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中国:中国的脚北情晚与人文精神 中国人 论述者及年代 的性格 萨攀尔·约翰逊 瓦尔特·麦德 利希霍芬 A·H·史密斯 (1872年) 斯特(1872年) 《1877年) (1894年) 内体性 壁名誉 知足 话易死难 孜孜不倦 诚实 商才 没有“神经” 同一性 残虑 利欲之念 耐性太好 慎重 勒奋 偏见 不求准确 项 执抛心理 耿喜 重儒教 没有时闻观念 平面性创造力 适应力 中流阶级的 勤劳 规则的形式 精神文化 节约 主义 家庭纽带 孝顺 身体化观念 老奸巨滑 知足常乐 均衡 保守 中腈 有私无公 非好战 做视外国人 慈善 无侧隐之心 商才 柔和而又板固 言而无倍 尔虞我诈 爱脸皮 婉转 客气 多神论、 泛神论、无神论 这些欧美人在19世纪90年代以前对中国人的论述是千奇百 怪,而且彼此之间矛盾,他说中国人无信仰,而另一个人则说中 国人有信仰;他说中国人“有私无公”,而另一人则讲中国人“有 公无私”或“公而忘私”。 造成这种状况的深层次原因是中国人的国民性有着摩厚的历 -10
序囊千古中围万种民性 史掩盖层,不深入内部,雉以把握其内在的本质。这正如美国人 马洛里在?0年前所著的《中国一机荒的国度》一书中所引用的 一段话:“中国没有真相,也没有事实。你只能根据在这个国家的 经历说话,而不管你的居住时间有多长或你的观察力有多敏锐,充 其量只能是一坎走马观花式的观察。这是中国的博大精深之处。” 的确,对外国人而言,中国人的国民性永远是一个哥德巴赫猜想。 11
人文中曹:中国的帝就情晚与人文精神 “认识自我”: 中国人的自我界定 “上帝有台传真机。” 这不是一句玩笑话。在那路撒冷,“贝泽克”(Bzèk一以色 电话通信公司)1993年起开设了特别传真服务-一一通往上帝的热 线。 “上帝真有传真机吗”?人们明知是假,却乐于棉钱。 今天,如果有一位中团人问:“什么是中人?”肯定有人金 以为此公在发神经。不过,在本世纪的近一百年中,那些诸如孙 文、蒋中正、胡适之、鲁迅、梁启超、粱漱溟等克充诸公却为此 纷纷“出诊”,为因人提供“免费咨询”。 “君子绝交不出恶声。” 他们说了这么多“刘薄话”,就不怕“全民共讨之,全共诛 之”?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