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贝类的养殖 15—11 二、人工育苗 ◼ (一)采卵与孵化 选择3龄左右的亲贝,洗去贝壳上的泥砂,进行蓄养。采用阴干、流水、 升降温、氨海水浸泡等方法,诱导排放精卵或解剖取精卵进行人工受精, 均可获得成功。卵子一旦受精后,进行洗卵2—3次,洗去多余的精子, 孵化率可达95%以上。 (二)幼虫的培育 幼虫培育期间饵料种类主要有金藻、牟氏角毛藻和扁藻等,每天换水 2—3次,每次20—30分钟。D形幼虫至壳顶幼虫期幼虫培育密度为3—4个 /毫升,壳顶后期幼虫(壳长 7134微米)1—2个/毫升。在适温范围内, 从D形幼体培育到附着,需要11一13天,适当升高水温,增加饵料,对幼 体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三)采苗及稚贝培育 采用小于0.3毫米细砂作为附苗的基质。用前经过30×l0-6—50×l0 -6高锰酸钾浸泡,淘洗干净后,铺于池内,厚约1厘米。稚贝培育密度 5—l0万个/米2。饵料以扁藻为主,或停止人工投饵,引入200目筛绢 过滤沉淀的海水,使稚贝摄食海水中的天然饵料
其它贝类的养殖 15—11 二、人工育苗 ◼ (一)采卵与孵化 选择3龄左右的亲贝,洗去贝壳上的泥砂,进行蓄养。采用阴干、流水、 升降温、氨海水浸泡等方法,诱导排放精卵或解剖取精卵进行人工受精, 均可获得成功。卵子一旦受精后,进行洗卵2—3次,洗去多余的精子, 孵化率可达95%以上。 (二)幼虫的培育 幼虫培育期间饵料种类主要有金藻、牟氏角毛藻和扁藻等,每天换水 2—3次,每次20—30分钟。D形幼虫至壳顶幼虫期幼虫培育密度为3—4个 /毫升,壳顶后期幼虫(壳长 7134微米)1—2个/毫升。在适温范围内, 从D形幼体培育到附着,需要11一13天,适当升高水温,增加饵料,对幼 体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三)采苗及稚贝培育 采用小于0.3毫米细砂作为附苗的基质。用前经过30×l0-6—50×l0 -6高锰酸钾浸泡,淘洗干净后,铺于池内,厚约1厘米。稚贝培育密度 5—l0万个/米2。饵料以扁藻为主,或停止人工投饵,引入200目筛绢 过滤沉淀的海水,使稚贝摄食海水中的天然饵料
其它贝类的养殖 15—12 三、养成 ◼ (一)围网养成 选择粉砂底质、地势平坦、潮流畅通的低潮区,在大潮退潮时, 沿场地四周挖一条宽20—30厘米,深40厘米的环沟,将6—8号尼 龙线编织成的网目大小为2—4厘米,高120厘米的网片,下端连同 底纲埋入沟底35—40厘米。埋网片时应将底纲拉直。紧接着在网 片的内侧每隔1.5—2米插一长140厘米的木棍或竹竿,撑起网片。 每亩放养1龄西施舌400—500千克或2—3龄西施舌 700—100、 千克。养成期间应经常清除玉螺、红螺等敌害,刮除附着在木桩 上的藤壶等。台风过后应及时修补损坏的木桩和网片。养至4龄的 西施舌,体长达9厘米以上,体重达250克左右,即可收获。一般 在大潮退潮时收获,用短柄铁锄或铁耙翻砂,逐个采收
其它贝类的养殖 15—12 三、养成 ◼ (一)围网养成 选择粉砂底质、地势平坦、潮流畅通的低潮区,在大潮退潮时, 沿场地四周挖一条宽20—30厘米,深40厘米的环沟,将6—8号尼 龙线编织成的网目大小为2—4厘米,高120厘米的网片,下端连同 底纲埋入沟底35—40厘米。埋网片时应将底纲拉直。紧接着在网 片的内侧每隔1.5—2米插一长140厘米的木棍或竹竿,撑起网片。 每亩放养1龄西施舌400—500千克或2—3龄西施舌 700—100、 千克。养成期间应经常清除玉螺、红螺等敌害,刮除附着在木桩 上的藤壶等。台风过后应及时修补损坏的木桩和网片。养至4龄的 西施舌,体长达9厘米以上,体重达250克左右,即可收获。一般 在大潮退潮时收获,用短柄铁锄或铁耙翻砂,逐个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