操作性的检测标准,以便监 管的高效展开。 “基因魔剪”已小试牛刀,但还远没有达到雄霸天下的程度,刚刚起步 5 年 的 CRISPR/Cas9 技术,还有巨大的应用空间。阻断遗传病、消灭肿瘤、延长寿 命乃至物种升级,才是人们的希望之巅。因此,在变成“双刃剑”之前,“基因 魔剪”还可以大胆地攻城略地。 (取材于房琳琳等人的文章) 材料二: 电影《蜘蛛侠》中,主人公彼得·帕克被一只神奇的蜘蛛叮咬后,他的 DNA 发生变异,成为了一个运动和感知能力超乎常人的存在。在那句“能力越大,责 任越大”的感召下,帕克化身为拯救世界的蜘蛛侠。当然,这样的“变种人”只 是科幻电影中的想象;但当 CRISPR/Cas9 等基因编辑技术日益成熟,对我们的生 活产生影响的时候,人类将迎来怎样的挑战,是每个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2018 年 11 月 9 日,国内首份《中国公众对基因编辑技术的认知与态度研究 报告》正式公布。这项调查揭示了中国公众对基因编辑技术的认知与态度,为基 因编辑技术在中国如何理性、健康地发展,如何更好地服务大众提供了重要的依 据。 图一 受访者对基因编辑技术应用的支持程度
治疗家族性心脏病 8098% 延长寿命 76.43% 纠正导致肿瘤的基因突变 75.74% 少痴呆症的遗传风险 73.98% 预防HV感染 7297% 沙地中海贫血的遗传风险 防高胆固醇 23.95% 提高智商 3.90% 增强运动能力 改变肤色 111.27% 图二受访者对基因编辑技术合法化的支持程度 因编辑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政府资助基因编辑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的使用 %10%20%30%40%50%60%70%80%90%100% ■非常不支持比较不支持一般■比较支持■非常支持 (以上图表取材于《中国公众对基因编辑技术的认知与态度研究 报告》) 报告指出,被调査公众对基因编辑技术持积极态度,但较少与家人或朋友谈 论基因编辑技术等新兴科技议题,也较少接触相关的信息,因而,关于基因编辑 技术知识素养的水平普遍较低,绝大部分被调查公众认为自己需要补充和了解基 因编辑技术的信息,且有较高意愿使用基因编辑技术预防和治疗重大疾病。 2018年11月26日,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诞生,引爆了 轮对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争议。实际上,早在基因编辑技术诞生不久,此项技术 在改造人类基因上的应用就受到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医学史学家C教授提醒人们别低估了基因调控机制的 复杂性。即使是严重疾病背后的基因也可能拥有预计不到的功能。无论我们能多 么精确地编辑基因,有些东西也不是我们能一编了之的,更别提这项技术本身的 安全性了。目前,基因编辑技术亟需在脱靶效应、基因导入系统等方面作出突破。 对于人类生殖细胞的基因编辑,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R教授指出:“体细胞 改造是对家庭和个人的责任,而性细胞改造是对社会的改造。”他强调,个人无 权决定应该对性细胞中的哪个基因进行改造。另一方面,我们并不清楚一个基因
图二 受访者对基因编辑技术合法化的支持程度 (以上图表取材于《中国公众对基因编辑技术的认知与态度研究 报告》) 报告指出,被调查公众对基因编辑技术持积极态度,但较少与家人或朋友谈 论基因编辑技术等新兴科技议题,也较少接触相关的信息,因而,关于基因编辑 技术知识素养的水平普遍较低,绝大部分被调查公众认为自己需要补充和了解基 因编辑技术的信息,且有较高意愿使用基因编辑技术预防和治疗重大疾病。 2018 年 11 月 26 日,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诞生,引爆了一 轮对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争议。实际上,早在基因编辑技术诞生不久,此项技术 在改造人类基因上的应用就受到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医学史学家 C 教授提醒人们别低估了基因调控机制的 复杂性。即使是严重疾病背后的基因也可能拥有预计不到的功能。无论我们能多 么精确地编辑基因,有些东西也不是我们能一编了之的,更别提这项技术本身的 安全性了。目前,基因编辑技术亟需在脱靶效应、基因导入系统等方面作出突破。 对于人类生殖细胞的基因编辑,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 R 教授指出:“体细胞 改造是对家庭和个人的责任,而性细胞改造是对社会的改造。”他强调,个人无 权决定应该对性细胞中的哪个基因进行改造。另一方面,我们并不清楚一个基因
突变到底会引发哪些疾病,又会带来什么好处。而且,疾病或缺陷的定义也是在 改变的,今天大家觉得不好叫疾病,但再过两百年可能又觉得是好事情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W教授则认为一项有颠覆意义的新技术引发争论是非 常正常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专家、公众一起参与,会综合考量基因编辑技术的 些所谓危险因素。W教授还认为人们对于所谓的缺陷基因的定义是非常模糊和 不确定的,未来很有可能会随着认识的深入而改变看法,因此,“从这一点上来 讲,是否可以编辑生殖细胞的基因是无解的” 尽管科学家们对基因编辑技术的讨论莫衷一是,但是不可否认,基因编辑技 术是一项非常先进的技术。这项技术推动了遗传学的发展、促进了干细胞的进 步研究,基因编辑技术开发的产品也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 (取材于陈晓雪等人的文章) 4.根据图一和图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超过80%的受访者对基因编辑技术持乐观支持态度。 B.超过六成的受访者支持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C.受访者不太支持仅为增强某种功能而使用基因编辑技术 D.在中国进行基因编辑研究比较符合公众的意愿和需求 5.对材料二中三位科学家关于基因编辑技术的看法,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C教授认为,在编辑导致严重疾病的基因时应该关注基因调控机制的复杂 B.R教授认为,性细胞改造是对社会的改造,因此不应该对性细胞做基因改造。 C.W教授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存在的危险因素将会消失。 D.三位教授都认为,认识的局限性会给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带来不确定的结 果 6.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简析我国基因编辑技术应如何做到理性、健康发展。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飞过蓝天 韩少功 它是一只名叫“晶晶”的鸽子,它饿了。平常,那个人早就回来了,老远打 响一个长长的呼哨,“晶晶”飞过去,落在他的肩上,那个人会抚摸它,从口袋 摸出一把稻谷或绿豆喂它。每当它飞向北山山谷从那里带回纸条,主人就会笑容 满面,看完纸条后他会在地上翻一个斤斗,摸出一个闪亮的铁匣子塞进口里左右 拉动,奇妙的声音就在这时发出来了。可现在,它正面临着孤独与饥寒 它的主人是一个外号叫“麻雀”的人。 招工这件要命的事闹腾得他周身疲惫,结果对方还是摇头。“麻雀”必须投 入最后的一搏,他长嘘了一口气,声音透出了沉重:“兄弟,这事只能你来帮我 把了。实在对不起,我舍不得你走,可有什么办法呢?人家居然看上你了…” 主人看着它,不再说话,眼里有了亮晶晶的东西。 第二天一早,主人把“晶晶”塞进一个暗而闷的硬纸盒,鸽子扑扑地挣扎, 主人找来剪刀,给它挖了两个方方正正的透气窗,然后提着纸盒出门了,它不再
突变到底会引发哪些疾病,又会带来什么好处。而且,疾病或缺陷的定义也是在 改变的,今天大家觉得不好叫疾病,但再过两百年可能又觉得是好事情。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 W 教授则认为一项有颠覆意义的新技术引发争论是非 常正常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专家、公众一起参与,会综合考量基因编辑技术的 一些所谓危险因素。W 教授还认为人们对于所谓的缺陷基因的定义是非常模糊和 不确定的,未来很有可能会随着认识的深入而改变看法,因此,“从这一点上来 讲,是否可以编辑生殖细胞的基因是无解的”。 尽管科学家们对基因编辑技术的讨论莫衷一是,但是不可否认,基因编辑技 术是一项非常先进的技术。这项技术推动了遗传学的发展、促进了干细胞的进一 步研究,基因编辑技术开发的产品也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 (取材于陈晓雪等人的文章) 4.根据图一和图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超过 80%的受访者对基因编辑技术持乐观支持态度。 B.超过六成的受访者支持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C.受访者不太支持仅为增强某种功能而使用基因编辑技术。 D.在中国进行基因编辑研究比较符合公众的意愿和需求。 5.对材料二中三位科学家关于基因编辑技术的看法,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C 教授认为,在编辑导致严重疾病的基因时应该关注基因调控机制的复杂 性。 B.R 教授认为,性细胞改造是对社会的改造,因此不应该对性细胞做基因改造。 C.W 教授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存在的危险因素将会消失。 D.三位教授都认为,认识的局限性会给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带来不确定的结 果。 6.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简析我国基因编辑技术应如何做到理性、健康发展。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飞 过 蓝 天 韩少功 它是一只名叫“晶晶”的鸽子,它饿了。平常,那个人早就回来了,老远打 响一个长长的呼哨,“晶晶”飞过去,落在他的肩上,那个人会抚摸它,从口袋 摸出一把稻谷或绿豆喂它。每当它飞向北山山谷从那里带回纸条,主人就会笑容 满面,看完纸条后他会在地上翻一个斤斗,摸出一个闪亮的铁匣子塞进口里左右 拉动,奇妙的声音就在这时发出来了。可现在,它正面临着孤独与饥寒。 它的主人是一个外号叫“麻雀”的人。 招工这件要命的事闹腾得他周身疲惫,结果对方还是摇头。“麻雀”必须投 入最后的一搏,他长嘘了一口气,声音透出了沉重:“兄弟,这事只能你来帮我 一把了。实在对不起,我舍不得你走,可有什么办法呢?人家居然看上你了……” 主人看着它,不再说话,眼里有了亮晶晶的东西。 第二天一早,主人把“晶晶”塞进一个暗而闷的硬纸盒,鸽子扑扑地挣扎, 主人找来剪刀,给它挖了两个方方正正的透气窗,然后提着纸盒出门了,它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