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学习目标达成途径排序的概念,插入、交换、选择、归并等的排序原理与实现方法。四、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课程贡献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目标度0.2具有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在东莞智能制造、和研究方法及能力,具有基本课程智能控制、人工智能、指标点的科学素养和工程意识,并具目标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1-3:备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1的生产和服务第一线产技术解决智能科技实际问题的生社会价值。能力。毕业要求2问题分课程0.3系统掌握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析:熟悉与本专业相目标术领域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2指标点识,掌握从智能科技方面工作境保护、安全消防、2-2: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文明生产等相关知法。识。0.3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掌握智能能够针对工程及产品特定需课程指标点科学与技术感知与标目标求,完成模块设计并提出解决3-2:识的基本理论与技3方案。术、智能科学与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第16页
第 16 页 课程学习目标 达成途径 排序的概念,插入、交换、选择、归并 等的排序原理与实现方法。 四、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 课程 目标 贡献 度 毕业要求 1 工程知识: 能够在东莞智能制造、 智能控制、人工智能、 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 的生产和服务第一线产 生社会价值。 指标点 1-3: 具有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 和研究方法及能力,具有基本 的科学素养和工程意识,并具 备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 技术解决智能科技实际问题的 能力。 课程 目标 1 0.2 毕业要求 2 问题分 析:熟悉与本专业相 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 境保护、安全消防、 文明生产等相关知 识。 指标点 2-2: 系统掌握电子信息、计算机技 术领域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 识,掌握从智能科技方面工作 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 法。 课程 目标 2 0.3 毕业要求 3 设计/开发 解决方案:掌握智能 科学与技术感知与标 识 的 基 本 理 论 与 技 术、智能科学与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 指标点 3-2: 能够针对工程及产品特定需 求,完成模块设计并提出解决 方案。 课程 目标 3 0.3
0.2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了解并掌握国内外智能科学与问题,开发、选择与使指标点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发课程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目标展动态、行业发展动向及相关5-1: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4的政策、法规、国际惯例等方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面的知识。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五、教学方法1.开展情景教学法。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将采取情景教学的方式,以“情景实例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来完成。选择合适的情景案例,及时更新案例,构建精品案例库,丰富教学资源。2.开展参与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逐步减少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点的时间,用更多的课堂时间进行交流讨论,培养自我创新的意识。3.用思维导图+任务驱动+分组讨论+总结归纳+过程性考核评价+师生互动讨论的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学好掌握这门课程。4.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建立统一的专业网络教学平台,通过“学生申请-教师授权”的方式接纳选课学生进入课程虚拟空间。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提供的在线学习系统、在线测试、在线答疑等,学生即可以在线阅览、下载、测试,也可以实现师生互动,使师生之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意见及建议的交流。将学习情境变成一个超越单向信息传递的场所,形成分享知识、分享经验、分享智慧、分享快乐的平台。5.对课前、课中、课后进行整体设计。课前:通过慕课等平台自主预习:课中(BOPPPS):采取BOPPPS的教学模式,分为导言Bridge-in,对当前课程的内容进行导入,确定学习目标Objectives,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总结Summary这六个阶段进行;课后:通过作业练习进行对知识点的巩固。六、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一)课堂教学内容及安排第17页
第 17 页 毕业要求 5 使用现代工 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 问题,开发、选择与使 用恰当的技术、资源、 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 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 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 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指标点 5-1: 了解并掌握国内外智能科学与 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发 展动态、行业发展动向及相关 的政策、法规、国际惯例等方 面的知识。 课程 目标 4 0.2 五、教学方法 1.开展情景教学法。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将采取情景教学的方式,以“情 景实例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来完成。选择合适的情景案例,及 时更新案例,构建精品案例库,丰富教学资源。 2.开展参与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逐步减少教师在课 堂上讲授知识点的时间,用更多的课堂时间进行交流讨论,培养自我创新的意 识。 3.用思维导图+任务驱动+分组讨论+总结归纳+过程性考核评价+师生互动讨 论的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学好掌握 这门课程。 4.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建立统一的专业网络教学平台,通过“学生申请-教 师授权”的方式接纳选课学生进入课程虚拟空间。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提供的 在线学习系统、在线测试、在线答疑等,学生即可以在线阅览、下载、测试, 也可以实现师生互动,使师生之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意见及建议的交流。将学 习情境变成一个超越单向信息传递的场所,形成分享知识、分享经验、分享智 慧、分享快乐的平台。 5.对课前、课中、课后进行整体设计。课前:通过慕课等平台自主预习; 课中(BOPPPS):采取 BOPPPS 的教学模式,分为导言 Bridge-in,对当前课程 的内容进行导入,确定学习目标 Objectives,前测 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 习 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 Post-assessment,总结 Summary 这六个阶 段进行;课后:通过作业练习进行对知识点的巩固。 六、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 (一)课堂教学内容及安排
对应课程序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思政元素号时目标算法及其居安思危教讲授+案例课程目标1(1)了解数据结一、绪论1分析方法,育:成语+讨论+翻1.数据结构的形成、发展及尤其是分“有备无转课堂构的研究内析算法时研究内容;患”容间、空间(2)记识基本概2.数据结复杂度的构的基本概基本方念和术语;念和术语法。(3)掌握抽象数43.抽象数据类型的表示与实据类型的表现内容;示与实现4.算法与(4)熟练掌握算算法分析法及其分析方法,尤其是分析算法时间、空间复杂度的基本方法。二、线性表责任心教讲授+案例课程目标(1)理解线性表循环链21.线性表的1、2育:银行账+提问+作的定义和特点:表、双向概念户安全保障业练习链表的操(2)熟练掌握线2.线性表的顺序表示与作:有序性表的顺序表示方实现顺序表、法和基本操作,重3.线性表的点为顺序表的初始有序链表链式表示与实现的合并。化、取值、查找、4.顺序表与插入、删除等;链表的比较6(3)熟练掌握线5.线性表的性表的链式表示和应用基本操作方法,重点是链式表的初始化、取值、查找、插入、删除及创建等;(4)理解循环链表、双向链表及其第18页
第 18 页 序 号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学 时 重难点 思政元素 教学方法 对应课程 目标 1 一、绪论 1 . 数 据 结 构的研究内 容 2 . 数 据 结 构的基本概 念和术语 3. 抽象数 据类型的表 示与实现 4 . 算 法 与 算法分析 (1)了解数据结 构的形成、发展及 研究内容; (2)记识基本概 念和术语; (3)掌握抽象数 据类型的表示与实 现内容; (4)熟练掌握算 法及其分析方法, 尤其是分析算法时 间、空间复杂度的 基本方法。 4 算法及其 分析方法, 尤其是分 析算法时 间、空间 复杂度的 基本方 法。 居安思危教 育 : 成 语 “ 有 备 无 患” 讲授+案例 + 讨论+ 翻 转课堂 课程目标 1 2 二、线性表 1.线性表的 概念 2.线性表的 顺序表示与 实现 3.线性表的 链式表示与 实现 4.顺序表与 链表的比较 5.线性表的 应用 (1)理解线性表 的定义和特点; (2)熟练掌握线 性表的顺序表示方 法和基本操作,重 点为顺序表的初始 化、取值、查找、 插入、删除等 ; (3)熟练掌握线 性表的链式表示和 基本操作方法,重 点是链式表的初始 化、取值、查找、 插入、删除及创建 等 ; (4)理解循环链 表、双向链表及其 6 循环链 表、双向 链表的操 作;有序 顺序表、 有序链表 的合并。 责 任 心 教 育:银行账 户安全保障 讲授+案例 + 提问+ 作 业练习 课 程 目 标 1、2
相关操作;(5)了解顺序表、链表的优缺点,选用依据,应用范围等。(6)熟练掌握线性表基本应用方法,重点是有序顺序表、有序链表的合并。三、栈和队课程目标2民族自豪感讲授+课堂顺序栈、(1)记识栈定3列教育,案例互动+案例义、不同存储结构链栈的主1.栈和队大疆无人机及运算规则等的描要运算的列的概念2.栈的表示实现原述。和操作实现理;循环(2)了解栈与一3.栈与递归般线性表各种区队列状态4.队列的表的识别条示和操作实别,如顺序表、顺现序栈、链表、链件及方栈;法;6(3)掌握顺序栈、链栈的主要运算的实现原理;(4)掌握顺序栈、链栈的典型应用例子;(5)掌握利用栈处理的基现瑰本原理及基本实现方法。第19页
第 19 页 相关操作; (5)了解顺序 表、链表的优缺 点,选用依据,应 用范围等。 (6)熟练掌握线 性表基本应用方 法,重点是有序顺 序表、有序链表的 合并。 3 三、栈和队 列 1. 栈 和 队 列的概念 2.栈的表示 和操作实现 3.栈与递归 4.队列的表 示和操作实 现 (1)记识栈定 义、不同存储结构 及运算规则等的描 述。 (2)了解栈与一 般线性表各种区 别,如顺序表、顺 序栈、链表、链 栈; (3)掌握顺序 栈、链栈的主要运 算的实现原理; (4)掌握顺序 栈、链栈的典型应 用例子; (5)掌握利用栈 实现递归处理的基 本原理及基本实现 方法。 6 顺序栈、 链栈的主 要运算的 实现原 理;循环 队列状态 的识别条 件及方 法; 民族自豪感 教育,案例 大疆无人机 讲授+课堂 互动+案例 课程目标 2
(6)理解队列的基本概念,记识队列的相关术语及其对队列问题的描述;(7)掌握顺序队列、链队列尤其是循环队列状态的识别条件及方法。四、串、数课程目标2爱国教育:讲授+课堂串模式匹(1)记识串的相4组和广义表四大发明互动+案例关术语及其应配的BF1.串、数及KMP算组和广义表用:。的定义法。(2)了解串的顺2.串的存储序、链式存储结结构及其运构,尤其是以块为算3.多维数组结点的链式存储结的存储及其构对存储密度的改元素定位计善原理。算(3)熟练掌握串4.广义表的6取表头、取模式匹配的BF及表尾运算KMP算法。(4)熟练掌握2维及其以上维数数组的元素定位计算方法。(5)了解一些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方法,如对称矩阵、三角矩阵等。6)广义表的定第20页
第 20 页 (6)理解队列的 基本概念,记识队 列的相关术语及其 对队列问题的描 述; (7)掌握顺序队 列、链队列尤其是 循环队列状态的识 别条件及方法。 4 四、串、数 组和广义表 1. 串 、 数 组和广义表 的定义 2.串的存储 结构及其运 算 3.多维数组 的存储及其 元素定位计 算 4.广义表的 取表头、取 表尾运算 (1)记识串的相 关术语及其应 用;。 (2)了解串的顺 序、链式存储结 构,尤其是以块为 结点的链式存储结 构对存储密度的改 善原理。 (3)熟练掌握串 模式匹配的 BF 及 KMP 算法。 (4)熟练掌握 2 维及其以上维数数 组的元素定位计算 方法。 (5)了解一些特 殊矩阵的压缩存储 方法,如对称矩 阵、三角矩阵等。 (6)广义表的定 6 串模式匹 配的 BF 及 KMP 算 法。 爱国教育: 四大发明 讲授+课堂 互动+案例 课程目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