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及其相关重要结论,掌握表头GetHead(L)、求表尾GetTail(L)等的运算。遍历二叉五、树和二积极的世界课程目标3讲授+课堂(1)记识树和二5树的基本叉树观:内因与互动+案例叉树的定义及相关方法与算1.树和二叉外因的关法实现:术语,理解术语在树的概念系,内因起哈夫曼树2.二叉树的树问题描述中的作决定作用的基本概性质和存储念、术用。结构语、构造(2)熟练掌握二3.遍历二叉原理与方树和线索二叉树的性质,满二法、应用叉树方法与实叉树、完全二叉树现;4.树和森林的结构特点及相互5.哈夫曼树关系等。及其应用(3)熟练掌握二叉树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原理;熟8练掌握遍历二叉树的基本方法与算法实现;熟练掌握根据遍历序列重构二叉树的方法。(4)熟练掌握线索二叉树的基本概念、术语,实现原理及方法。(5)了解树的基本存储方法,森林与树的转换(6)熟练掌握第21页
第 21 页 义及其相关重要结 论 , 掌 握 表 头 GetHead(L)、求表 尾 GetTail(L)等的 运算。 5 五、树和二 叉树 1.树和二叉 树的概念 2.二叉树的 性质和存储 结构 3.遍历二叉 树和线索二 叉树 4.树和森林 5.哈夫曼树 及其应用 (1)记识树和二 叉树的定义及相关 术语,理解术语在 树问题描述中的作 用。 (2)熟练掌握二 叉树的性质,满二 叉树、完全二叉树 的结构特点及相互 关系等。 (3)熟练掌握二 叉树的顺序存储和 链式存储原理;熟 练掌握遍历二叉树 的基本方法与算法 实现;熟练掌握根 据遍历序列重构二 叉树的方法。 (4)熟练掌握线 索二叉树的基本概 念、术语,实现原 理及方法。 (5)了解树的基 本存储方法,森林 与树的转换原理。 (6)熟练掌握 8 遍历二叉 树的基本 方法与算 法实现; 哈夫曼树 的基本概 念、术 语、构造 原理与方 法、应用 方法与实 现; 积极的世界 观:内因与 外 因 的 关 系,内因起 决定作用 讲授+课堂 互动+案例 课程目标 3
哈夫曼树的基本概念、术语、构造原理与方法、应用方法与实现。六、图图的两种讲授+课堂课程目标3创新思维培(1)熟悉图的基61.图的概念遍历方法养:创新思互动+案例本概念及相关术语2.图的存储DFS和维训练模式和性质。结构BFS:最短和主要方法(2)理解并能应路径算法3.图的遍历用图的邻接矩阵和4.图的应用(Dijkstr邻接表两种存储表a算法)。示方法。(3)理解并能运用图的两种遍历方法8DFS 和BFS,(4)掌握最短路径算法(Dijkstra算法)。(5)理解最小生成树的项点归并和边归并原理。(6)了解拓扑排序算法的思想。(1)熟练掌握顺七、查找顺序表和自信心培讲授+课堂课程目标41序表和有序表(折有序表1.查找的概互动+案例养:爱迪生半查找)的查找算(折半查念小时候做板法及其性能分析方找)的查2.线性表的法。凳的故事找算法;(2)熟练掌握二查找二叉排序叉排序树的构造和3.树表的查查找算法及其性能树的构造找分析方法,。6和查找算4.散列表的(3)理解平衡二法:平衡叉树的平衡原理;查找二叉树的(4)熟练掌握散平衡原列函数(除留余数理;法)的构造及解决冲突的方法及其特点。(5)理解链地址第22页
第 22 页 哈夫曼树的基本概 念、术语、构造原 理与方法、应用方 法与实现。 6 六、图 1.图的概念 2.图的存储 结构 3.图的遍历 4.图的应用 (1)熟悉图的基 本概念及相关术语 和性质。 (2)理解并能应 用图的邻接矩阵和 邻接表两种存储表 示方法。 (3)理解并能运用 图的两种遍历方法 DFS 和 BFS, (4)掌握最短路 径算法(Dijkstra 算法)。 (5)理解最小生 成树的顶点归并和 边归并原理。 (6)了解拓扑排 序算法的思想。 8 图 的 两 种 遍 历 方 法 DFS 和 BFS;最短 路 径 算 法 ( Dijkstr a 算法)。 创新思维培 养:创新思 维训练模式 和主要方法 讲授+课堂 互动+案例 课程目标 3 7 七、查找 1.查找的概 念 2.线性表的 查找 3.树表的查 找 4.散列表的 查找 (1)熟练掌握顺 序表和有序表(折 半查找)的查找算 法及其性能分析方 法。 (2)熟练掌握二 叉排序树的构造和 查找算法及其性能 分析方法,。 (3)理解平衡二 叉树的平衡原理; (4)熟练掌握散 列函数(除留余数 法)的构造及解决 冲突的方法及其特 点。 (5)理解链地址 6 顺序表和 有序表 (折半查 找)的查 找算法; 二叉排序 树的构造 和查找算 法;平衡 二叉树的 平衡原 理; 自 信 心 培 养:爱迪生 小时候做板 凳的故事 讲授+课堂 互动+案例 课程目标 4
法(拉链法)。(6)基本理解B-树的定义、查找特点,插入与删除原理。插入排八、排序团结互助教课程目标4讲授+课堂(1)掌握排序的8序、折半1.排序的概育:互动+案例基本概念,如什么插入排序、希尔是排序、排序的目西安事变,排序:冒2.插入排序团结抗日的、内部排序、外泡排序、3.交换排序快速排部排序、排序算法4.选择排序序;的衡量等。(2)熟练掌握直接插入排序、折半6插入排序、希尔排序。(3)熟练掌握冒泡排序、快速排序。(4)熟练掌握简单选择排序、树形选择排序、堆排序。(5)了解归并排序。总计50七、考核形式与成绩评定(一)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及比例(%)成绩比例(%)课程目标作业考试测验互动21220课程目标124第23页
第 23 页 法(拉链法)。 (6)基本理解 B- 树的定义、查找特 点,插入与删除原 理。 8 八、排序 1.排序的概 念 2.插入排序 3.交换排序 4.选择排序 (1)掌握排序的 基本概念,如什么 是排序、排序的目 的、内部排序、外 部排序、排序算法 的衡量等。 (2)熟练掌握直 接插入排序、折半 插入排序、希尔排 序。 (3)熟练掌握冒 泡 排 序 、 快 速 排 序。 (4)熟练掌握简 单选择排序、树形 选 择 排 序 、 堆 排 序。 (5)了解归并排 序。 6 插入排 序、折半 插入排 序、希尔 排序;冒 泡排序、 快速排 序; 团结互助教 育: 西安事变, 团结抗日 讲授+课堂 互动+案例 课程目标 4 总计 50 七、考核形式与成绩评定 (一)评价方式 课程目标 评价方式及比例(%) 成绩比例(%) 作业 测验 互动 考试 课程目标 1 2 4 2 12 20
课程目标23631830课程目标33330618课程目标42421220合计20101060100(二)评价标准评价标准课程考核分值考核点良好不及格优秀中等及格目标方式(75-89(0-59(60-70 分)(90-100分)(70-79分)全部做完并正答对一半以答对一答对大多数答对一半考核点1:2作业确上半以下全部做完并正答对一半以答对一答对大多数答对一半考核点2:测验4确上半以下课程目积极参加讨参加讨论,标 1参加讨论,参加讨论,不参加论,提出正确观点基本正互动2考核点3:观点正确讨论观点不正确确观点全部做完并正答对一半以答对一答对一半答对大多数考核点4:考试12确上半以下全部做完并正答对一半以答对一答对大多数答对一半考核点1:作业3上确半以下答对一全部做完并正答对一半以答对大多数答对一半考核点2:测验6上确半以下课程目积极参加讨参加讨论,参加讨论,参加讨论,不参加标2论,提出正确观点基本正考核点3:互动3讨论观点正确观点不正确确观点全部做完并正答对一半以答对一答对大多数答对一半考核点4:考试18确上半以下全部做完并正答对一半以答对一答对大多数答对一半课程目考核点1:作业3确上半以下第24页
第 24 页 (二)评价标准 课程 目标 考核点 考核 方式 分值 评价标准 优秀 (90-100 分) 良好 (75-89 分) 中等 (70-79 分) 及格 (60-70 分) 不及格 (0-59 分) 课程目 标 1 考核点 1: 作业 2 全部做完并正 确 答对大多数 答对一半以 上 答对一半 答对一 半以下 考核点 2: 测验 4 全部做完并正 确 答对大多数 答对一半以 上 答对一半 答对一 半以下 考核点 3: 互动 2 积极参加讨 论,提出正确 观点 参加讨论, 观点正确 参加讨论, 观点基本正 确 参加讨论, 观点不正确 不参加 讨论 考核点 4: 考试 12 全部做完并正 确 答对大多数 答对一半以 上 答对一半 答对一 半以下 课程目 标 2 考核点 1: 作业 3 全部做完并正 确 答对大多数 答对一半以 上 答对一半 答对一 半以下 考核点 2: 测验 6 全部做完并正 确 答对大多数 答对一半以 上 答对一半 答对一 半以下 考核点 3: 互动 3 积极参加讨 论,提出正确 观点 参加讨论, 观点正确 参加讨论, 观点基本正 确 参加讨论, 观点不正确 不参加 讨论 考核点 4: 考试 18 全部做完并正 确 答对大多数 答对一半以 上 答对一半 答对一 半以下 课程目 考核点 1: 作业 3 全部做完并正 确 答对大多数 答对一半以 上 答对一半 答对一 半以下 课程目标 2 3 6 3 18 30 课程目标 3 3 6 3 18 30 课程目标 4 2 4 2 12 20 合计 10 20 10 60 100
全部做完并正答对一半以答对一标3答对大多数答对一半考核点2:测验6上确半以下积极参加讨参加讨论,参加讨论,参加讨论,不参加论,提出正确观点基本正考核点3:互动3观点正确观点不正确讨论确观点全部做完并正答对一半以答对一答对大多数答对一半18考核点4考试确上半以下全部做完并正答对一半以答对一答对大多数答对一半考核点1:作业2确上半以下全部做完并正答对一半以答对一答对大多数答对一半考核点2:测验4确上半以下课程目积极参加讨参加讨论,标4参加讨论,参加讨论,不参加论,提出正确观点基本正考核点3互动.观点正确观点不正确讨论观点确全部做完并正答对一半以答对一答对一半答对大多数考核点4:考试12确上半以下合计100八、主要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九、教材与参考资料(一)教材选用理论课教材:严蔚敏等主编《数据结构(C语言版)》(第2版,附微课视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年2月第2版实验教材:严蔚敏等主编《数据结构(C语言版)》(第2版,附微课视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年2月第2版(二)参考书目序号编者出版社出版时间教材名称(或版本)李春葆1《数据结构教程》(第5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2田鲁怀《数据结构》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3千锋教育数据结构与算法(C语言人民邮电出版社2022第25页
第 25 页 标 3 考核点 2: 测验 6 全部做完并正 确 答对大多数 答对一半以 上 答对一半 答对一 半以下 考核点 3: 互动 3 积极参加讨 论,提出正确 观点 参加讨论, 观点正确 参加讨论, 观点基本正 确 参加讨论, 观点不正确 不参加 讨论 考核点 4: 考试 18 全部做完并正 确 答对大多数 答对一半以 上 答对一半 答对一 半以下 课程目 标 4 考核点 1: 作业 2 全部做完并正 确 答对大多数 答对一半以 上 答对一半 答对一 半以下 考核点 2: 测验 4 全部做完并正 确 答对大多数 答对一半以 上 答对一半 答对一 半以下 考核点 3: 互动 2 积极参加讨 论,提出正确 观点 参加讨论, 观点正确 参加讨论, 观点基本正 确 参加讨论, 观点不正确 不参加 讨论 考核点 4: 考试 12 全部做完并正 确 答对大多数 答对一半以 上 答对一半 答对一 半以下 合计 100 八、主要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九、教材与参考资料 (一)教材选用 理论课教材:严蔚敏等主编《数据结构(C 语言版)》(第 2 版,附微课视 频),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年 2 月第 2 版 实验教材:严蔚敏等主编《数据结构(C 语言版)》(第 2 版,附微课视频),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年 2 月第 2 版 (二)参考书目 序号 编者 教材名称(或版本) 出版社 出版时间 1 李春葆 《数据结构教程》(第 5 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8 2 田鲁怀 《数据结构》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3 千锋教育 数据结构与算法(C 语言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