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如何快速的定位自己要观察的对象。6)重点说明脱色的过程和如何把握脱色的过程。六、思考题1)如何判断显微镜下视野中看到的东西是否是我们需要观察的对象?分析多种可能性,所得结论对应的依据是什么。2)怎样确定一株未知菌株是革兰氏阳性还是革兰氏阴性,具体过程怎样进行?自己革兰氏染色过程结果分析?3)6
6 5) 如何快速的定位自己要观察的对象。 6) 重点说明脱色的过程和如何把握脱色的过程。 六 、思考题 1) 如何判断显微镜下视野中看到的东西是否是我们需要观察的对象?分析多种 可能性,所得结论对应的依据是什么。 2) 怎样确定一株未知菌株是革兰氏阳性还是革兰氏阴性,具体过程怎样进行? 3) 自己革兰氏染色过程结果分析?
实验三细菌大小的测微和特殊结构染色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细菌大小的测微技术。2、掌握细菌芽孢和荚膜的染色方法。3、掌握细菌运动运动性的观察方法(悬滴法)。二、实验原理1、对细菌大小进行测量的原理。2、芽孢和荚膜的染色原理。3、细菌运动性观察和判别的原理。三、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枯草芽孢杆菌(B1)、金黄色葡萄球菌(B5)、原核固氮菌,显微镜,载玻片,酒精灯,接种针,水,镜台测微尺,目镜测微尺,灭菌锅,各种染色液等。四、实验方法及步骤1、细菌大小测微的实验1.1用镜台测微尺分别对低倍镜、高倍镜和油镜的目镜测微尺进行校正。1.2分别对B1、B5进行单染色。1.3在油镜条件下,用目镜测微尺分别对B1、B5进行观察和测量(选五个不同的菌体取其平均值)。2、细菌的芽孢染色实验涂片、干燥、固定,加数滴孔雀绿染液于玻片上,微火加热至燃料冒蒸汽并维持,计时5分钟,待玻片冷却后水洗,蕃红复染2分钟,然后水洗,干燥,镜检。3、荚膜染色法用结晶紫单染色法对原核固氮菌进行染色(涂片稍厚,不能加热进行干燥和固定,稍水洗),镜检时菌体细胞外一圈透明区域即为荚膜。4、用悬滴法观察细菌的运动性4.1分别取1环B1和B5的滴悬液于盖玻片上,翻转后覆于凹玻片上。7
7 实验三 细菌大小的测微和特殊结构染色 实验 一、 实 验目的 1、掌握细菌大小的测微技术。 2、掌握细菌芽孢和荚膜的染色方法。 3、掌握细菌运动运动性的观察方法(悬滴法)。 二、 实验原理 1、对细菌大小进行测量的原理。 2、芽孢和荚膜的染色原理。 3、细菌运动性观察和判别的原理。 三、 实 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枯草芽孢杆菌(B1)、金黄色葡萄球菌(B5)、原核固氮菌,显微镜,载玻片, 酒精灯,接种针,水,镜台测微尺,目镜测微尺,灭菌锅,各种染色液等。 四、 实 验方法及步骤 1、细菌大小测微的实验 1.1 用镜台测微尺分别对低倍镜、高倍镜和油镜的目镜测微尺进行校正。 1.2 分别对 B1、B5 进行单染色。 1.3 在油镜条件下,用目镜测微尺分别对 B1、B5 进行观察和测量(选五 个不同的菌体取其平均值)。 2、细菌的芽孢染色实验 涂片、干燥、固定,加数滴孔雀绿染液于玻片上,微火加热至燃料冒蒸汽并 维持,计时 5 分钟,待玻片冷却后水洗,蕃红复染 2 分钟,然后水洗,干燥,镜 检。 3、荚膜染色法 用结晶紫单染色法对原核固氮菌进行染色(涂片稍厚,不能加热进行干燥和 固定,稍水洗),镜检时菌体细胞外一圈透明区域即为荚膜。 4、用悬滴法观察细菌的运动性 4.1 分别取 1 环 B1 和 B5 的滴悬液于盖玻片上,翻转后覆于凹玻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