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代史卷一梁本纪第 新五代史 宋)欧阳修纂 新五代史卷一梁本纪第一 太祖上 本纪,因旧以为名,本原其所始起而纪次其事以时也。即位以前,其事详,原本其所自来,故 曲而备之,见其起之有渐有暴也。即位以后,其事略,居尊任重,所责者大,故所书者简,惟简乃 可立法。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姓朱氏,宋州砀山午沟里人也。其父诚以五经教授乡里,生三子:曰全昱、 存、温。变讳某书名义在称王注中。诚卒,三子贫,不能为生,与其母佣食萧县人刘崇家。全昱无 他材能,然为人颇长者。存、温勇有力,而温尤凶悍。唐僖宗乾符四年,黄巢起曹、濮,存、温亡 入贼中。巢攻岭南,存战死。巢陷京师,以温为东南面行营先锋使。攻陷同州,以为冋同州防御使 是时天子在蜀,诸镇会兵讨贼,诸镇,记当时语唐谓节度使,所治军州为藩镇,故有赴镇、移 镇语。温数为河中王重荣所败,屡请益兵手冁,巢中尉孟楷抑而不通。温客谢瞳说温曰:“黄家起于 草莽,幸唐衰乱,直投其隙而取之尔,非有功德兴王之业也,此岂足与共成事哉!今天子在蜀,诸 镇之兵日集,以谋兴复。是唐德未厌手人也。旦将军力战于外,而庸人制之于内,此章邯所以背秦 而归楚也。”温以为然,乃杀其监军严实,自归手河中,因王重荣以降。都统王铎承制,拜温左金吾 卫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天子赐名全患。 中和三年三月,拜全忠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四月诸镇兵破巢,复京师。巢走蓝田。七 月丁卯,全忠归于宣武。是岁,黄巢出蓝田关蔡州,栉度使秦宗权叛,附于巢,遂围陈州。徐 州时溥凡称某州某人者,皆其节度使。为东南面行营兵马都统,会东诸镇兵以救陈。陈州刺史赵犟 亦乞兵于全忠。溥虽为都统而不亲兵 四年,全忠乃自将救犟,率诸镇兵击败巢将黄邺、尚让等。辈以全忠为德,始附属焉。是时 河东李克用下兵太行,度河出洛阳,与东兵会击巢,巢已败去。全忠及克用追败之于郾城,巢走中 牟,又败之于王满。巢走封丘,又大败之。巢挺身东走至泰山狼虎谷,为时溥追兵所杀。九月,天 子以全忠为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沛郡侯。 光启二年三月,进爵王。义成军乱,逐其节度使安师儒,推牙将张骁为留后。师儒来奔,杀之。 遣朱珍、李唐宾陷滑州,以胡真为留后。十二月,徙封吴兴郡王。自黄巢死,秦宗权称帝。陷陕、 洛、怀、孟、唐、许、汝、郑州。遣其将秦贤、卢瑭、张晊攻汴。贤军板桥、晊军北郊、瑭军万胜, 环汴为三十六栅。王顾兵少,不敢出。始而称名,既而称爵,既而称帝,渐也。爵至王而后称,著 其逼者。乃遣朱珍募兵于东方,而求救于兖、郓。 三年春,珍得万人,马数百匹以归。乃击贤板桥,拔其四栅。又击瑭万胜,瑭败投水死。宗权 闻瑭等败,乃自将精兵数千,栅北郊。五月,兖州朱瑾、郓州朱宣来赴援,流俗本“宣”从王者 非。王置酒军中。中席,王阳起如厕,以轻兵出北门,袭晊,而乐声不辍。晊不意兵之至也。兖、 郓之兵又从而合击,遂大败之。斩首二万余级。宗权与晊夜走,过郑屠其城而去。宗权至蔡,复遣 张晊攻汴。王闻晊复来,登封禅寺后冈,望晊兵过,遣朱珍蹑之。戒曰:“晊见吾兵必止。望其止 当速返,毋与之斗也。”已而,晊见珍在后,果止。珍即驰还。王令珍引兵蔽大林,而自率精骑出其 东,伏大冢间。晊止而食,食毕,拔旗帜,驰击珍。珍兵小却,王引伏兵横出,断晊军为三,而击 1页
新五代史卷一 梁本纪第一 第 1 页 新五代史 (宋)欧阳修 纂 新五代史卷一 梁本纪第一 太祖上 本纪,因旧以为名,本原其所始起而纪次其事以时也。即位以前,其事详,原本其所自来,故 曲而备之,见其起之有渐有暴也。即位以后,其事略,居尊任重,所责者大,故所书者简,惟简乃 可立法。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姓朱氏,宋州砀山午沟里人也。其父诚以五经教授乡里,生三子:曰全昱、 存、温。变讳某书名义在称王注中。诚卒,三子贫,不能为生,与其母佣食萧县人刘崇家。全昱无 他材能,然为人颇长者。存、温勇有力,而温尤凶悍。唐僖宗乾符四年,黄巢起曹、濮,存、温亡 入贼中。巢攻岭南,存战死。巢陷京师,以温为东南面行营先锋使。攻陷同州,以为同州防御使。 是时天子在蜀,诸镇会兵讨贼,诸镇,记当时语也。唐谓节度使,所治军州为藩镇,故有赴镇、移 镇语。温数为河中王重荣所败,屡请益兵于巢,巢中尉孟楷抑而不通。温客谢瞳说温曰:“黄家起于 草莽,幸唐衰乱,直投其隙而取之尔,非有功德兴王之业也,此岂足与共成事哉!今天子在蜀,诸 镇之兵日集,以谋兴复。是唐德未厌于人也。且将军力战于外,而庸人制之于内,此章邯所以背秦 而归楚也。”温以为然,乃杀其监军严实,自归于河中,因王重荣以降。都统王铎承制,拜温左金吾 卫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天子赐温名全忠。 中和三年三月,拜全忠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四月,诸镇兵破巢,复京师。巢走蓝田。七 月丁卯,全忠归于宣武。是岁,黄巢出蓝田关,陷蔡州,节度使秦宗权叛,附于巢,遂围陈州。徐 州时溥凡称某州某人者,皆其节度使。为东南面行营兵马都统,会东诸镇兵以救陈。陈州刺史赵犨 亦乞兵于全忠。溥虽为都统而不亲兵。 四年,全忠乃自将救犨,率诸镇兵击败巢将黄邺、尚让等。犨以全忠为德,始附属焉。是时, 河东李克用下兵太行,度河出洛阳,与东兵会击巢,巢已败去。全忠及克用追败之于郾城,巢走中 牟,又败之于王满。巢走封丘,又大败之。巢挺身东走至泰山狼虎谷,为时溥追兵所杀。九月,天 子以全忠为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沛郡侯。 光启二年三月,进爵王。义成军乱,逐其节度使安师儒,推牙将张骁为留后。师儒来奔,杀之。 遣朱珍、李唐宾陷滑州,以胡真为留后。十二月,徙封吴兴郡王。自黄巢死,秦宗权称帝。陷陕、 洛、怀、孟、唐、许、汝、郑州。遣其将秦贤、卢瑭、张晊攻汴。贤军板桥、晊军北郊、瑭军万胜, 环汴为三十六栅。王顾兵少,不敢出。始而称名,既而称爵,既而称帝,渐也。爵至王而后称,著 其逼者。乃遣朱珍募兵于东方,而求救于兖、郓。 三年春,珍得万人,马数百匹以归。乃击贤板桥,拔其四栅。又击瑭万胜,瑭败投水死。宗权 闻瑭等败,乃自将精兵数千,栅北郊。五月,兖州朱瑾、郓州朱宣来赴援,流俗本“宣”从王者, 非。王置酒军中。中席,王阳起如厕,以轻兵出北门,袭晊,而乐声不辍。晊不意兵之至也。兖、 郓之兵又从而合击,遂大败之。斩首二万余级。宗权与晊夜走,过郑屠其城而去。宗权至蔡,复遣 张晊攻汴。王闻晊复来,登封禅寺后冈,望晊兵过,遣朱珍蹑之。戒曰:“晊见吾兵必止。望其止, 当速返,毋与之斗也。”已而,晊见珍在后,果止。珍即驰还。王令珍引兵蔽大林,而自率精骑出其 东,伏大冢间。晊止而食,食毕,拔旗帜,驰击珍。珍兵小却,王引伏兵横出,断晊军为三,而击
新五代史卷一梁本纪第 之。晊大败,脱身走。宗权怒,斩晊。而河阳、陕、洛之兵为宗权守者,闻蔡精兵皆已歼于汴,因 各溃去。故诸葛爽将李罕之取河阳、张全义取洛阳以来附。十月,天子使来,赐王纪功碑。朱宣、 朱瑾兵助汴,已,破宗权东归。王移檄兖、郓,诬其诱汴亡卒以东,乃发兵攻之,取其曹州、濮州 遂遣朱珍攻郓州,大败而还。十二月,天子使来,赐王铁券及德政碑。淮南节度使高骈死,杨行密 入扬州。天子以王兼淮南节度使,王乃表行密为副使,以行军司马李璠为留后。璠之扬州,行密不 纳 文德元年正月,王如淮南,至宋州而还。是时,秦宗权陷襄州,以赵德誣为节度使。德誣叛于 宗权以来附,天子因以王为蔡州四面行营都统、以德誣为副。三月庚子,僖宗崩。天雄军乱,囚其 节度使乐彦真。其子相州刺史从训攻魏,来乞兵。遣朱珍助从训攻魏。而魏军杀彦真,从训战死 魏人立罗弘信。珍乃还。张全义取河阳,逐李罕之,罕之奔于河东。李克用遣兵围河阳,全义来求 救,遣丁会、牛存莧救之,击败河东兵于沇河。五月,行营讨蔡州,围之百余日不克。是时,时溥 已为东南面都统。又以王统行营,而溥犹称都统。王乃上书论溥讨蔡无功而不落都统,且欲激怒溥 以起兵端。初,高骈死,淮南乱。楚州刺史刘瓒来奔,纳之。及王兵攻蔡不克,还欲攻徐,乃遣朱 珍将兵数千以东,声言送瓒还楚州。溥怒论己,又闻珍以兵来,果出兵拒之,珍战于吴康,大败之, 取其丰、萧二县,遂攻宿州,下之。珍屯萧县,别遣庞师古攻徐州。 龙纪元年正月,师古败溥于吕梁。淮西牙将申丛执秦宗权,折其足,将槛送京师。别将郭璠杀 丛,篡宗权以来献,王遣行军司马李璠献俘于京师。表郭璠淮西留后。三月,天子封王为东平王 七月,朱珍杀李唐宾,王如萧县,执珍,杀之。遂攻徐州。冬,大雨、水,不能军,而旋。初,秦 宗权遣其弟宗衡掠地淮南,是岁,宗衡为其将孙儒所杀。儒攻杨行密于扬州,淮南大乱。行密走宣 州,儒入扬州 大顺元年春,遣庞师古攻孙儒于濉,大败而还。四月宿州将张筠以宿州复归于时溥。王自 将攻之,不克。初,黄巢败走,李克用追之。至于冤朐不及,而旋。过汴,驻军于北郊。王邀克用 置酒上源驿,夜以兵攻之。克用逾城而免,讼其事于京师,天仔知曲在汴,而和解之。至是,宰相 张浚私与汴交,王厚之以赂,浚为汴请钱河东。唐诸大臣皆以为不可兴师。浚挟汴力请益坚,天子 不得已,许之。五月,以浚为太原四面行弯都统、王为东请面招讨使。然王不亲兵,以兵二千属浚 而已。浚屯于阴地。河东叛将冯霸杀潞州守将李克恭米降,遣葛从周入潞州。李克用遣康君立攻之, 从周走河阳。九月,王如河阳。十月,天子以王兼宣文军节度使。遂如滑州,假道于魏,以攻河东, 且责其军须,亦所以怒魏为兵端也。魏人果以谓非兵所当出,而辞以粮乏,皆不许。于是攻魏。十 月,张浚之师大败于阴地 年正月,王及魏人战于内黄,大败之,屠故元城。罗弘信来送款。十月,克宿州。十一月 曹州将郭绍宾杀其刺史郭饶来降。十二月,丁会败朱瑾于金乡 景福元年二月,攻郓州,前军朱友裕败于斗门,王军后至,又败而还。冬,友裕取濮州,遂攻 徐州。 二年四月,庞师古克徐州,杀时溥。王如徐州,以师古为留后。遂攻兖、郓。 乾宁元年二月,王及朱宣战于渔山,大败之 年八月,又败宣于梁山。十一月又败之于钜野。兖、郓求救于河东,李克用发兵救之,假道 于魏。既而魏人击之。克用怒,大举攻魏。罗弘信来求救,遣葛从周救魏。是岁,李克用封晋王。 三年五月,战于洹水,擒克用子落落,送于魏,杀之。七月,凤翔李茂贞犯京师,天子出居于 华州。王请以兵赴难,天子优诏止之。又请迁都洛阳,不许。 四年正月,庞师古克郓州,王如郓州,以朱友裕为留后。遂攻兖州。朱瑾奔于淮南。以葛从周 为兖州留后。九月,攻淮南。庞师古出清口、葛从周出安丰、王军屯于宿州。杨行密遣朱瑾先击清 ,师古败死。从周亟返兵,至于澚河。瑾又败之。王惧,驰归。 光化元年三月,天子以王兼天平军节度使。四月,遣葛从周攻晋之山东,取邢、洛、磁三州。 襄州赵匡凝自其父德誣时来附,匡凝又与杨行密、李克用通,而其事泄。七月,遣氏叔琮、康怀英 第2页
新五代史卷一 梁本纪第一 第 2 页 之。晊大败,脱身走。宗权怒,斩晊。而河阳、陕、洛之兵为宗权守者,闻蔡精兵皆已歼于汴,因 各溃去。故诸葛爽将李罕之取河阳、张全义取洛阳以来附。十月,天子使来,赐王纪功碑。朱宣、 朱瑾兵助汴,已,破宗权东归。王移檄兖、郓,诬其诱汴亡卒以东,乃发兵攻之,取其曹州、濮州。 遂遣朱珍攻郓州,大败而还。十二月,天子使来,赐王铁券及德政碑。淮南节度使高骈死,杨行密 入扬州。天子以王兼淮南节度使,王乃表行密为副使,以行军司马李璠为留后。璠之扬州,行密不 纳。 文德元年正月,王如淮南,至宋州而还。是时,秦宗权陷襄州,以赵德諲为节度使。德諲叛于 宗权以来附,天子因以王为蔡州四面行营都统、以德諲为副。三月庚子,僖宗崩。天雄军乱,囚其 节度使乐彦真。其子相州刺史从训攻魏,来乞兵。遣朱珍助从训攻魏。而魏军杀彦真,从训战死。 魏人立罗弘信。珍乃还。张全义取河阳,逐李罕之,罕之奔于河东。李克用遣兵围河阳,全义来求 救,遣丁会、牛存莧救之,击败河东兵于沇河。五月,行营讨蔡州,围之百余日不克。是时,时溥 已为东南面都统。又以王统行营,而溥犹称都统。王乃上书论溥讨蔡无功而不落都统,且欲激怒溥 以起兵端。初,高骈死,淮南乱。楚州刺史刘瓒来奔,纳之。及王兵攻蔡不克,还欲攻徐,乃遣朱 珍将兵数千以东,声言送瓒还楚州。溥怒论己,又闻珍以兵来,果出兵拒之,珍战于吴康,大败之, 取其丰、萧二县,遂攻宿州,下之。珍屯萧县,别遣庞师古攻徐州。 龙纪元年正月,师古败溥于吕梁。淮西牙将申丛执秦宗权,折其足,将槛送京师。别将郭璠杀 丛,篡宗权以来献,王遣行军司马李璠献俘于京师。表郭璠淮西留后。三月,天子封王为东平王。 七月,朱珍杀李唐宾,王如萧县,执珍,杀之。遂攻徐州。冬,大雨、水,不能军,而旋。初,秦 宗权遣其弟宗衡掠地淮南,是岁,宗衡为其将孙儒所杀。儒攻杨行密于扬州,淮南大乱。行密走宣 州,儒入扬州。 大顺元年春,遣庞师古攻孙儒于淮南,大败而还。四月,宿州将张筠以宿州复归于时溥。王自 将攻之,不克。初,黄巢败走,李克用追之。至于冤朐不及,而旋。过汴,驻军于北郊。王邀克用 置酒上源驿,夜以兵攻之。克用逾城而免,讼其事于京师,天子知曲在汴,而和解之。至是,宰相 张浚私与汴交,王厚之以赂,浚为汴请伐河东。唐诸大臣皆以为不可兴师。浚挟汴力请益坚,天子 不得已,许之。五月,以浚为太原四面行营都统、王为东南面招讨使。然王不亲兵,以兵二千属浚 而已。浚屯于阴地。河东叛将冯霸杀潞州守将李克恭来降,遣葛从周入潞州。李克用遣康君立攻之, 从周走河阳。九月,王如河阳。十月,天子以王兼宣义军节度使。遂如滑州,假道于魏,以攻河东, 且责其军须,亦所以怒魏为兵端也。魏人果以谓非兵所当出,而辞以粮乏,皆不许。于是攻魏。十 一月,张浚之师大败于阴地。 二年正月,王及魏人战于内黄,大败之,屠故元城。罗弘信来送款。十月,克宿州。十一月, 曹州将郭绍宾杀其刺史郭饶来降。十二月,丁会败朱瑾于金乡。 景福元年二月,攻郓州,前军朱友裕败于斗门,王军后至,又败而还。冬,友裕取濮州,遂攻 徐州。 二年四月,庞师古克徐州,杀时溥。王如徐州,以师古为留后。遂攻兖、郓。 乾宁元年二月,王及朱宣战于渔山,大败之。 二年八月,又败宣于梁山。十一月又败之于钜野。兖、郓求救于河东,李克用发兵救之,假道 于魏。既而魏人击之。克用怒,大举攻魏。罗弘信来求救,遣葛从周救魏。是岁,李克用封晋王。 三年五月,战于洹水,擒克用子落落,送于魏,杀之。七月,凤翔李茂贞犯京师,天子出居于 华州。王请以兵赴难,天子优诏止之。又请迁都洛阳,不许。 四年正月,庞师古克郓州,王如郓州,以朱友裕为留后。遂攻兖州。朱瑾奔于淮南。以葛从周 为兖州留后。九月,攻淮南。庞师古出清口、葛从周出安丰、王军屯于宿州。杨行密遣朱瑾先击清 口,师古败死。从周亟返兵,至于渒河。瑾又败之。王惧,驰归。 光化元年三月,天子以王兼天平军节度使。四月,遣葛从周攻晋之山东,取邢、洛、磁三州。 襄州赵匡凝自其父德諲时来附,匡凝又与杨行密、李克用通,而其事泄。七月,遣氏叔琮、康怀英
新五代史卷一梁本纪第 攻匡凝,取其泌、随、邓三州。曾三异校定曰:三异案,《唐书》《地理志》:唐州天祐三年,朱全忠 徙治泌阳。表更名泌州。则是天祐二年,唐州旧名犹在。至三年始更为泌。光化之初,未当有泌州 之名,今书为泌,则误也。匡凝请和乃止。十二月,李罕之以潞州来降 二年,幽州刘仁恭攻魏,罗绍威来求救,王救魏。败仁恭于内黄。四月,遣氏叔琮攻晋太原, 不克。七月,李克用取泽潞。十一月,保义军乱,杀其节度使王珙,推其牙将李璠为留后,其将朱 简杀璠来降。以简为保义军节度使。 三年四月,遣葛从周攻刘仁恭之沧州,取其德州。及仁恭战于老鸦堤,大败之。八月,晋取洺 州。王如洺州,复取之。是时,镇定皆附于晋,遂攻镇州、破临城。王镕来送款。进攻定州,王郜 奔于晋。其将王处直以定州降。唐宦者刘季述作乱,天子幽于东宫 天复元年正月,护驾都头孙德诛季述,天子复位。封王为梁王。遣张存敬攻王珂于河中,出含 山,下晋、绛二州。王珂求救于晋,晋不能救,乃来降。三月,大举攻晋。氏叔琮出太行,取泽、 潞。葛从周、张存敬、侯言、张归厚及镇、定之兵,皆会于太原。围之不克,遇雨而还。五月,天 子以王兼河中尹、护国军节度使。六月,晋取慈、隰。自刘季述等已诛,宰相崔胤外与梁交,欲假 梁兵尽诛宦者。而凤翔李茂贞、邠宁王行瑜等皆遣子弟,以精兵宿卫天子。宦官韩全诲等亦因恃以 为助。天子与胤计事,宦者属耳颇闻之。乃选美女,内之宫中,阴令伺察其实。久之,果得胤奏谋 所以诛宦者之说,全诲等大惧,日夜相与涕泣,思图胤以求全。胤知谋泄,事急,即矫为制,召梁 兵入诛宦者。十月,王以宣武、宣义、天平、护国兵七万至于河中,取同州,遂攻华州。韩建出降 全诲等闻梁王兵且至,即以岐、邠宿卫兵劫天子奔于凤翔。王乃上书言胤所以召之之意。天子怒 罢胤相,责授工部尚书诏梁兵还镇。王引兵去玫邠州,屯于三原。邠州节度使杨崇本以邠、宁、 庆、衍四州降。崔胤奔于华州 年春,王退军于河中。晋攻晋等。遣朱友宁击败军于蒲县,取汾、慈、隰,遂围太原 不克而还。汾、慈、隰复入于晋。四月,友宁引西至兴平,及李茂贞战于武功,大败之。王兵 犯风翔,茂贞数出战,辄败,遂围之十一月,酈坊李周彝以兵救凤翔,王遣孔勍袭鄘州,虏周彝 之族徙于河中,周彝乃降。是时,岐兵败,面围久,城电食。自天子至后宫,皆冻馁 年正月,茂贞杀韩全诲等二十人、囊其首,示梁车。出天子以为解。甲天子出幸梁军,遣 使者驰召崔胤,胤托疾不至。王使人戏胤曰:“吾未识天子,惧其非是,子来为我辨之。”天子还至 兴平,胤率百官奉迎。王自为天子执辔,且泣行,行十余里,止之。人见者,咸以为忠。己巳, 天子至,自凤翔素服哭于太庙,而后入杀宦者七百余人。二月甲戌,天子赐王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 臣,以辉王祚为诸道兵马元帅,王为副元帅。王乃留子友伦为护驾指挥使,曾三异校定曰:三异案, 《家人传》:友伦乃王兄存之子,其后中书上议,亦皆谓之皇侄。以为天子卫,引兵东归。天子饯于 延喜楼,赐杨柳枝五曲。初,梁兵已西,青州王师范遣其将刘郣袭据梁兖州。王已还梁。四月,如 郓州,遣朱友宁攻青州。师范败之于石楼,友宁死。九月,杨师厚败青人于临朐,取其棣州。师范 以青州降,而亦降。友伦击鞠,堕马死。王怒,以为崔胤杀之,遣朱友谦杀胤于京师。曾三异校 定曰:三异案,《家人传》:杀崔胤者,朱友谋,非友谦。其与友伦击鞠者,皆杀之。自天子奔华州, 王请迁都洛阳,虽不许,而王命河南张全义修洛阳宫以待。 天祐元年正月,王如河中遣牙将寇彦卿如京师,请迁都洛阳,并徙长安居人以东。天子行至陕 州,王朝于行在,先如东都。是时,六军诸卫兵已散亡,其从以东者,小黄门十数人,打球供奉、 内园小儿等二百余人。行至谷水,王教医官许昭远告其谋乱,悉杀而代之,然后以闻。由是,天子 左右皆梁人矣。四月甲辰,天子至自西都。是时,晋王李克用、歧王李茂贞、楚王赵匡凝、蜀王王 建、吴王杨行密曾三异校定曰:三异案,克用本纪及茂贞传,建、行密世家,皆书其在唐所授,独 匡凝不书其在唐,此乃阙文。闻梁迁天子洛阳,皆欲举兵讨梁,王大惧。六月,杨崇本复附于歧, 王乃以兵如河中,声言攻崇本,遣朱友恭、氏叔琮、蒋玄晖等行弑,昭宗崩。十月,王朝于京师, 杀朱友恭、氏叔琮。十一月,攻淮南,取其光州。攻寿州,不克而旋 年二月,遣蒋玄晖杀德王裕等九王于九曲池。六月,杀司空裴贽等百余人。七月,天子使来, 第3页
新五代史卷一 梁本纪第一 第 3 页 攻匡凝,取其泌、随、邓三州。曾三异校定曰:三异案,《唐书》《地理志》:唐州天祐三年,朱全忠 徙治泌阳。表更名泌州。则是天祐二年,唐州旧名犹在。至三年始更为泌。光化之初,未当有泌州 之名,今书为泌,则误也。匡凝请和乃止。十二月,李罕之以潞州来降。 二年,幽州刘仁恭攻魏,罗绍威来求救,王救魏。败仁恭于内黄。四月,遣氏叔琮攻晋太原, 不克。七月,李克用取泽潞。十一月,保义军乱,杀其节度使王珙,推其牙将李璠为留后,其将朱 简杀璠来降。以简为保义军节度使。 三年四月,遣葛从周攻刘仁恭之沧州,取其德州。及仁恭战于老鸦堤,大败之。八月,晋取洺 州。王如洺州,复取之。是时,镇定皆附于晋,遂攻镇州、破临城。王镕来送款。进攻定州,王郜 奔于晋。其将王处直以定州降。唐宦者刘季述作乱,天子幽于东宫。 天复元年正月,护驾都头孙德诛季述,天子复位。封王为梁王。遣张存敬攻王珂于河中,出含 山,下晋、绛二州。王珂求救于晋,晋不能救,乃来降。三月,大举攻晋。氏叔琮出太行,取泽、 潞。葛从周、张存敬、侯言、张归厚及镇、定之兵,皆会于太原。围之不克,遇雨而还。五月,天 子以王兼河中尹、护国军节度使。六月,晋取慈、隰。自刘季述等已诛,宰相崔胤外与梁交,欲假 梁兵尽诛宦者。而凤翔李茂贞、邠宁王行瑜等皆遣子弟,以精兵宿卫天子。宦官韩全诲等亦因恃以 为助。天子与胤计事,宦者属耳颇闻之。乃选美女,内之宫中,阴令伺察其实。久之,果得胤奏谋 所以诛宦者之说,全诲等大惧,日夜相与涕泣,思图胤以求全。胤知谋泄,事急,即矫为制,召梁 兵入诛宦者。十月,王以宣武、宣义、天平、护国兵七万至于河中,取同州,遂攻华州。韩建出降。 全诲等闻梁王兵且至,即以岐、邠宿卫兵劫天子奔于凤翔。王乃上书言胤所以召之之意。天子怒, 罢胤相,责授工部尚书诏梁兵还镇。王引兵去,攻邠州,屯于三原。邠州节度使杨崇本以邠、宁、 庆、衍四州降。崔胤奔于华州。 二年春,王退军于河中。晋攻晋、绛。遣朱友宁击败晋军于蒲县,取汾、慈、隰,遂围太原, 不克而还。汾、慈、隰复入于晋。四月,友宁引兵,西至兴平。及李茂贞战于武功,大败之。王兵 犯凤翔,茂贞数出战,辄败,遂围之。十一月,鄜坊李周彝以兵救凤翔,王遣孔勍袭鄜州,虏周彝 之族徙于河中,周彝乃降。是时,岐兵屡败,而围久,城中食尽。自天子至后宫,皆冻馁。 三年正月,茂贞杀韩全诲等二十人,囊其首,示梁军。约出天子以为解。甲天子出幸梁军,遣 使者驰召崔胤,胤托疾不至。王使人戏胤曰:“吾未识天子,惧其非是,子来为我辨之。”天子还至 兴平,胤率百官奉迎。王自为天子执辔,且泣且行,行十余里,止之。人见者,咸以为忠。己巳, 天子至,自凤翔素服哭于太庙,而后入杀宦者七百余人。二月甲戌,天子赐王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 臣,以辉王祚为诸道兵马元帅,王为副元帅。王乃留子友伦为护驾指挥使,曾三异校定曰:三异案, 《家人传》:友伦乃王兄存之子,其后中书上议,亦皆谓之皇侄。以为天子卫,引兵东归。天子饯于 延喜楼,赐杨柳枝五曲。初,梁兵已西,青州王师范遣其将刘鄩袭据梁兖州。王已还梁。四月,如 郓州,遣朱友宁攻青州。师范败之于石楼,友宁死。九月,杨师厚败青人于临朐,取其棣州。师范 以青州降,而鄩亦降。友伦击鞠,堕马死。王怒,以为崔胤杀之,遣朱友谦杀胤于京师。曾三异校 定曰:三异案,《家人传》:杀崔胤者,朱友谋,非友谦。其与友伦击鞠者,皆杀之。自天子奔华州, 王请迁都洛阳,虽不许,而王命河南张全义修洛阳宫以待。 天祐元年正月,王如河中遣牙将寇彦卿如京师,请迁都洛阳,并徙长安居人以东。天子行至陕 州,王朝于行在,先如东都。是时,六军诸卫兵已散亡,其从以东者,小黄门十数人,打球供奉、 内园小儿等二百余人。行至谷水,王教医官许昭远告其谋乱,悉杀而代之,然后以闻。由是,天子 左右皆梁人矣。四月甲辰,天子至自西都。是时,晋王李克用、歧王李茂贞、楚王赵匡凝、蜀王王 建、吴王杨行密曾三异校定曰:三异案,克用本纪及茂贞传,建、行密世家,皆书其在唐所授,独 匡凝不书其在唐,此乃阙文。闻梁迁天子洛阳,皆欲举兵讨梁,王大惧。六月,杨崇本复附于歧, 王乃以兵如河中,声言攻崇本,遣朱友恭、氏叔琮、蒋玄晖等行弑,昭宗崩。十月,王朝于京师, 杀朱友恭、氏叔琮。十一月,攻淮南,取其光州。攻寿州,不克而旋。 二年二月,遣蒋玄晖杀德王裕等九王于九曲池。六月,杀司空裴贽等百余人。七月,天子使来
新五代史卷二梁本纪第二 赐王迎銮纪功碑。王欲代唐,使人谕诸镇。襄州赵匡凝以为不可,遣杨师厚攻之。取其唐、邓、复、 郢、随、均、房七州。王如襄州,军于汉北。九月,师厚破襄州,匡凝奔于淮南。师厚取荆南,荆 南留后赵明奔于蜀。遂出光州,以攻寿州,不克。天子卜祀天于南郊,王怒,以为蒋玄晖等欲祈天 以延唐。天子惧,改卜郊。十一月辛巳,天子封王为魏王、相国、总百揆。以宣武、宣义、天平 护国、天雄、武顺、佑国、河阳、义武、昭义、武宁、保义、忠武、昭、武定、泰宁、平卢、匡国、 镇国、荆南、忠武二十一军为魏国,备九锡。王怒不受。十二月,天子以王为天下兵马元帅,王益 怒,遣人告枢密使蒋玄晖与何太后私通,杀玄晖而焚之。遂弑太后于积善宫。又杀宰相柳粲,太常 卿张延范车裂以徇。天子诏以太后故停郊 年春,魏州罗绍威谋杀其牙军,来假兵以虞变。王为发兵,北攻刘仁恭之沧州。兵过魏而绍 威已杀牙军,其兵之在外者皆叛,据贝、卫、澶、博州,王以兵悉杀之。遂攻沧州,军于长芦。刘 仁恭求救于晋,晋人取潞州,王乃旋军。 新五代史卷二梁本纪第二 开平元年,春正月壬寅,天子使御史大夫薛贻矩来劳军,宰相张文蔚率百官来劝进。夏四月壬 戌,更名晃。甲子,皇帝即位。自即位以后,大事则书,变古则书,非常则书,意有所示则书,后 有所因则书。非此五者则否。戊辰,大赦。赦文皆曰大赦天下。此书大,见其志之欲远及也,不曰 天下,实有所不及也。改元,国号梁。封唐主为济阴王。谓天子为唐主,录其本语如此。升汴州为 开封府,建为东都,以唐东都为西都。废京兆府为雍州。州县废置,见《职方考》。惟京都则书。赐 东都輔一日。契丹阿保机使袍笏梅老来。夷狄来不言朝、不责其礼。不言贡,不贵其物。故书 “来”。五代乱世,著其屡来,以见夷狭之来不来,不因治乱。而乱世屡来,不足贵也。五月丁丑朔, 以唐相张文蔚、杨涉为门下侍郎:御史天夫薛贻矩为中书待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戊寅,渤海、契 丹遣使者来。夷狄君臣姓名、官爵或书或否,不必备。或因其旧史之详略,但书其来,以示意尔。 乙酉,兄全昱为广王、子友文博王、友文非子而书子,语在《家人传》。友珪郢王、友璋福王、友贞 均王、友徽建王、侄友谅衡王、友能惠壬、友诲鄱王。甲年,改枢密院为崇政院,太府卿敬翔为使。 是月,潞州行营都指挥使李思安及晋人战、败绩。我畋曰败绩。彼败曰败之。文理宜然。已见行营, 故战不言地。六月甲寅,平卢军节度使韩建守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秋七月己亥,追尊祖考为皇 帝,妣为皇后:皇高祖黯谥曰宣元,庙号肃祖。祖妣范氏谥曰宣僖。曾祖茂琳谥曰光献,庙号敬祖。 祖妣杨氏谥曰光孝。祖信谥曰昭武,庙号宪祖。祖妣刘氏谥曰昭懿。考诚谥曰文穆,庙号烈祖。妣 王氏谥曰文惠。八月丁卯,同州好蛎虫生。隰州黄河清。于此书,见不为瑞也。九月,括马。冬十 月己未,讲武于繁台。十一月壬寅,赦亡命、背军、髡黥刑徒。于好杀之世,小赦必书,见其亦有 爱人之意也 二年春正月丁酉,渤海遣使者来。己亥,卜郊于西都。弑济阴王。弑,臣子之大恶也。书济阴 王,从其实。书弑,正梁罪名。二月辛未,契丹阿保机遣使者来。三月壬申朔,如西都。幸,已至 也。如,往而未至之辞。书如,则在道。有事,可以书。丙子,如怀州。五代乱世,兵无虚日,不 可悉书。故用兵无胜败、攻城无得失,皆不书。其命大将与天子有所如,自著大事尔。此如怀、泽 者,以兵方攻潞州也。丁丑,如泽州。戊寅,封鸿胪卿李崧、介国公为二王后。梁尝更戊曰武,而 旧史悉复为戊。壬午,匡国军节度使刘知俊为潞州行营招讨使。癸巳,改卜郊。张文蔚薨。夏四月 癸卯,杨涉罢。吏部侍郎于兢为中书侍郎、翰林学士承旨礼部侍郎张策为刑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 事。壬子,至泽州。五月己丑,潞州行营都虞候、康怀英及晋人战于夹城,败绩。筑城围潞,战于 城中,故书地。戊戌,立唐三庙。契丹遣使者来。六月壬寅,忠武军节度使刘知俊为西路行营招讨 使,以伐岐。用兵之名有四:两相攻曰攻、以大加小曰伐、加有罪曰讨、天子自往曰征。随事为文 不得不异,非有褒贬也。己酉,杀右金吾卫上将军王师范,灭其族。当杀曰伏诛,不当杀者以两相 杀为文。丙辰,刘知俊及岐人战于漠谷,败之。秋九月丁丑。如陕州。以晋人攻晋、绛故也。博王 友文留守东都。冬十月丁未,至自陕州。十一月癸巳,张策罢。左仆射杨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十 第4页
新五代史卷二 梁本纪第二 第 4 页 赐王迎銮纪功碑。王欲代唐,使人谕诸镇。襄州赵匡凝以为不可,遣杨师厚攻之。取其唐、邓、复、 郢、随、均、房七州。王如襄州,军于汉北。九月,师厚破襄州,匡凝奔于淮南。师厚取荆南,荆 南留后赵明奔于蜀。遂出光州,以攻寿州,不克。天子卜祀天于南郊,王怒,以为蒋玄晖等欲祈天 以延唐。天子惧,改卜郊。十一月辛巳,天子封王为魏王、相国、总百揆。以宣武、宣义、天平、 护国、天雄、武顺、佑国、河阳、义武、昭义、武宁、保义、忠武、昭、武定、泰宁、平卢、匡国、 镇国、荆南、忠武二十一军为魏国,备九锡。王怒不受。十二月,天子以王为天下兵马元帅,王益 怒,遣人告枢密使蒋玄晖与何太后私通,杀玄晖而焚之。遂弑太后于积善宫。又杀宰相柳粲,太常 卿张延范车裂以徇。天子诏以太后故停郊。 三年春,魏州罗绍威谋杀其牙军,来假兵以虞变。王为发兵,北攻刘仁恭之沧州。兵过魏而绍 威已杀牙军,其兵之在外者皆叛,据贝、卫、澶、博州,王以兵悉杀之。遂攻沧州,军于长芦。刘 仁恭求救于晋,晋人取潞州,王乃旋军。 新五代史卷二 梁本纪第二 开平元年,春正月壬寅,天子使御史大夫薛贻矩来劳军,宰相张文蔚率百官来劝进。夏四月壬 戌,更名晃。甲子,皇帝即位。自即位以后,大事则书,变古则书,非常则书,意有所示则书,后 有所因则书。非此五者则否。戊辰,大赦。赦文皆曰大赦天下。此书大,见其志之欲远及也,不曰 天下,实有所不及也。改元,国号梁。封唐主为济阴王。谓天子为唐主,录其本语如此。升汴州为 开封府,建为东都,以唐东都为西都。废京兆府为雍州。州县废置,见《职方考》。惟京都则书。赐 东都酺一日。契丹阿保机使袍笏梅老来。夷狄来,不言朝,不责其礼。不言贡,不贵其物。故书曰 “来”。五代乱世,著其屡来,以见夷狄之来不来,不因治乱。而乱世屡来,不足贵也。五月丁丑朔, 以唐相张文蔚、杨涉为门下侍郎;御史大夫薛贻矩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戊寅,渤海、契 丹遣使者来。夷狄君臣姓名、官爵或书或否,不必备。或因其旧史之详略,但书其来,以示意尔。 乙酉,兄全昱为广王、子友文博王、友文非子而书子,语在《家人传》。友珪郢王、友璋福王、友贞 均王、友徽建王、侄友谅衡王、友能惠王、友诲邵王。甲午,改枢密院为崇政院,太府卿敬翔为使。 是月,潞州行营都指挥使李思安及晋人战,败绩。我败曰败绩。彼败曰败之。文理宜然。已见行营, 故战不言地。六月甲寅,平卢军节度使韩建守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秋七月己亥,追尊祖考为皇 帝,妣为皇后:皇高祖黯谥曰宣元,庙号肃祖。祖妣范氏谥曰宣僖。曾祖茂琳谥曰光献,庙号敬祖。 祖妣杨氏谥曰光孝。祖信谥曰昭武,庙号宪祖。祖妣刘氏谥曰昭懿。考诚谥曰文穆,庙号烈祖。妣 王氏谥曰文惠。八月丁卯,同州虸蚄虫生。隰州黄河清。于此书,见不为瑞也。九月,括马。冬十 月己未,讲武于繁台。十一月壬寅,赦亡命、背军、髡黥刑徒。于好杀之世,小赦必书,见其亦有 爱人之意也。 二年春正月丁酉,渤海遣使者来。己亥,卜郊于西都。弑济阴王。弑,臣子之大恶也。书济阴 王,从其实。书弑,正梁罪名。二月辛未,契丹阿保机遣使者来。三月壬申朔,如西都。幸,已至 也。如,往而未至之辞。书如,则在道。有事,可以书。丙子,如怀州。五代乱世,兵无虚日,不 可悉书。故用兵无胜败、攻城无得失,皆不书。其命大将与天子有所如,自著大事尔。此如怀、泽 者,以兵方攻潞州也。丁丑,如泽州。戊寅,封鸿胪卿李崧、介国公为二王后。梁尝更戊曰武,而 旧史悉复为戊。壬午,匡国军节度使刘知俊为潞州行营招讨使。癸巳,改卜郊。张文蔚薨。夏四月 癸卯,杨涉罢。吏部侍郎于兢为中书侍郎、翰林学士承旨礼部侍郎张策为刑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 事。壬子,至泽州。五月己丑,潞州行营都虞候、康怀英及晋人战于夹城,败绩。筑城围潞,战于 城中,故书地。戊戌,立唐三庙。契丹遣使者来。六月壬寅,忠武军节度使刘知俊为西路行营招讨 使,以伐岐。用兵之名有四:两相攻曰攻、以大加小曰伐、加有罪曰讨、天子自往曰征。随事为文, 不得不异,非有褒贬也。己酉,杀右金吾卫上将军王师范,灭其族。当杀曰伏诛,不当杀者以两相 杀为文。丙辰,刘知俊及岐人战于漠谷,败之。秋九月丁丑。如陕州。以晋人攻晋、绛故也。博王 友文留守东都。冬十月丁未,至自陕州。十一月癸巳,张策罢。左仆射杨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十
新五代史卷二梁本纪第二 二月己亥,以介国公为三恪,国公、莱国公为二王后 年春正月甲戌,如西都。复然灯以祈福。然灯,风俗相传。自天子至于庶人,举天下同其奢 乐,而风俗敝之大者。故录其诏意,则其失可知。庚寅,享于太庙。辛卯,有事于南郊,祀天于南 郊,书曰有事,录当时语。大赦。丙申,群臣上尊号,曰:“睿文圣武广孝皇帝。”二月壬戌,讲武 于西杏园。甲子,延州高万兴叛于歧,来降。唐末之乱,强弱相并,或去彼来此,不可为常。难于 遽责。至此乃书曰叛。始正其定分也。三月辛未,渤海国王大誣韻遣使者来。甲戌,如河中。以高 万兴降,刘知俊兵攻酈延故也。山南东道节度使杨师厚为潞州四面行营招讨使。刘知俊取丹州。夏 四月丙午,知俊克延、酈、坊三州。易得曰取,难得曰克,文理宜然尔。五月己卯,至自河中,杀 佑国军节度使王重师。六月庚戌,刘知俊执佑国军节度使刘捍,叛附于歧。以身归曰降,以地归曰 附,亦文理宜然尔。知俊为忠武军节度使,以同州附歧,今直书知俊叛,而不言地,盖忠武已见上 文。辛亥,如陕州。以刘知俊叛故也。乙卯,冀王宋友谦为同州东面行营招讨使。刘知俊奔于歧。 丹州军乱,逐其刺史宋知诲。秋七月,商州军乱,逐其刺史李稠,稠奔于岐。乙丑,克丹州,执其 首恶王行思。初不知首恶之人,故直曰军乱。既克而推得之也。克丹州,无主将姓名,行思无官爵, 又不见伏诛日,皆旧史失亡。乙亥,至自陕州。甲申,襄州军乱,杀其留后王班。智不足以卫身 才不足以治众,而见杀。不书死之,而以被杀为文,见死得其死者,士之大莧,不妄以予人。房州 刺史杨虔叛附于蜀。八月辛亥,降死罪囚。辛酉,均州刺史张敬方克房州,执杨虔。闰月癸酉,契 丹遣使者来。己卯,阅稼于西苑。九月壬寅,行营招讨使左卫上将军陈晖克襄州,执其首恶李洪 命晖讨乱,旧史失不书,至此始见。既克而推得其首恶。故初亦且书军乱。丁未,保义军节度使王 檀为潞州东面行营招讨使。辛亥,韩建、杨涉罢。太常卿赵光逢为中书侍郎、翰林学士承旨,工部 侍郎杜晓为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酉,李洪、杨虔伏诛。冬十一月甲午,日南至,告谢于 南郊。南至不必书,因其以至日告谢而告谢主用至日热书之。不日有事于南郊,亦从其本语, 盖比南郊礼差简。己酉,搜访贤良。镇国军节度便康怀英伐岐。十二月,怀英克宁、庆、衍三州。 及刘知俊战于升平,败绩 四年春正月壬辰朔,始用乐。自唐未之乱,芤乐亡,笙此始用乐,故书。丁未,讲武于榆林。 二月己丑,阅稼于谷水。秋八月丙寅,如州。以歧人<薯攻夏州故也。河南尹张宗奭留守西都 辛未,护国军节度使杨师厚为西路行营招过使;以伐歧。九月己丑,至自陕州。辛亥,搜访贤良 冬十一月己丑,宁国军节度使王景仁为北面行营招讨便以伐赵,赵王王镕、北平王王处直叛,附于 晋。晋人救赵。十二月癸酉,颁律令格式。 乾化元年春正月丁亥,王景仁及晋人战于柏乡,败绩。庚寅,赦流罪以下囚,求危言正谏。癸 巳,天雄军节度使杨师厚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夏四月壬申,契丹阿保机遣使者来。五月甲申朔,大 赦,改元。癸巳,幸张宗奭第。秋八月戊辰,阅稼于榆林。渤海遣使者来。戊寅,大阅于兴安鞠场。 九月辛巳朔,御文明殿,入阁。御殿而云入阁,录其本语书之,以见礼失。事在《李琪列传》。此礼 其后屡行,皆不书。一书以见其失,足矣。庚子,如魏州。以晋人攻魏故也。张宗奭留守西都。冬 十月丙子,大阅于魏东郊。十一月,高万兴取盐州。壬辰,至自魏州。乙未,回鹘、吐蕃遣使者来 二年春二月丁巳,光禄卿卢玭使于蜀。甲子,如魏州。亦以晋人及镇、定攻相、魏也。张宗奭 留守西都,次白马。杀左散骑常侍孙骘、右谏议大夫张衍、兵部郎中张儁。戊寅,如贝州。三月丙 戌,屠棘强。书屠,著其酷之甚者。丁未,复如魏州。夏四月己巳,至自魏州。下书如西都,则此 至东都可知。戊寅,如西都。五月丁亥,德音降死罪已下囚、“德音”,赦之小者,从其本名,以著 其实。罢役徒、禁屠及捕生。渤海遣使者来。是月,薛贻矩薨。六月,疾革。郢王友珪反。叛者, 背此而附彼,犹臣于人也。反,自下谋上,恶逆之大者也。日月之书不书,虽无义例,而事亦有不 得而日。反,非一朝一夕,不能得其日,故反者皆不日。戊寅,皇帝崩。年六十一。不书崩处, 异于得其终者。乾化二年十一月,友珪葬之河南尹阙县,号宣陵。以不得其死,故不书葬 呜呼!天下之恶梁久矣。自后唐以来,皆以为伪也。至予论次五代,独不伪梁,而议者或讥予 大失《春秋》之旨,以谓:“梁负大恶,当加诛绝,而反进之,是奖篡也,非《春秋》之志也。”予 第5页
新五代史卷二 梁本纪第二 第 5 页 二月己亥,以介国公为三恪,酅国公、莱国公为二王后。 三年春正月甲戌,如西都。复然灯以祈福。然灯,风俗相传。自天子至于庶人,举天下同其奢 乐,而风俗敝之大者。故录其诏意,则其失可知。庚寅,享于太庙。辛卯,有事于南郊,祀天于南 郊,书曰有事,录当时语。大赦。丙申,群臣上尊号,曰:“睿文圣武广孝皇帝。”二月壬戌,讲武 于西杏园。甲子,延州高万兴叛于歧,来降。唐末之乱,强弱相并,或去彼来此,不可为常。难于 遽责。至此乃书曰叛。始正其定分也。三月辛未,渤海国王大諲譔遣使者来。甲戌,如河中。以高 万兴降,刘知俊兵攻鄜延故也。山南东道节度使杨师厚为潞州四面行营招讨使。刘知俊取丹州。夏 四月丙午,知俊克延、鄜、坊三州。易得曰取,难得曰克,文理宜然尔。五月己卯,至自河中,杀 佑国军节度使王重师。六月庚戌,刘知俊执佑国军节度使刘捍,叛附于歧。以身归曰降,以地归曰 附,亦文理宜然尔。知俊为忠武军节度使,以同州附歧,今直书知俊叛,而不言地,盖忠武已见上 文。辛亥,如陕州。以刘知俊叛故也。乙卯,冀王宋友谦为同州东面行营招讨使。刘知俊奔于歧。 丹州军乱,逐其刺史宋知诲。秋七月,商州军乱,逐其刺史李稠,稠奔于岐。乙丑,克丹州,执其 首恶王行思。初不知首恶之人,故直曰军乱。既克而推得之也。克丹州,无主将姓名,行思无官爵, 又不见伏诛日,皆旧史失亡。乙亥,至自陕州。甲申,襄州军乱,杀其留后王班。智不足以卫身, 才不足以治众,而见杀。不书死之,而以被杀为文,见死得其死者,士之大莧,不妄以予人。房州 刺史杨虔叛附于蜀。八月辛亥,降死罪囚。辛酉,均州刺史张敬方克房州,执杨虔。闰月癸酉,契 丹遣使者来。己卯,阅稼于西苑。九月壬寅,行营招讨使左卫上将军陈晖克襄州,执其首恶李洪。 命晖讨乱,旧史失不书,至此始见。既克而推得其首恶。故初亦且书军乱。丁未,保义军节度使王 檀为潞州东面行营招讨使。辛亥,韩建、杨涉罢。太常卿赵光逢为中书侍郎、翰林学士承旨,工部 侍郎杜晓为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辛酉,李洪、杨虔伏诛。冬十一月甲午,日南至,告谢于 南郊。南至不必书,因其以至日告谢而书。告谢主用至日,故书之。不曰有事于南郊,亦从其本语, 盖比南郊礼差简。己酉,搜访贤良。镇国军节度使康怀英伐岐。十二月,怀英克宁、庆、衍三州。 及刘知俊战于升平,败绩。 四年春正月壬辰朔,始用乐。自唐末之乱,礼乐亡,至此始用乐,故书。丁未,讲武于榆林。 二月己丑,阅稼于谷水。秋八月丙寅,如陕州。以歧人、晋人攻夏州故也。河南尹张宗奭留守西都。 辛未,护国军节度使杨师厚为西路行营招讨使,以伐歧。九月己丑,至自陕州。辛亥,搜访贤良。 冬十一月己丑,宁国军节度使王景仁为北面行营招讨使以伐赵,赵王王镕、北平王王处直叛,附于 晋。晋人救赵。十二月癸酉,颁律令格式。 乾化元年春正月丁亥,王景仁及晋人战于柏乡,败绩。庚寅,赦流罪以下囚,求危言正谏。癸 巳,天雄军节度使杨师厚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夏四月壬申,契丹阿保机遣使者来。五月甲申朔,大 赦,改元。癸巳,幸张宗奭第。秋八月戊辰,阅稼于榆林。渤海遣使者来。戊寅,大阅于兴安鞠场。 九月辛巳朔,御文明殿,入阁。御殿而云入阁,录其本语书之,以见礼失。事在《李琪列传》。此礼 其后屡行,皆不书。一书以见其失,足矣。庚子,如魏州。以晋人攻魏故也。张宗奭留守西都。冬 十月丙子,大阅于魏东郊。十一月,高万兴取盐州。壬辰,至自魏州。乙未,回鹘、吐蕃遣使者来。 二年春二月丁巳,光禄卿卢玭使于蜀。甲子,如魏州。亦以晋人及镇、定攻相、魏也。张宗奭 留守西都,次白马。杀左散骑常侍孙骘、右谏议大夫张衍、兵部郎中张儁。戊寅,如贝州。三月丙 戌,屠棘强。书屠,著其酷之甚者。丁未,复如魏州。夏四月己巳,至自魏州。下书如西都,则此 至东都可知。戊寅,如西都。五月丁亥,德音降死罪已下囚、“德音”,赦之小者,从其本名,以著 其实。罢役徒、禁屠及捕生。渤海遣使者来。是月,薛贻矩薨。六月,疾革。郢王友珪反。叛者, 背此而附彼,犹臣于人也。反,自下谋上,恶逆之大者也。日月之书不书,虽无义例,而事亦有不 得而日。反,非一朝一夕,不能得其日,故反者皆不日。戊寅,皇帝崩。年六十一。不书崩处,以 异于得其终者。乾化二年十一月,友珪葬之河南尹阙县,号宣陵。以不得其死,故不书葬。 呜呼!天下之恶梁久矣。自后唐以来,皆以为伪也。至予论次五代,独不伪梁,而议者或讥予 大失《春秋》之旨,以谓:“梁负大恶,当加诛绝,而反进之,是奖篡也,非《春秋》之志也。”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