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第一下 县,属南郡,楚之鄢邑也,故城在今襄州率道县南。 是岁,罢州牧,置刺史。① (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秩六百石,员十三人。成帝绥和元年更名牧 秩二千石。哀帝建平二年复为刺史,元寿二年复为牧。经王莽变革,至建武元年复置牧, 今改置刺史 十九年春正月庚子,追尊孝宣皇帝曰中宗。始祠昭帝、元帝于太庙,(成帝、哀帝、平帝于长 安,舂陵节侯以下四世于章陵。 汉官仪曰:“光武第虽十二,于父子之次,于成帝为兄弟,于哀帝为诸父,于平帝为祖 父,皆不可为之後。上至元帝,于光武为父,故上继元帝而为九代。故河图云‘赤九会 昌’,谓光武也。”然则宣帝为(曾)祖,故追尊及祠之。 妖巫单臣、傅镇等反,据原武,遣太中大夫臧宫围之。夏四月,拔原武,斩臣、镇等 伏波将军马援破交址,斩征侧等。因击破九真贼都阳等,降之。 闰月戊申,进赵、齐、鲁三国公爵为王 六月戊申,诏曰:“春秋之义,立子以贵。①东海王阳,皇后之子,宜承大统。皇太子强,崇执 谦退,愿备藩国。父子之情,重久违之。其以强为东海王,立阳为皇太子,改名庄。” 公羊传曰:“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公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 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秋九月,南巡狩。壬申,幸南阳,进幸汝南南顿县舍,置酒会,赐吏人,复南顿田租岁。父老 前叩头言:“皇考居此日久,陛下识知寺舍,(每来辄加厚恩,愿赐复十年。”帝曰:“天下重器,常 恐不任,日复一日,安敢远期十岁乎?” 吏人又言:“陛下实惜之,何言谦也?”帝大笑,复增一岁。进幸淮阳、梁、沛。 1)蔡邕独断曰:“陛,阶陛也。与天子言不敢指斥,故云陛下。”风俗通曰:“寺,司也 诸官府所止皆曰寺。”光武尝从皇考至南顿,故识知官府舍宇。 西南夷寇益州郡,(遣武威将军刘尚讨之。越嵩太守任贵谋叛,十二月,刘尚袭贵,诛之。 常璩华阳国志云:“武帝元封二年叟夷反,将军郭昌讨平之,因开为益州郡。”故城在 今昆州晋宁县是也 是岁,复置函谷关都尉。()脩西京宫室。 ()九年省,今复置 二十年春二月戊子,车驾还宫。 夏四月庚辰,大司徒戴涉下狱死。①大司空窦融免 古今注曰:“坐入故太公仓令奚涉罪。” 五月辛亥,大司马吴汉薨。 匈奴寇上党、天水,遂至扶风。 六月庚寅,广汉太守蔡茂为大司徒,太仆朱浮为大司空。壬辰,左中郎将刘隆为骠骑将军,行 大司马事。() (武帝省太尉,置大司马将军:成帝赐金印紫绶,置官属,禄比丞相:哀帝去将军,位在 司徒上。见前书 乙未,徙中山王辅为沛王 秋,东夷韩国人率众诣乐浪内附。() ()东夷有辰韩、卞韩、马韩,谓之三韩国也。 冬十月,东巡狩。甲午,幸鲁,进幸东海、楚、沛国 十二月,匈奴寇天水 壬寅,车驾还宫。 是岁,省五原郡,徙其吏人置河东。复济阳县傜役六岁。 第26页
後汉书卷一下 光武帝纪第一下 第 26 页 ⑴县,属南郡,楚之鄢邑也,故城在今襄州率道县南。 是岁,罢州牧,置刺史。⑴ ⑴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秩六百石,员十三人。成帝绥和元年更名牧, 秩二千石。哀帝建平二年复为刺史,元寿二年复为牧。经王莽变革,至建武元年复置牧, 今改置刺史。 十九年春正月庚子,追尊孝宣皇帝曰中宗。始祠昭帝、元帝于太庙,⑴成帝、哀帝、平帝于长 安,舂陵节侯以下四世于章陵。 ⑴汉官仪曰:“光武第虽十二,于父子之次,于成帝为兄弟,于哀帝为诸父,于平帝为祖 父,皆不可为之後。上至元帝,于光武为父,故上继元帝而为九代。故河图云‘赤九会 昌’,谓光武也。”然则宣帝为( 曾) 祖,故追尊及祠之。 妖巫单臣、傅镇等反,据原武,遣太中大夫臧宫围之。夏四月,拔原武,斩臣、镇等。 伏波将军马援破交址,斩征侧等。因击破九真贼都阳等,降之。 闰月戊申,进赵、齐、鲁三国公爵为王。 六月戊申,诏曰:“春秋之义,立子以贵。⑴东海王阳,皇后之子,宜承大统。皇太子强,崇执 谦退,愿备藩国。父子之情,重久违之。其以强为东海王,立阳为皇太子,改名庄。” ⑴公羊传曰:“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公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 何以] 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秋九月,南巡狩。壬申,幸南阳,进幸汝南南顿县舍,置酒会,赐吏人,复南顿田租岁。父老 前叩头言:“皇考居此日久,陛下识知寺舍,⑴每来辄加厚恩,愿赐复十年。”帝曰:“天下重器,常 恐不任,日复一日,安敢远期十岁乎?” 吏人又言:“陛下实惜之,何言谦也?”帝大笑,复增一岁。进幸淮阳、梁、沛。 ⑴蔡邕独断曰:“陛,阶陛也。与天子言不敢指斥,故云陛下。”风俗通曰:“寺,司也。 诸官府所止皆曰寺。”光武尝从皇考至南顿,故识知官府舍宇。 西南夷寇益州郡,⑴遣武威将军刘尚讨之。越巂太守任贵谋叛,十二月,刘尚袭贵,诛之。 ⑴常璩华阳国志云:“武帝元封二年叟夷反,将军郭昌讨平之,因开为益州郡。”故城在 今昆州晋宁县是也。 是岁,复置函谷关都尉。⑴脩西京宫室。 ⑴九年省,今复置。 二十年春二月戊子,车驾还宫。 夏四月庚辰,大司徒戴涉下狱死。⑴大司空窦融免。 ⑴古今注曰:“坐入故太公仓令奚涉罪。” 五月辛亥,大司马吴汉薨。 匈奴寇上党、天水,遂至扶风。 六月庚寅,广汉太守蔡茂为大司徒,太仆朱浮为大司空。壬辰,左中郎将刘隆为骠骑将军,行 大司马事。⑴ ⑴武帝省太尉,置大司马将军;成帝赐金印紫绶,置官属,禄比丞相;哀帝去将军,位在 司徒上。见前书。 乙未,徙中山王辅为沛王。 秋,东夷韩国人率众诣乐浪内附。⑴ ⑴东夷有辰韩、卞韩、马韩,谓之三韩国也。 冬十月,东巡狩。甲午,幸鲁,进幸东海、楚、沛国。 十二月,匈奴寇天水。 壬寅,车驾还宫。 是岁,省五原郡,徙其吏人置河东。复济阳县傜役六岁
後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第一下 二十一年春正月,武威将军刘尚破益州夷,平之。 夏四月,安定属国胡叛,屯聚青山,①遣将兵长史陈欣讨平之。 (青山在今庆州马岭县西北 2欣音欣 秋,鲜卑寇辽东,辽东太守祭肜大破之 冬十月,遣伏波将军马援出塞击乌桓,不克 匈奴寇上谷、中山 其冬,鄯善王、车师王等十六国皆遣子入侍奉献,愿请都护。(帝以中国初定,未遑外事,乃 还其侍子,厚加赏赐 (都护,宣帝置,始以郑吉为之,秩比二千石。都,总也。言总护南北道 居乌垒城,察西域诸国动静以闻。事见前书。 十二年春闰月丙戌,幸长安,祠高庙,遂有事十一陵。二月己巳,至自长安 夏五月乙未晦,日有食之。 秋七月,司隶校尉苏邺下狱死。 九月戊辰,地震裂。制诏曰:“日者地震,南阳尤甚。夫地者,任物至重,静而不动者也。而今 震裂,咎在君上。鬼神不顺无德,灾殃将及吏人,朕甚惧焉。其令南阳勿输今年田租刍焻。遣谒者 案行,其死罪系囚在戊辰以前,减死罪一等;徒皆口解钳,衣丝絮。赐郡中居人压死者棺钱,人 三千。其口赋逋税而庐宅尤破坏者,勿收责。③吏人死亡,或在坏垣毁屋之下,而家羸弱不能收拾 者,其以见钱谷取佣,为寻求之。” ω口,解脱也。仓颉篇曰:“钳,鈥也。”音奇炎反。前书音义曰:“鈇,足钳也。”音 走计反,又大盖反。旧法,在徒役者不得衣丝絮,今赦许之 2汉仪注曰:“人年十五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一。又七岁至十四出口钱,人 十,以供天子;至武帝时又口加三钱,以补车骑马。”逋税谓欠田租也。 冬十月壬子,大司空朱浮免。癸丑,光禄勋杜林为大司空。 是岁,齐王章薨。青州蝗。匈奴奠鞬日逐王比Φ遺使诣渔阳请和亲,使中郎将李茂报命。乌桓 击破匈奴,匈奴北徙,幕南地空。②诏罢诸边郡亭候吏卒。 (1)奠音于六反。鞬音纪言反。比,其名也 前书音义曰:“沙土曰幕,即今碛也 十三年春正月,南郡蛮叛,遣武威将军刘尚讨破之,徙其种人于江夏。( (郡名,故城在今安州云梦县东南 夏五月丁卯,大司徒蔡茂薨。 秋八月丙戌,大司空杜林薨。 九月辛未,陈留太守玉况为大司徒。 况字文伯,京兆人。玉音肃。 冬十月丙申,太仆张纯为大司空。 高句丽率种人诣乐浪内属 十二月,武陵蛮叛,寇掠郡县,遣刘尚讨之,战于沅水,①尚军败殁 (武陵,郡,今朗州也。沅,水名,出群柯,东北过临沅县,至长沙入洞庭湖 是岁,匈奴萸鞬日逐王比率部曲遣使诣西河内附。 十四年春正月乙亥,大赦天下 匈奴奠鞬日逐王比遣使款五原塞,求扦御北虏。 秋七月,武陵蛮寇临沅,(遣谒者李嵩、中山太守马成讨蛮,不克,于是伏波将军马援率四将 军讨之。 ()县名,属武陵郡,故城在今朗州武陵县 第27页
後汉书卷一下 光武帝纪第一下 第 27 页 二十一年春正月,武威将军刘尚破益州夷,平之。 夏四月,安定属国胡叛,屯聚青山,⑴遣将兵长史陈欣讨平之。⑵ ⑴青山在今庆州马岭县西北。 ⑵欣音欣。 秋,鲜卑寇辽东,辽东太守祭肜大破之。 冬十月,遣伏波将军马援出塞击乌桓,不克。 匈奴寇上谷、中山。 其冬,鄯善王、车师王等十六国皆遣子入侍奉献,愿请都护。⑴帝以中国初定,未遑外事,乃 还其侍子,厚加赏赐。 ⑴都护,宣帝置,始以郑吉为之,秩比二千石。都,总也。言总护南北道。 居乌垒城,察西域诸国动静以闻。事见前书。 二十二年春闰月丙戌,幸长安,祠高庙,遂有事十一陵。二月己巳,至自长安。 夏五月乙未晦,日有食之。 秋七月,司隶校尉苏邺下狱死。 九月戊辰,地震裂。制诏曰:“日者地震,南阳尤甚。夫地者,任物至重,静而不动者也。而今 震裂,咎在君上。鬼神不顺无德,灾殃将及吏人,朕甚惧焉。其令南阳勿输今年田租刍焒。遣谒者 案行,其死罪系囚在戊辰以前,减死罪一等;徒皆囗解钳,衣丝絮。⑴赐郡中居人压死者棺钱,人 三千。其口赋逋税而庐宅尤破坏者,勿收责。⑵吏人死亡,或在坏垣毁屋之下,而家羸弱不能收拾 者,其以见钱谷取佣,为寻求之。” ⑴囗,解脱也。仓颉篇曰:“钳,釱也。”音奇炎反。前书音义曰:“釱,足钳也。”音 徒计反,又大盖反。旧法,在徒役者不得衣丝絮,今赦许之。 ⑵汉仪注曰:“人年十五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一筭。又七岁至十四出口钱,人 二十,以供天子;至武帝时又口加三钱,以补车骑马。”逋税谓欠田租也。 冬十月壬子,大司空朱浮免。癸丑,光禄勋杜林为大司空。 是岁,齐王章薨。青州蝗。匈奴薁鞬日逐王比⑴遣使诣渔阳请和亲,使中郎将李茂报命。乌桓 击破匈奴,匈奴北徙,幕南地空。⑵诏罢诸边郡亭候吏卒。 ⑴薁音于六反。鞬音纪言反。比,其名也。 ⑵前书音义曰:“沙土曰幕,即今碛也。” 二十三年春正月,南郡蛮叛,遣武威将军刘尚讨破之,徙其种人于江夏。⑴ ⑴郡名,故城在今安州云梦县东南。 夏五月丁卯,大司徒蔡茂薨。 秋八月丙戌,大司空杜林薨。 九月辛未,陈留太守玉况为大司徒。⑴ ⑴况字文伯,京兆人。玉音肃。 冬十月丙申,太仆张纯为大司空。 高句丽率种人诣乐浪内属。 十二月,武陵蛮叛,寇掠郡县,遣刘尚讨之,战于沅水,⑴尚军败殁。 ⑴武陵,郡,今朗州也。沅,水名,出牂柯,东北过临沅县,至长沙入洞庭湖。 是岁,匈奴薁鞬日逐王比率部曲遣使诣西河内附。 二十四年春正月乙亥,大赦天下。 匈奴薁鞬日逐王比遣使款五原塞,求扞御北虏。 秋七月,武陵蛮寇临沅,⑴遣谒者李嵩、中山太守马成讨蛮,不克,于是伏波将军马援率四将 军讨之。 ⑴县名,属武陵郡,故城在今朗州武陵县
後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第一下 诏有司申明旧制阿附蕃王法。① (1武帝时有淮南、衡山之谋,作左官之律,设附益之法。前书音义曰:“人道尚右,言舍 天子,仕诸侯为左官。左,僻也。”阿曲附益王侯者,将有重法 是为旧制,今更申明之。 冬十月,匈奴奠鞬日逐王比自立为南单于,于是分为南、北匈奴 十五春正月,辽东徼外貊人①)寇右北平、渔阳、上谷、太原,辽东太守祭肜招降之。乌桓大 人来朝。(2 (1貊人,秽貊国人也。貊音陌 2大人谓渠帅也 南单于遣使诣阙贡献,奉蕃称臣;又遣其左贤王击破北匈奴,却地千余里。三月,南单于遣子 入侍 戊申晦,日有食之 伏波将军马援等破武陵蛮于临沅。冬十月,叛蛮悉降 夫分 余王遣使奉献 ()夫余国在海东,去玄菟千里余 是岁,乌桓大人率众内属,诣阙朝贡。 十六年[春]正月,诏有司增百官奉。(其千石已上,减于西京旧制;六百石已下,增于旧秩 续汉志曰:“大将军、三公奉月三百五十斛,秩中二千石奉月百八十斛,二千石月百二 十斛,比二千石月百斛,千石月九十斛,比千石月八十斛,六百石月七十斛,比六百石 月五十五斛,四百石月五十斛,比四百石月四十五斛,三百石月四十斛,比三百石月 十七斛,二百石月三十斛,比二百石月二十七斛,百石月十六斛,斗食月十一斛,佐史 月八斛。凡诸受奉,钱谷各半。”奉音扶用反。 初作寿陵。)将作大匠窦融上言园陵广袤,无虑所用。(2)帝曰:“古者帝王之葬,皆陶人瓦器, 木车茅马,③使後世之人不知其处。太宗识终始之义,景帝能述遵孝道,遭天下反复,而霸陵独完 受其福,岂不美哉!(今所制地不过二三顷,无为山陵,陂池裁令流水而已。”⑤ (初作陵未有名,故号寿陵,盖取久长之义也。汉自文帝以後皆预作陵,今循旧制也 2前书曰:“将作少府,秦官,掌宫室,景帝改为大匠,秩二千石。”说文曰:“南北曰 袤,东西曰广。”广雅曰:“无虑,都凡也。”谓请园陵都凡制度也。袤音茂 (3礼日:“涂车刍灵,自古有之。”郑玄注云:“刍灵,东茅为人马也。” (谓赤眉入长安,惟霸陵不掘 言不起山陵,裁令封土,陂池不停水而已。陂音普何反。池音徒何反 遣中郎将段郴授南单于玺绶,令入居云中,φ始置使匈奴中郎将,将兵卫护之。②南单于遣子入 侍,奉奏诣阙。于是云中、五原、朔方、北地、定襄、贗门、上谷、代八郡民归于本土。遣谒者分 将施刑补理城郭。③3发遣边民在中国者,布还诸县,皆赐以装钱,转输给食。( (郡名,在今胜州北。郴音丑林反 2中郎将即段郴也。汉官仪曰“使匈奴中郎将屯西河美稷县”也 施与口同,解见上。 (东观记曰:“时城郭丘墟,扫地更为,上悔前徙之。” 十七年夏四月戊午,大司徒玉况薨。 五月丁丑,诏曰:“昔契作司徒,禹作司空,皆无‘大’名,其令二府去‘大’。”()又改大司马 为太尉。骠骑大将军行大司马刘隆即日罢,太仆赵口为太尉,大司农冯勤为司徒。 (朱祐奏宜令三公并去“大”名,以法经典,帝从其议。 益州郡徼外蛮夷率种人内属。 北匈奴遣使诣武威乞和亲 第28页
後汉书卷一下 光武帝纪第一下 第 28 页 诏有司申明旧制阿附蕃王法。⑴ ⑴武帝时有淮南、衡山之谋,作左官之律,设附益之法。前书音义曰:“人道尚右,言舍 天子,仕诸侯为左官。左,僻也。”阿曲附益王侯者,将有重法。 是为旧制,今更申明之。 冬十月,匈奴薁鞬日逐王比自立为南单于,于是分为南、北匈奴。 二十五春正月,辽东徼外貊人⑴寇右北平、渔阳、上谷、太原,辽东太守祭肜招降之。乌桓大 人来朝。⑵ ⑴貊人,秽貊国人也。貊音陌。 ⑵大人谓渠帅也。 南单于遣使诣阙贡献,奉蕃称臣;又遣其左贤王击破北匈奴,却地千余里。三月,南单于遣子 入侍。 戊申晦,日有食之。 伏波将军马援等破武陵蛮于临沅。冬十月,叛蛮悉降。 夫余王遣使奉献。⑴ ⑴夫余国在海东,去玄菟千里余。 是岁,乌桓大人率众内属,诣阙朝贡。 二十六年[春]正月,诏有司增百官奉。⑴其千石已上,减于西京旧制;六百石已下,增于旧秩。 ⑴续汉志曰:“大将军、三公奉月三百五十斛,秩中二千石奉月百八十斛,二千石月百二 十斛,比二千石月百斛,千石月九十斛,比千石月八十斛,六百石月七十斛,比六百石 月五十五斛,四百石月五十斛,比四百石月四十五斛,三百石月四十斛,比三百石月三 十七斛,二百石月三十斛,比二百石月二十七斛,百石月十六斛,斗食月十一斛,佐史 月八斛。凡诸受奉,钱谷各半。”奉音扶用反。 初作寿陵。⑴将作大匠窦融上言园陵广袤,无虑所用。⑵帝曰:“古者帝王之葬,皆陶人瓦器, 木车茅马,⑶使後世之人不知其处。太宗识终始之义,景帝能述遵孝道,遭天下反复,而霸陵独完 受其福,岂不美哉!⑷今所制地不过二三顷,无为山陵,陂池裁令流水而已。”⑸ ⑴初作陵未有名,故号寿陵,盖取久长之义也。汉自文帝以後皆预作陵,今循旧制也。 ⑵前书曰:“将作少府,秦官,掌宫室,景帝改为大匠,秩二千石。”说文曰:“南北曰 袤,东西曰广。”广雅曰:“无虑,都凡也。”谓请园陵都凡制度也。袤音茂。 ⑶礼曰:“涂车刍灵,自古有之。”郑玄注云:“刍灵,东茅为人马也。” ⑷谓赤眉入长安,惟霸陵不掘。 ⑸言不起山陵,裁令封土,陂池不停水而已。陂音普何反。池音徒何反。 遣中郎将段郴授南单于玺绶,令入居云中,⑴始置使匈奴中郎将,将兵卫护之。⑵南单于遣子入 侍,奉奏诣阙。于是云中、五原、朔方、北地、定襄、鴈门、上谷、代八郡民归于本土。遣谒者分 将施刑补理城郭。⑶发遣边民在中国者,布还诸县,皆赐以装钱,转输给食。⑷ ⑴郡名,在今胜州北。郴音丑林反。 ⑵中郎将即段郴也。汉官仪曰“使匈奴中郎将屯西河美稷县”也。 ⑶施与囗同,解见上。 ⑷东观记曰:“时城郭丘墟,扫地更为,上悔前徙之。” 二十七年夏四月戊午,大司徒玉况薨。 五月丁丑,诏曰:“昔契作司徒,禹作司空,皆无‘大’名,其令二府去‘大’。”⑴又改大司马 为太尉。骠骑大将军行大司马刘隆即日罢,太仆赵囗为太尉,大司农冯勤为司徒。 ⑴朱祐奏宜令三公并去“大”名,以法经典,帝从其议。 益州郡徼外蛮夷率种人内属。 北匈奴遣使诣武威乞和亲。⑴
後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第一下 武威,郡,故城在今凉州姑臧县西北,故凉城是也 冬,鲁王兴、齐王石始就国。 二十八年春正月己巳,徙鲁王兴为北海王,以鲁国益东海。赐东海王强虎贲、旄头、钟虞之乐 (汉官仪曰:“虎贲千五百人,戴鹖尾,属虎贲中郎将。”又云:“旧选羽林为旄头,被 发先口。”魏文帝列异传曰:“秦文公时梓树化为牛,以骑击之,骑不胜,或堕地髻解 被发,牛畏之,入水,故秦因是置旄头骑,使先口。”尔雅曰:“木谓之虞。”所以悬 钟磬也。说文曰:“虞饰为猛兽 夏六月丁卯,沛太后郭氏薨,因诏郡县捕王侯宾客,坐死者数千人。① 时更始子鲤因沛献王辅杀刘盆子兄恭,故王侯宾客多坐死。 秋八月戊寅,东海王强、沛王辅、楚王英、济南王康、淮阳王延始就国 冬十月癸酉,诏死罪系囚皆一切募下蚕室,φ其女子宫。2 (蚕室,宫刑狱名。宫刑者畏风,须暖,作窨室蓄火如蚕室,因以名焉 窨音一禁反。见前书音义 (2)谓幽闭也 北匈奴遣使贡献,乞和亲 二十九年春二月丁巳朔,日有食之。遣使者举冤狱,出系囚。 庚申,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口、寡、孤、独、笃口、贫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 夏四月乙丑,诏令天下系囚自殊死已下及徒各减本罪一等,其余赎罪输作各有差 三十年春正月,鲜卑大人内属,朝贺 月,东巡狩。甲子,幸鲁,进幸济南。闰月癸丑,车驾还宫 有星孛于紫宫。 夏四月戊子,徙左翊王焉为中山王。 五月,大水。 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口、寡、孤、独、笃口、贫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 秋七月丁酉,幸鲁国。复济阳县是年傜役。冬十一月丁酉,至自鲁 十一年夏五月,大水。 戊辰,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口、寡、孤、独、笃口、贫不能自存者粟,人六斛。 癸酉晦,日有食之。 是夏,蝗。 秋九月甲辰,诏令死罪系囚皆一切募下蚕室,其女子宫 是岁,陈留雨谷,形如稗实。北匈奴遣使奉献。 (杜预注左传云:“稗,草之似谷者。”音蒲懈反 中元元年春正月,东海王强、沛王辅、楚王英、济南王康、淮阳王延、赵王盱皆来朝。① (1盱音况于反 丁卯,东巡狩。二月己卯,幸鲁,进幸太山。北海王兴、齐王石朝于东岳。辛卯,柴望岱宗 登封太山:甲午,禅于梁父。 )岱宗,太山也。梁父,太山下小山也。封谓聚土为口,墠谓除地而祭。 改“墠”为“禅”,神之也。续汉志曰:“时上御辇升山,即位于口南,北面,尚书令奉玉牒检, 皇帝以寸三分玺亲封之。藏玉牒已,复石覆讫,尚书令以五寸印封石检毕,皇帝再拜。禅祭地于梁 阴,以高后配,山川群神从祀焉。其玉牒文秘,刻石文辞多,不载。” 三月戊辰,司空张纯薨 夏四月癸酉,车驾还宫。己卯,大赦天下。复嬴、博、梁父、奉高,①勿出今年田租刍焻。改 年为中元。 第29页
後汉书卷一下 光武帝纪第一下 第 29 页 ⑴武威,郡,故城在今凉州姑臧县西北,故凉城是也。 冬,鲁王兴、齐王石始就国。 二十八年春正月己巳,徙鲁王兴为北海王,以鲁国益东海。赐东海王强虎贲、旄头、钟虡之乐。 ⑴ ⑴汉官仪曰:“虎贲千五百人,戴鹖尾,属虎贲中郎将。”又云:“旧选羽林为旄头,被 发先囗。”魏文帝列异传曰:“秦文公时梓树化为牛,以骑击之,骑不胜,或堕地髻解 被发,牛畏之,入水,故秦因是置旄头骑,使先囗。”尔雅曰:“木谓之虡。”所以悬 钟磬也。说文曰:“虡饰为猛兽。” 夏六月丁卯,沛太后郭氏薨,因诏郡县捕王侯宾客,坐死者数千人。⑴ ⑴时更始子鲤因沛献王辅杀刘盆子兄恭,故王侯宾客多坐死。 秋八月戊寅,东海王强、沛王辅、楚王英、济南王康、淮阳王延始就国。 冬十月癸酉,诏死罪系囚皆一切募下蚕室,⑴其女子宫。⑵ ⑴蚕室,宫刑狱名。宫刑者畏风,须暖,作窨室蓄火如蚕室,因以名焉。 窨音一禁反。见前书音义。 ⑵谓幽闭也。 北匈奴遣使贡献,乞和亲。 二十九年春二月丁巳朔,日有食之。遣使者举冤狱,出系囚。 庚申,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囗、寡、孤、独、笃囗、贫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 夏四月乙丑,诏令天下系囚自殊死已下及徒各减本罪一等,其余赎罪输作各有差。 三十年春正月,鲜卑大人内属,朝贺。 二月,东巡狩。甲子,幸鲁,进幸济南。闰月癸丑,车驾还宫。 有星孛于紫宫。 夏四月戊子,徙左翊王焉为中山王。 五月,大水。 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囗、寡、孤、独、笃囗、贫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 秋七月丁酉,幸鲁国。复济阳县是年傜役。冬十一月丁酉,至自鲁。 三十一年夏五月,大水。 戊辰,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囗、寡、孤、独、笃囗、贫不能自存者粟,人六斛。 癸酉晦,日有食之。 是夏,蝗。 秋九月甲辰,诏令死罪系囚皆一切募下蚕室,其女子宫。 是岁,陈留雨谷,形如稗实。⑴北匈奴遣使奉献。 ⑴杜预注左传云:“稗,草之似谷者。”音蒲懈反。 中元元年春正月,东海王强、沛王辅、楚王英、济南王康、淮阳王延、赵王盱皆来朝。⑴ ⑴盱音况于反。 丁卯,东巡狩。二月己卯,幸鲁,进幸太山。北海王兴、齐王石朝于东岳。辛卯,柴望岱宗, 登封太山;甲午,禅于梁父。⑴ ⑴岱宗,太山也。梁父,太山下小山也。封谓聚土为囗,墠谓除地而祭。 改“墠”为“禅”,神之也。续汉志曰:“时上御辇升山,即位于囗南,北面,尚书令奉玉牒检, 皇帝以寸三分玺亲封之。藏玉牒已,复石覆讫,尚书令以五寸印封石检毕,皇帝再拜。禅祭地于梁 阴,以高后配,山川群神从祀焉。其玉牒文秘,刻石文辞多,不载。” 三月戊辰,司空张纯薨。 夏四月癸酉,车驾还宫。己卯,大赦天下。复嬴、博、梁父、奉高,⑴勿出今年田租刍焒。改 年为中元
後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第一下 四县属太山郡,故城在今兖州博城县界。 行幸长安。戊子,祀长陵。五月乙丑,至自长安 六月辛卯,太仆冯鲂为司空 乙未,司徒冯勤薨 是夏,京师醴泉涌出,①饮之者固疾皆愈,惟眇、蹇者不瘳。又有赤草生于水崖。②2郡国频上甘 露。群臣奏言:“地只灵应而朱草萌生。③孝宣帝每有嘉瑞,辄以改元,神爵、五凤、甘露、黄龙, 列为年纪,盖以感致神只,表彰德信。是以化致升平,称为中兴。今天下清宁,灵物仍降。陛下情 存损挹,推而不居,岂可使祥符显庆,没而无闻?宜令太史撰集,(四)以传来世。”帝不纳。常自谦 无德,每郡国所上,辄抑而不当,故史官罕得记焉 (尚书中候曰“俊乂在官,则醴泉出”也。 2赤草,朱草也。大戴礼曰:“朱草日生一叶,至十五日己後日落一叶,周而复始。 (3孝经援神契曰:“德至草木,即朱草生。” (太史,史官之长也。前书音义曰:“太史公,武帝置,位在丞相之上。 秋,郡国三蝗。 冬十月辛未,司隶校尉东莱李欣为司徒 甲申,使司空告祠高庙曰:“高皇帝与群臣约,非刘氏不王。吕太后贼害三赵,(专王吕氏,赖 社稷之灵,禄、产伏诛,②天命几坠,危朝更安。吕太后不宜配食高庙,同祧至尊。薄太后母德慈 仁,③孝文皇帝贤明临国,子孙赖福,延祚至今。其上薄太后尊号曰高皇后,配食地只。迁吕太后 庙主于园,四时上祭。”(0 谓高帝子赵幽王友、赵恭王恢、赵隐王如意 2吕产、吕禄,并吕后兄弟子。吕后崩,各拥南北军,欲为乱,周勃、陈平等诛之。 (3薄太后,高帝姬,孝文帝之母。 (园谓茔域也,于中置寝。 十一月甲子晦,日有食之。 是岁,初起明堂、灵台、辟雍,及北郊兆域。宣布图谶于天下。复济阳、南顿是年傜役。参 狼羌寇武都,败郡兵,陇西太守刘盱遣军救之,及武都郡兵讨叛羌,皆破之。 (大戴礼云:“明堂者凡九室,一室有四户八牖,三十六户,七十二牖。以茅盖上,上员 下方。赤缀户也,白缀牖也。”礼图又曰:“建武三十一年,作明堂,上员下方。十 堂法日辰。九室法九州。室八口,八九七十二,法一时之王。室有十二户,法阴阳之数 胡伯始云:“古清庙盖以茅,今盖以瓦,下藉茅,存古制也。”汉官仪曰:“明堂四面 起土作燎,上作桥,燎中无水。明堂去平城门二里所,天子出,从平城门,先历明堂, 乃至郊祀。”又曰:“辟雍去明堂三百步。车驾临辟雍,从北门入。三月、九月,皆于 中行乡射礼。辟雍以水周其外,以节观者。诸侯曰泮宫。东西南有水,北无,下天子也。” 汉宫阁疏曰:“灵台高三丈,十二门。天子曰灵台,诸侯曰观台。”汉官仪:“北郊口 在城西北角,去城一里所。(谓)[为方口四陛,但有口祠舍而已。其鼓吹乐及舞人御帐, 皆徙南郊之具。地只位南面西上,高皇后配,西面,皆在口上。地理群神从食口下。南 郊焚犊,北郊埋犊 二年春正月辛未,初立北郊,祀后土 东夷倭奴国王遣使奉献。 (倭在带方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国 二月戊戌,帝崩于南宫前殿,年六十二。(遗诏曰:“朕无益百姓,皆如孝文皇帝制度,务从约 省。②刺史、二千石长吏皆无离城郭,无遣吏及因邮奏。”(3 (1伏侯古今注曰:“是岁在丁巳。 (2文帝葬皆以瓦器,不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其山,不起坟 第30页
後汉书卷一下 光武帝纪第一下 第 30 页 ⑴四县属太山郡,故城在今兖州博城县界。 行幸长安。戊子,祀长陵。五月乙丑,至自长安。 六月辛卯,太仆冯鲂为司空。 乙未,司徒冯勤薨。 是夏,京师醴泉涌出,⑴饮之者固疾皆愈,惟眇、蹇者不瘳。又有赤草生于水崖。⑵郡国频上甘 露。群臣奏言:“地只灵应而朱草萌生。⑶孝宣帝每有嘉瑞,辄以改元,神爵、五凤、甘露、黄龙, 列为年纪,盖以感致神只,表彰德信。是以化致升平,称为中兴。今天下清宁,灵物仍降。陛下情 存损挹,推而不居,岂可使祥符显庆,没而无闻?宜令太史撰集,(四)以传来世。”帝不纳。常自谦 无德,每郡国所上,辄抑而不当,故史官罕得记焉。 ⑴尚书中候曰“俊乂在官,则醴泉出”也。 ⑵赤草,朱草也。大戴礼曰:“朱草日生一叶,至十五日已後日落一叶,周而复始。” ⑶孝经援神契曰:“德至草木,即朱草生。” ⑷太史,史官之长也。前书音义曰:“太史公,武帝置,位在丞相之上。” 秋,郡国三蝗。 冬十月辛未,司隶校尉东莱李欣为司徒。 甲申,使司空告祠高庙曰:“高皇帝与群臣约,非刘氏不王。吕太后贼害三赵,⑴专王吕氏,赖 社稷之灵,禄、产伏诛,⑵天命几坠,危朝更安。吕太后不宜配食高庙,同祧至尊。薄太后母德慈 仁,⑶孝文皇帝贤明临国,子孙赖福,延祚至今。其上薄太后尊号曰高皇后,配食地只。迁吕太后 庙主于园,四时上祭。”⑷ ⑴谓高帝子赵幽王友、赵恭王恢、赵隐王如意。 ⑵吕产、吕禄,并吕后兄弟子。吕后崩,各拥南北军,欲为乱,周勃、陈平等诛之。 ⑶薄太后,高帝姬,孝文帝之母。 ⑷园谓茔域也,于中置寑。 十一月甲子晦,日有食之。 是岁,初起明堂、灵台、辟雍,及北郊兆域。⑴宣布图谶于天下。复济阳、南顿是年傜役。参 狼羌寇武都,败郡兵,陇西太守刘盱遣军救之,及武都郡兵讨叛羌,皆破之。 ⑴大戴礼云:“明堂者凡九室,一室有四户八牖,三十六户,七十二牖。以茅盖上,上员 下方。赤缀户也,白缀牖也。”礼图又曰:“建武三十一年,作明堂,上员下方。十二 堂法日辰。九室法九州。室八囗,八九七十二,法一时之王。室有十二户,法阴阳之数。” 胡伯始云:“古清庙盖以茅,今盖以瓦,下藉茅,存古制也。”汉官仪曰:“明堂四面 起土作爎,上作桥,爎中无水。明堂去平城门二里所,天子出,从平城门,先历明堂, 乃至郊祀。”又曰:“辟雍去明堂三百步。车驾临辟雍,从北门入。三月、九月,皆于 中行乡射礼。辟雍以水周其外,以节观者。诸侯曰泮宫。东西南有水,北无,下天子也。” 汉宫阁疏曰:“灵台高三丈,十二门。天子曰灵台,诸侯曰观台。”汉官仪:“北郊囗 在城西北角,去城一里所。( 谓) [ 为] 方囗四陛,但有囗祠舍而已。其鼓吹乐及舞人御帐, 皆徙南郊之具。地只位南面西上,高皇后配,西面,皆在囗上。地理群神从食囗下。南 郊焚犊,北郊埋犊。” 二年春正月辛未,初立北郊,祀后土。 东夷倭奴国王遣使奉献。⑴ ⑴倭在带方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国。 二月戊戌,帝崩于南宫前殿,年六十二。⑴遗诏曰:“朕无益百姓,皆如孝文皇帝制度,务从约 省。⑵刺史、二千石长吏皆无离城郭,无遣吏及因邮奏。”⑶ ⑴伏侯古今注曰:“是岁在丁巳。” ⑵文帝葬皆以瓦器,不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其山,不起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