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仔的养殖 14—1 第一节 蛤仔的生物学 • 一、主要种类的形态 我国养殖的蛤仔主要是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 (Adams et Reeve)],其贝壳呈三角卵圆形,具有前倾的壳顶,壳 顶至贝壳前端的距离约等于贝壳全长的1/3。 小月面椭圆形或略呈梭形,盾面梭形。贝壳前端边缘椭圆,后端 边缘略呈截形。壳表面灰黄色或深褐色,有的带褐色斑点。壳面 除了同心生长轮外,还有细密的放射肋。 放射肋与生长线交错形成布纹状
蛤仔的养殖 14—1 第一节 蛤仔的生物学 • 一、主要种类的形态 我国养殖的蛤仔主要是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 (Adams et Reeve)],其贝壳呈三角卵圆形,具有前倾的壳顶,壳 顶至贝壳前端的距离约等于贝壳全长的1/3。 小月面椭圆形或略呈梭形,盾面梭形。贝壳前端边缘椭圆,后端 边缘略呈截形。壳表面灰黄色或深褐色,有的带褐色斑点。壳面 除了同心生长轮外,还有细密的放射肋。 放射肋与生长线交错形成布纹状
蛤仔的养殖 14—2 二、蛤仔的生态习性 • (一)分布 蛤仔分布于日本、菲律宾、朝鲜、斯里兰卡及中国沿海。我国 南自广东、福建,北自河北、辽宁沿海均有分布,以中、低潮区 最多,在高潮区及数米深的浅海也有分布。 (二)生活环境 蛤仔喜栖息于内湾风浪平静、水流畅通并有淡水注入的中低潮 区的泥砂滩涂上。幼苗多发生在风平浪静、潮流缓慢、底质含砂 量在70%一80%的海区。 (三)对温度及海水比重的适应 蛤仔生活的适宜温度范围为5℃~35℃,最适范围18℃~30℃。 对海水比重的适应范围为1.008~10.27,最适范围 为1.015~1.020
蛤仔的养殖 14—2 二、蛤仔的生态习性 • (一)分布 蛤仔分布于日本、菲律宾、朝鲜、斯里兰卡及中国沿海。我国 南自广东、福建,北自河北、辽宁沿海均有分布,以中、低潮区 最多,在高潮区及数米深的浅海也有分布。 (二)生活环境 蛤仔喜栖息于内湾风浪平静、水流畅通并有淡水注入的中低潮 区的泥砂滩涂上。幼苗多发生在风平浪静、潮流缓慢、底质含砂 量在70%一80%的海区。 (三)对温度及海水比重的适应 蛤仔生活的适宜温度范围为5℃~35℃,最适范围18℃~30℃。 对海水比重的适应范围为1.008~10.27,最适范围 为1.015~1.020
蛤仔的养殖 14—3 • (四)食性与食料 蛤仔是滤食性,对食物种类一般无选择性,只要颗粒大小适宜 即可摄食。其食料组成以底栖硅藻为主,常见有舟形藻、菱形藻、 圆筛藻等。此外,还有大量的底栖硅藻。 (五)灾敌害 蛤仔的生物敌害种类很多,肉食性的鱼类(如蛇鳗、虾虎鱼、 无斑鳐鲼、海鲶、黑鲷、鲨鱼等)、肉食性的贝类(如蛸、红螺、 玉螺等)、蟹类、海星及海鸟等都能直接捕食蛤仔;凸壳肌蛤、藤 壶、沙蚕等能与蛤仔争夺生存空间及食物,影响其生活。此外, 洪水、台风以及烈日曝晒都会引起蛤仔的死亡
蛤仔的养殖 14—3 • (四)食性与食料 蛤仔是滤食性,对食物种类一般无选择性,只要颗粒大小适宜 即可摄食。其食料组成以底栖硅藻为主,常见有舟形藻、菱形藻、 圆筛藻等。此外,还有大量的底栖硅藻。 (五)灾敌害 蛤仔的生物敌害种类很多,肉食性的鱼类(如蛇鳗、虾虎鱼、 无斑鳐鲼、海鲶、黑鲷、鲨鱼等)、肉食性的贝类(如蛸、红螺、 玉螺等)、蟹类、海星及海鸟等都能直接捕食蛤仔;凸壳肌蛤、藤 壶、沙蚕等能与蛤仔争夺生存空间及食物,影响其生活。此外, 洪水、台风以及烈日曝晒都会引起蛤仔的死亡
蛤仔的养殖 14—4 三、蛤仔的繁殖 • 蛤仔为雌雄异体,一龄性成熟,从外观上难以区别雌雄。成熟时, 精巢为乳白色,卵巢为乳黄色。繁殖期因地而异,辽宁沿海为6— 8月;青岛沿海每年有两个繁殖期,一次在5月中、下旬,另一次 在9月中旬至10月中旬;福建则在9月下旬至11月,10月为繁殖盛 期。繁殖水温一般在20℃。精卵分批成熟,分批排放,整个繁殖 季节可排放3—4次,多在夜间大潮期排放。蛤仔的怀卵量约在 200—600万粒。卵子属于半沉性卵,成熟卵呈圆形,卵径74—78 微米。精子由头、颈、尾三部分组成,头部钝圆,头颈之间界限 不明显,尾部较长。精卵在海水中受精发育,在水温24℃一26℃ 条件下,经10~12天可附着变态,20天后形成出水管,50天左右 入水管形成,开始进入埋栖生活
蛤仔的养殖 14—4 三、蛤仔的繁殖 • 蛤仔为雌雄异体,一龄性成熟,从外观上难以区别雌雄。成熟时, 精巢为乳白色,卵巢为乳黄色。繁殖期因地而异,辽宁沿海为6— 8月;青岛沿海每年有两个繁殖期,一次在5月中、下旬,另一次 在9月中旬至10月中旬;福建则在9月下旬至11月,10月为繁殖盛 期。繁殖水温一般在20℃。精卵分批成熟,分批排放,整个繁殖 季节可排放3—4次,多在夜间大潮期排放。蛤仔的怀卵量约在 200—600万粒。卵子属于半沉性卵,成熟卵呈圆形,卵径74—78 微米。精子由头、颈、尾三部分组成,头部钝圆,头颈之间界限 不明显,尾部较长。精卵在海水中受精发育,在水温24℃一26℃ 条件下,经10~12天可附着变态,20天后形成出水管,50天左右 入水管形成,开始进入埋栖生活
蛤仔的养殖 14—5 四、蛤仔的生长 • 蛤仔的生长与年龄、季节和环境条件有关。从年龄来看,1~2龄 的个体生长快,年龄越大生长越慢;从季节来看,温度较高、饵 料丰富的4—9月生长最快;环境因子的影响更为显著,水温、盐 度、底质、潮区、饵料等,综合影响到蛤仔的生长。由于水温和 饵料的影响,使蛤仔的生长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夏生长快,冬季 生长慢
蛤仔的养殖 14—5 四、蛤仔的生长 • 蛤仔的生长与年龄、季节和环境条件有关。从年龄来看,1~2龄 的个体生长快,年龄越大生长越慢;从季节来看,温度较高、饵 料丰富的4—9月生长最快;环境因子的影响更为显著,水温、盐 度、底质、潮区、饵料等,综合影响到蛤仔的生长。由于水温和 饵料的影响,使蛤仔的生长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夏生长快,冬季 生长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