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实验中学 2008级第二次诊断性测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 150 分 注意事项: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分别填写在答题纸规 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的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 正带和其他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露(lou)面内讧(hong)缉(j)鞋口酾(sh)酒临江 B.咱俩(li)粘(nian)连 下脚(jiao)料枹(fu)止响腾 C.堑(zhan)壕压轴(zhou) 抹(m)不开暴虎冯(ping)河 D.歃(sh)血熨(yun)斗 炮(bo)羊肉龇(互)牙咧嘴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诡密 扁桃体 结草衔环 夙兴夜寐 B.蛰伏 联锁店 茕茕孑立 数典忘祖 C.给力 精气神 沽名钓誉 得鱼忘荃 缧绁 百叶 焚膏继晷 平心而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11月27日,随着山大正式通过官方公告确认加入“2011年综合性大学自主选拔录 取联考”,两大自主招生联考联盟也相继颁布招考时间安排 B.朝韩炮击事件恶化了朝鲜半岛的安全态势。目前,两国边境数千门大炮对峙,前方 局势紧张,双方摆足了枕戈待旦的架势。 C.政府拆迁凭借的是国务院制定的《城市房屋拆迁条例》,而各省据此条例制定了拆
山东省实验中学 2008 级第二次诊断性测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分别填写在答题纸规 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的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 正带和其他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露(lòu)面 内讧(hòng) 缉.(jī) 鞋口 酾.(shī)酒临江 B.咱俩.(liǎ) 粘(nián)连 下脚.(jiǎo)料 枹.(fú)止响腾 C.堑.(zhàn)壕 压轴(zhòu) 抹(mò)不开 暴虎冯.(píng)河 D.歃.(shà)血 熨.(yùn)斗 炮.(bāo) 羊肉 龇.(zī)牙咧嘴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诡密 扁桃体 结草衔环 夙兴夜寐 B.蛰伏 联锁店 茕茕孑立 数典忘祖 C.给力 精气神 沽名钓誉 得鱼忘荃 D.缧绁 百叶窗 焚膏继晷 平心而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11 月 27 日,随着山大正式通过官方公告确认加入“2011 年综合性大学自主选拔录 取联考”,两大自主招生联考联盟也相继颁布..招考时间安排。 B.朝韩炮击事件恶化了朝鲜半岛的安全态势。目前,两国边境数千门大炮对峙,前方 局势紧张,双方摆足了枕戈待旦 ....的架势。 C.政府拆迁凭借的是国务院制定的《城市房屋拆迁条例》,而各省据此条例制定了拆
迁细则,上下其手,强化了政府在私产权让渡上的强势地位。 D.影视明星代言虚假广告虽为舆论所不耻,但身为公众人物的他们依然乐此不疲,其 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可以轻易找到借口,开脱责任。 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今年夏天,他躺在病床上对《齐鲁晚报》的记者说:“有这么热心的民警,有这么 多好街坊,我呀!下一辈子还做环卫工人!” B.2010年11月10日,京沪高铁先导段率先完成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电力“四电 集成”施工,展开联调联试和综合试验工作 C.美国的纽约、洛杉矶、日本的东京、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中国的北京、上海, 都是世界上著名特大城市,都有申办大型国际会议的实力 D.天摇地动,怎能摧垮万众一心的钢铁意志;桥断路绝,怎能斩断心心相系的骨肉深 情:抗震救灾,是对民族精神的一次洗礼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于下半年搭乘俄罗斯的“天顶”号运载火箭升 空,其主要任务是拍照和探测火星附近空间环境,为我国下一步火星探测打下基础 B.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抓好组织工作,提高思想认识,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严防事故不再发生。 C.南水北调工程将建立良好的运营、管理和筹资机制,引导社会各方资金投入,从而 形成水利建设和用水的良性循环。 D.亚运会的发展历程清晰地告诉我们,每一届亚运会不仅是简单的体育赛事,而且举 办国乃至全亚洲都给它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恭敬”连用,表示态度温顺和蔼。古时候,这两个字却各有侧重,“敬”是内心修养, 恭”则是这种修养的外在反映或者显现。 先说“敬"。在儒学看来,人心(性)至善至妙,但是作为个体,人在出生之后, 就会受到各种后天欲望、情绪的干扰,从而使至善至妙之“心″受影响、被遮掩。如何才能 保证不失本性之真呢?也就是说如何才能保住个性且使之与集体意识-致呢?这就必须要 持“敬”。朱熹曾说“主一无适之谓敬”,他所说的“,不是特指某一具体事或物,而是 具有丰富儒学内涵的哲学概念,是“道”"所生之〃-″,也就是最为纯真的人之天性。而“无 适”并不是无所适从,而是持守专注,不起别念。可以看出,朱熹所理解的“敬”就是将全 副心思用到对“道”的体悟和把握上。宋儒曾拿《礼》中“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这两 句话解释“敬”:拿一只空杯子,也应该像拿一杯盛满开水的杯子那样;走进空无一人的房
迁细则,上下其手 ....,强化了政府在私产权让渡上的强势地位。 D.影视明星代言虚假广告虽为舆论所不耻..,但身为公众人物的他们依然乐此不疲,其 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可以轻易找到借口,开脱责任。 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今年夏天,他躺在病床上对《齐鲁晚报》的记者说:“有这么热心的民警,有这么 多好街坊,我呀!下一辈子还做环卫工人!” B.2010 年 11 月 10 日,京沪高铁先导段率先完成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电力“四电 集成”施工,展开联调联试和综合试验工作。 C.美国的纽约、洛杉矶、日本的东京、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中国的北京、上海, 都是世界上著名特大城市,都有申办大型国际会议的实力。 D.天摇地动,怎能摧垮万众一心的钢铁意志;桥断路绝,怎能斩断心心相系的骨肉深 情;抗震救灾,是对民族精神的一次洗礼。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于下半年搭乘俄罗斯的“天顶”号运载火箭升 空,其主要任务是拍照和探测火星附近空间环境,为我国下一步火星探测打下基础。 B.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抓好组织工作,提高思想认识,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严防事故不再发生。 C.南水北调工程将建立良好的运营、管理和筹资机制,引导社会各方资金投入,从而 形成水利建设和用水的良性循环。 D.亚运会的发展历程清晰地告诉我们,每一届亚运会不仅是简单的体育赛事,而且举 办国乃至全亚洲都给它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9 分 ,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恭敬”连用,表示态度温顺和蔼。古时候,这两个字却各有侧重,“敬”是内心修养, “恭”则是这种修养的外在反映或者显现。 先说“敬”。在儒学看来,人心(性)至善至妙,但是作为个体,人在出生之后, 就会受到各种后天欲望、情绪的干扰,从而使至善至妙之“心”受影响、被遮掩。如何才能 保证不失本性之真呢?也就是说如何才能保住个性且使之与集体意识一致呢?这就必须要 持“敬”。朱熹曾说“主一无适之谓敬”,他所说的“一”,不是特指某一具体事或物,而是 具有丰富儒学内涵的哲学概念,是“道”所生之“一”,也就是最为纯真的人之天性。而“无 适”并不是无所适从,而是持守专注,不起别念。可以看出,朱熹所理解的“敬”就是将全 副心思用到对“道”的体悟和把握上。宋儒曾拿《礼》中“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这两 句话解释“敬”:拿一只空杯子,也应该像拿一杯盛满开水的杯子那样;走进空无一人的房
间里,也要像走进有人的房间里一样。不能因为没有开水,就掉以轻心,马马虎虎;也不能 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生轻慢之心和不好之念。否则,杯子会因大意而摔掉,心性也会因邪 念而亏损。“敬”在日常实用当中,其作用也是如此之大! 再说“恭”。所谓“恭”就是“敬”的外在表现。现代心理学已经揭示出,有什么 样的心理状态,就必然会有相应的表情或身体语言表现出来。“敬”的内养,也无例外地 会表现在外表上,那就是“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一幅端庄肃穆的样子。 宋明以来,道学家们往往方巾葛袍,严于治家待人,不苟言笑,“坐如尸,立如斋”,透出来 股儡腐之气,所谓“道貌岸然″,指的就是这种形象。在儒学统一的价值标准下培养岀来 的道学家,也有着统一的行为规范和言行举止。表面上看,似乎是超凡脱俗的必然产物,事 实上它不仅扼杀了个性,而且也从根本上与孔子“因材施教”的精神相违背。“道貌岸然”, 恰好是儒学走向僵化的标签 宋儒忽然从先秦经典里找到—个“敬来解释修身的手段,很可能是受佛教重“定” 的影响。儒士们持敬的态度,跟僧佀日常的修为做早晩功课很是类似。更主要的是,持敬要 求专心一致,也跟“定”中之境有几分类似。一般所谓“入定”指思绪不起,使慧心呈现; 而持敬也是专心于处,不作他想,以便内养充盈,真性流露,通于大道。若果真如此,那 么,宋儒重敬,还说明了另外—个儒佛融合的问题。不过,敬到底还有儒学色彩,因为敬时 精神守持处或专注某物而"定″则打断了与现实生活的—切束缚,是精神自由生慧得“悟 的必要手段。二者一重“有”,一重“无”,这也许可以说是儒佛二教价值指向上的不同的必 然结果吧 虽然“恭敬”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很浓的封建色彩,甚至给人僵化和腐臭之味, 但是,作为内修的一种手段,恭敬要求个体以温和的态度待人接物,却是值得肯定的。任何 时候,盛气凌人总是给人留下坏印象,而且也损害了自己的人格,不如温厚和顺给人亲切感
间里,也要像走进有人的房间里一样。不能因为没有开水,就掉以轻心,马马虎虎;也不能 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生轻慢之心和不好之念。否则,杯子会因大意而摔掉,心性也会因邪 念而亏损。“敬”在日常实用当中,其作用也是如此之大! 再说“恭”。所谓“恭”就是“敬”的外在表现。现代心理学已经揭示出,有什么 样的心理状态,就必然会有相应的表情或身体语言表现出来。“敬”的内养,也无一例外地 会表现在外表上,那就是“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一幅端庄肃穆的样子。 宋明以来,道学家们往往方巾葛袍,严于治家待人,不苟言笑,“坐如尸,立如斋”,透出来 一股僵腐之气,所谓“道貌岸然”,指的就是这种形象。在儒学统一的价值标准下培养出来 的道学家,也有着统一的行为规范和言行举止。表面上看,似乎是超凡脱俗的必然产物,事 实上它不仅扼杀了个性,而且也从根本上与孔子“因材施教”的精神相违背。“道貌岸然”, 恰好是儒学走向僵化的标签。 宋儒忽然从先秦经典里找到一个“敬”来解释修身的手段,很可能是受佛教重“定” 的影响。儒士们持敬的态度,跟僧侣日常的修为做早晚功课很是类似。更主要的是,持敬要 求专心一致,也跟“定”中之境有几分类似。一般所谓“入定”指思绪不起,使慧心呈现; 而持敬也是专心于一处,不作他想,以便内养充盈,真性流露,通于大道。若果真如此,那 么,宋儒重敬,还说明了另外一个儒佛融合的问题。不过,敬到底还有儒学色彩,因为敬时 精神守持一处或专注某物,而“定”则打断了与现实生活的一切束缚,是精神自由生慧得“悟” 的必要手段。二者一重“有”,一重“无”,这也许可以说是儒佛二教价值指向上的不同的必 然结果吧。 虽然“恭敬”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很浓的封建色彩,甚至给人僵化和腐臭之味, 但是,作为内修的一种手段,恭敬要求个体以温和的态度待人接物,却是值得肯定的。任何 时候,盛气凌人总是给人留下坏印象,而且也损害了自己的人格,不如温厚和顺给人亲切感
这一点,却是必须记住的。 (选自《传统文化导论》) 6.下列对于“恭”“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敬”强调内心修养,保持纯真的天性,不起别念,其实就是理学家朱熹要求的“敬”。 B.“恭”按照宋明以来儒学标准,强调人们要时刻端庄肃穆,不苟言笑;但难免趋向 极端。 C.“恭”是“敬”的外在表现,道学家的“道貌岸然”其实就是儒学创始人孔子要求 的“恭 D.“敬”要求人们精神守持一处,或专注某物,从而实现个性舒展且与集体意识的统 7.从原文看,下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主一无适之谓敬”,说明几乎所有的宗教都认为,人心(性)容易受到后天各种欲 望的影响和蒙蔽。 B.“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说明一个人如果能保持“敬”,就可能防止心性因邪 念的侵入而受损。 C.“俨然人望而畏之”,说明道学家的重要使命就是使人敬畏,从而达到修身养性,规 范行为的目的。 D.“入定”本是佛教概念,原本指思绪不起,慧心呈现,但后来被儒家借用,用来说 明专心致志的益处。 8.下列不属于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恭”与“敬”虽然在古代各有侧重,有所区别,但是今天已经连用 表达相同的含义 B.作者认为,宋朝时候“敬”的含义与先秦时代并不完全一致,这反映了儒学在时代 变迁中的新发展。 C.作者认为,“恭敬”表示态度温顺和蔼,虽然具有很浓的封建色彩,但是仍具有现 实指导意义 D.作者认为,如果不理解“恭敬”的准确意义,就会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掉以轻心, 生出轻慢之心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方山子传 苏轼 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 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晩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 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而耸,日:“此岂古方山冠②之
这一点,却是必须记住的。 (选自《传统文化导论》) 6.下列对于“恭”“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敬”强调内心修养,保持纯真的天性,不起别念,其实就是理学家朱熹要求的“敬”。 B.“恭”按照宋明以来儒学标准,强调人们要时刻端庄肃穆,不苟言笑;但难免趋向 极端。 C.“恭”是“敬”的外在表现,道学家的“道貌岸然”其实就是儒学创始人孔子要求 的“恭”。 D.“敬”要求人们精神守持一处,或专注某物,从而实现个性舒展且与集体意识的统 一。 7.从原文看,下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主一无适之谓敬”,说明几乎所有的宗教都认为,人心(性)容易受到后天各种欲 望的影响和蒙蔽。 B.“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说明一个人如果能保持“敬”,就可能防止心性因邪 念的侵入而受损。 C.“俨然人望而畏之”,说明道学家的重要使命就是使人敬畏,从而达到修身养性,规 范行为的目的。 D.“入定”本是佛教概念,原本指思绪不起,慧心呈现,但后来被儒家借用,用来说 明专心致志的益处。 8.下列不属于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恭”与“敬”虽然在古代各有侧重,有所区别,但是今天已经连用, 表达相同的含义。 B.作者认为,宋朝时候“敬”的含义与先秦时代并不完全一致,这反映了儒学在时代 变迁中的新发展。 C.作者认为,“恭敬”表示态度温顺和蔼,虽然具有很浓的封建色彩,但是仍具有现 实指导意义。 D.作者认为,如果不理解“恭敬”的准确意义,就会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掉以轻心, 生出轻慢之心。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方 山 子 传 苏 轼 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 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 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而.耸,曰:“此岂古方山冠②之
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日:“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 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 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③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 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 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 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干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苏轼选集》和《古文观止》 注释:①光、黄:即光州和黄州。光州和黄州邻接,宋时同属淮南西路。 ②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种帽子。唐宋时,隐者常喜戴之.③使酒 酗酒任性。④前十有九年:即嘉祐八年(1063),作者任凤翔府签判 9.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闾里之侠皆宗之 示: 推崇 B.稍壮,折节读书 折节:强自克制 C.方山子傥见之欤 傥:或许 D.欲以此驰骋当世 驰骋:纵马奔跑 10.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见其所著帽,方而耸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比者 B.矍然问余所以至此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晚乃遁于光、黄间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D.呼余宿其家 苟余情其信芳 11.清代王文儒评此文说:“隐字侠字节乃一篇之主脑。”请选出下面四组中全都具体描述方 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一组 ①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 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 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③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 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 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 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苏轼选集》和《古文观止》 注释:①光、黄:即光州和黄州。光州和黄州邻接,宋时同属淮南西路。 ②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一种帽子。唐宋时,隐者常喜戴之.③使酒: 酗酒任性。 ④前十有九年:即嘉祐八年(1063),作者任凤翔府签判。 9.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推崇 B.稍壮,折节..读书 折节:强自克制 C.方山子傥.见之欤 傥:或许 D.欲以此驰骋..当世 驰骋:纵马奔跑 10.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见其所著帽,方而.耸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晚乃遁于.光、黄间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D.呼余宿其.家 苟余情其.信芳 11.清代王文儒评此文说:“隐字侠字节乃一篇之主脑。”请选出下面四组中全都具体描述方 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一组 ( ) ①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