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66602 课程名称:情绪心理学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 学 时32 适合对象 :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期末论文占50%,平时作业占30%,平时参与课堂报告和讨论占20% 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二、课程简介 《情绪心理学》是研究情绪的科学,包括快乐与悲伤、期望与失望以及爱恋与淡漠、愤 怒与恐惧、忧郁与焦虑等情感变化的奥秘。情绪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以人的内在体验为载体而成为服使人如何行动的动力。情绪是人的一种主观的状态,它 是人们自我意识的核心。情绪和认知之间有若密切的关系:情绪可以发动、干涉、组织或被 破坏认知过程和行为:认知对事物的评价则可以发动、转移或改变情绪反应和体验。情绪心 理学这门课程将从行为学和生理学等领域对有关情绪的理论进行介绍,并结合心理学的相关 分支(如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深入讨论情绪对人的作用和 影响,以及控制和调节情绪的方法。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与情绪有关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情绪的本 质、情绪的分类、情绪的发展、以及情绪与文化的关系等。第二部分则对各种常见的具体情 绪进行了阐述,包括恐惧 ,焦虑、愤怒、悲伤、幸福 ,爱、恶心 轻蔑、羞愧、 内牧、自 感等。第三部分讨论了情绪与其他心理过程之间的关系,包括情绪对认知加工的影响、情绪 性决策等。学生在学习完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专业课程后,更进一步学习和了解情绪 如何被科学地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绪及其现象。通过情绪心理学课程的学习,期望 培养学生的科学本质观、探究态度和技能、开放的思维方式。学生需要重点掌握情绪调节 的方法,能够讲学习到的情绪理论和方法用来解释社会现象、解决自己或他人的情绪问题, 增进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情绪的本质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重点室情绪的概念,以及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 2、重点了解情绪的各种理论,及其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
1 《情绪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66602 课程名称:情绪心理学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 学 时: 32 学 分: 2 适合对象: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期末论文占 50%,平时作业占 30%,平时参与课堂报告和讨论占 20% 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二、课程简介 《情绪心理学》是研究情绪的科学,包括快乐与悲伤、期望与失望以及爱恋与淡漠、愤 怒与恐惧、忧郁与焦虑等情感变化的奥秘。情绪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以人的内在体验为载体而成为驱使人如何行动的动力。情绪是人的一种主观的状态,它 是人们自我意识的核心。情绪和认知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情绪可以发动、干涉、组织或被 破坏认知过程和行为;认知对事物的评价则可以发动、转移或改变情绪反应和体验。情绪心 理学这门课程将从行为学和生理学等领域对有关情绪的理论进行介绍,并结合心理学的相关 分支(如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深入讨论情绪对人的作用和 影响,以及控制和调节情绪的方法。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与情绪有关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情绪的本 质、情绪的分类、情绪的发展、以及情绪与文化的关系等。第二部分则对各种常见的具体情 绪进行了阐述,包括恐惧、焦虑、愤怒、悲伤、幸福、爱、恶心、轻蔑、羞愧、内疚、自豪 感等。第三部分讨论了情绪与其他心理过程之间的关系,包括情绪对认知加工的影响、情绪 性决策等。学生在学习完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专业课程后,更进一步学习和了解情绪 如何被科学地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绪及其现象。通过情绪心理学课程的学习,期望 培养学生的科学本质观、探究态度和技能、开放的思维方式。学生需要重点掌握情绪调节 的方法,能够讲学习到的情绪理论和方法用来解释社会现象、解决自己或他人的情绪问题, 增进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情绪的本质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重点掌握情绪的概念,以及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 2、重点了解情绪的各种理论,及其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情绪是什么 1、主要内容: 情绪的定义,研究的研究方法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情绪,诱发情绪,测量情绪,自我报告,生理测量,行为观察 第二节情绪理论 1、主要内容: 情绪的理论,情绪的分类,基本的情绪,情绪的维度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詹姆斯一兰格理论,坎农—巴德理论,沙赫特一辛格理论,情绪的身体感觉,情 绪的行为表现 (三)课程思政内容 综合讨论:你听说过关于一些情绪的“迷信”言说吗?通过本章的入门学习,请用科学的 情绪理论来解释生活中的情绪现象。 (四)讲投方法 课堂以讲授和讨论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 第二章文化与情绪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重点了解什么是文化,情绪观念中的文化差异 2、了解情绪加工中文化的差异性,情绪表达上的文化差异,理解面部表情的文化差异 3、了解影响情绪的文化维度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情绪的文化差异 1、主要内容: 文化的定义和含义,情绪加工中文化的差异性,情绪表达上的文化差异,理解面部表情 的文化差异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文化,萨皮尔 一沃夫假说,情绪加工的文化差异,情绪表达的文化差异,理解面部表 情的文化差异 第二节影响情绪的文化维度 1、主要内容: 影响情绪的各种文化因素,比如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文化的区别,不同文化权利距离的 大小 不同立 化认识论的差别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纵向社会与横向社会,一元认识论与辩证认识论 (三)课程思政内容
2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情绪是什么 1、主要内容: 情绪的定义,研究的研究方法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情绪,诱发情绪,测量情绪,自我报告,生理测量,行为观察 第二节 情绪理论 1、主要内容: 情绪的理论,情绪的分类,基本的情绪,情绪的维度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詹姆斯——兰格理论,坎农——巴德理论,沙赫特——辛格理论,情绪的身体感觉,情 绪的行为表现 (三)课程思政内容 综合讨论:你听说过关于一些情绪的“迷信”言说吗?通过本章的入门学习,请用科学的 情绪理论来解释生活中的情绪现象。 (四)讲授方法 课堂以讲授和讨论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 第二章 文化与情绪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重点了解什么是文化,情绪观念中的文化差异 2、了解情绪加工中文化的差异性,情绪表达上的文化差异,理解面部表情的文化差异 3、了解影响情绪的文化维度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情绪的文化差异 1、主要内容: 文化的定义和含义,情绪加工中文化的差异性,情绪表达上的文化差异,理解面部表情 的文化差异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文化,萨皮尔——沃夫假说,情绪加工的文化差异,情绪表达的文化差异,理解面部表 情的文化差异 第二节 影响情绪的文化维度 1、主要内容: 影响情绪的各种文化因素,比如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文化的区别,不同文化权利距离的 大小,不同文化认识论的差别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纵向社会与横向社会,一元认识论与辩证认识论 (三)课程思政内容
观看影片:观看影片《中国机长》,思考其中体现的集体主义文化的情绪和情感,并与同学 分享那些情绪的表现和场最。 (四)讲授方法 课堂以讲授和讨论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 第三章情绪与身体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重点了解情绪与自主神经系统的关系,情绪与激素的关系 2、了解情绪测量的生理方面,常用的测量方法 3、重点了解压力,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自主神经系统和激素 1、主要内容: 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概念,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怎样协同工 作,常用的生理方面的情绪测量方式,激素和内分泌系统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激素,内分泌系统 第二节压力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1、主要内容: 压力的概念,压力的测量,压力和健康的关系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汉斯塞利的压力研究,压力的测量,压力如何影响健康,副交感神经系统与情绪 (三)讲授方法 课堂以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 第四章情绪调节 教学 行要求 1、了解情绪调节的概念 2、重点了解情绪调节的理论和策略 3、重点掌握情绪调节的不同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情绪调节及其理论 1、主要内容: 情绪调节的概念,情绪调节的过程檬型,情绪调节的簧略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御机制,情绪调节的过程模型,情境关注的策略,认知关注的策略 反应关注的策略 第二节情绪调节的方法 3
3 观看影片:观看影片《中国机长》,思考其中体现的集体主义文化的情绪和情感,并与同学 分享那些情绪的表现和场景。 (四)讲授方法 课堂以讲授和讨论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 第三章 情绪与身体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重点了解情绪与自主神经系统的关系,情绪与激素的关系 2、了解情绪测量的生理方面,常用的测量方法 3、重点了解压力,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自主神经系统和激素 1、主要内容: 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概念,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怎样协同工 作,常用的生理方面的情绪测量方式,激素和内分泌系统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激素,内分泌系统 第二节 压力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1、主要内容: 压力的概念,压力的测量,压力和健康的关系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汉斯·塞利的压力研究,压力的测量,压力如何影响健康,副交感神经系统与情绪 (三)讲授方法 课堂以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 第四章 情绪调节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情绪调节的概念 2、重点了解情绪调节的理论和策略 3、重点掌握情绪调节的不同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情绪调节及其理论 1、主要内容: 情绪调节的概念,情绪调节的过程模型,情绪调节的策略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御机制,情绪调节的过程模型,情境关注的策略,认知关注的策略, 反应关注的策略 第二节 情绪调节的方法
1、主要内容: 讲授情绪调节的方法,学生报告和练习具体的情绪调节方法 2、基本概念与知1 锻炼,放松训练,情绪表达,情绪逃避策略,情绪调节的神经生理基础 (三)课程思政内容 综合应用:主动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组内分李你常用的情绪调节的方法,并说一说,你会在什么情景下使用这些方法 (2)学习并练习一种放松训练的方法,在课堂上选取学生来带领同学们体验放松训练。 (四)讲授方法 课堂以讲授为主,学生讨论和报告为辅,辅以多媒体教学。 第五章恐惧和焦忠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两种具体的情绪,恐惧和焦虑的概念 2、重点了解恐惧和焦虑的外部表现和行为测量 3、了解恐惧和焦虑的生理基础 4、了解恐惧和焦虑的个体差异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恐惧和焦虑的概念及测量 1、主要内容: 恐惧的概念及产生,焦虑的概念及产生,恐惧和焦虑的行为测量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恐惧,焦虑,恐惧和焦虑的行为测量,恐惧的面部表情,惊跳反射 第二节界惧和焦成的生理基础及个体弟异 小主要内容 恐惧和焦虑产生的生理基础,恐棋和焦虑的个体差异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自主神经系统的反应,杏仁核,抗焦虑剂,遗传对恐惧和焦虑水平的影响,焦虑对生活 的影 (三)讲授方法 课堂以讲授为主,学生讨论和报告为辅,辅以多媒体教学。 第六章愤怒和厌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两种具体的情绪,愤怒和厌恶的概念 2、了解愤怒的理治 3、了解愤怒和厌悲的测量万社 4、了解愤怒和厌恶的个体和环境的差异
4 1、主要内容: 讲授情绪调节的方法,学生报告和练习具体的情绪调节方法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锻炼,放松训练,情绪表达,情绪逃避策略,情绪调节的神经生理基础 (三)课程思政内容 综合应用:主动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1) 组内分享你常用的情绪调节的方法,并说一说,你会在什么情景下使用这些方法。 (2) 学习并练习一种放松训练的方法,在课堂上选取学生来带领同学们体验放松训练。 (四)讲授方法 课堂以讲授为主,学生讨论和报告为辅,辅以多媒体教学。 第五章 恐惧和焦虑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两种具体的情绪,恐惧和焦虑的概念 2、重点了解恐惧和焦虑的外部表现和行为测量 3、了解恐惧和焦虑的生理基础 4、了解恐惧和焦虑的个体差异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恐惧和焦虑的概念及测量 1、主要内容: 恐惧的概念及产生,焦虑的概念及产生,恐惧和焦虑的行为测量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恐惧,焦虑,恐惧和焦虑的行为测量,恐惧的面部表情,惊跳反射 第二节 恐惧和焦虑的生理基础及个体差异 1、主要内容: 恐惧和焦虑产生的生理基础,恐惧和焦虑的个体差异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自主神经系统的反应,杏仁核,抗焦虑剂,遗传对恐惧和焦虑水平的影响,焦虑对生活 的影响 (三)讲授方法 课堂以讲授为主,学生讨论和报告为辅,辅以多媒体教学。 第六章 愤怒和厌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两种具体的情绪,愤怒和厌恶的概念 2、了解愤怒的理论 3、了解愤怒和厌恶的测量方法 4、了解愤怒和厌恶的个体和环境的差异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愤怒和厌悉的概念及测量 1、主要内容 愤怒的概念及产生,厌恶的概念及产生,愤怒和厌恶的行为测量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原型愤怒情境,挫折一攻击假设,认知新联想模型,控制力评价,引起厌恶的因素,愤 怒的自我报告,愤怒的面部表情,攻击行为,愤怒和攻击的内隐测量 第二节愤怒和厌悉的个体和环境的差异 1、主要内容: 愤怒的个体差异,愤怒的情境差异,厌恶的个体差异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遗传和攻击性,愤怒和攻击的性别差异,家庭环境对攻击性的影响,煤体对暴力的影响, 控制儿童和成人的攻击行为,厌恶的发展和个体差异 (三)讲授方法 课堂以讲授为主,学生讨论和报告为辅,辅以多媒体教学。 第十音晋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一种具体的情绪,爱及爱的类型 2、重点了解依恋和共情的概念 3、了解影响爱情与婚姻的因素 4、了解友谊对人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爱是一种情绪吗? 1、主要内容: 依恋的概念和类型,性欲,爱的生理机制,共情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依恋,依恋的概念,性欲,催产素,依恋关系的生理机制,共情 第二节爱情、婚烟和友谊 1、主要内容 浪漫关系的影响因素,成人依恋理论,婚烟稳定度,婚烟满意感,友谊 (三)课程思政内容 专题讲授: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批 会上 仔名 一些重物质轻精神的不正确的择偶观,播放周恩来与邓颖超的书信视 频,为学生提供理想爱情的样板,让同学们明白“择偶须谐千秋业,爱有源头情不竭”的 道理,并祝福同学们将来在取得事业成功的同时拥有自己美好的爱情
5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愤怒和厌恶的概念及测量 1、主要内容: 愤怒的概念及产生,厌恶的概念及产生,愤怒和厌恶的行为测量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原型愤怒情境,挫折—攻击假设,认知新联想模型,控制力评价,引起厌恶的因素,愤 怒的自我报告,愤怒的面部表情,攻击行为,愤怒和攻击的内隐测量 第二节 愤怒和厌恶的个体和环境的差异 1、主要内容: 愤怒的个体差异,愤怒的情境差异,厌恶的个体差异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遗传和攻击性,愤怒和攻击的性别差异,家庭环境对攻击性的影响,媒体对暴力的影响, 控制儿童和成人的攻击行为,厌恶的发展和个体差异 (三)讲授方法 课堂以讲授为主,学生讨论和报告为辅,辅以多媒体教学。 第七章 爱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一种具体的情绪,爱及爱的类型 2、重点了解依恋和共情的概念 3、了解影响爱情与婚姻的因素 4、了解友谊对人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爱是一种情绪吗? 1、主要内容: 依恋的概念和类型,性欲,爱的生理机制,共情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依恋,依恋的概念,性欲,催产素,依恋关系的生理机制,共情 第二节 爱情、婚姻和友谊 1、主要内容: 成人的依恋理论,影响婚姻稳定的因素,友谊的概念和作用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浪漫关系的影响因素,成人依恋理论,婚姻稳定度,婚姻满意感,友谊 (三)课程思政内容 专题讲授: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批判思考社会上存在一些重物质轻精神的不正确的择偶观,播放周恩来与邓颖超的书信视 频,为学生提供理想爱情的样板,让同学们明白“择偶须谐千秋业,爱有源头情不竭”的 道理,并祝福同学们将来在取得事业成功的同时拥有自己美好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