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 ·2002年起高考语文卷把“古诗阅读鉴赏” 到第Ⅱ卷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综观远 几年的高考试题,有四个特点非常明显: ·一是试题切入角度小,但以对全诗的理解为 基础,且离不开景、情、境、理。 二是文字浅易,抒发的是人之常情,如山水 情、故园情、别离情等。 是篇幅短小,基本取材于诗歌的律绝,词 是文本基本取材于唐宋
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 • 2002年起高考语文卷把“古诗阅读鉴赏”放 到第Ⅱ卷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综观近 几年的高考试题,有四个特点非常明显: • 一是试题切入角度小,但以对全诗的理解为 基础,且离不开景、情、境、理。 • 二是文字浅易,抒发的是人之常情,如山水 情、故园情、别离情等。 • 三是篇幅短小,基本取材于诗歌的律绝,词 曲的小令。 • 四是文本基本取材于唐宋
高考诗歌选材类型小结 1、借景抒情类 2、即景抒怀类 3、羁旅行役类 4、山水田园类(含隐逸诗) 5、抒发壮志类 6、讴歌河山类 7、边塞军旅类 8、咏史怀古类 9、伤春伤别类 10、忧国忧民类 1物言志类 2趣画诗类
高考诗歌选材类型小结 1、 借景抒情类 2、 即景抒怀类 3、 羁旅行役类 4、 山水田园类(含隐逸诗) 5、 抒发壮志类 6、 讴歌河山类 7、 边塞军旅类 8、 咏史怀古类 9、 伤春伤别类 10、忧国忧民类 11、托物言志类 12、题画诗类
应该说,试题充分考虑到考生与 统诗歌的隔阂,取材、命题较为浅 易。但古诗鉴赏却年年失分严重。 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考生答题不规 范、不完整,容易漏掉一些要点, 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 传”,殊为可惜
• 应该说,试题充分考虑到考生与传 统诗歌的隔阂,取材、命题较为浅 易。但古诗鉴赏却年年失分严重。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考生答题不规 范、不完整,容易漏掉一些要点, 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 传”,殊为可惜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 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 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 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 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 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 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 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 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 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 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 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 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 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 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 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步骤 •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 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 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 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 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 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 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 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