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技术原理课程讲稿-绪论 第 6 页 ,共 29 页 在喷雾干燥器内,热风与液滴呈反方向流动。 特点:高温热风进入干燥器内首先与要干燥的粒子接触,使内部水分含量达 到较低的程度,物料在干燥器内悬浮时间长,适于含水量高的物料干燥,设计时 应注意气流速度小于成品粉粒悬浮速度,以防粉粒被废气夹带。常用于压力喷雾。 对于逆流操作系统中,在塔顶,喷出的雾滴与塔底上来的热空气相接触,因 此,蒸发速度较并流的慢。在塔底,最热的干燥空气与最干的颗粒接触,物料易 过热,因此,若干燥产品能经受高温,需要较高的视密度时,则用逆流系统最合 适。此外,逆流过程中,平均温度差和分压差较大,停留时间较长,有利于传质 和传热,热的利用率也高。 3.混合型喷雾干燥器 气流从上向下(有一个方向),雾滴有两个方向(从下向上,从上向下)。 特点:气流与产品较充分接触,并起骚动,脱水效率较高,耗热量较少。但 产品有时与湿的热空气流接触,故干燥不均匀。 (三)按雾化方法分类 1.压力是喷雾干燥器 2.离心式喷雾干燥器 3.气流使喷雾干燥器
食品技术原理课程讲稿-绪论 第 6 页 ,共 29 页 在喷雾干燥器内,热风与液滴呈反方向流动。 特点:高温热风进入干燥器内首先与要干燥的粒子接触,使内部水分含量达 到较低的程度,物料在干燥器内悬浮时间长,适于含水量高的物料干燥,设计时 应注意气流速度小于成品粉粒悬浮速度,以防粉粒被废气夹带。常用于压力喷雾。 对于逆流操作系统中,在塔顶,喷出的雾滴与塔底上来的热空气相接触,因 此,蒸发速度较并流的慢。在塔底,最热的干燥空气与最干的颗粒接触,物料易 过热,因此,若干燥产品能经受高温,需要较高的视密度时,则用逆流系统最合 适。此外,逆流过程中,平均温度差和分压差较大,停留时间较长,有利于传质 和传热,热的利用率也高。 3.混合型喷雾干燥器 气流从上向下(有一个方向),雾滴有两个方向(从下向上,从上向下)。 特点:气流与产品较充分接触,并起骚动,脱水效率较高,耗热量较少。但 产品有时与湿的热空气流接触,故干燥不均匀。 (三)按雾化方法分类 1.压力是喷雾干燥器 2.离心式喷雾干燥器 3.气流使喷雾干燥器
食品技术原理课程讲稿-绪论 第 7 页 ,共 29 页 食品工业上应用以压力式和离心式为主,气流式应用范围较小,这是由于动力 消耗大,经济上不合理。 三、雾化器的结构和雾化机理 喷雾干燥要求雾滴的平均直径一般为 20-60um,因此将溶液分散成的雾滴是 喷雾干燥的一个关键。它不仅对经济技术指标而且对产品质量均有较大的影响, 特别是对热敏性物料的干燥更为重要。 实现物料雾化的雾化器目前有如下三种:
食品技术原理课程讲稿-绪论 第 7 页 ,共 29 页 食品工业上应用以压力式和离心式为主,气流式应用范围较小,这是由于动力 消耗大,经济上不合理。 三、雾化器的结构和雾化机理 喷雾干燥要求雾滴的平均直径一般为 20-60um,因此将溶液分散成的雾滴是 喷雾干燥的一个关键。它不仅对经济技术指标而且对产品质量均有较大的影响, 特别是对热敏性物料的干燥更为重要。 实现物料雾化的雾化器目前有如下三种:
食品技术原理课程讲稿-绪论 第 8 页 ,共 29 页 1、 压力喷雾器(压力喷嘴) 系利用高压泵(70-200 大气压)强制液体通过小孔(孔径为 0.5-1.5um)使 之分散成雾滴; 2、 气流式喷雾器 利用压缩空气或过热蒸汽(一般为 2.5-6 大气压表压)的高速流动,将溶液 分散成雾滴; 3、 离心室喷雾器 利用高速旋转(75-150m/s 圆周速度)的圆盘,使液体受离心力的作用而分 散成雾滴。 三种雾化方法各有其优缺点: 机械式适用于一般粘度的料液,动力消耗最少,大约每吨溶液所需耗能为 4-10kw.h,其缺点是必须要有高压泵,喷嘴小易堵塞,操作弹性小,产生调节范围 窄。 气流式的动力消耗最大,每㎏料液约需 0.4-0.8 ㎏压缩空气。但其结构简单容 易制造,适用于任何粘度或稍有固体的料液。 离心式的动力消耗介于上述两种之间,适用于高粘度或带有固体的料液,而 且转盘雾化操作弹性宽,可在设计生产能力的±25%范围内调节产量,而不影响 产品的粘度。其缺点是机械加工要求高,制造费用大,雾滴较粗,喷嘴较大,因 此塔的直径也相应的比其他的喷雾器的塔大的多。 (一)机械式(压力式)喷雾器 目前较为常用的有 M 型和 S 型两种。喷嘴一般均有使液体产生旋转运动 的特点。 1.S 型喷嘴 结构:喷嘴、喷芯、喷嘴座、管接头、旋转室、导流沟槽等。喷芯及喷 嘴必须用耐磨材料制造。常用的为硬质合金钢,粉末冶金、炭化钨、人造宝 石、陶瓷等。在乳品生产中现多为不锈钢喷嘴。喷头小孔为 0.5-1.4mm. 工作过程:液体从任意角度进入喷芯的沟槽。由于沟槽与轴线倾斜成一 定角度,液流是螺旋状进入旋室,产生离心力,在喷嘴出口处喷雾。喷芯的 沟槽一般为 2-6 条,喷芯在喷嘴座里不固定,经高压推动力,压紧在喷嘴锥 面上,高压液体必须流进沟槽,进入旋室从喷嘴喷出。 2.M 型喷嘴 结构:喷嘴、分配孔板(多孔板)、喷嘴座、管接头、旋转室、导流沟 槽(环形和切线)。喷头孔较大,并用人造宝石制成,采用激光钻孔,孔径 为 0.8-2 ㎜,对于一般物料,其使用寿命可达一年之久,大大超过不锈钢、 钨钢制的寿命。 工作过程:由喷嘴上面套入多孔板,是液流进入漩涡室时,呈均匀状态 通过切线沟槽,小孔进入环形导流沟,再经导流槽使物料切线方向进入旋转 室,喷入喷头孔,并自喷孔喷出,从而产生雾状。 此型喷嘴流量大,适用于生产能力较大的设备
食品技术原理课程讲稿-绪论 第 8 页 ,共 29 页 1、 压力喷雾器(压力喷嘴) 系利用高压泵(70-200 大气压)强制液体通过小孔(孔径为 0.5-1.5um)使 之分散成雾滴; 2、 气流式喷雾器 利用压缩空气或过热蒸汽(一般为 2.5-6 大气压表压)的高速流动,将溶液 分散成雾滴; 3、 离心室喷雾器 利用高速旋转(75-150m/s 圆周速度)的圆盘,使液体受离心力的作用而分 散成雾滴。 三种雾化方法各有其优缺点: 机械式适用于一般粘度的料液,动力消耗最少,大约每吨溶液所需耗能为 4-10kw.h,其缺点是必须要有高压泵,喷嘴小易堵塞,操作弹性小,产生调节范围 窄。 气流式的动力消耗最大,每㎏料液约需 0.4-0.8 ㎏压缩空气。但其结构简单容 易制造,适用于任何粘度或稍有固体的料液。 离心式的动力消耗介于上述两种之间,适用于高粘度或带有固体的料液,而 且转盘雾化操作弹性宽,可在设计生产能力的±25%范围内调节产量,而不影响 产品的粘度。其缺点是机械加工要求高,制造费用大,雾滴较粗,喷嘴较大,因 此塔的直径也相应的比其他的喷雾器的塔大的多。 (一)机械式(压力式)喷雾器 目前较为常用的有 M 型和 S 型两种。喷嘴一般均有使液体产生旋转运动 的特点。 1.S 型喷嘴 结构:喷嘴、喷芯、喷嘴座、管接头、旋转室、导流沟槽等。喷芯及喷 嘴必须用耐磨材料制造。常用的为硬质合金钢,粉末冶金、炭化钨、人造宝 石、陶瓷等。在乳品生产中现多为不锈钢喷嘴。喷头小孔为 0.5-1.4mm. 工作过程:液体从任意角度进入喷芯的沟槽。由于沟槽与轴线倾斜成一 定角度,液流是螺旋状进入旋室,产生离心力,在喷嘴出口处喷雾。喷芯的 沟槽一般为 2-6 条,喷芯在喷嘴座里不固定,经高压推动力,压紧在喷嘴锥 面上,高压液体必须流进沟槽,进入旋室从喷嘴喷出。 2.M 型喷嘴 结构:喷嘴、分配孔板(多孔板)、喷嘴座、管接头、旋转室、导流沟 槽(环形和切线)。喷头孔较大,并用人造宝石制成,采用激光钻孔,孔径 为 0.8-2 ㎜,对于一般物料,其使用寿命可达一年之久,大大超过不锈钢、 钨钢制的寿命。 工作过程:由喷嘴上面套入多孔板,是液流进入漩涡室时,呈均匀状态 通过切线沟槽,小孔进入环形导流沟,再经导流槽使物料切线方向进入旋转 室,喷入喷头孔,并自喷孔喷出,从而产生雾状。 此型喷嘴流量大,适用于生产能力较大的设备
食品技术原理课程讲稿-绪论 第 9 页 ,共 29 页 压力喷嘴的尺寸参见“化工设备设计” 3.雾化机理 经过高压泵加压后的料液以一定的速度,沿切线放下进入喷嘴的旋室, 这时液体的部分静压能将转化为动能,形成液体的旋转运动。根据自由旋涡 动量矩守恒定律,旋转速度与旋涡半径成反比。 因此越靠近轴心,旋转速度越大,其静压力越小,结果在喷嘴中央,形成一 股压力等于大气压的空气旋流,而液体则变成绕空气旋转的环形液膜。从喷嘴喷 出后,在料液物理性的影响及介质的摩擦作用下,液膜伸长变薄,并撕裂成细丝, 最后细丝断裂为液滴。 4.压力喷雾器的特性
食品技术原理课程讲稿-绪论 第 9 页 ,共 29 页 压力喷嘴的尺寸参见“化工设备设计” 3.雾化机理 经过高压泵加压后的料液以一定的速度,沿切线放下进入喷嘴的旋室, 这时液体的部分静压能将转化为动能,形成液体的旋转运动。根据自由旋涡 动量矩守恒定律,旋转速度与旋涡半径成反比。 因此越靠近轴心,旋转速度越大,其静压力越小,结果在喷嘴中央,形成一 股压力等于大气压的空气旋流,而液体则变成绕空气旋转的环形液膜。从喷嘴喷 出后,在料液物理性的影响及介质的摩擦作用下,液膜伸长变薄,并撕裂成细丝, 最后细丝断裂为液滴。 4.压力喷雾器的特性
食品技术原理课程讲稿-绪论 第 10 页 ,共 29 页 1)喷雾器的流量 切线进口管截面积 旋转室半径 切线导管宽度 喷嘴直径, 料液密度, 喷嘴进口处溶液的压力与出口处容器的压力之差, 喷嘴口的截面积, 喷嘴的流量系数,与喷嘴的结构系数有关。 − − − − − − − − − − − − − − − = = 1 2 0 3 2 0 1 0 2 0 3 0 0 1/ 2 / ( / ) 2 A R r m Kg m P Pa A m A r R C K m s P Q C A t 2)喷雾角度θ 离心喷嘴的锥状雾型的锥角,其大小关系到塔的尺寸。角大,塔径大。 tgθ/2=ux/uy θ的大小与喷嘴的结构有关,见图。 喷雾角一般不受料液的表面张力的影响,但随料液黏度增加而变化。 黏度大,角小,以至于无法造成雾化。 3)液滴大小 各种参数对液滴尺寸的影响: ⑴流量的影响 :在喷嘴额定进料速率范围内,流量越大,大液滴越多,但 当最初没达到额定流量之前,由于流量少,嘴的流速低,则雾化不完全,所 以在此情况下,流量越大,液滴粘度减小,一直达到额定流量为止; ⑵雾化角的影响:雾化角越大,减小喷嘴流量系数,从而流量越小,因而在 恒压下减小液滴尺寸; ⑶粘度的影响:粘度越大,液膜越厚,液滴直径越大; ⑷压力的影响:在进料速度固定时,压力增加将使平均液滴直径减小; ⑸表面张力的影响:表面张力大的液滴难雾化,但其对液滴的大小影响不大; ⑹喷嘴孔径的影响:在其喷嘴参数保持不变时,液滴尺寸随着嘴孔径的平方 而增加
食品技术原理课程讲稿-绪论 第 10 页 ,共 29 页 1)喷雾器的流量 切线进口管截面积 旋转室半径 切线导管宽度 喷嘴直径, 料液密度, 喷嘴进口处溶液的压力与出口处容器的压力之差, 喷嘴口的截面积, 喷嘴的流量系数,与喷嘴的结构系数有关。 − − − − − − − − − − − − − − − = = 1 2 0 3 2 0 1 0 2 0 3 0 0 1/ 2 / ( / ) 2 A R r m Kg m P Pa A m A r R C K m s P Q C A t 2)喷雾角度θ 离心喷嘴的锥状雾型的锥角,其大小关系到塔的尺寸。角大,塔径大。 tgθ/2=ux/uy θ的大小与喷嘴的结构有关,见图。 喷雾角一般不受料液的表面张力的影响,但随料液黏度增加而变化。 黏度大,角小,以至于无法造成雾化。 3)液滴大小 各种参数对液滴尺寸的影响: ⑴流量的影响 :在喷嘴额定进料速率范围内,流量越大,大液滴越多,但 当最初没达到额定流量之前,由于流量少,嘴的流速低,则雾化不完全,所 以在此情况下,流量越大,液滴粘度减小,一直达到额定流量为止; ⑵雾化角的影响:雾化角越大,减小喷嘴流量系数,从而流量越小,因而在 恒压下减小液滴尺寸; ⑶粘度的影响:粘度越大,液膜越厚,液滴直径越大; ⑷压力的影响:在进料速度固定时,压力增加将使平均液滴直径减小; ⑸表面张力的影响:表面张力大的液滴难雾化,但其对液滴的大小影响不大; ⑹喷嘴孔径的影响:在其喷嘴参数保持不变时,液滴尺寸随着嘴孔径的平方 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