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XLPE2%XLPE/OMMT12.402%XLPEJOMMT22.352.30电子位移极化的特点:2.252.202.152.1010210410-110010103105105所有电介质内均存在电子位移极化Frequency/Hz①建立极化时间极短,约为10-15s,极化程度取决于电场强度,其&,不随频率变化;②它具有弹性,无能量损耗。当外电场去掉后,依靠正、负电荷间的吸引力,作用中心又会马上重合。而整个呈现非极性,所以这种极化没有损耗。③温度对极化过程影响很小。17
电子位移极化的特点: ◼ 所有电介质内均存在电子位移极化 ①建立极化时间极短,约为10-15s,极化程度取决于电场 强度,其 εr不随频率变化; ②它具有弹性,无能量损耗。当外电场去掉后,依靠正、 负电荷间的吸引力,作用中心又会马上重合。而整个 呈现非极性,所以这种极化没有损耗。 ③温度对极化过程影响很小。 17
(离子式极化)B、离子位移极化离子位移极化:在外电场作用下,离子的位移造成的极化。:在无外电场时,正、负离子对称排列各离子对的偶极矩互相抵消,故平均偶极矩为零。E=0、加上外电场后,正、负离子向相反方向发生偏移,使平均偶极矩不再为零,介质对外呈现极性。针对由离子组成的介质。固体有机化合物多属离子式结构,如云母、陶瓷、玻璃等材料。E18
B、离子位移极化(离子式极化) ◼ 离子位移极化:在外电场作用下, 离子的位移造成的极化。 ✓ 在无外电场时,正、负离子对称排列, 各离子对的偶极矩互相抵消,故平均偶 极矩为零。 ✓ 加上外电场后,正、负离子向相反方向 发生偏移,使平均偶极矩不再为零,介 质对外呈现极性。 ◼ 针对由离子组成的介质。固体有机 化合物多属离子式结构,如云母、 陶瓷、玻璃等材料。 18
离子位移极化的特点:离子式极化只存在于离子结构的电介质中①形成极化所需的时间也很短,约为10-13s,故其s不随频率变化;②它具有弹性,几乎没有损耗。③极化程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具有不大的正的温度系数。19
离子位移极化的特点: 离子式极化只存在于离子结构的电介质中。 ①形成极化所需的时间也很短,约为10-13s,故其εr不随 频率变化; ②它具有弹性,几乎没有损耗。 ③极化程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εr 具有不大的正的温度 系数。 19
C、偶极子极化(转向极化)偶极子极化: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偶极性分子沿着电场方向定向排列,使整个介质对外呈现极性的现象称为偶极子式极化。20
C、偶极子极化(转向极化) ◼ 偶极子极化: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偶极性分子沿着电 场方向定向排列,使整个介质对外呈现极性的现象称 为偶极子式极化。 20
极化过程:当没有外电场时,单个的偶极子虽然具有极性,但各个偶极子均处在不停的热运动之中,分布非常混乱:对外的作用互相抵消,因此整个介质对外并不呈现极性。而在电场作用下,原来混乱分布的极性分子顺电场定向排列,因而显示出极性。EE=0+++1+十十+一++十一++一+有外电场时无外电场时21
E = 0 E 无外电场时 有外电场时 21 极化过程:当没有外电场时,单个的偶极子虽然具有极性,但各个 偶极子均处在不停的热运动之中,分布非常混乱,对外的作用互相 抵消,因此整个介质对外并不呈现极性。而在电场作用下,原来混 乱分布的极性分子顺电场定向排列,因而显示出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