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区范围内严禁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该区用地, 已占有的应限期迁出。 ②二级保护区:指一级保护区外围或主要景点周围,东西峰林和万峰湖的大 部分地域划为二级保护区。保护区内可按规划建设与风景游览有关的景观建筑, 严禁在保护区内开山取石、挖砂取土等破坏自然地形地貌活动。 ③在风景区范围内除了一、二级保护区之外的区域都划分为三级保护区。保 护区内可按规划建设旅游服务建筑及其附属设施,但规模、高度、密度等应与风 景环境相协调。 ④外围保护地带:为保证风景名胜区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减轻周围地段对景 区的不利影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景观视野的完整性,在风景名胜区外围 过渡区域,包括河流、湖泊上游的水体环境,需划分出一定范围作为外围保护地 带,一般控制在一至三公里的范围内,以视线所及为界。外围保护地带内所有建 设项目应与相邻景区有良好的过渡性,不能破坏风景环境。 ⑤规划协调区:主要指×市区以及顶效镇的主要街道空间,以协调风景名胜 区的外部旅游环境。 本项目K25+500~K36+780段约11.28km位于风景名胜区二级保护区范围 内,K24+000~K25+500段约1.5km位于风景名胜区外围保护区范围内。距离最 近的景点为车廊温泉,距离本项目最近距离约为500m,高差360m。拟改扩建管 理的建设会对风景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破坏,但是拟改扩建公路在风景名胜 区范围内主要为老路改扩建,不存在大范围的开挖,只要加强施工环境管理,本 项目建设不会对风景区造成破坏。建设单位应取得风景区管理部门同意,方可建 设。拟改扩建项目与×××河峡谷一万峰湖风景名胜区关系见图3.2-1。 3.3社会环境 3.3.1项目影响区社会经济概况 (1)×市(略) (2)盘县 盘县位于贵州省西部,六盘水市南部,东经104°17'~10557',北纬2519~ 26°17'。东邻普安县,南接×市,西连云南省富源、宣威两县,北与水城县毗邻。 县域东西宽66km,南北长107km,总面积4056km2。全县辖17个乡,20个镇,46 个居民委员会,747个村民委员会,县人民政府驻地红果镇,是贵州省西出口的 主要运输中转地,也是全省经济强县之一。2009年末,全县总人口118.98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占79.32%,人口密度为293人/km2。 200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0.78亿元,同比增长15.2%,其中一产、 二产、三产、、。城镇化率达292%,增长1.7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财 政总收入达34.27亿元,同比增长25.44%,增收6.9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 计达29.27亿元,同比增长18.02%:金融存贷实现双增,银行存款余额达145.06 亿元,贷款余额达85.37亿元,银行现金收入累计232.52亿元、支出累计达259.83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038元,增长10.89%。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共引进项 目28个,协议总投资684.3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0.3亿元,同比增长33.9%,县域 综合实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3.3.2项目所在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概况 (1)×市(略) 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运 (2)盘县 南昆铁路威红支线从境内西南角穿过,沾(益)柏(果)铁路(盘西铁路) 支线及水柏铁路纵贯县境北部,境内铁路长约181km,其中沾(益)柏(果)铁 路(盘西铁路)支线长67km,年运输能力500万吨:南昆铁路红(果)威(舍) 支线长57km,年运输能力1600万吨:水(城)柏(果)铁路长57km,年运输 能力800万吨。其余为工矿服务的专用铁路。公路运输是全县交通运输的主要组 成部分,承担了85%以上的客货运输量,境内无通航河流。2006年,盘县完成 客运量2136万人,客运周转量95702万人公里;货运量2100万吨,货运周转量 105045万吨公里,全部为公路运输,由此可见,公路运输可以说是盘县的主要 运输方式。 国道主干线G065呈东西向从县城北面通过,国道G320由东向西穿县城而 过,省道S212呈南北向纵贯县境中部,S313与S212线呈T型交汇,横贯县境 东部后进入普安县境。其余县乡道以骨架公路为接点辐射全县,构成盘县的交通 运输网。 3.3.3资源 (1)矿产资源(略) ×市、盘县 (2)旅游资源和文物保护 ×市境内、盘县境内境内...… 据初步调查以及相关部门的咨询获知,拟改扩建公路沿线评价范围内无文物 保护单位:本项目K25+500~K36+780段约11.28km位于××河一万峰湖风景 名胜区二级保护区范围内,其中K24+000~K25+500段约1.5km位于×××河 万峰湖风景名胜区外围保护区范围内,距离最近的景点为车廊温泉,距离本项目 最近距离约为500m。 3.3.4相关规划 (1)××交通发展规划 ×××交通发展规划遵循“适应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基本原则,按照提高公 路等级、增大公路密度和提高铁路运行速度为重点,注重内河水运资源的开发利 用,使陆路、水路得到协调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力以赴加强以公路为主的综合 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到2010年,建成两横和两纵高速公路的公路主骨架:建设 以经济路和旅游路为重点,基本形成连接高速公路、机场、铁路枢纽、重要港口、 码头、主要工矿区和旅游目的地的二级公路网络。努力争取和推动南昆二线的开
工建设,力争黄桶至百色铁路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并争取开工建设,努力构 建一横一纵铁路网络,实现乡乡通油路和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加强×机场营运管 理,尽快开辟×至广州、×至桂林等飞行新航线。进一步改善南北盘江出海通道 的航运条件,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和航运船队的组建,充分发挥航运的优势,缓解 南昆铁路和公路运输压力。 本项目为贵州省×xx至普安矿区专用公路中的一段,项目建设符合×××交通 发展规划。 (2)×市交通发展规划(略) 本项目为贵州省×x×至普安矿区专用公路中的一段,项目建设符合×市交通 发展规划。 (3)与×市城市总体规划关系 根据《×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3~2020),×市城市规划区包括三个 办事处以及郑屯镇等行政辖区的部分范围,总面积502km。拟改扩建公路 K0+000~K12+700约12.7km位于×市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内,其中K0+000~ K3+300位于×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片区内,为已规划公路,由于拟改扩建公路 在×市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内均沿现有公路扩建,但本项目K0+000~K1+200段及 K4+800~K6+200段与规划偏离。经建设单位协商,×市城乡规划管理局以兴规 字【2010】第005号对本项目出具了选址意见书(见附件4),同意本项目选址。 拟改扩公路与×市城市总体规划关系见图(略)。 (4)与×市清水河镇城镇总体规划的关系 根据《×市清水河镇城镇总体规划(2006~2020)》,清水河镇规划总面积为 30.77km2,其中环境控制区为22.3km2。拟改扩建公路K12+700~K24+000约 11.3k穿越清水河镇城镇总体规划范围,线路基本沿现有老路改扩建,为已规 划公路,符合清水河镇总体规划。 由于现有公路两侧居民分布较集中,且与南昆铁路交叉段公路技术标准较 低,为减少拆迁,提高与南昆铁路交叉段的技术标准,拟改扩建公路在K21+700~ K23+300段约2.6km为新建,线路穿越发展用地:K12+700~K14+300沿现有老 路改扩建,穿越城镇建成区。建议下阶段设计对该两处路段进行优化,并取得相 关管理部门同意。拟改扩建公路与清水河镇城镇总体规划关系见图(略)。 3.4声环境 拟改扩建公路项目所在区域目前主要噪声源为现有公路交通噪声和居民生 活噪声: (1)评价范围内大型工矿企业较少,乡镇企业数量较少。目前沿线主要噪 声源为现有公路交通噪声、居民生活噪声。 (2)拟改扩建公路工程区域评价范围,大多为分散居民点,声环境质量优 良。 3.5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