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社区卫生与体育管理 务的含义产生,主要内容: 发务展的体日保、存在实 第二节社区体自 年在特告皮体的 社区治安管理的含义、特征、基本原则、 服务 2 精冲健康现 第十一 鞋经盒的必要住,城市社区 二节社区建设与社区社会保障体系的 国社区社会保面临的主要问腰 市社区社会教助与再 第十二素社区物业管理 型关 第机社区物业管理的行政监管与纠纷 现尖告烫宝例 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处理亮 第十三章社区智能化建设与管理 区智能化的,有 的演变历程 社反智能酸的化社区建设 4 系统化社区网路管 风发将话 发展的
31 第八章 社区卫生与体育管理 第一节 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的含义、产生,主要内容,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现实意义;我国社区 卫生服务发展的总体目标、存在的现实问 题及可持续性发展策略 第二节 社区体育 含义、发展和特征,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 中存在的问题,改善我国社区体育的措施。 4 √ √ √ √ √ 第九章 社区治安管理 第一节 社区治安管理概述 社区治安管理的含义、特征、基本原则、 意义第二节 社区治安管理的内容与功能 社区治安管理的分类、内容、管理体制、 运行机制、功能 第三节 完善社区治安管理的途径 完善社区治安管理的具体途径 4 √ √ √ 第十章 社区服务 第一节 社区服务概述 社区服务的含义、属性、分类、功能、意 义;社区服务的兴起与发展;社区服务面 临的问题与对策。 第二节 案例教学:社区的精神健康 精神健康现状及与社区的关系,社区精神 2 案例讨论,小 组汇报 √ √ √ √ √ 第十一章 社区社会保障 第一节 社区社会保障概述 社区社会保障的含义,必要性,城市社区 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社区建设与社区社会保障体系的 关系我国社区社会保障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制约 因素,完善我国社区保障工作的基本措施 第三节 城市社区社会救助与再就业工程 城市社区社会救助的社会化、城市社区社 会救助的运行机制;我国城市社会救助中 存在的问题。 4 √ √ √ √ √ 第十二章 社区物业管理 第一节 概述 物业的概念与特点,社区物业管理的内涵、 目标与原则;社区物业管理与政府责任的 新型关系 第二节 社区物业管理的行政监管与纠纷 解决机制 政府对社区物业管理的监督机制及管理内 容;当前我国社区物业管理纠纷的特点、 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处理原则及解决机 制。 2 现实生活案例 讨论 √ √ √ √ 第十三章 社区智能化建设与管理 第一节 社区智能化概念的演变历程 社区智能化的概念、特征 第二节 社区智能化建设的原则 社区智能化建设的原则,智能化社区建设 技术与系统 第三节 智能化社区网络管理 智能化社区的硬件与软件建设 4 √ √ √ √ 第十四章 社区发展与社区管理创新 第一节 社区发展概述 社区发展的含义,影响社区发展的因素, 我国社区发展现状与趋势 第二节 社区管理创新 社区管理创新的概念和特征,社区管理创 新的原则,社区管理创新的内容。 4 √ √ √ √ √
香程时论我社区管理的现状及发展方? √√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采用理论教学,案例牧学及讨论、现场观摩为辅,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媒 体等现代教学手段。通过问题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模拟等具体方法引导教学过程。针对个 别章节内容,课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由各小组提交报告:课后采用邮箱、微信群、易班 等方式进行网上辅导。 四、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标准 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平时成绩占40%:出勤×20%+小组报告×20%。 期末成绩占60%:考试主要采用闭卷方式,考试范围应涵盖所有讲授的内容,考试内容 覆盖基本知识点的80%以上,要能够反映学生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0L平台将作为本课程网络教学辅助平台发布各类通知、访问资源和学习资料、开展在线测 试和讨论。 五、课程思政素材 序号课程思政素材 对应查节 教学方法 对课程目标的支排度 引导学生把 方掌捏技培养公民 知识 决问 职业素 2.2 状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散材: 1.娄成武、孙萍主编,《社区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12年。 阅读书目: 1,吴新叶主编,《社区管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08年。 2.徐永祥主编,《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06年。 3.朱国云主编,《社区管理与服务》,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 4.奥斯本等著,《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200 年。 5.《魏娜主编,社区管理原理与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32 课程讨论 我国社区管理的现状及发展方 向 2 √ √ √ √ √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采用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及讨论、现场观摩为辅,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媒 体等现代教学手段。通过问题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模拟等具体方法引导教学过程。针对个 别章节内容,课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由各小组提交报告;课后采用邮箱、微信群、易班 等方式进行网上辅导。 四、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标准 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平时成绩占 40%:出勤×20%+小组报告×20%。 期末成绩占 60%:考试主要采用闭卷方式,考试范围应涵盖所有讲授的内容,考试内容 覆盖基本知识点的 80%以上,要能够反映学生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EOL 平台将作为本课程网络教学辅助平台发布各类通知、访问资源和学习资料、开展在线测 试和讨论。 五、课程思政素材 序号 课程思政素材 对应章节 教学方法 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度 1 绿主妇社区自治模 式,引导学生把远 大抱负落实到实际 行动中,使学生成 为德才兼备、全面 发展的人才。 第三章 社区管理 模式 第三节 我国社区 管理的实践模式 讲授、 案例讨论 2.1 掌 握 知识 2.3 掌握方 法,解 决问题 2.4 掌 握 技 能,具备 职 业 素 养 2.5 培养公民 人格和思 想政治素 质 2 社区选举与居民自 治 第六章 社区民主 政治参与与社区民 主政治建设 第一节 社区民主 政治参与与自治 讲授、 讨论 2.1 掌 握 知识 2.2 了解社 区自治 历史与 现状 2.3 增 强 政 治 参 与 意识 2.6 培养公民 人格和政 治认同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1.娄成武、孙萍主编,《社区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12 年。 阅读书目: 1.吴新叶主编,《社区管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08 年。 2.徐永祥主编,《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06 年。 3.朱国云主编,《社区管理与服务》,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年。 4.奥斯本等著,《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年。 5.《魏娜主编,社区管理原理与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年。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随着中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当前,中国 基层社会的管理已从原来的“单位制”、“街居制”向现代型的“社区制”过渡。因此,社 区管理成为现代社会管理的基础。由此,社区管理课程也成为了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程之一,它是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等课程的延伸课程。 八、其他 无。 主撰人:邱忠履 审核人:郑建明、齐海丽 教学院长:金龙 日期:2018年11月26日
33 随着中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当前,中国 基层社会的管理已从原来的“单位制”、“街居制”向现代型的“社区制”过渡。因此,社 区管理成为现代社会管理的基础。由此,社区管理课程也成为了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程之一,它是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等课程的延伸课程。 八、其他 无。 主撰人:邱忠霞 审核人:郑建明、齐海丽 教学院长:金龙 日 期:2018 年 11 月 26 日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教学大纲(理论课) 课程名称:公共政策分析方法/Public policy analysis method 课程编号:8401007 学分:2学分 学时:总学时32 学时分配:讲授学时:30:讨论学时:2 课程负责人:邱忠霞 一、课程简介 1课程概况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限选课,主要讲授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 论和技术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共政策系统内部结构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了 解公共政策分析的前沿理论和现实运作,掌握并学会运用相关理论与方法分析和探究现实中 的公共政策过程,逐渐提高学生应对政策问题的实际能力。相对于《公共政策学》课程来说,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更侧重于公共政策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学习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与方 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政府为什么会采取某些行动以及这些行动产生的影响或后果,逐 渐提高学生从专业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Public policy analysis method is a necessarily optional course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This course mainly teaches the basic theories and technical methods of public policy analysis,helping students better understand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public policy system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exteral environment,and helps them understandthe frontier theories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of public policy analysis,and helps them graspand learn to use decision-making theory and methods to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public in reality,gradually improving students'practical ability to deal with policy problems Compared with the course of Public Policy Science,Public Policy Analysis focuses more on the application of public policy theories and methods.Leaming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public policy analysis can help us better understand why the government takes certain actions and the effects or consequences of these actions,and gradually improvestudents'ability to analyze problems and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from a professional perspective. 2.课程目标 2.1课程目标1:理解并掌握公共政策分析的基础知识。具备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的基础 知识判断和分析公共政策问题的能力。 2.2课程目标2:了解公共政策分析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理解公共政策分析的价 值。 2.3课程目标3:掌握公共政策系统分析的要素,把握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要点:培养 政治认同。 2.4课程目标4:学会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与模型分析现实案例
34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教学大纲(理论课) 课程名称:公共政策分析方法/ Public policy analysis method 课程编号:8401007 学分:2 学分 学时:总学时 32 学时分配:讲授学时:30;讨论学时:2 课程负责人:邱忠霞 一、课程简介 1.课程概况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限选课,主要讲授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 论和技术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共政策系统内部结构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了 解公共政策分析的前沿理论和现实运作,掌握并学会运用相关理论与方法分析和探究现实中 的公共政策过程,逐渐提高学生应对政策问题的实际能力。相对于《公共政策学》课程来说,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更侧重于公共政策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学习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与方 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政府为什么会采取某些行动以及这些行动产生的影响或后果,逐 渐提高学生从专业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Public policy analysis method is a necessarily optional course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is course mainly teaches the basic theories and technical methods of public policy analysis, helping students better understand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public policy system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helps them understandthe frontier theories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of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d helps them graspand learn to use decision-making theory and methods to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public in reality , gradually improv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to deal with policy problems.Compared with the course of Public Policy Science, Public Policy Analysis focuses more on the application of public policy theories and methods. Learning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public policy analysis can help us better understand why the government takes certain actions and the effects or consequences of these actions, and gradually improvestudents’ ability to analyze problems and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from a professional perspective. 2.课程目标 2.1 课程目标 1:理解并掌握公共政策分析的基础知识。具备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的基础 知识判断和分析公共政策问题的能力。 2.2 课程目标 2:了解公共政策分析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理解公共政策分析的价 值。 2.3 课程目标 3:掌握公共政策系统分析的要素,把握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要点;培养 政治认同。 2.4 课程目标 4:学会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与模型分析现实案例
2.5课程目标5:了解并掌握公共政策分析方法,重点学会运用方法解决实际中的公共 政策问题。 2.6课程目标6:通过掌握公共政策分析知识,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政策问题,培养学生 的社会关怀和国家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学时备注 对课程目标的支排度 2.12.2232.42.52.6 策的本 行权性分 功能、调控功 、分配功 第二公共政 分析及其历史沿革 界定政策议程,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价 策终场 主体 原贝 沿 及玫策科学的诞生和 公共政策全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 ”节公共政策名 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社会问题和目标 上公共政策环境 2 禁生文的切因素的8 观政标的手段。自愿性工具、混合性工具利 取行动,通过公共行 为希望实现或解 课后作 时 第五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分析 课后
35 2.5 课程目标 5:了解并掌握公共政策分析方法,重点学会运用方法解决实际中的公共 政策问题。 2.6 课程目标 6:通过掌握公共政策分析知识,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政策问题,培养学生 的社会关怀和国家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学时 备注 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度 2.1 2.2 2.3 2.4 2.5 2.6 课程导论教学简介 主要内容: 课程简介、学习要求、考核方式与规则 1 提交课 程承诺 书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公共政策的本质 公共政策是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 第二节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功能 整体性,超前性,层次性,多样性,合法性;引导 功能、调控功能、分配功能。 第三节政府、市场、公共政策 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形成的逻辑起点;把握政府、 市场与公共政策的相互关系。 2 √ √ 第二章公共政策分析及其历史沿革 第一节公共政策分析的框架 问题界定-政策议程-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价 -政策终结 第二节公共政策分析要素 从主体、客体、目标、形式、资源、环境等要素把 握分析要点。 第三节公共政策分析原则 系统原则、预测原则、协调原则、多样性原则,综 合原则 第四节公共政策分析历史沿革 政策分析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政策科学的诞生和 发展,后工业社会的政策分析介绍 4 √ √ √ 第三章公共政策系统分析 第一节公共政策主体 直接或间接参与公共政策全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 织。 第二节公共政策客体 公共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社会问题和目标 群体两格方面 第三节公共政策环境 影响公共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 和。经济、政治、文化与国际环境等 第四节公共政策工具 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自愿性工具、混合性工具和 强制性工具。 2 √ √ √ 第四章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分析 第一节公共政策问题及其基本特征 基于特定的社会公共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 采取行动,通过公共行为希望实现或解决的问题。 关联性,主观性,人为性,历史性,动态性。 第二节公共政策问题程序的确定与论证 问题确定程序为找出偏差,说明偏差,确定原因, 问题表述;结合现实理解我国公共政策议程的建 立。 2 课后作 业:案 例讨论 √ √ √ √ 第五章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分析 第一节公共决策体制 公共决策体制是决策权力分配的制度和决策程序、 规则、方式等的总称。由决断子系统、咨询子系统、 4 课后作 业:运 用相关 理论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