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会抑制农业生产。政府通过支持价格或对有些商品实行最高限价,对那些关系 到国计民生的物品(如粮食、棉花、石油等战略物资)进行价格管制。为防止盲 目和过剩生产,预防伤及全民利益的事情发生,其价格则由政府依据一定规则来 制定。比如在美国,交通运输、银行保险、能源和农业部门的价格就是由独立管 制机构根据规范化的定价方法来制定的 (3)维护公平的竞争秩序。市场功能的发挥程度,取决于市场的竞争程度。 但是市场主体间的竞争并不总能持续地进行,不受限制的竞争有可能会导致对竞 争的破坏。竞争者有可能会由于兼并形成对市场的垄断,或就生产、价格、销售 条件等的串谋和协议而结束竞争,以及价格歧视、欺诈行为等,因此需要政府干 预以确保竞争的真正实现。政府通过制定包括公平交易与价格仲裁法、证券交易 法、公司法、反垄断法和消费者保护措施,以及运用保护和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 措施,如提供贷款、银行担保、筹集资金等来维护和增进市场竞争。为了防止少 数巨型公司和企业集团相互勾结起来操纵市场,秘密分配市场份额,政府必须采 取强硬的手段,运用公共权力予以法律制裁,以保证公平竞争的秩序 (4)质量管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商品的质量必须有严格的规定, 以防止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诸如出售的药品必须经过药品管理部门的批准,肉 类必须符合国家的质检标准,各种车辆必须符合交通管理部门的安全条例等等。 政府通过质量管制,以保证人们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宏观经济管理的重点是在经济目标的实现上,是指政府运用公共权力对经济 运行进行调控,以保持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实现髙增长、髙就 业和低通涨的经济目标。宏观经济的稳定是整个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前提 而市场自发运行总是以商业周期的波动、繁荣和衰落交替出现为特征的。不可避 免的经济波动和失衡,将损害每个人的利益,因此需要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运用 经济政策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运行进行间接调控,以及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 础。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职能主要包括: (1)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财政收支总量与结构的变化调控宏观 经济,使政府的经济目标得以实现的经济政策。在实践中,财政政策之于市场波 动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逆市场风向而动”。经济过热了,财政政策被 用来降温;经济发展速度过缓了,财政政策被用来刺激经济。其发挥作用的机理
30 降会抑制农业生产。政府通过支持价格或对有些商品实行最高限价,对那些关系 到国计民生的物品(如粮食、棉花、石油等战略物资)进行价格管制。为防止盲 目和过剩生产,预防伤及全民利益的事情发生,其价格则由政府依据一定规则来 制定。比如在美国,交通运输、银行保险、能源和农业部门的价格就是由独立管 制机构根据规范化的定价方法来制定的。 (3)维护公平的竞争秩序。市场功能的发挥程度,取决于市场的竞争程度。 但是市场主体间的竞争并不总能持续地进行,不受限制的竞争有可能会导致对竞 争的破坏。竞争者有可能会由于兼并形成对市场的垄断,或就生产、价格、销售 条件等的串谋和协议而结束竞争,以及价格歧视、欺诈行为等,因此需要政府干 预以确保竞争的真正实现。政府通过制定包括公平交易与价格仲裁法、证券交易 法、公司法、反垄断法和消费者保护措施,以及运用保护和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 措施,如提供贷款、银行担保、筹集资金等来维护和增进市场竞争。为了防止少 数巨型公司和企业集团相互勾结起来操纵市场,秘密分配市场份额,政府必须采 取强硬的手段,运用公共权力予以法律制裁,以保证公平竞争的秩序。 (4)质量管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商品的质量必须有严格的规定, 以防止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诸如出售的药品必须经过药品管理部门的批准,肉 类必须符合国家的质检标准,各种车辆必须符合交通管理部门的安全条例等等。 政府通过质量管制,以保证人们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宏观经济管理的重点是在经济目标的实现上,是指政府运用公共权力对经济 运行进行调控,以保持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实现高增长、高就 业和低通涨的经济目标。宏观经济的稳定是整个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前提, 而市场自发运行总是以商业周期的波动、繁荣和衰落交替出现为特征的。不可避 免的经济波动和失衡,将损害每个人的利益,因此需要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运用 经济政策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运行进行间接调控,以及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 础。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职能主要包括: (1)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财政收支总量与结构的变化调控宏观 经济,使政府的经济目标得以实现的经济政策。在实践中,财政政策之于市场波 动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逆市场风向而动”。经济过热了,财政政策被 用来降温;经济发展速度过缓了,财政政策被用来刺激经济。其发挥作用的机理
是,密切关注社会总需求的变化,通过调节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关系实现经济总量 的平衡。 财政政策包括两大基本部分:税收和政府开支。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基本支 点是累进税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两大部分,它们构成自动削减经济波动的第一道 屏障。累进税抑制宏观经济波动的机制是,当经济过热时,就业充分,个人收入 总额绝对增加。这时,累进税制度使得个人缴税部分的增长大幅度高于收入本身 的增长,这意味着政府将以更快的速度取走个人可能投入市场消费的货币额,达 到抑制总需求的目的。当经济过冷时,社会总需求不足,商品卖不出去,厂商被 迫限制生产,劳动者收入下降。这时,累进税制度又使个人缴税部分的下降大幅 度高于收入下降的速度,使个人收入的全部或大部分用于购买消费品,从而达到 刺激总需求的目的。社会保障制度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关系的作用机理是,当 个人获得一份工作有工资收入时,拥有购买生活必需品和消费品的货币,个人收 入与宏观经济运行处于偶合状态。一旦出现经济衰退,工厂大量裁员,众多失业 者形成的失业大军将剧烈减少本来就不足的有效需求。这时,失业救济制度“自 动”发挥作用:失业者能够领到一份救济金,既不致使劳动者陷入经济上的绝境, 同时又在宏观经济总量上增加了一块有效需求。当经济开始复苏时,社会总需求 增加,厂商开足马力生产,劳动者纷纷找到各自的工作岗位,政府支付的失业救 济金便自动停发,从而抽调一部分总需求,给日趋热化的宏观经济送去一阵“凉 风”。此外,政府还可通过举办公共工程、相机调节税种等随动调节的制度安排 抑制或刺激总需求。 调控宏观经济已成为现代政府的一项重要经济职责,财政政策也因其见效快 而经常成为各国政府优先考虑和使用的政策手段。不过,财政政策的运用也是有 代价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实践表明,过度依靠财政政策会带来许多副作用,比如, 政府在经济萧条中不得不接管涉及国计民生的若干公共设施,而企业收归国有往 往使企业摆脱了市场竞争法则,降低了整个市场高效率配置资源的功能;高失业 救济金既加重了政府的负担,助长了人们对政府的依赖,也不利于效率的提高 因此,财政政策干预经济的强度、深度以及具体形式的选择又是一个需要谨慎对 待的问题,其总的原则应当是“少管为好”、“尽可能市场,必要时政府
31 是,密切关注社会总需求的变化,通过调节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关系实现经济总量 的平衡。 财政政策包括两大基本部分:税收和政府开支。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基本支 点是累进税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两大部分,它们构成自动削减经济波动的第一道 屏障。累进税抑制宏观经济波动的机制是,当经济过热时,就业充分,个人收入 总额绝对增加。这时,累进税制度使得个人缴税部分的增长大幅度高于收入本身 的增长,这意味着政府将以更快的速度取走个人可能投入市场消费的货币额,达 到抑制总需求的目的。当经济过冷时,社会总需求不足,商品卖不出去,厂商被 迫限制生产,劳动者收入下降。这时,累进税制度又使个人缴税部分的下降大幅 度高于收入下降的速度,使个人收入的全部或大部分用于购买消费品,从而达到 刺激总需求的目的。社会保障制度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关系的作用机理是,当一 个人获得一份工作有工资收入时,拥有购买生活必需品和消费品的货币,个人收 入与宏观经济运行处于偶合状态。一旦出现经济衰退,工厂大量裁员,众多失业 者形成的失业大军将剧烈减少本来就不足的有效需求。这时,失业救济制度“自 动”发挥作用:失业者能够领到一份救济金,既不致使劳动者陷入经济上的绝境, 同时又在宏观经济总量上增加了一块有效需求。当经济开始复苏时,社会总需求 增加,厂商开足马力生产,劳动者纷纷找到各自的工作岗位,政府支付的失业救 济金便自动停发,从而抽调一部分总需求,给日趋热化的宏观经济送去一阵“凉 风”。此外,政府还可通过举办公共工程、相机调节税种等随动调节的制度安排 抑制或刺激总需求。 调控宏观经济已成为现代政府的一项重要经济职责,财政政策也因其见效快 而经常成为各国政府优先考虑和使用的政策手段。不过,财政政策的运用也是有 代价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实践表明,过度依靠财政政策会带来许多副作用,比如, 政府在经济萧条中不得不接管涉及国计民生的若干公共设施,而企业收归国有往 往使企业摆脱了市场竞争法则,降低了整个市场高效率配置资源的功能;高失业 救济金既加重了政府的负担,助长了人们对政府的依赖,也不利于效率的提高。 因此,财政政策干预经济的强度、深度以及具体形式的选择又是一个需要谨慎对 待的问题,其总的原则应当是“少管为好”、“尽可能市场,必要时政府
(2)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国家采用的调整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种种政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活跃、成熟,国家发行货币的公共管理职能已演变为政府调 控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得力手段。我们知道,货币是交易的媒介,是商品经济和 市场经济的“血液”,相对于特定时空范围内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准、流通速度、 总交易量三项因素,货币供应量应当有一个确定的、健康的数额。高于这个数额 值域,将导致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造成通货膨胀;低于这个数额,将使 货币这一特殊商品的价格一一利率上升,利率上升抬高投资成本,较高的投资成 本必然降低投资者对利润的预期而削减投资,投资减少对经济带来的后果则是经 济增长停滞,新増就业机会减少。不难看出,控制货币供应的“水龙头”,控制 银根,是一个涉及所有人利益的公共管理职能,它应该、也必须而且也只能由政 府来承担。 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主要政策工具有: (1)法定准备金。中央银行作为政府主管货币发行业务的行政机构,有权 为所有商业银行规定(法定)淮备金,或者说,规定商业银行的备付金在存款总 量当中的比例。 (2)贴现率。中央银行必须经常地与商业银行展开金融业务,及时地吸纳 或吐出货币,使投入市场流通的货币量或者增加、或者减少。 (3)公开市场业务。政府出售或回收债券 上述政策工具的使用会带来增加或减少货币量的神奇结果。其作用机理是, 当经济高涨,需求旺盛,中央政府提高法定准备金、提高贴现率,以及向商业银 行发放债券。提高法定准备金和贴现率,意味商业银行可用于贷款的数量减少 当货币量普遍减少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利率将会上升。利率上升一方面会抑 制投资,另一方面会把更多家庭节余的货币吸入商业银行。两者共同作用,使过 热的投资和消费水平随之降温,通货膨胀趋缓。中央银行通过商业银行发放债券, 使货币回笼,也起到减少货币在市场上的流量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中央政府 控制银根的方式远不如此简单,其具体工作过程有极为严格的行政技术要求。 与财政政策相比,货币政策调控市场运行的方式相对更间接一些,政府利用 公共权力执掌货币流量的总开关,借助利率杠杆间接调控宏观经济,而不直接插 手扩张或抑制总需求,有助于保护市场固有的配置效率。加之货币政策操作中行
32 (2)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国家采用的调整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种种政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活跃、成熟,国家发行货币的公共管理职能已演变为政府调 控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得力手段。我们知道,货币是交易的媒介,是商品经济和 市场经济的“血液”,相对于特定时空范围内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准、流通速度、 总交易量三项因素,货币供应量应当有一个确定的、健康的数额。高于这个数额 值域,将导致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造成通货膨胀;低于这个数额,将使 货币这一特殊商品的价格——利率上升,利率上升抬高投资成本,较高的投资成 本必然降低投资者对利润的预期而削减投资,投资减少对经济带来的后果则是经 济增长停滞,新增就业机会减少。不难看出,控制货币供应的“水龙头”,控制 银根,是一个涉及所有人利益的公共管理职能,它应该、也必须而且也只能由政 府来承担。 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主要政策工具有: (1)法定准备金。中央银行作为政府主管货币发行业务的行政机构,有权 为所有商业银行规定(法定)准备金,或者说,规定商业银行的备付金在存款总 量当中的比例。 (2)贴现率。中央银行必须经常地与商业银行展开金融业务,及时地吸纳 或吐出货币,使投入市场流通的货币量或者增加、或者减少。 (3)公开市场业务。政府出售或回收债券。 上述政策工具的使用会带来增加或减少货币量的神奇结果。其作用机理是, 当经济高涨,需求旺盛,中央政府提高法定准备金、提高贴现率,以及向商业银 行发放债券。提高法定准备金和贴现率,意味商业银行可用于贷款的数量减少, 当货币量普遍减少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利率将会上升。利率上升一方面会抑 制投资,另一方面会把更多家庭节余的货币吸入商业银行。两者共同作用,使过 热的投资和消费水平随之降温,通货膨胀趋缓。中央银行通过商业银行发放债券, 使货币回笼,也起到减少货币在市场上的流量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中央政府 控制银根的方式远不如此简单,其具体工作过程有极为严格的行政技术要求。 与财政政策相比,货币政策调控市场运行的方式相对更间接一些,政府利用 公共权力执掌货币流量的总开关,借助利率杠杆间接调控宏观经济,而不直接插 手扩张或抑制总需求,有助于保护市场固有的配置效率。加之货币政策操作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