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公共基础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9.12“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4“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8..22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6“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30.3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37“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40...49大学生国防教育"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52“国家安全与校园安全"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55..58“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61交通大国史话"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道路"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63“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党史"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65“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67..73解码交通强国"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计算机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75“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77“离散数学"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82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85
I 目 录 公共基础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 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9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2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4 “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8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22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26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3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33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37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40 “大学生国防教育”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49 “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52 “国家安全与校园安全”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5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58 “交通大国史话”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61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道路”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63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党史”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65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67 “解码交通强国”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73 “计算机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75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77 “离散数学”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82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85
.88“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92“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人工智能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97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04.109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Linux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4“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17.122“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26“深度学习"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计算机视觉"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35"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42“物联网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49..156“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62“嵌入式系统开发"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计算机仿真"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68“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74.实用新技术(1)"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80“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86“大数据处理"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90“实用新技术(2)"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94.208“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11“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14.217科技论文与专利撰写"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人工智能前沿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19...222“音乐鉴赏"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25“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28“入学教育及军训"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C语言课程设计"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311
II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88 “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92 “人工智能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97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04 “Python 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09 “Linux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114 “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17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22 “深度学习”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126 “计算机视觉”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35 “JAVA 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42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49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56 “嵌入式系统开发”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62 “计算机仿真”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68 “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74 “实用新技术(1)”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80 “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186 “大数据处理”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90 “实用新技术(2)”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94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08 “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211 “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214 “科技论文与专利撰写”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17 “人工智能前沿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19 “音乐鉴赏”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222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225 “入学教育及军训”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28 “C 语言课程设计”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31
"Python课程设计"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33..236“机器学习课程设计"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39深度学习课程设计"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42嵌入式系统开发课程设计"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物联网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45..249嵌入式人工智能项目实训"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52“毕业实习(专业实训)“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毕业设计(论文)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56IⅡI
III “Python 课程设计”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33 “机器学习课程设计”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36 “深度学习课程设计”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39 “嵌入式系统开发课程设计”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42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45 “嵌入式人工智能项目实训”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49 “毕业实习(专业实训)”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52 “毕业设计(论文)”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5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英文名称TheBasicPrinciplesofMarxism二课程编号030105开课学期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课程属性必修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卓3课程学分适用专业越工程师)课程学时总学时:48;其中理论学时:40实验实践学时:8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课程名称对先修课应知应会具体要求1.通过课程学习,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大学学习的一般特先修课程点、理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基本要求。思想道德与法治2.理解掌握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内容,明确大学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后续课程想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毕业要求课程目标781.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向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课程目标0.60.6社会主义,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及与毕业学生跟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一致,更好地为中华要求的对民族的繁荣富强服务。应关系2.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是中国社会主义高校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任务之一。树立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0.40.4观点和方法,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本课程系高校公共基础政治理论必修课,综合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也是高校政治理论课最基础、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课程概述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并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英文名称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课程编号 030105 开课学期 二 课程性质 公共基础课 课程属性 必修课 课程学分 3 适用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卓 越工程师) 课程学时 总学时:48; 其中理论学时:40 实验实践学时:8 开课单位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先修课程 课程名称 对先修课应知应会具体要求 思想道德与法治 1.通过课程学习,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大学学习的一般特 点、理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基本要求。 2.理解掌握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内容,明确大学生在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后续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 课程目标 及与毕业 要求的对 应关系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7 8 1.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向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 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 理想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 学生跟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一致,更好地为中华 民族的繁荣富强服务。 0.6 0.6 2.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是中国社 会主义高校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任务之一。树立无产阶 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 要求,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0.4 0.4 课程概述 本课程系高校公共基础政治理论必修课,综合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即马 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也是高校政治理论课最基 础、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世 界观、方法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从而 培养并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任务1(支撑课程目标1、2):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意识观和实践观,掌握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原理,学会用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它认识论的区别。掌握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学会利用唯物史观来分析历课程应知史现象和现实问题。应会具体任务2(支撑课程目标1、2):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掌握马克思剩余内容要求价值理论,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任务3(支撑课程目标1、2):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认识到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授课建议:40学时,采用理论教学的授课形式实践目的: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应知实践形式及要求:学生根据自愿组合的原则形成社会实践小组。根据社会实践应会具体小组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定一个研究课题,选题可以教师指定或自选。实践小组制内容要求定实践计划,实施社会实践。整个活动在任课教师的统一指导下进行,最终以多媒(实践部体课件或实践报告形成成果,并根据成果形式适时在班内进行交流,以此作为评分分)的主要依据。授课建议:8学时,采用社会实践模式1.具备较高的师德水准。2.具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3.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师资标准4.具备比较高的理论素养,具备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5.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教学。6.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教育部的规定,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教材选用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3年版),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标准(2023年版)》编写组;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书号:ISBN978-7-04-059900-8:版次:2023年2月第2版。评价与本课程具体评价与考核标准包含:课程考核组成、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考核标准及其实现方式和课程各环节考核标准。撰写人:潘郁系(教研室)主任:蒋月锋学院(部)负责人:胡晓丽时间:2025年5月20日附件1一、课程考核组成考核项目评分方式通过考勤、课堂听讲、课堂表现(10%)回答问题时的表现过程考核(50%)作业(15%)作业评分课程实践(25%)根据社会调查报告评分2
2 课程应知 应会具体 内容要求 任务 1(支撑课程目标 1、2):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内涵,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意识观和实践观,掌握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 发展的原理,学会用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 它认识论的区别。掌握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学会利用唯物史观来分析历 史现象和现实问题。 任务 2(支撑课程目标 1、2):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掌握马克思剩余 价值理论,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 任务 3(支撑课程目标 1、2):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认识到在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授课建议:40 学时,采用理论教学的授课形式 课程应知 应会具体 内容要求 ( 实践部 分) 实践目的: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 生发现问题,并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形式及要求:学生根据自愿组合的原则形成社会实践小组。根据社会实践 小组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定一个研究课题,选题可以教师指定或自选。实践小组制 定实践计划,实施社会实践。整个活动在任课教师的统一指导下进行,最终以多媒 体课件或实践报告形成成果,并根据成果形式适时在班内进行交流,以此作为评分 的主要依据。 授课建议:8 学时,采用社会实践模式 师资标准 1.具备较高的师德水准。 2.具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3.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4.具备比较高的理论素养,具备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5.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6.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教材选用 标准 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教育部的规定,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 程重点教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023 年版),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023 年版)》编写组;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书号:ISBN 978-7-04-059900-8; 版次:2023 年 2 月第 2 版。 评价与 考核标准 本课程具体评价与考核标准包含:课程考核组成、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及其实现方式和课程各环节考核标准。 撰写人:潘郁 系(教研室)主任:蒋月锋 学院(部)负责人:胡晓丽 时间:2025 年 5 月 20 日 附件 1 一、课程考核组成 考核项目 评分方式 过程考核(50%) 课堂表现(10%) 通过考勤、课堂听讲、 回答问题时的表现 作业(15%) 作业评分 课程实践(25%) 根据社会调查报告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