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5届高三·十三校联考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 总分:150分时量:150分钟 考试时间:2015年3月7日下午14:30一17:00 、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屋前的左下方是毛主席小时候游泳的清水塘,和南岸塘相()邻,绿波荡漾。 房屋的右上方是一条山谷,谷中是毛主席家的水田。我正隔着水塘眺望故居,天 空忽然飘起了细雨,在水塘里溅起了一片小珍珠。我看得很真切,故居一侧排队 等候参观的长龙,依旧(),一丝未乱,更没有一个人撤出来。我毫不犹豫地顶 着细雨沿着水塘边的小路走过去,加入到那条长龙里。队伍缓慢地向前移动。人 很多,多得(),但是声音很少,很小,和我在别的地方所见截然不同。我终 于走进了故居。继续向里走去就是卧室了,过了毛主席父母的卧室便是毛主席的 卧室。这里摆着一张陈旧的木床,床上面撑着质料很差的很粗()的()帐 往下毛主席兄弟的卧室也是一样的 1.下列汉字依次填人语段中括号内,音形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比有条不紊不计其数糙蚊 B.毗井然有序灿若星汉糙纹 C.毗井然有序不计其数糙蚊 D.比有条不紊灿若星汉糙纹 2.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填入语段开头画横线处,选项是 A.毛主席故居,坐南朝北,土木结构,湖南山乡常见的“凹”字型建筑,依山 而建,有十三间半大 B.毛主席故居,依山而建,坐南朝北,土木的结构,湖南山乡常见“凹”字型 建筑,有十三间半大。 C.毛主席故居,坐南朝北,土木的结构,湖南山乡常见“凹”字型建筑,依山 而建,有十三间半大 D.毛主席故居,依山而建,坐南朝北,土木结构,湖南山乡常见的“凹”字型 建筑,有十三间半大。 3.下列诗句中,与“在水塘里溅起了一片小珍珠”一句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 项是 A.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C.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 D.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4.在第三自然段末尾的横线上,补写一句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置身这样的环境,你能不感受到这户农家生活的艰难与简朴? B.你不难想象出毛主席在劳动之余挑灯夜读、刻苦学习的情形。 C.一个伟人的出现,不仅需要伟大的思想,还需要伟大的实践。 D.我边思忖着,边从打谷场旁的出口处走出来,转到清水塘边。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一9题。 大将军青①兵出定襄。苏建、赵信并军三千余骑,独逢单于兵。与战一日,兵 且尽,信降单于,建独身归青。议郎周霸曰:“自大将军出,未尝斩裨将。今建 弃军,可斩以明将军之威。”长史安曰:“不然,建以数千卒当虏数万,力战 日,士皆不敢有二心。自归而斩之,是示后不若降之也。不当斩。”青曰:“青
湖南省 2015 届高三·十三校联考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 总分: 150 分 时量: 150 分钟 考试时间: 2015 年 3 月 7 日下午 14 : 30 一 17 : 00 一、语言文字运用( 12 分,每小题 3 分) 。屋前的左下方是毛主席小时候游泳的清水塘,和南岸塘相( )邻,绿波荡漾。 房屋的右上方是一条山谷,谷中是毛主席家的水田。我正隔着水塘眺望故居,天 空忽然飘起了细雨,在水塘里溅起了一片小珍珠。我看得很真切,故居一侧排队 等候参观的长龙,依旧(),一丝未乱,更没有一个人撤出来。我毫不犹豫地顶 着细雨沿着水塘边的小路走过去,加入到那条长龙里。队伍缓慢地向前移动。人 很多,多得( ),但是声音很少,很小,和我在别的地方所见截然不同。我终 于走进了故居。继续向里走去就是卧室了,过了毛主席父母的卧室便是毛主席的 卧室。这里摆着一张陈旧的木床,床上面撑着质料很差的很粗()的( )帐。 往下毛主席兄弟的卧室也是一样的。 。 1.下列汉字依次填人语段中括号内,音形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比 有条不紊 不计其数 糙 蚊 B.毗 井然有序 灿若星汉 糙 纹 C.毗 井然有序 不计其数 糙 蚊 D.比 有条不紊 灿若星汉 糙 纹 2.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填入语段开头画横线处,选项是 A.毛主席故居,坐南朝北,土木结构,湖南山乡常见的“凹”字型建筑,依山 而建,有十三间半大。 B.毛主席故居,依山而建,坐南朝北,土木的结构,湖南山乡常见“凹”字型 建筑,有十三间半大。 C.毛主席故居,坐南朝北,土木的结构,湖南山乡常见“凹”字型建筑,依山 而建,有十三间半大。 D.毛主席故居,依山而建,坐南朝北,土木结构,湖南山乡常见的“凹”字型 建筑,有十三间半大。 3.下列诗句中,与“在水塘里溅起了一片小珍珠”一句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 项是 A.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C.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 D.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4.在第三自然段末尾的横线上,补写一句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置身这样的环境,你能不感受到这户农家生活的艰难与简朴? B.你不难想象出毛主席在劳动之余挑灯夜读、刻苦学习的情形。 C.一个伟人的出现,不仅需要伟大的思想,还需要伟大的实践。 D.我边思忖着,边从打谷场旁的出口处走出来,转到清水塘边。 二、文言文阅读(22 分。其中,选择题 12 分,每小题 3 分;翻译题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 一 9 题。 大将军青 ① 兵出定襄。苏建、赵信并军三千余骑,独逢单于兵。与战一日,兵 且尽,信降单于,建独身归青。议郎周霸曰:“自大将军出,未尝斩裨将。今建 弃军,可斩以明将军之威。”长史安曰:“不然,建以数千卒当虏数万,力战一 日,士皆不敢有二心。自归而斩之,是示后不若降之也。不当斩。”青曰:“青
)肺腑领兵于外,不患无威,()霸说我()明威,甚失臣意;且使臣职虽当 斩将,以臣之尊宠而不敢专诛于境外,其归天子,天子自裁之,余以此示为人臣 者不敢专权,不亦可乎?”遂囚建诣行在,天子果赦不诛 〔评〕卫青握兵数载,宠任无比,而上不疑,下不忌,唯能避权远嫌故。不然, 虽以狄枢使②之功名,犹不克令终,可不戒软?南俗尚鬼,狄武襄征侬智高时, 大兵始出桂林之南,因佯祝曰:“胜负无以为据。”乃取百钱自持之,与神约: “果大捷,投此钱尽钱面。”左右谏止:“倘不如意,恐阻师。”武襄不听,万 众方耸视,已而挥手倏一掷,百钱皆面,于是举军欢呼,声震林野。武襄亦大喜 顾左右取百钉来即随钱疏密布地而帖钉之加以青纱笼手自封焉,曰:“俊凯旋, 当谢神取钱。”其后平誉州还师,如言取钱。幕府士大夫共视,乃两面钱也 〔评〕桂林路险,士心惶惑,故假神道以坚之。狄青为枢密使,自恃有功,颇骄 赛,恬惜士卒,每得衣粮,皆曰:“此狄家爷爷所赐。”朝廷患之。时文璐公当 国,建言以两镇节使出之,青自陈无功而受镇节,无罪而出外藩。仁宗亦以为然, 向璐公述此语,且言狄青忠臣。璐公曰:“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但得军心,所 以有陈桥之变。”上默然。青犹未知,到中书自辨,璐公直视之,曰:“无他 朝廷疑尔。”青惊怖,却行数步。青在镇,每月两遣中使抚问,青闻中使来,辄 惊疑终日,不半年,病作而卒。皆璐公之谋也。 (选自明代冯梦龙《智囊全集》,风凰出版社2009年版,有删改) 【注】①大将军青:卫青,西汉时期杭击句奴的名将。②狄枢使:狄青, 北宋名将,谧号“武襄”,官至枢密使,故又称“狄枢使”、“狄武襄”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子自裁之裁:裁决 B.南俗尚鬼尚:迷信 C.建言以两镇节使出之建:提出 D.却行数步却:反而 6.将文言虚词依次填人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 青()肺腑领兵于外,不患无威,()霸说我()明威,甚失臣意 A.之于为B.以于之C.之而以D.以而以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武襄亦大喜顾/左右取百钉来/即随钱疏密布/地而帖钉之/加以青纱笼/ 手自封焉 B.武襄亦大喜/顾左右取百钉来/即随钱疏密/布地而帖钉之/加以青纱笼/ 手自封焉 C.武襄亦大喜顾左右/取百钉来即/随钱疏密布/地而帖钉之加/以青纱笼手 /自封焉 D.武襄亦大喜顾/左右取百钉/来即随钱疏密/布地/而帖钉之加以青纱/笼 手自封焉 8.下列各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卫青执掌兵权多年,深受宠信,天子对他没有疑心,属下对他也没有嫉妒之 意。这正是因为他能避开过度的权威,远离各种嫌疑的缘故。 B.狄青带兵征讨侬智高的时候,大军到达桂林的南面,他焚香祝祷,并取出 百枚铜钱与神相约后掷地卜金,这些举动都是为了鼓舞士气。 C.文潞公在朝执政,建议宋仁宗让狄青出任两镇节度使以便让他离开朝廷,但 仁宗觉得狄青是忠臣,始终未怀疑过狄青,只是文潞公怀疑
()肺腑领兵于外,不患无威,()霸说我()明威,甚失臣意;且使臣职虽当 斩将,以臣之尊宠而不敢专诛于境外,其归天子,天子自裁之,余以此示为人臣 者不敢专权,不亦可乎?”遂囚建诣行在,天子果赦不诛。 〔评〕卫青握兵数载,宠任无比,而上不疑,下不忌,唯能避权远嫌故。不然, 虽以狄枢使 ② 之功名,犹不克令终,可不戒软?南俗尚鬼,狄武襄征侬智高时, 大兵始出桂林之南,因佯祝曰:“胜负无以为据。”乃取百钱自持之,与神约: “果大捷,投此钱尽钱面。”左右谏止:“倘不如意,恐阻师。”武襄不听,万 众方耸视,已而挥手倏一掷,百钱皆面,于是举军欢呼,声震林野。武襄亦大喜 顾左右取百钉来即随钱疏密布地而帖钉之加以青纱笼手自封焉,曰:“俊凯旋, 当谢神取钱。”其后平誉州还师,如言取钱。幕府士大夫共视,乃两面钱也。 〔评〕桂林路险,士心惶惑,故假神道以坚之。狄青为枢密使,自恃有功,颇骄 赛,恬惜士卒,每得衣粮,皆曰:“此狄家爷爷所赐。”朝廷患之。时文璐公当 国,建言以两镇节使出之,青自陈无功而受镇节,无罪而出外藩。仁宗亦以为然, 向璐公述此语,且言狄青忠臣。璐公曰:“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但得军心,所 以有陈桥之变。”上默然。青犹未知,到中书自辨,璐公直视之,曰:“无他, 朝廷疑尔。”青惊怖,却行数步。青在镇,每月两遣中使抚问,青闻中使来,辄 惊疑终日,不半年,病作而卒。皆璐公之谋也。 (选自明代冯梦龙 《智囊全集》,凤凰出版社 2009 年版,有删改) 【 注 】 ① 大将军青:卫青,西汉时期杭击句奴的名将。 ② 狄枢使:狄青, 北宋名将,谧号“武襄”,官至枢密使,故又称“狄枢使”、“狄武襄”。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子自裁之 裁:裁决 B.南俗尚鬼 尚:迷信 C.建言以两镇节使出之 建:提出 D.却行数步 却:反而 6.将文言虚词依次填人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 青( )肺腑领兵于外,不患无威,( )霸说我( )明威,甚失臣意 A.之于为 B .以于之 C .之而以 D .以而以 7.下列用“ / ”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武襄亦大喜顾/左右取百钉来/即随钱疏密布/地而帖钉之/加以青纱笼/ 手自封焉 B.武襄亦大喜/顾左右取百钉来/即随钱疏密/布地而帖钉之/加以青纱笼/ 手自封焉 C.武襄亦大喜顾左右/取百钉来即/随钱疏密布/地而帖钉之加/以青纱笼手 /自封焉 D.武襄亦大喜顾/左右取百钉/来即随钱疏密/布地/而帖钉之加以青纱/笼 手自封焉 8.下列各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卫青执掌兵权多年,深受宠信,天子对他没有疑心,属下对他也没有嫉妒之 意。这正是因为他能避开过度的权威,远离各种嫌疑的缘故。 B.狄青带兵征讨侬智高的时候,大军到达桂林的南面,他焚香祝祷,并取出一 百枚铜钱与神相约后掷地卜金,这些举动都是为了鼓舞士气。 C.文潞公在朝执政,建议宋仁宗让狄青出任两镇节度使以便让他离开朝廷,但 仁宗觉得狄青是忠臣,始终未怀疑过狄青,只是文潞公怀疑
D.狄青到藩镇后,宋仁宗每月都派使者去慰问看望他两次。每次听说皇上的使 者要来,狄青整天都会惊吓疑虑。不到半年,就得病去世了。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与战一日,兵且尽,信降单于,建独身归青。(3分) 译文: (2)犹不克令终,可不戒软?(3分) 译文 (3)桂林路险,士心惶惑,故假神道以坚之。(4分)译文: 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0.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题目。(8分) 忆江南·衔泥燕(唐)牛娇 忆泥燕,飞到画堂前。占得杏梁安稳处,体轻唯有主人怜,堪羡好因缘。 蝶恋花①(清)纳兰性德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②如环,昔昔都成块③。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 卿热。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 栖蝶。 【注】①蝶恋花:这首词是纳兰性德悼念亡妻马氏所作。②昔:同“夕”。③ 块:有缺口的玉壁。 (1)两首词都写到相同的意象“燕”,表达的含义有何不同?(4分) 答 (2)《蝶恋花》上片借月亮为喻,意蕴丰富,试作简要分析。(4分) 答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泻水置平地,。人生亦有命,?(鲍照《拟行路难》) (2)有志与力,,,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四、现代文(论述类)阅读(10分。其中,填空题4分;选择题6分,每小 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一14题。 辛庄遗址位于陕西省北部的榆林市清涧县,是一处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村落 遗址。2014年初,陕西省考古硏究院曾在此发现了一组大规模的商代晩期建筑 遗址,在其主体建筑内还铺设了极为罕见的木地板。通过对该建筑遗址的全面发 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日对外公布,这竟然是一座规模宏大、形制极为罕见的 具有礼仪性质的建筑群。“以前发现的商代建筑遗址都是主体建筑和一级回廊, 此次却意外发现了两级回廊,根据这种奇特的形制结构以及建筑内铺设的宽窄不 等的木板判断,这些建筑遗址应该是距今3000年左右,应为商代晚期具有某种 礼仪性质的高等级建筑遗迹,而非普通的居住建筑。”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业务办 主任种建荣介绍说,这种重楼环屋复原后和庭院建筑的整体,占地面积达4200 平方米,规模十分宏大,非常罕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今天西藏拉萨布达拉宫相 似的外貌特征,和今天的房屋装饰也颇为相似。在进一步的考古发掘中,考古专 家发现,该建筑群是先民充分利用了山赤顶部的自然地貌,将最高部分四周通过 夯土包边、砌石加固后,形成的高约10米、顶部约1万平方米范围的圆角长 方形平台。为什么要将主体建筑建在山赤上,而不是临水而居,建在山脚下呢? “新石器时代至夏商时期,人们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生前聚族而居,死后聚族而 葬,因此,人们建造聚落时对地形、地貌有着严格要求,但不论怎么选择,一定
D.狄青到藩镇后,宋仁宗每月都派使者去慰问看望他两次。每次听说皇上的使 者要来,狄青整天都会惊吓疑虑。不到半年,就得病去世了。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与战一日,兵且尽,信降单于,建独身归青。( 3 分) 译文: (2)犹不克令终,可不戒软? ( 3 分) 译文: (3)桂林路险,士心惶惑,故假神道以坚之。( 4 分)译文: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 13 分) 10.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题目。( 8 分) 忆江南 · 衔泥燕(唐)牛娇 忆泥燕,飞到画堂前。占得杏梁安稳处,体轻唯有主人怜,堪羡好因缘。 蝶恋花① (清)纳兰性德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②如环,昔昔都成块③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 卿热。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 栖蝶。 【注】 ①蝶恋花:这首词是纳兰性德悼念亡妻马氏所作。 ②昔:同“夕”。 ③ 块:有缺口的玉壁。 (1)两首词都写到相同的意象“燕”,表达的含义有何不同? ( 4 分) 答: (2)《 蝶恋花 》上片借月亮为喻,意蕴丰富,试作简要分析。( 4 分) 答: 11.古诗文默写。( 5 分,每空 1 分) ( l)泻水置平地, 。人生亦有命, ? (鲍照 《 拟行路难 》 ) (2)有志与力, , ,亦不能至也。(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 ) (3 ) ,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寡人之于国也 》 ) 四、现代文(论述类)阅读( 10 分。其中,填空题 4 分;选择题 6 分,每小 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 一 14 题。 辛庄遗址位于陕西省北部的榆林市清涧县,是一处总面积约 10 万平方米的村落 遗址。 2014 年初,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曾在此发现了一组大规模的商代晚期建筑 遗址,在其主体建筑内还铺设了极为罕见的木地板。通过对该建筑遗址的全面发 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日对外公布,这竟然是一座规模宏大、形制极为罕见的 具有礼仪性质的建筑群。“以前发现的商代建筑遗址都是主体建筑和一级回廊, 此次却意外发现了两级回廊,根据这种奇特的形制结构以及建筑内铺设的宽窄不 等的木板判断,这些建筑遗址应该是距今 3000 年左右,应为商代晚期具有某种 礼仪性质的高等级建筑遗迹,而非普通的居住建筑。”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业务办 主任种建荣介绍说,这种重楼环屋复原后和庭院建筑的整体,占地面积达 4200 平方米,规模十分宏大,非常罕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今天西藏拉萨布达拉宫相 似的外貌特征,和今天的房屋装饰也颇为相似。在进一步的考古发掘中,考古专 家发现,该建筑群是先民充分利用了山赤顶部的自然地貌,将最高部分四周通过 夯土包边、砌石加固后,形成的高约 10 米、顶部约 1 万平方米范围的圆角长 方形平台。为什么要将主体建筑建在山赤上,而不是临水而居,建在山脚下呢? “新石器时代至夏商时期,人们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生前聚族而居,死后聚族而 葬,因此,人们建造聚落时对地形、地貌有着严格要求,但不论怎么选择,一定
是要便于生活、生产、交通以及能够保障安全的地方。”种建荣说,如果从军事 防御的角度考虑,将主体建筑建在山上视野开阔,更容易发现入侵者,还不易被 敌人偷袭和侵略。由于考古发掘还在继续当中,这些都还只是推测,需要进一步 挖掘出实物来证实。在该建筑遗址北边约50米的地方,考古人员意外发现了 处颇具生活特征的排房建筑区。据了解,发现的排房建筑区分为南北两个院落 院内地面平坦,每个院落各有一排小型居住排房。在南院,考古学者发现了15间 房址,房址分为单间、一堂一室、一堂三室和开放式等类型,其中单间的面积在 4平方米至12平方米。在室内,考古学者发现有常见的烧面、灶坑、灶台、烟 囱、壁炉等遗迹,呈现出一幅先民生火做饭的画面。北部的排房现存4间,与 南部的相似。附近这些居民究竟是为守卫高等级的礼仪建筑群,还是在此长期居 住,目前并无定论。在辛庄遗址周边,考古人员发现了高、瓢、篡、三足瓮、石 刀、石斧、海贝等和当时生活有关的数百件器物,这些器物是否可以证实该建筑 主人的身份呢? 虽然出土物的时代也是商代晚期,但是我们发现这处建筑建成后被废弃过,后 来有一批平民住了进去。这些出土物应是后来居住的人留下的,并不能代表它最 初的功能。”种建荣说,更何况,商代晚期的时间跨度有200多年,这处建筑 到底何时建好,使用了多长时间被弃,当时的作用是什么,现在都还是个谜。从 出土的文物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当地人是以农业经济为主,并从事少量畜牧业 这将改变人们以前普遍认为的我国北方早期青铜文化属于所谓草原牧业文明的 观念。 (选自2015年1月26日《中国文化报》,有删改) 12.本文对辛庄建筑遗址功能进行了诸多猜想,得出的结论是(4分) 1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阐述先民“将主体建筑建在山命上,而不是临水而居 建在山脚下”的理由的一项是 A.可以充分利用山命顶部的自然地貌,将最高部分四周通过夯土包边、砌石加 固 B.人们生前聚族而居,死后聚族而葬,在建造聚落时对地形、地貌有着严格要 求C通 主体建筑建在山命上比临水而居、建在山脚下也许更便于生活、生产以及交 将主体建筑建在山上视野开阔,更容易发现人侵者,还不易被敌人偷袭和侵 略 1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奇特的形制结构以及建筑内铺设的宽窄不等的木板判断,辛庄建筑遗址 不是普通的居住建筑。 B.考古人员意外发现了一处颇具生活特征的排房建筑区,可以推测辛庄建筑遗 址附近曾经有过居民 C.考古人员发现了扁、瓢等和当时生活有关的数百件器物,这些器物不能充分 证实建筑主人的身份 D.辛庄建筑遗址出土的文物改变了人们之前认为的我国北方早期青铜文化属于 草原牧业文明的观念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一18题 桃源
是要便于生活、生产、交通以及能够保障安全的地方。”种建荣说,如果从军事 防御的角度考虑,将主体建筑建在山上视野开阔,更容易发现入侵者,还不易被 敌人偷袭和侵略。由于考古发掘还在继续当中,这些都还只是推测,需要进一步 挖掘出实物来证实。在该建筑遗址北边约 50 米的地方,考古人员意外发现了一 处颇具生活特征的排房建筑区。据了解,发现的排房建筑区分为南北两个院落, 院内地面平坦,每个院落各有一排小型居住排房。在南院,考古学者发现了 15 间 房址,房址分为单间、一堂一室、一堂三室和开放式等类型,其中单间的面积在 4 平方米至 12 平方米。在室内,考古学者发现有常见的烧面、灶坑、灶台、烟 囱、壁炉等遗迹,呈现出一幅先民生火做饭的画面。北部的排房现存 4 间,与 南部的相似。附近这些居民究竟是为守卫高等级的礼仪建筑群,还是在此长期居 住,目前并无定论。在辛庄遗址周边,考古人员发现了高、瓢、篡、三足瓮、石 刀、石斧、海贝等和当时生活有关的数百件器物,这些器物是否可以证实该建筑 主人的身份呢? “虽然出土物的时代也是商代晚期,但是我们发现这处建筑建成后被废弃过,后 来有一批平民住了进去。这些出土物应是后来居住的人留下的,并不能代表它最 初的功能。”种建荣说,更何况,商代晚期的时间跨度有 200 多年,这处建筑 到底何时建好,使用了多长时间被弃,当时的作用是什么,现在都还是个谜。从 出土的文物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当地人是以农业经济为主,并从事少量畜牧业, 这将改变人们以前普遍认为的我国北方早期青铜文化属于所谓草原牧业文明的 观念。 (选自 2015 年 1 月 26 日 《 中国文化报 》,有删改) 12.本文对辛庄建筑遗址功能进行了诸多猜想,得出的结论是 ( 4 分) 1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阐述先民“将主体建筑建在山命上,而不是临水而居, 建在山脚下”的理由的一项是 A.可以充分利用山命顶部的自然地貌,将最高部分四周通过夯土包边、砌石加 固。 B.人们生前聚族而居,死后聚族而葬,在建造聚落时对地形、地貌有着严格要 求。 C.主体建筑建在山命上比临水而居、建在山脚下也许更便于生活、生产以及交 通。 D.将主体建筑建在山上视野开阔,更容易发现人侵者,还不易被敌人偷袭和侵 略。 1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奇特的形制结构以及建筑内铺设的宽窄不等的木板判断,辛庄建筑遗址 不是普通的居住建筑。 B.考古人员意外发现了一处颇具生活特征的排房建筑区,可以推测辛庄建筑遗 址附近曾经有过居民。 C.考古人员发现了扁、瓢等和当时生活有关的数百件器物,这些器物不能充分 证实建筑主人的身份。 D.辛庄建筑遗址出土的文物改变了人们之前认为的我国北方早期青铜文化属于 草原牧业文明的观念。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 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 一 18 题 桃源
周海亮 小时候,她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她的眼睛很大,眉毛很弯,唇角很翘,笑起来如 同一汪清澈见底的泉。大人们都喜欢逗她,更喜欢听她泉水叮咚般的笑声。幼儿 园里,每逢合唱,她总是排在第一排,站到最显眼的位置。便有看节目的大人们 惊呼:看,那个漂亮的小女孩!她是漂亮的小女孩。她习惯了这样的夸奖。长大 些,那些夸奖就少了。对着镜子看,镜子里面的自己的确稍变了模样。眼睛仍然 很大,却不似以前那般黑;眉毛仍然很弯,却不似以前那般细;唇角仍然很翘 却不似以前那般调皮;笑起来,泉水叮咚的声音,愈来愈淡。那时她上着小学, 她想她也许过多模仿了同学的表情。模仿得太多,她的模样就变了,声音就变了。 近墨者黑的道理,她懂。却没有用。待大学时,她发现她不是变得不再漂亮,而 是一天天变得丑陋。她的眉毛变粗变浓,眼睛大而无神,表情开始呆滞,笑起来 时,连自己都觉得难听。并且那笑声里,早已彻底找不到泉水叮咚的感觉。她怕 了,因为她早已不再模仿别人。不再模仿别人,仍然一天天变丑,她找不到原因 毕业以后,她接触到更多的人,更多的事。每天她都要接她不想接的电话,见她 不想见的人,做她不想做的事,就像一个髙速旋转的陀螺。她不怕这些事,却怕 照镜子。每一天,镜子里的自己都在变丑。现在她的眼睛混浊,唇角下垂,眉毛 无精打采,脸色暗淡无光。笑呢?已经很久,她没有听到自己笑了。更可怕的是, 她发现,周围的人开始不喜欢她,甚至讨厌她。就算听不到他们背地里的议论, 她也可以猜到。他们肯定会说:这个丑女人!这个粗俗的丑女人!即使她认为她 并不粗俗,可是很多时候,对世人来说,丑必然伴随着粗俗。她与所有人,开始 格格不入。她的生活终于变得一团糟。最后一个好友离她而去,相恋多年的男友 将她抛弃。然后她失去工作,甚至失去亲人的呵护。喧嚣的城市,繁华的世间, 似乎与她再无关系。她万念俱灰,只想死去。她去到一处世外桃源,想在那里结 束生命。她在那里住了一天,自杀的念头开始动摇;住了三天,她对人世间开始 有了留恋;住到第十天,她想,为什么不在这里继续生活下去呢?这里山清水秀, 鸡犬相闻,没有书籍、报刊、电视、汽车、网络、股票……没有不想接的电 话,没有不想见的人,没有人逼她做不想做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这里没有各种 各样的价值观,也没有人在意她的丑陋。他们只关心阳光、绿树、蔬菜、粮食、 花朵和蜜蜂,他们对她漠不关心。漠不关心,便是极大的尊重了吧。她种蔬菜, 饮山泉,饲养家禽和家畜,大树下打吨或者阳光里晒太阳。她满意当下的生活, 喜欢这样的地方。突然,某一天,她发现自己似乎变得漂亮了。她臃肿的腰身开 始变细,皮肤慢慢有了光泽;她的鱼尾纹开始减少,眼珠开始发光,唇角开始上 翘。虽然她的笑声仍然不那么清脆,但是能够笑了,已经足以令她开心。她开始 观察周围的人们,模仿他们的表情,复制他们的生活。她想变得漂亮些,再漂亮 些。她用三年完成了她的奇迹。三年以后,她终变得惊艳。她的眼睛很黑,眉毛 很弯,唇角很翘,腰身很细,皮肤很白,笑起来如同一汪清澈见底的泉。她看着 水中妩媚的倒影,她爱上了自己。她开始不再满意现今的生活。现今的生活无比 安静,让她的美貌百无一用。周围的人们只关心阳光、绿树、蔬菜、粮食、花朵 和蜜蜂,他们对她熟视无睹。熟视无睹,对一个年轻美貌的女人来说,便是极大 的伤害了吧。两年以后,她决定回到繁华喧嚣的都市。她如此美丽,她相信所有 人都会喜欢她。事实果然如此。都市里,很长一段时间,无论她走到哪里,都有 种众星拱月的感觉。然而一段时间以后,她发现一切再一次慢慢变了样子。她 再一次被各种各样的书籍、电视、汽车、网络、股票等所包围,每天她都要接不 想接的电话,见不想见的人,做不想做的事,扮不喜欢扮的表情,想不喜欢想的
周海亮 小时候,她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她的眼睛很大,眉毛很弯,唇角很翘,笑起来如 同一汪清澈见底的泉。大人们都喜欢逗她,更喜欢听她泉水叮咚般的笑声。幼儿 园里,每逢合唱,她总是排在第一排,站到最显眼的位置。便有看节目的大人们 惊呼:看,那个漂亮的小女孩!她是漂亮的小女孩。她习惯了这样的夸奖。长大 些,那些夸奖就少了。对着镜子看,镜子里面的自己的确稍变了模样。眼睛仍然 很大,却不似以前那般黑;眉毛仍然很弯,却不似以前那般细;唇角仍然很翘, 却不似以前那般调皮;笑起来,泉水叮咚的声音,愈来愈淡。那时她上着小学, 她想她也许过多模仿了同学的表情。模仿得太多,她的模样就变了,声音就变了。 近墨者黑的道理,她懂。却没有用。待大学时,她发现她不是变得不再漂亮,而 是一天天变得丑陋。她的眉毛变粗变浓,眼睛大而无神,表情开始呆滞,笑起来 时,连自己都觉得难听。并且那笑声里,早已彻底找不到泉水叮咚的感觉。她怕 了,因为她早已不再模仿别人。不再模仿别人,仍然一天天变丑,她找不到原因。 毕业以后,她接触到更多的人,更多的事。每天她都要接她不想接的电话,见她 不想见的人,做她不想做的事,就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她不怕这些事,却怕 照镜子。每一天,镜子里的自己都在变丑。现在她的眼睛混浊,唇角下垂,眉毛 无精打采,脸色暗淡无光。笑呢?已经很久,她没有听到自己笑了。更可怕的是, 她发现,周围的人开始不喜欢她,甚至讨厌她。就算听不到他们背地里的议论, 她也可以猜到。他们肯定会说:这个丑女人!这个粗俗的丑女人!即使她认为她 并不粗俗,可是很多时候,对世人来说,丑必然伴随着粗俗。她与所有人,开始 格格不入。她的生活终于变得一团糟。最后一个好友离她而去,相恋多年的男友 将她抛弃。然后她失去工作,甚至失去亲人的呵护。喧嚣的城市,繁华的世间, 似乎与她再无关系。她万念俱灰,只想死去。她去到一处世外桃源,想在那里结 束生命。她在那里住了一天,自杀的念头开始动摇;住了三天,她对人世间开始 有了留恋;住到第十天,她想,为什么不在这里继续生活下去呢?这里山清水秀, 鸡犬相闻,没有书籍、报刊、电视、汽车、网络、股票 … … 没有不想接的电 话,没有不想见的人,没有人逼她做不想做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这里没有各种 各样的价值观,也没有人在意她的丑陋。他们只关心阳光、绿树、蔬菜、粮食、 花朵和蜜蜂,他们对她漠不关心。漠不关心,便是极大的尊重了吧。她种蔬菜, 饮山泉,饲养家禽和家畜,大树下打吨或者阳光里晒太阳。她满意当下的生活, 喜欢这样的地方。突然,某一天,她发现自己似乎变得漂亮了。她臃肿的腰身开 始变细,皮肤慢慢有了光泽;她的鱼尾纹开始减少,眼珠开始发光,唇角开始上 翘。虽然她的笑声仍然不那么清脆,但是能够笑了,已经足以令她开心。她开始 观察周围的人们,模仿他们的表情,复制他们的生活。她想变得漂亮些,再漂亮 些。她用三年完成了她的奇迹。三年以后,她终变得惊艳。她的眼睛很黑,眉毛 很弯,唇角很翘,腰身很细,皮肤很白,笑起来如同一汪清澈见底的泉。她看着 水中妩媚的倒影,她爱上了自己。她开始不再满意现今的生活。现今的生活无比 安静,让她的美貌百无一用。周围的人们只关心阳光、绿树、蔬菜、粮食、花朵 和蜜蜂,他们对她熟视无睹。熟视无睹,对一个年轻美貌的女人来说,便是极大 的伤害了吧。两年以后,她决定回到繁华喧嚣的都市。她如此美丽,她相信所有 人都会喜欢她。事实果然如此。都市里,很长一段时间,无论她走到哪里,都有 一种众星拱月的感觉。然而一段时间以后,她发现一切再一次慢慢变了样子。她 再一次被各种各样的书籍、电视、汽车、网络、股票等所包围,每天她都要接不 想接的电话,见不想见的人,做不想做的事,扮不喜欢扮的表情,想不喜欢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