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第一下 (水经注曰:“江水东历荆门、虎牙之间。荆门山在南,上合下开,其状似门,虎牙山在 北,石壁色红,间有白文类牙,故以名也。此二山,楚之西塞也。”在今硖州夷陵县东 夏六月丙戌,幸缑氏,登輾辕。( 缑氏县有缑氏山,輾辕山有輾辕膜,并在洛阳之东南。 遣大司马吴汉率四将军击卢芳将贾览于高柳,战不利。 秋八月,遣中郎将来歙监征西大将军冯异等五将军讨隗纯于天水。 骠骑大将军杜茂与贾览战于繁畤,φ茂军败绩 )县名,属贗门郡,今代州县 是岁,省关都尉,①复置护羌校尉官。(2 (前书曰秦官也,武帝置。 汉官仪曰:“武帝置,秩比二千石,持节,以护西羌。王莽乱,遂罢。 时班彪议,宜复其官,以理冤结。帝从之,以牛邯为护羌校尉,都于陇西令居县 十年春正月,大司马吴汉率捕虏将军王霸等五将军击贾览于高柳,匈奴遣骑救览,诸将与战, 却之。 脩理长安高庙 夏,征西大将军冯异破公孙述将赵匡于天水,斩之。征西大将军冯异薨 秋八月己亥,幸长安,祠高庙,遂有事十一陵。 戊戌,进幸汧。①隗嚣将高峻降。 县名,属右扶风,故城在今陇州汧源县。 冬十月,中郎将来歙等大破隗纯于落门,①其将王元奔蜀,纯与周宗降,陇右平。 1)前书曰天水冀县有落门聚,在今渭州陇西县东南:有落门山,落门水出焉。 先零羌寇金城、陇西,①来歙率诸将击羌于五溪,大破之。(2) ()金城,郡,故城在今兰州广武县之西南 (2续汉志曰陇西襄武县有五溪聚。 庚寅,车驾还宫。 是岁,省定襄郡,①徙其民于西河。(泗水王歙薨。淄川王终薨。 (定襄故城在今胜州界。 2郡名,今石州离石县。 十一年春二月己卯,诏曰:“天地之性人为贵。其杀奴婢,不得减罪。” [三月]己酉,幸南阳;还,幸章陵,祠园陵 城阳王祉薨。 庚午,车驾还宫 闰月,征南大将军岑彭率三将军与公孙述将田戎、任满战于荆门,大破之,获任满。威虏将军 冯骏围田戎于江州,φ岑彭遂率舟师伐公孙述,平巴郡 (县名,属巴郡,今渝州巴县 夏四月丁卯,省大司徒司直官。( 汉官仪曰:“武帝置丞相司直,元寿二年改丞相为大司徒,司直仍旧。”今省 先零羌寇临洮。() ()县名,属陇西郡,故城在今岷州 六月,中郎将来歙率扬武将军马成破公孙述将王元、环安于下辩。①)安遣间人刺杀中郎将来歙。 2帝自将征公孙述。秋七月,次长安。③八月,岑彭破公孙述将侯丹于黄石。(辅威将军臧宫与公孙 述将延岑战于沈水,大破之。6王元降。至自长安。 ()县名,属武都郡,今成州同谷县,旧名武卫城 第21页
後汉书卷一下 光武帝纪第一下 第 21 页 ⑴水经注曰:“江水东历荆门、虎牙之间。荆门山在南,上合下开,其状似门,虎牙山在 北,石壁色红,间有白文类牙,故以名也。此二山,楚之西塞也。”在今硖州夷陵县东 南。 夏六月丙戌,幸缑氏,登轘辕。⑴ ⑴缑氏县有缑氏山,轘辕山有轘辕膎,并在洛阳之东南。 遣大司马吴汉率四将军击卢芳将贾览于高柳,战不利。 秋八月,遣中郎将来歙监征西大将军冯异等五将军讨隗纯于天水。 骠骑大将军杜茂与贾览战于繁畤,⑴茂军败绩。 ⑴县名,属鴈门郡,今代州县。 是岁,省关都尉,⑴复置护羌校尉官。⑵ ⑴前书曰秦官也,武帝置。 ⑵汉官仪曰:“武帝置,秩比二千石,持节,以护西羌。王莽乱,遂罢。” 时班彪议,宜复其官,以理冤结。帝从之,以牛邯为护羌校尉,都于陇西令居县。 十年春正月,大司马吴汉率捕虏将军王霸等五将军击贾览于高柳,匈奴遣骑救览,诸将与战, 却之。 脩理长安高庙。 夏,征西大将军冯异破公孙述将赵匡于天水,斩之。征西大将军冯异薨。 秋八月己亥,幸长安,祠高庙,遂有事十一陵。 戊戌,进幸汧。⑴隗嚣将高峻降。 ⑴县名,属右扶风,故城在今陇州汧源县。 冬十月,中郎将来歙等大破隗纯于落门,⑴其将王元奔蜀,纯与周宗降,陇右平。 ⑴前书曰天水冀县有落门聚,在今渭州陇西县东南;有落门山,落门水出焉。 先零羌寇金城、陇西,⑴来歙率诸将击羌于五溪,大破之。⑵ ⑴金城,郡,故城在今兰州广武县之西南。 ⑵续汉志曰陇西襄武县有五溪聚。 庚寅,车驾还宫。 是岁,省定襄郡,⑴徙其民于西河。⑵泗水王歙薨。淄川王终薨。 ⑴定襄故城在今胜州界。 ⑵郡名,今石州离石县。 十一年春二月己卯,诏曰:“天地之性人为贵。其杀奴婢,不得减罪。” [三月]己酉,幸南阳;还,幸章陵,祠园陵。 城阳王祉薨。 庚午,车驾还宫。 闰月,征南大将军岑彭率三将军与公孙述将田戎、任满战于荆门,大破之,获任满。威虏将军 冯骏围田戎于江州,⑴岑彭遂率舟师伐公孙述,平巴郡。 ⑴县名,属巴郡,今渝州巴县。 夏四月丁卯,省大司徒司直官。⑴ ⑴汉官仪曰:“武帝置丞相司直,元寿二年改丞相为大司徒,司直仍旧。”今省。 先零羌寇临洮。⑴ ⑴县名,属陇西郡,故城在今岷州。 六月,中郎将来歙率扬武将军马成破公孙述将王元、环安于下辩。⑴安遣间人刺杀中郎将来歙。 ⑵帝自将征公孙述。秋七月,次长安。⑶八月,岑彭破公孙述将侯丹于黄石。⑷辅威将军臧宫与公孙 述将延岑战于沈水,大破之。⑸王元降。至自长安。 ⑴县名,属武都郡,今成州同谷县,旧名武卫城
後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第一下 间,谍也,谓伺候间隙也 (3左传例曰:“凡师出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 (即黄石滩也。水经注曰:“江水自涪陵东出百里而届于黄石。”在今涪州涪陵县。 癸亥,诏曰:“敢灸灼奴婢,论如律,免所灸灼者为庶民及“沅水”者,并非。 5水经注曰:“沈水出广汉县,下入涪水。”本或作“沉水” 冬十月壬午,诏除奴婢射伤人弃市律。 公孙述遣间人刺杀征南大将军岑彭。 马成平武都,因陇西太守马援击破先零羌,徙致天水、陇西、扶风。 十二月,大司马吴汉率舟师伐公孙述。 是岁,省朔方牧,并并州。()初断州牧自还奏事。② (朔方,郡,在今夏州朔方县北,上并音必政反 2前书音义曰“刺史每岁尽则入奏事京师”,今断之。哀帝改刺史曰州牧 十二年春正月,大司马吴汉与公孙述将史兴战于武阳,斩之。① 武阳,县,属犍为郡,故城在今眉州隆山县东也。 月癸酉,诏陇、蜀民被略为奴婢自讼者,及狱官未报,一切免为庶(民)人]。 夏,甘露降南行唐。①六月,黄龙见东阿。() )县名,属常山郡,今恒州县 (2今济州县 秋七月,威虏将军冯骏拔江州,获田戎。九月,吴汉大破公孙述将谢丰于广都,斩之。①辅威 将军臧宫拔涪城,斩公孙恢 (广都,今益州 2涪城,今绵州县也。恢,述之弟 大司空李通罢 冬十一月戊寅,吴汉、臧宫与公孙述战于成都,大破之。述被创,夜死。辛巳,吴汉屠成都, 夷述宗族及延岑等。() (广雅曰:“夷犹灭也。” 十二月辛卯,扬武将军马成行大司空事。 是岁,九真徼外蛮夷张游率种人内属,()封为归汉里君。省金城郡属陇西。 参狼羌寇武都,②陇西太守马援讨降之。诏边吏力不足战则守,追虏料敌不拘以逗留法。③3)横野 大将军王常薨。遣骠骑大将军杜茂将众郡施刑屯北边,③筑亭候,⑤脩烽燧。 1)九真,今爱州县。 2武都,今武州也。参音所今反 (3说文曰:“逗,留止也。”前书音义曰:“逗是曲行避敌也”。汉法,军行逗留畏口者 斩。追虏或近或远,量敌进退,不拘以军法,直取胜敌为务也。逗,古住字 施,读曰口。口,解也。前书音义曰:“谓有赦令去其钳鈇赭衣,谓之口刑。” 亭候,伺候望敌之所。前书曰,秦法十里一亭,亭有长,汉因之不改 前书音义曰:“边方备警急,作高土台,台上作桔皋,桔皋头有兜零,以薪草置其中, 常低之,有寇即燃火举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积薪,寇至即燔之,望其鞭,曰燧。昼 则燔燧,夜乃举烽。”广雅曰:“兜零,笼也 十三年春正月庚申,大司徒侯霸薨。 戊子,诏曰:“往年已口郡国,异味不得有所献御,今犹未止,非徒有豫养导择之劳,①至乃烦 扰道上,疲费过所。其令太官勿复受。2明口下以远方口实所以荐宗庙,自如旧制。”(3 (豫养谓未至献时豫前养之。导亦择也 (2续汉志曰:“太官令一人,秩六百石,掌御膳饮食。” 第22页
後汉书卷一下 光武帝纪第一下 第 22 页 ⑵间,谍也,谓伺候间隙也。 ⑶左传例曰:“凡师出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 ⑷即黄石滩也。水经注曰:“江水自涪陵东出百里而届于黄石。”在今涪州涪陵县。 ⑸水经注曰:“沈水出广汉县,下入涪水。”本或作“沉水”及“沅水”者,并非。 癸亥,诏曰:“敢灸灼奴婢,论如律,免所灸灼者为庶(民)[人]。” 冬十月壬午,诏除奴婢射伤人弃市律。 公孙述遣间人刺杀征南大将军岑彭。 马成平武都,因陇西太守马援击破先零羌,徙致天水、陇西、扶风。 十二月,大司马吴汉率舟师伐公孙述。 是岁,省朔方牧,并并州。⑴初断州牧自还奏事。⑵ ⑴朔方,郡,在今夏州朔方县北,上并音必政反。 ⑵前书音义曰“刺史每岁尽则入奏事京师”,今断之。哀帝改刺史曰州牧。 十二年春正月,大司马吴汉与公孙述将史兴战于武阳,斩之。⑴ ⑴武阳,县,属犍为郡,故城在今眉州隆山县东也。 三月癸酉,诏陇、蜀民被略为奴婢自讼者,及狱官未报,一切免为庶(民)[人]。 夏,甘露降南行唐。⑴六月,黄龙见东阿。⑵ ⑴县名,属常山郡,今恒州县。 ⑵今济州县。 秋七月,威虏将军冯骏拔江州,获田戎。九月,吴汉大破公孙述将谢丰于广都,斩之。⑴辅威 将军臧宫拔涪城,斩公孙恢。⑵ ⑴广都,今益州。 ⑵涪城,今绵州县也。恢,述之弟。 大司空李通罢。 冬十一月戊寅,吴汉、臧宫与公孙述战于成都,大破之。述被创,夜死。辛巳,吴汉屠成都, 夷述宗族及延岑等。⑴ ⑴广雅曰:“夷犹灭也。” 十二月辛卯,扬武将军马成行大司空事。 是岁,九真徼外蛮夷张游率种人内属,⑴封为归汉里君。省金城郡属陇西。 参狼羌寇武都,⑵陇西太守马援讨降之。诏边吏力不足战则守,追虏料敌不拘以逗留法。⑶横野 大将军王常薨。遣骠骑大将军杜茂将众郡施刑屯北边,⑷筑亭候,⑸脩烽燧。⑹ ⑴九真,今爱州县。 ⑵武都,今武州也。参音所今反。 ⑶说文曰:“逗,留止也。”前书音义曰:“逗是曲行避敌也”。汉法,军行逗留畏囗者 斩。追虏或近或远,量敌进退,不拘以军法,直取胜敌为务也。逗,古住字。 ⑷施,读曰囗。囗,解也。前书音义曰:“谓有赦令去其钳釱赭衣,谓之囗刑。” ⑸亭候,伺候望敌之所。前书曰,秦法十里一亭,亭有长,汉因之不改。 ⑹前书音义曰:“边方备警急,作高土台,台上作桔皐,桔皐头有兜零,以薪草置其中, 常低之,有寇即燃火举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积薪,寇至即燔之,望其鞕,曰燧。昼 则燔燧,夜乃举烽。”广雅曰:“兜零,笼也。” 十三年春正月庚申,大司徒侯霸薨。 戊子,诏曰:“往年已囗郡国,异味不得有所献御,今犹未止,非徒有豫养导择之劳,⑴至乃烦 扰道上,疲费过所。其令太官勿复受。⑵明囗下以远方口实所以荐宗庙,自如旧制。”⑶ ⑴豫养谓未至献时豫前养之。导亦择也。 ⑵续汉志曰:“太官令一人,秩六百石,掌御膳饮食
後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第一下 (3汉官仪曰:“口实,膳羞之事也 月,遣捕虏将军马武屯虛沱河以备匈奴。卢芳自五原亡入匈奴。 丙辰,诏曰:“长沙王兴、真定王得、河间王邵、中山王茂,皆袭爵为王,不应经义。其以兴 为临湘侯,2)得为真定侯,邵为乐成侯,③茂为单父侯。”(其宗室及绝国封侯者凡一百三十七人。丁 巳,降赵王良为赵公,太原王章为齐公,鲁王兴为鲁公。庚午,以殷绍嘉公孔安为宋公,周承休公 姬(常)武]为卫公。省并西京十三国:广平属钜鹿,真定属常山,河间属信都,城阳属琅邪,泗水属 广陵,淄川属高密,胶东属北海,六安属庐江,广阳属上谷。⑤ (以其服属既疏,不当袭爵为王 2临湘,县,今潭州长沙县 3乐成,县,故城在今瀛州乐(府)[寿]县西北。 (今宋州县。音善甫 5据此惟有九国,云“十三”,误也 月辛未,沛郡太守韩歆为大司徒。丙子,行大司空马成罢 夏四月,大司马吴汉自蜀还京师,于是大飨将士,班劳策勋。①功臣增邑更封,凡三百六十五 人。其外戚恩泽封者四十五人。罢左右将军官。②建威大将军耿弇罢。 班,布也。谓徧布劳来之。其有功者,以策书纪其勋也。劳音力到反。 2前书曰左右将军,周官也,秦、汉因之。至此罢 益州传送公孙述瞽师、郊庙乐器、葆车、舆辇、于是法物始备。①时兵革既息,天下少事,文 书调役,务从简寡,②至乃十存一焉 (瞽,无目之人也。为乐师,取其无所见,于音声审也。郊庙之器,韁彝之属也。乐器, 钟磬之属。葆车谓上建羽葆也。合聚五釆羽名为葆。輿者,车之总名也。辇者,驾人以 行。法物谓大驾卤簿仪式也。时草创未暇,今得之始备 (2)调谓发也。 甲寅,冀州牧窦融为大司空 五月,匈奴寇河东。 秋七月,广汉徼外白马羌豪率种人内属。() 广汉,今益州雒县也。徼犹塞也,音吉吊反。羌有百五十四种,在广汉西北者为白马羌。 九月,日南徼外蛮夷献白雉、白兔。①) 日南,郡,属交州 冬十二月甲寅,诏益州民自八年以来被略为奴婢者,①皆一切免为庶(民川人]:或依托为人下妻, 欲去者,恣听之:敢拘留者,比青、徐二州以略人法从事 (谓公孙述时也 复置金城郡 ()前年省并陇西。 十四年春正月,起南宫前殿 匈奴遣使奉献,使中郎将报命。① 中郎将刘襄也 夏四月辛巳,封孔子後志为裹成侯。() )平帝封孔均为褒成侯。志,均子也。古今志曰志时为密令。 越人任贵自称太守,遣使奉计。() (越,郡,武帝置,本邛都也。嚮,水名,因越嵩水而置郡,故以名焉 计谓人庶名籍,若今计帐。 秋九月,平城人贾丹杀卢芳将尹由来降。 (平城属贗门郡,今云州定襄县也。 第23页
後汉书卷一下 光武帝纪第一下 第 23 页 ⑶汉官仪曰:“口实,膳羞之事也。” 二月,遣捕虏将军马武屯虖沱河以备匈奴。卢芳自五原亡入匈奴。 丙辰,诏曰:“长沙王兴、真定王得、河间王邵、中山王茂,皆袭爵为王,不应经义。⑴其以兴 为临湘侯,⑵得为真定侯,邵为乐成侯,⑶茂为单父侯。”⑷其宗室及绝国封侯者凡一百三十七人。丁 巳,降赵王良为赵公,太原王章为齐公,鲁王兴为鲁公。庚午,以殷绍嘉公孔安为宋公,周承休公 姬(常)[武]为卫公。省并西京十三国:广平属钜鹿,真定属常山,河间属信都,城阳属琅邪,泗水属 广陵,淄川属高密,胶东属北海,六安属庐江,广阳属上谷。⑸ ⑴以其服属既疏,不当袭爵为王。 ⑵临湘,县,今潭州长沙县。 ⑶乐成,县,故城在今瀛州乐( 府) [ 寿] 县西北。 ⑷今宋州县。音善甫。 ⑸据此惟有九国,云“十三”,误也。 三月辛未,沛郡太守韩歆为大司徒。丙子,行大司空马成罢。 夏四月,大司马吴汉自蜀还京师,于是大飨将士,班劳策勋。⑴功臣增邑更封,凡三百六十五 人。其外戚恩泽封者四十五人。罢左右将军官。⑵建威大将军耿弇罢。 ⑴班,布也。谓徧布劳来之。其有功者,以策书纪其勋也。劳音力到反。 ⑵前书曰左右将军,周官也,秦、汉因之。至此罢。 益州传送公孙述瞽师、郊庙乐器、葆车、舆辇、于是法物始备。⑴时兵革既息,天下少事,文 书调役,务从简寡,⑵至乃十存一焉。 ⑴瞽,无目之人也。为乐师,取其无所见,于音声审也。郊庙之器,鞰彝之属也。乐器, 钟磬之属。葆车谓上建羽葆也。合聚五釆羽名为葆。舆者,车之总名也。辇者,驾人以 行。法物谓大驾卤簿仪式也。时草创未暇,今得之始备。 ⑵调谓发也。 甲寅,冀州牧窦融为大司空。 五月,匈奴寇河东。 秋七月,广汉徼外白马羌豪率种人内属。⑴ ⑴广汉,今益州雒县也。徼犹塞也,音吉吊反。羌有百五十四种,在广汉西北者为白马羌。 九月,日南徼外蛮夷献白雉、白兔。⑴ ⑴日南,郡,属交州。 冬十二月甲寅,诏益州民自八年以来被略为奴婢者,⑴皆一切免为庶(民)[人];或依托为人下妻, 欲去者,恣听之;敢拘留者,比青、徐二州以略人法从事。 ⑴谓公孙述时也。 复置金城郡。⑴ ⑴前年省并陇西。 十四年春正月,起南宫前殿。 匈奴遣使奉献,使中郎将报命。⑴ ⑴中郎将刘襄也。 夏四月辛巳,封孔子後志为襃成侯。⑴ ⑴平帝封孔均为褎成侯。志,均子也。古今志曰志时为密令。 越巂人任贵自称太守,遣使奉计。⑴ ⑴越巂,郡,武帝置,本邛都也。巂,水名,因越巂水而置郡,故以名焉。 计谓人庶名籍,若今计帐。 秋九月,平城人贾丹杀卢芳将尹由来降。⑴ ⑴平城属鴈门郡,今云州定襄县也
後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第一下 是岁,会稽大疫。①莎车国、鄯善国遣使奉献。② (会稽,今越州县。 (2莎车、鄯善,并西域国名。鄯音市战反。 十二月癸卯,诏益、凉二州奴婢,自八年以来自讼在所官,一切免为庶(民人],卖者无还直 十五年春正月辛丑,大司徒韩歆兔,自杀。 事见侯霸传 丁未,有星孛于昴 汝南太守欧阳歙为大司徒。建义大将军朱祐罢。 丁未,有星孛于营室。 二月,徙门、代郡、上谷三郡民,置常[山关、居庸关以东。 ()前书日代郡有常山关,上谷郡居庸县有关。时胡寇数犯边,故徙之 初,巴蜀既平,大司马吴汉上书请封皇子,不许,重奏连岁。三月,乃诏群臣议。大司空融、 固始侯通、胶东侯复、高密侯禹、太常登等奏议曰:“古者封建诸侯,以藩屏京师。①周封八百,( 同姓诸姬并为建国,③3夹辅王室,尊事天子,享国永长,为後世法。故诗云:‘大启尔宇,为周室辅 (高祖圣德,光有天下,亦务亲亲,封立兄弟诸子,不违旧章。陛下德横天地,兴复宗统,褒德赏 勋,亲睦九族,③功臣宗室,咸蒙封爵,多受广地,或连属县。今皇子赖天,能胜衣趋拜,陛下恭 谦克让,抑而未议,群臣百姓,莫不失望。宜因盛夏吉时,定号位,以广藩辅,明亲亲,尊宗庙 重社稷,应古合旧,厌塞众心。臣请大司空上舆地图,(太常择吉日,具礼仪。”制曰:“可。” (藩,蓠也。屏,蔽也。诗大雅曰:“介人维藩,大邦维屏。”毛苌注曰:“当用公卿诸 侯为藩屏也。”公羊传曰:“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天子之居,必(有)[以众 大之辞言之 2史记曰“唐、虞协和万国,逮于夏、商,或数千,盖周封八百”也 (3左传曰:“虞、口、焦、滑、霍、杨、韩、魏,皆姬姓也 (诗鲁颂也。宇,居也。周成王封周公子伯禽于鲁。言大开尔居,以为我周家之辅 5孔安国注尚书云:“九族谓上至高祖,下至玄孙。” (6礼记月令:“天子孟夏迎夏于南郊,还,乃封诸侯,行爵出禄。 (广雅曰:“舆,载也。”言载在地者,皆图画之。司空掌土地,故命上之 夏四月戊申,以太牢告祠宗庙。丁巳,使大司空融告庙,封皇子辅为右翊公,英为楚公,阳为 东海公,康为济南公,苍为东平公,延为淮阳公,荆为山阳公,衡为临淮公,焉为左翊公,京为琅 邪公。癸丑,追谥兄伯升为齐武公,兄仲为鲁哀公 六月庚午,复置屯骑、长水、射声三校尉官:(改青巾左校尉为越骑校尉。 ()七年罢 诏下州郡检核垦田顷亩①及户口年纪,又考实二千石长吏阿枉不平者。 (1)垦,辟也 冬十一月甲戌,大司徒欧阳歙下狱死。十二月庚午,关内侯戴涉为大司徒 卢芳自匈奴入居高柳。 是岁,骠骑大将军杜茂免。虎牙大将军盖延薨。 十六年春二月,交址女子征侧反,略有城邑 三月辛丑晦,日有蚀之 秋九月,河南尹张伋及诸郡守十余人,坐度田不实,皆下狱死。① (东观记曰:“刺史太守多为诈巧,不务实核,苟以度田为名,聚人田中,并度庐屋里落 聚人遮道啼呼。” 郡国大姓及兵长、群盗处处并起,攻劫在所,害杀长吏。郡县追讨,到则解散,去复屯结。青、 徐、幽、冀四州尤甚。冬十月,遣使者下郡国,听群盗自相纠擿,①五人共斩一人者,除其罪。吏 第24页
後汉书卷一下 光武帝纪第一下 第 24 页 是岁,会稽大疫。⑴莎车国、鄯善国遣使奉献。⑵ ⑴会稽,今越州县。 ⑵莎车、鄯善,并西域国名。鄯音市战反。 十二月癸卯,诏益、凉二州奴婢,自八年以来自讼在所官,一切免为庶(民)[人],卖者无还直。 十五年春正月辛丑,大司徒韩歆免,自杀。⑴ ⑴事见侯霸传。 丁未,有星孛于昴。 汝南太守欧阳歙为大司徒。建义大将军朱祐罢。 丁未,有星孛于营室。 二月,徙鴈门、代郡、上谷三郡民,置常[山]关、居庸关以东。⑴ ⑴前书曰代郡有常山关,上谷郡居庸县有关。时胡寇数犯边,故徙之。 初,巴蜀既平,大司马吴汉上书请封皇子,不许,重奏连岁。三月,乃诏群臣议。大司空融、 固始侯通、胶东侯复、高密侯禹、太常登等奏议曰:“古者封建诸侯,以藩屏京师。⑴周封八百,⑵ 同姓诸姬并为建国,⑶夹辅王室,尊事天子,享国永长,为後世法。故诗云:‘大启尔宇,为周室辅。’ ⑷高祖圣德,光有天下,亦务亲亲,封立兄弟诸子,不违旧章。陛下德横天地,兴复宗统,襃德赏 勋,亲睦九族,⑸功臣宗室,咸蒙封爵,多受广地,或连属县。今皇子赖天,能胜衣趋拜,陛下恭 谦克让,抑而未议,群臣百姓,莫不失望。宜因盛夏吉时,定号位,以广藩辅,⑹明亲亲,尊宗庙, 重社稷,应古合旧,厌塞众心。臣请大司空上舆地图,⑺太常择吉日,具礼仪。”制曰:“可。” ⑴藩,蓠也。屏,蔽也。诗大雅曰:“介人维藩,大邦维屏。”毛苌注曰:“当用公卿诸 侯为藩屏也。”公羊传曰:“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天子之居,必( 有) [ 以] 众 大之辞言之。” ⑵史记曰“唐、虞协和万国,逮于夏、商,或数千,盖周封八百”也。 ⑶左传曰:“虞、囗、焦、滑、霍、杨、韩、魏,皆姬姓也。” ⑷诗鲁颂也。宇,居也。周成王封周公子伯禽于鲁。言大开尔居,以为我周家之辅。 ⑸孔安国注尚书云:“九族谓上至高祖,下至玄孙。” ⑹礼记月令:“天子孟夏迎夏于南郊,还,乃封诸侯,行爵出禄。” ⑺广雅曰:“舆,载也。”言载在地者,皆图画之。司空掌土地,故命上之。 夏四月戊申,以太牢告祠宗庙。丁巳,使大司空融告庙,封皇子辅为右翊公,英为楚公,阳为 东海公,康为济南公,苍为东平公,延为淮阳公,荆为山阳公,衡为临淮公,焉为左翊公,京为琅 邪公。癸丑,追谥兄伯升为齐武公,兄仲为鲁哀公。 六月庚午,复置屯骑、长水、射声三校尉官;⑴改青巾左校尉为越骑校尉。 ⑴七年罢。 诏下州郡检核垦田顷亩⑴及户口年纪,又考实二千石长吏阿枉不平者。 ⑴垦,辟也。 冬十一月甲戌,大司徒欧阳歙下狱死。十二月庚午,关内侯戴涉为大司徒。 卢芳自匈奴入居高柳。 是岁,骠骑大将军杜茂免。虎牙大将军盖延薨。 十六年春二月,交址女子征侧反,略有城邑。 三月辛丑晦,日有蚀之。 秋九月,河南尹张伋及诸郡守十余人,坐度田不实,皆下狱死。⑴ ⑴东观记曰:“刺史太守多为诈巧,不务实核,苟以度田为名,聚人田中,并度庐屋里落, 聚人遮道啼呼。” 郡国大姓及兵长、群盗处处并起,攻劫在所,害杀长吏。郡县追讨,到则解散,去复屯结。青、 徐、幽、冀四州尤甚。冬十月,遣使者下郡国,听群盗自相纠擿,⑴五人共斩一人者,除其罪。吏
後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第一下 虽逗留回避故纵者,皆勿问,听以禽讨为效。其牧守令长坐界内盗贼而不收捕者,又以畏口捐城委 守者,皆不以为负,但取获贼多少为殿最,③唯蔽匿者乃罪之。于是更相追捕,贼并解散。 徙其魁帅于它郡,赋田受禀,使安生业。自是牛马放牧,邑门不闭。 擿犹发也。音它狄反 (2)委守谓口其所守也 (3殿,後也。谓课居後也。最,凡要之首也。言课居先也 卢芳遣使乞降。十二月甲辰,封芳为代王 初,王莽乱後,货币杂用布、帛、金、粟。是岁,始行五铢钱。() 武帝始为五铢钱,王莽时废,今始行之, 十七年春正月,赵公良薨。 月乙(亥未]晦,日有食之。() )东观记曰:“上以日食避正殿,读图谶多,御坐庑下浅露,中风发疾,苦眩甚。左右有 白大司马史,病苦如此,不能动摇。自强从公,出乘,以车行数里,病差。四月二日 车驾宿偃师。病差数日,入南阳界,到叶。以车骑省,留数日行,黎阳兵马千余匹,遂 到章陵,起居平愈 夏四月乙卯,南巡狩,皇太子及右翊公辅、楚公英、东海公阳、济南公康、东平公苍从,幸颍 川,进幸叶、章陵。①五月乙卯,车驾还宫。 叶,县,故楚叶公邑,属南[阳]郡,今许州县也。叶音式涉反 六月癸巳,临淮公衡薨。 秋七月,妖巫李广等群起据皖城,φ遣虎贲中郎将马援、骠骑将军段志讨之 九月,破皖城,斩李广等 ()县名,属庐江郡,故城在今舒州,有皖水。音下板反。 冬十月辛巳,废皇后郭氏为中山太后,立贵人阴氏为皇后。进右翊公辅为中山王,食常山郡 (其余九国公,皆即旧封进爵为王 1)本恒山郡,避文帝讳改为常山,故城在今赵州元氏县西 甲申,幸章陵。脩园庙,祠旧宅,观田庐,置酒作乐,赏赐。时宗室诸母因酣悦,相与语曰 “文叔少时谨信,与人不款曲,唯直柔耳。今乃能如此!”帝闻之,大笑曰:“吾理天下,亦欲以柔 道行之。”乃悉为舂陵宗室起祠堂。有五凤皇见于颍川之郏县。()十二月,至自章陵。 郏,今汝州郏城县也。东观记曰:“凤高八尺,五彩,群鸟并从,行列盖地数顷,停 十七日 是岁,莎车国遣使贡献。 十八年春二月,蜀郡守将史歆叛,遣大司马吴汉率二将军讨之,围成都 甲寅,西巡狩,幸长安。三月壬午,祠高庙,遂有事十一陵。历冯翊界,进幸蒲膜,祠后土。 夏四月(甲戌癸酉]车驾还宫 汉官仪曰:“祭地于河东汾阴后土宫。宫曲入河,古之祭地,泽中方丘也。以夏至日祭 其礼仪如祭天。”蒲膜臊,县,属河东郡。后土祠在今蒲州汾阴县西北。 (癸酉)甲戌],诏曰:“今边郡盗谷五十斛,罪至于死,开残吏妄杀之路,其蠲除此法,同之内 郡。” 遣伏波将军马援率楼船将军段志等击交址贼征侧等 (戊)甲]申,幸河内。戊子,至自河内 五月,旱 卢芳复亡入匈奴 秋七月,吴汉拔成都,斩史歆等。壬戌,赦益州所部殊死已下。 冬十月庚辰,幸宜城。(还,祠章陵。十二月乙丑,车驾还宫 第25页
後汉书卷一下 光武帝纪第一下 第 25 页 虽逗留回避故纵者,皆勿问,听以禽讨为效。其牧守令长坐界内盗贼而不收捕者,又以畏囗捐城委 守者,皆不以为负,⑵但取获贼多少为殿最,⑶唯蔽匿者乃罪之。于是更相追捕,贼并解散。 徙其魁帅于它郡,赋田受禀,使安生业。自是牛马放牧,邑门不闭。 ⑴擿犹发也。音它狄反。 ⑵委守谓囗其所守也。 ⑶殿,後也。谓课居後也。最,凡要之首也。言课居先也。 卢芳遣使乞降。十二月甲辰,封芳为代王。 初,王莽乱後,货币杂用布、帛、金、粟。是岁,始行五铢钱。⑴ ⑴武帝始为五铢钱,王莽时废,今始行之。 十七年春正月,赵公良薨。 二月乙(亥)[未]晦,日有食之。⑴ ⑴东观记曰:“上以日食避正殿,读图谶多,御坐庑下浅露,中风发疾,苦眩甚。左右有 白大司马史,病苦如此,不能动摇。自强从公,出乘,以车行数里,病差。四月二日, 车驾宿偃师。病差数日,入南阳界,到叶。以车骑省,留数日行,黎阳兵马千余匹,遂 到章陵,起居平愈。” 夏四月乙卯,南巡狩,皇太子及右翊公辅、楚公英、东海公阳、济南公康、东平公苍从,幸颍 川,进幸叶、章陵。⑴五月乙卯,车驾还宫。 ⑴叶,县,故楚叶公邑,属南[ 阳] 郡,今许州县也。叶音式涉反。 六月癸巳,临淮公衡薨。 秋七月,妖巫李广等群起据皖城,⑴遣虎贲中郎将马援、骠骑将军段志讨之。 九月,破皖城,斩李广等。 ⑴县名,属庐江郡,故城在今舒州,有皖水。音下板反。 冬十月辛巳,废皇后郭氏为中山太后,立贵人阴氏为皇后。进右翊公辅为中山王,食常山郡。 ⑴其余九国公,皆即旧封进爵为王。 ⑴本恒山郡,避文帝讳改为常山,故城在今赵州元氏县西。 甲申,幸章陵。脩园庙,祠旧宅,观田庐,置酒作乐,赏赐。时宗室诸母因酣悦,相与语曰: “文叔少时谨信,与人不款曲,唯直柔耳。今乃能如此!”帝闻之,大笑曰:“吾理天下,亦欲以柔 道行之。”乃悉为舂陵宗室起祠堂。有五凤皇见于颍川之郏县。⑴十二月,至自章陵。 ⑴郏,今汝州郏城县也。东观记曰:“凤高八尺,五彩,群鸟并从,行列盖地数顷,停一 十七日。” 是岁,莎车国遣使贡献。 十八年春二月,蜀郡守将史歆叛,遣大司马吴汉率二将军讨之,围成都。 甲寅,西巡狩,幸长安。三月壬午,祠高庙,遂有事十一陵。历冯翊界,进幸蒲膎,祠后土。 ⑴夏四月(甲戌)[癸酉]车驾还宫。 ⑴汉官仪曰:“祭地于河东汾阴后土宫。宫曲入河,古之祭地,泽中方丘也。以夏至日祭, 其礼仪如祭天。”蒲膎,县,属河东郡。后土祠在今蒲州汾阴县西北。 (癸酉)[甲戌],诏曰:“今边郡盗谷五十斛,罪至于死,开残吏妄杀之路,其蠲除此法,同之内 郡。” 遣伏波将军马援率楼船将军段志等击交址贼征侧等。 (戊)[甲]申,幸河内。戊子,至自河内。 五月,旱。 卢芳复亡入匈奴。 秋七月,吴汉拔成都,斩史歆等。壬戌,赦益州所部殊死已下。 冬十月庚辰,幸宜城。⑴还,祠章陵。十二月乙丑,车驾还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