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他说到他的同志们怎样督促他,要他写一本书。“这是一种最 大的鼓励!……他们为我劳动,我为他们劳动;这件事如果 我不做,自然还有可以替代我的千百个人来做;但是既然我 有了这个机会,我就有义务来利用这个机会。”“因此, 这本书并不是我的作品,……我在这本书里汇合了我的同志 们所集合的物质和精神力量”。①和那些乌托邦主义者相反, 同时也和卡贝、勃朗、蒲鲁东等相反,他确信向统治阶级和 政府呼吁,只不过是枉费时间和在工人阶级中间培养错误的 希望。 在“可能的过渡时期”一章里,魏特林嘲笑种种迄今为 人所倡导的改良主义的改变社会状况的手段,例如要求改善 教育制度,要求出版自由,要求改善对病人和老年人的扶养, 要求一种比较公平的捐税立法制度,要求选举自由或甚至要 求傅立叶式的联合组织。他看到,这样一些改革只是补缀工 作,如果说这些在资本主义的社会秩序里也有可能的话,它 们也并没有抓住罪恶的根源,相反的是保持了剥削。因此在 未来革命中的主要的任务,只能是消灭对于生产手段的私人 所有制,或是,如魏特林有一次说的,“要把他们用来危害我 们的手段夺取过来。”② 这件事工人阶级只有在一次革命里才能完成。“推翻旧的 事物就是革命:因此进步只有通过革命才可以实现。革命万 岁!”这些见解十分清楚地表明了,在魏特林和那些乌托邦 ①本书第57-58页 ②本书第267页。 ③本书第244页
他 说 到 他 的 同 志 们 怎 样 督 促 他 , 要 他 写 一 本 书 。 “ 这 是 一 种 最 大 的 鼓 励 ! … … 他 们 为 我 劳 动 , 我 为 他 们 劳 动 ; 这 件 事 如 果 我 不 做 , 自 然 还 有 可 以 替 代 我 的 千 百 个 人 来 做 ; 但 是 既 然 我 有 了 这 个 机 会 , 我 就 有 义 务 来 利 用 这 个 机 会 。 ” “ 因 此 , … … 这 本 书 并 不 是 我 的 作 品 , … … 我 在 这 本 书 里 汇 合 了 我 的 同 志 们 所 集 合 的 物 质 和 精 神 力 量 ” 。 ① 和 那 些 乌 托 邦 主 义 者 相 反 , 同 时 也 和 卡 贝 、 勃 朗 、 蒲 鲁 东 等 相 反 , 他 确 信 向 统 治 阶 级 和 政 府 呼 吁 , 只 不 过 是 枉 费 时 间 和 在 工 人 阶 级 中 间 培 养 错 误 的 希 望 。 在 “ 可 能 的 过 渡 时 期 ” 一 章 里 , 魏 特 林 嘲 笑 种 种 迄 今 为 人 所 倡 导 的 改 良 主 义 的 改 变 社 会 状 况 的 手 段 , 例 如 要 求 改 善 教 育 制 度 , 要 求 出 版 自 由 , 要 求 改 善 对 病 人 和 老 年 人 的 扶 养 , 要 求 一 种 比 较 公 平 的 捐 税 立 法 制 度 , 要 求 选 举 自 由 或 甚 至 要 求 傅 立 叶 式 的 联 合 组 织 。 他 看 到 , 这 样 一 些 改 革 只 是 补 缀 工 作 , 如 果 说 这 些 在 资 本 主 义 的 社 会 秩 序 里 也 有 可 能 的 话 , 它 们 也 并 没 有 抓 住 罪 恶 的 根 源 , 相 反 的 是 保 持 了 剥 削 。 因 此 在 未 来 革 命 中 的 主 要 的 任 务 , 只 能 是 消 灭 对 于 生 产 手 段 的 私 人 所 有 制 , 或 是 , 如 魏 特 林 有 一 次 说 的 , “ 要 把 他 们 用 来 危 害 我 们 的 手 段 夺 取 过 来 。 ” ② 这 件 事 工 人 阶 级 只 有 在 一 次 革 命 里 才 能 完 成 。 “ 推 翻 旧 的 事 物 就 是 革 命 ; 因 此 进 步 只 有 通 过 革 命 才 可 以 实 现 。 革 命 万 岁 ! ” ③ 这 些 见 解 十 分 清 楚 地 表 明 了 , 在 魏 特 林 和 那 些 乌 托 邦 导 言 2 3 ① ② ③ 本 书 第 2 4 4 页 。 本 书 第 2 6 7 页 。 本 书 第 5 7 — 5 8 页
导言 主义者以及他们的反动的后继者们的看法之间有如何原则性 的分歧和不同,并且说明通过《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他 对于工人阶级的解放曾作出了多少贡献,他揭露了无产阶级 和资产阶级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并且号召工人的结合和 他们的阶级团结 魏特林的最重要的功绩在于,他在工人阶级里找到了唯 的力量,只有这个力量才有能力消灭剥削,并建立起一个 新的、社会主义的社会。由于这一点他远远胜过那种呼吁统 治阶级的理解和同情的乌托邦主义 但是尽管这一认识是非常出众的,尽管魏特林由于这种 认识和那些乌托邦社会主义者如圣西门、欧文和傅立叶有很 大的区别,就无产阶级革命如何实施这一点说,他仍是一个 乌托邦主义者。这里表现了魏特林的“受小手艺工人的社会 地位所限制的思想方法”,他永远没有能达到对于一般社会生 活,特别是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因此 在他的著作里,令人惊奇的远见与尚未克服的宗派观点:真 知灼见与幻想;对现状的深入批判与草率的乌托邦空想,革 命的力量和预见与历史局限性互相结合在一起。 魏特林的历史观——如他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 里所表现的——是并不一致的。它在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但 是有许多倾向朝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突破。魏特林把人类 历史分成三个时期:原始状态时期,从私有财产的发生到目 前的时期(不平等和压迫的统治)和共产主义时期。向第三 个阶段的过渡必须在现在就准备起来。完全以启蒙的意义去 理解的理性,在他看来也是社会的主要动力。但是因为发展
主 义 者 以 及 他 们 的 反 动 的 后 继 者 们 的 看 法 之 间 有 如 何 原 则 性 的 分 歧 和 不 同 , 并 且 说 明 通 过 《 和 谐 与 自 由 的 保 证 》 一 书 , 他 对 于 工 人 阶 级 的 解 放 曾 作 出 了 多 少 贡 献 , 他 揭 露 了 无 产 阶 级 和 资 产 阶 级 之 间 的 不 可 调 和 的 矛 盾 , 并 且 号 召 工 人 的 结 合 和 他 们 的 阶 级 团 结 。 魏 特 林 的 最 重 要 的 功 绩 在 于 , 他 在 工 人 阶 级 里 找 到 了 唯 一 的 力 量 , 只 有 这 个 力 量 才 有 能 力 消 灭 剥 削 , 并 建 立 起 一 个 新 的 、 社 会 主 义 的 社 会 。 由 于 这 一 点 他 远 远 胜 过 那 种 呼 吁 统 治 阶 级 的 理 解 和 同 情 的 乌 托 邦 主 义 。 但 是 尽 管 这 一 认 识 是 非 常 出 众 的 , 尽 管 魏 特 林 由 于 这 种 认 识 和 那 些 乌 托 邦 社 会 主 义 者 如 圣 西 门 、 欧 文 和 傅 立 叶 有 很 大 的 区 别 , 就 无 产 阶 级 革 命 如 何 实 施 这 一 点 说 , 他 仍 是 一 个 乌 托 邦 主 义 者 。 这 里 表 现 了 魏 特 林 的 “ 受 小 手 艺 工 人 的 社 会 地 位 所 限 制 的 思 想 方 法 ” , 他 永 远 没 有 能 达 到 对 于 一 般 社 会 生 活 , 特 别 是 对 于 资 本 主 义 社 会 的 发 展 规 律 的 科 学 认 识 。 因 此 在 他 的 著 作 里 , 令 人 惊 奇 的 远 见 与 尚 未 克 服 的 宗 派 观 点 : 真 知 灼 见 与 幻 想 ; 对 现 状 的 深 入 批 判 与 草 率 的 乌 托 邦 空 想 , 革 命 的 力 量 和 预 见 与 历 史 局 限 性 互 相 结 合 在 一 起 。 魏 特 林 的 历 史 观 — — 如 他 在 《 和 谐 与 自 由 的 保 证 》 一 书 里 所 表 现 的 — — 是 并 不 一 致 的 。 它 在 基 本 上 是 唯 心 主 义 的 , 但 是 有 许 多 倾 向 朝 着 历 史 唯 物 主 义 的 思 想 突 破 。 魏 特 林 把 人 类 历 史 分 成 三 个 时 期 : 原 始 状 态 时 期 , 从 私 有 财 产 的 发 生 到 目 前 的 时 期 ( 不 平 等 和 压 迫 的 统 治 ) 和 共 产 主 义 时 期 。 向 第 三 个 阶 段 的 过 渡 必 须 在 现 在 就 准 备 起 来 。 完 全 以 启 蒙 的 意 义 去 理 解 的 理 性 , 在 他 看 来 也 是 社 会 的 主 要 动 力 。 但 是 因 为 发 展 2 4 导 言
导言 在一开始的时候是受获得的欲望所决定的,然后享受的欲望 和它合在一起,这两种欲望一直统治到今天,因此理性、知 识就受到排挤和压迫。但是理性就长期来说是更有力的东西; 它不久就会克服贪欲和私利,为无阻碍的进步扫清道路。 但是在这样一个—一粗略地勾划的—一历史观里,魏特 林达到了一些重要的认识,凭着这些认识他远远地超出了资 产阶级乌托邦主义者的认识之上;其中例如他达到了这样 种见解,认为有许多特定的阶级的存在,它们的行动是由经 济的因素决定的,并且和这些阶级相应的各有一种一定的风 俗道德;此外他还作出了这样一种论断,认为国家—和 切上层建筑一样—一不是中立的,而是只为统治者服务的;最 后他达到了这样一种有决定意义的认识,就是认为理性不能 自行取得胜利,而是必须通过工人阶级的革命行动把它带领 到统治地位上去 按照魏特林的这种历史观去进行经济关系和“社会罪恶 的根源”的研究是反历史主义的和唯心主义的;在这里它绝 对落后于,例如傅立叶的那些卓越的见解①。今天来详细地逐 批判他的错误(首先是他关于私有财产的起源的提法),是 没有什么意义的,那就仿佛是故意要用这些错误把一个伟大 的革命家描写得十分可笑了,何况资产阶级的敌人也早已这 样来利用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里 已经指出过魏特林的“局限的思想方法”,后来恩格斯说到 “正义者同盟”的盟员的时候曾经写道,“每当问题关系到具 ①参看恩格斯:《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一书中有关傅立叶的论述
在 一 开 始 的 时 候 是 受 获 得 的 欲 望 所 决 定 的 , 然 后 享 受 的 欲 望 和 它 合 在 一 起 , 这 两 种 欲 望 一 直 统 治 到 今 天 , 因 此 理 性 、 知 识 就 受 到 排 挤 和 压 迫 。 但 是 理 性 就 长 期 来 说 是 更 有 力 的 东 西 ; 它 不 久 就 会 克 服 贪 欲 和 私 利 , 为 无 阻 碍 的 进 步 扫 清 道 路 。 但 是 在 这 样 一 个 — — 粗 略 地 勾 划 的 — — 历 史 观 里 , 魏 特 林 达 到 了 一 些 重 要 的 认 识 , 凭 着 这 些 认 识 他 远 远 地 超 出 了 资 产 阶 级 乌 托 邦 主 义 者 的 认 识 之 上 ; 其 中 例 如 他 达 到 了 这 样 一 种 见 解 , 认 为 有 许 多 特 定 的 阶 级 的 存 在 , 它 们 的 行 动 是 由 经 济 的 因 素 决 定 的 , 并 且 和 这 些 阶 级 相 应 的 各 有 一 种 一 定 的 风 俗 道 德 ; 此 外 他 还 作 出 了 这 样 一 种 论 断 , 认 为 国 家 — — 和 一 切 上 层 建 筑 一 样 — — 不 是 中 立 的 , 而 是 只 为 统 治 者 服 务 的 ; 最 后 他 达 到 了 这 样 一 种 有 决 定 意 义 的 认 识 , 就 是 认 为 理 性 不 能 自 行 取 得 胜 利 , 而 是 必 须 通 过 工 人 阶 级 的 革 命 行 动 把 它 带 领 到 统 治 地 位 上 去 。 按 照 魏 特 林 的 这 种 历 史 观 去 进 行 经 济 关 系 和 “ 社 会 罪 恶 的 根 源 ” 的 研 究 是 反 历 史 主 义 的 和 唯 心 主 义 的 ; 在 这 里 它 绝 对 落 后 于 , 例 如 傅 立 叶 的 那 些 卓 越 的 见 解 ① 。 今 天 来 详 细 地 逐 一 批 判 他 的 错 误 ( 首 先 是 他 关 于 私 有 财 产 的 起 源 的 提 法 ) , 是 没 有 什 么 意 义 的 , 那 就 仿 佛 是 故 意 要 用 这 些 错 误 把 一 个 伟 大 的 革 命 家 描 写 得 十 分 可 笑 了 , 何 况 资 产 阶 级 的 敌 人 也 早 已 这 样 来 利 用 了 。 马 克 思 和 恩 格 斯 在 《 德 意 志 意 识 形 态 》 一 书 里 已 经 指 出 过 魏 特 林 的 “ 局 限 的 思 想 方 法 ” , 后 来 恩 格 斯 说 到 “ 正 义 者 同 盟 ” 的 盟 员 的 时 候 曾 经 写 道 , “ 每 当 问 题 关 系 到 具 导 言 2 5 ① 参 看 恩 格 斯 : 《 社 会 主 义 由 空 想 发 展 为 科 学 》 一 书 中 有 关 傅 立 叶 的 论 述
导言 体批判现存社会即分析经济事实的时候”,不可避免地“手工 业者旧有的成见对于他们就成为一种障碍。”0如果撇开这些 不谈,魏特林对于资本主义个别经济现象的批判是非常尖锐 而中肯的。同样他那论断,认为国家、法律、教会等等组织 的任务是在于保卫和维护当前现实的经济关系,也是一个特 别值得我们重视的论断。 关于魏特林的未来社会的草图的问题,也很值得我们重 视,他曾试图超越那种所谓平均的共产主义(恩格斯曾经明 白指出过“法国的原始平均共产主义”和魏特林的共产主义 之间的区别②),就是在于他们所提出的能力选举和交易小时 的制度。魏特林想靠这两个因素,一方面能防止未来社会中 可能出现少数的特权统治,但是另一方面仍然能保证个体成 员的自由更大的发挥余地。天才,也就是说优秀的工人和科 学家,虽然不允许具有优先的地位,(如同傅立叶所赋予他们 的那样,并因而也没有任何机会去压迫和剥削别人,但是可 以通过他们特别的劳绩而争取一种在经济生活和国家管理上 更受人敬重的地位。最后,额外增加的劳绩—一通过交易小 时——一应该给予额外的“享受”和“自由”作为报酬。无疑 这是——虽然不清楚,并且只是从个人利益来说明的 种卓见,认为劳绩在共产主义里必须得到特别的表彰 就那逐渐成熟起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来说,这对于魏特林 作为德国无产阶级的理论家,是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的,这 ①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第 2卷,1955年莫斯科中文版,第341页 ②同上书,第343344页
体 批 判 现 存 社 会 即 分 析 经 济 事 实 的 时 候 ” , 不 可 避 免 地 “ 手 工 业 者 旧 有 的 成 见 对 于 他 们 就 成 为 一 种 障 碍 。 ” ① 如 果 撇 开 这 些 不 谈 , 魏 特 林 对 于 资 本 主 义 个 别 经 济 现 象 的 批 判 是 非 常 尖 锐 而 中 肯 的 。 同 样 他 那 论 断 , 认 为 国 家 、 法 律 、 教 会 等 等 组 织 的 任 务 是 在 于 保 卫 和 维 护 当 前 现 实 的 经 济 关 系 , 也 是 一 个 特 别 值 得 我 们 重 视 的 论 断 。 关 于 魏 特 林 的 未 来 社 会 的 草 图 的 问 题 , 也 很 值 得 我 们 重 视 , 他 曾 试 图 超 越 那 种 所 谓 平 均 的 共 产 主 义 ( 恩 格 斯 曾 经 明 白 指 出 过 “ 法 国 的 原 始 平 均 共 产 主 义 ” 和 魏 特 林 的 共 产 主 义 之 间 的 区 别 ② ) , 就 是 在 于 他 们 所 提 出 的 能 力 选 举 和 交 易 小 时 的 制 度 。 魏 特 林 想 靠 这 两 个 因 素 , 一 方 面 能 防 止 未 来 社 会 中 可 能 出 现 少 数 的 特 权 统 治 , 但 是 另 一 方 面 仍 然 能 保 证 个 体 成 员 的 自 由 更 大 的 发 挥 余 地 。 天 才 , 也 就 是 说 优 秀 的 工 人 和 科 学 家 , 虽 然 不 允 许 具 有 优 先 的 地 位 , ( 如 同 傅 立 叶 所 赋 予 他 们 的 那 样 , 并 因 而 也 没 有 任 何 机 会 去 压 迫 和 剥 削 别 人 , 但 是 可 以 通 过 他 们 特 别 的 劳 绩 而 争 取 一 种 在 经 济 生 活 和 国 家 管 理 上 更 受 人 敬 重 的 地 位 。 最 后 , 额 外 增 加 的 劳 绩 — — 通 过 交 易 小 时 — — 应 该 给 予 额 外 的 “ 享 受 ” 和 “ 自 由 ” 作 为 报 酬 。 无 疑 这 是 — — 虽 然 不 清 楚 , 并 且 只 是 从 个 人 利 益 来 说 明 的 — — 一 种 卓 见 , 认 为 劳 绩 在 共 产 主 义 里 必 须 得 到 特 别 的 表 彰 。 就 那 逐 渐 成 熟 起 来 的 资 产 阶 级 革 命 来 说 , 这 对 于 魏 特 林 作 为 德 国 无 产 阶 级 的 理 论 家 , 是 有 决 定 性 的 重 要 意 义 的 , 这 2 6 导 言 ① ② 同 上 书 , 第 3 4 3 — 3 4 4 页 。 恩 格 斯 : 《 关 于 共 产 主 义 者 同 盟 的 历 史 》 , 《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文 选 》 两 卷 集 第 2 卷 , 1 9 5 5 年 莫 斯 科 中 文 版 , 第 3 4 1 页
导言 就是他对于这个革命究竟采取什么态度。他很正确地断定了 资本主义是不能通过改良来克服的,改良不可能触及到它的 基础。但是由于他缺乏对于社会的规律性的认识,他忽视了 当时在德国首先是要帮助资产阶级在未来的革命中完全战胜 封建主义,并且,忽视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自由对于无产 阶级的组织和发展所具有的重大作用。这种认识的缺乏以及 他对于一种尽可能地激进和彻底的革命的急切关心,使得他 否定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自由和对于这些自由的要求。 他在当时的条件下,空想地把共产主义社会提出来作为直接 斗争的目标。因此就不能回答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中的 无产阶级的战略和策略这个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 由于他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否定和要求立即实行无产阶级 的革命,也就产生了一种对于民族问题的错误的总评价,尽 管在这方面他给无产阶级介绍了许多重要的知识。他揭露了 军事制度的假象的荣誉、操练、惩戒,揭露了那种贿赂公行 的腐化现象,凭着这种贿赂,富家子弟可以逃避象压迫本国 人民那样来压迫其他国家和平人民的那种“祖国”的任务。他 讥笑沙文主义的“祖国保卫者”的陈词滥调,它不过是要为 资产阶级的目的来利用无产阶级。“外来的敌人不会再夺去我 们的财产,因为内部的敌人早已把我们的财产抢光了。…… 个人在一切外国所不能获得的东西,在祖国内也毫无所有, ①魏特林完全看出,例如出版自由的好处,但是他认为这对于争取真正的 自由来说只是事情的一半(参看本书第248-249页)。在这个问题上他—虽然 从另一个前提出发——无疑接近于“真正的社会主义者
就 是 他 对 于 这 个 革 命 究 竟 采 取 什 么 态 度 。 他 很 正 确 地 断 定 了 资 本 主 义 是 不 能 通 过 改 良 来 克 服 的 , 改 良 不 可 能 触 及 到 它 的 基 础 。 但 是 由 于 他 缺 乏 对 于 社 会 的 规 律 性 的 认 识 , 他 忽 视 了 当 时 在 德 国 首 先 是 要 帮 助 资 产 阶 级 在 未 来 的 革 命 中 完 全 战 胜 封 建 主 义 , 并 且 , 忽 视 了 资 产 阶 级 民 主 主 义 的 自 由 对 于 无 产 阶 级 的 组 织 和 发 展 所 具 有 的 重 大 作 用 。 这 种 认 识 的 缺 乏 以 及 他 对 于 一 种 尽 可 能 地 激 进 和 彻 底 的 革 命 的 急 切 关 心 , 使 得 他 否 定 了 资 产 阶 级 民 主 主 义 的 自 由 和 对 于 这 些 自 由 的 要 求 ① 。 他 在 当 时 的 条 件 下 , 空 想 地 把 共 产 主 义 社 会 提 出 来 作 为 直 接 斗 争 的 目 标 。 因 此 就 不 能 回 答 在 资 产 阶 级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中 的 无 产 阶 级 的 战 略 和 策 略 这 个 具 有 决 定 意 义 的 问 题 。 由 于 他 对 资 产 阶 级 革 命 的 否 定 和 要 求 立 即 实 行 无 产 阶 级 的 革 命 , 也 就 产 生 了 一 种 对 于 民 族 问 题 的 错 误 的 总 评 价 , 尽 管 在 这 方 面 他 给 无 产 阶 级 介 绍 了 许 多 重 要 的 知 识 。 他 揭 露 了 军 事 制 度 的 假 象 的 荣 誉 、 操 练 、 惩 戒 , 揭 露 了 那 种 贿 赂 公 行 的 腐 化 现 象 , 凭 着 这 种 贿 赂 , 富 家 子 弟 可 以 逃 避 象 压 迫 本 国 人 民 那 样 来 压 迫 其 他 国 家 和 平 人 民 的 那 种 “ 祖 国 ” 的 任 务 。 他 讥 笑 沙 文 主 义 的 “ 祖 国 保 卫 者 ” 的 陈 词 滥 调 , 它 不 过 是 要 为 资 产 阶 级 的 目 的 来 利 用 无 产 阶 级 。 “ 外 来 的 敌 人 不 会 再 夺 去 我 们 的 财 产 , 因 为 内 部 的 敌 人 早 已 把 我 们 的 财 产 抢 光 了 。 … … 一 个 人 在 一 切 外 国 所 不 能 获 得 的 东 西 , 在 祖 国 内 也 毫 无 所 有 , 导 言 2 7 ① 魏 特 林 完 全 看 出 , 例 如 出 版 自 由 的 好 处 , 但 是 他 认 为 这 对 于 争 取 真 正 的 自 由 来 说 只 是 事 情 的 一 半 ( 参 看 本 书 第 2 4 8 — 2 4 9 页 ) 。 在 这 个 问 题 上 他 — — 虽 然 从 另 一 个 前 提 出 发 — — 无 疑 接 近 于 “ 真 正 的 社 会 主 义 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