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 色增选 检测器 {1)我气试样 芯录使 (2}载气试样 (4+B) B (3)载气试样 I ()载气试样 (5}载气试样
例如,在某一色谱柱中欲分离的两组分为A和B,而且它们 的分配系数Ka比K3大一倍。显然经过第一次分配后,A和B两物 质的分离因数(a)为: A-2 K 1 若连续分配n次后,则: -=- 可见,若n=1,a=2;n=100时,0=2100≈1030 因此即使两组分分配系数相差很小,由于一般色谱柱中分 配次数往往很大,有时上万次,最终也可使两物质分离。例 如,六六六各异构体的化学性质极其相似,用一般化学方法 很难将它们分离,但是利用OV一17和QF一1为混合固定液 的气一液色谱法可将其很好地一一分离
例如,在某一色谱柱中欲分离的两组分为A和B,而且它们 的分配系数KA比KB大一倍。显然经过第一次分配后,A和B两物 质的分离因数(α)为: 若连续分配n次后,则: 可见,若n=1, α =2;n=100时,α=21001030 因此即使两组分分配系数相差很小,由于一般色谱柱中分 配次数往往很大,有时上万次,最终也可使两物质分离。例 如,六六六各异构体的化学性质极其相似,用一般化学方法 很难将它们分离,但是利用OV—17和QF—1为混合固定液 的气—液色谱法可将其很好地一一分离。 A B K 2 K 1 = = n n A n B K 2 2 K 1 = = =
二)气相色谱流出曲线 色谱图:试样中各组分经色谱柱分离后,在柱的末端收集各 组分,经检测器转换为电信号,用纪录仪将各组分浓度记录下来, 得到色谱图 色谱流出曲线:这种以组分的浓度变化(或某种信号)作为纵 坐标,以流出时间(或相应流出物的体积)作为横坐标,所绘出 的曲线称为色谱流出曲线。现以一种组分的流出曲线说明如下 (如图4一2所示) e Y/2 进样 G 0M【VM) R(') 时间或体彩 阳4-2气相色谱流出曲线
二)气相色谱流出曲线 色谱图:试样中各组分经色谱柱分离后,在柱的末端收集各 组分,经检测器转换为电信号,用纪录仪将各组分浓度记录下来, 得到色谱图 色谱流出曲线:这种以组分的浓度变化(或某种信号)作为纵 坐标,以流出时间(或相应流出物的体积)作为横坐标,所绘出 的曲线称为色谱流出曲线。现以一种组分的流出曲线说明如下 (如图4—2所示)
进样 I a 0 【Vn (Va) 时间或体积 图4-2 气相色避流出曲线
基线:反映检测器系统噪声随时间变化的线 基线漂移:基线随时间定向的变化 基线噪声: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基线起伏 保留值: 试样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滞留时间,由色谱分离过程中的热力学因素 控制,作定性参数 死时间: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物质进入色谱柱时,从进样到出现极 大值所需时间 保留时间:试样从进样到柱后出现峰极大值所经历的时间 调整保留时间k tr=fr-ty
基线:反映检测器系统噪声随时间变化的线 基线漂移:基线随时间定向的变化 基线噪声: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基线起伏 保留值: 试样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滞留时间,由色谱分离过程中的热力学因素 控制,作定性参数 死时间tM: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物质进入色谱柱时,从进样到出现极 大值所需时间 保留时间tR:试样从进样到柱后出现峰极大值所经历的时间 调整保留时间tR ’: tR ’= tR- 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