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实验中学2009级第三次诊断性测试 语文试题 (201112)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分别填写在答题纸规 定的位置上 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 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 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卷选择题(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每对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搭载/记载模型/模糊懒散散漫朴刀/俭朴 B.晕倒/晕车妥帖/请帖喷嚏/喷香创举/重创 C.作业/作践角度/角逐校勘/校对细菌/菌子 D.应验/应用提供/口供适当/当地蔓延/瓜蔓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宇的一组是() A.连锁店 易如翻掌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B挖墙脚 各行其是 言既出,驷马难追 C.下马威 渡过难关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D.坐上客 再接再厉 桃李不言,下自成溪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水为天地至柔之物,却 着不尽的力量,河中圆圆的鹅卵石就是明证。治水,不 二法门是 不违其本性,不悖大自然的规律。同样是征服,鲧_以刚治之 终究大业未成 送了自己身家性命;而禹以柔治之,最终降伏洪魔,造福苍生。 A孕育因地制宜妄想反而 蕴含因势利导希望却 C蕴含因势利导妄想反而 D孕育因地制宜希望却 4.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髙晓松醉驾肇事之所以闹得满城风雨,绝不仅是因为其将可能成为"公众人物醉驾入刑 第一人",也不是因为可能引起如两年前演员周杰醉驾肇事案的司法之争。人们关注的焦点 恐怕在于:这名曾在药家鑫一案中义愤填膺,发出"生命都漠视的人会爱音乐吗"的道德名言, 并倡议音乐界封杀药家鑫校友的公众人物,前后角色怎么会如此大相径庭?加上之前的孙兴、 莫少聪涉毒事件,三人成虎,如今明星的素质真是令人担忧。 A.满城风雨B.义愤填鹰C.大相径庭D.三人成虎
山东省实验中学 2009 级第三次诊断性测试 语 文 试 题 (2011.12)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分别填写在答题纸规 定的位置上。 2.第 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 II 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 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 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 I 卷选择题 (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每对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搭载./记载. 模.型/模.糊 懒散./散.漫 朴.刀/俭朴. B.晕.倒/晕.车 妥帖./请帖. 喷.嚏/喷.香 创.举/重创. C.作.业/作.践 角.度/角.逐 校.勘/校.对 细菌./菌.子 D.应.验/应.用 提供./口供. 适当./当.地 蔓.延/瓜蔓.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宇的一组是( ) A.连锁店 易如翻掌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B.挖墙脚 各行其是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C.下马威 渡过难关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D.坐上客 再接再厉 桃李不言,下自成溪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水为天地至柔之物,却 着不尽的力量,河中圆圆的鹅卵石就是明证。治水,不 二法门是 ,不违其本性,不悖大自然的规律。同样是征服,鲧 以刚治之。 终究大业未成, 送了自己身家性命;而禹以柔治之,最终降伏洪魔,造福苍生。 A.孕育 因地制宜 妄想 反而 B.蕴含 因势利导 希望 却 C.蕴含 因势利导 妄想 反而 D.孕育 因地制宜 希望 却 4.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高晓松醉驾肇事之所以闹得满城风雨 ....,绝不仅是因为其将可能成为"公众人物醉驾入刑 第一人",也不是因为可能引起如两年前演员周杰醉驾肇事案的司法之争。人们关注的焦点 恐怕在于:这名曾在药家鑫一案中义愤填膺 ....,发出"生命都漠视的人会爱音乐吗"的道德名言, 并倡议音乐界封杀药家鑫校友的公众人物,前后角色怎么会如此大相径庭 ....?加上之前的孙兴、 莫少聪涉毒事件,三人成虎 ....,如今明星的素质真是令人担忧。 A.满城风雨 B.义愤填鹰 C.大相径庭 D.三人成虎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富春山居图》合璧正为两岸的文化交流带来新契机,不仅令两岸艺术爱好者近距离欣 赏到一代名师的精湛画艺,更掀起了一股"交流潮"。 B."中国达人秀"栏目因为没有任何条件限制,所以前来报名的选手各年龄段都有;他们带 来的绝活也多种多样 C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推进并挖掘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 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 D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国家外汇储备充足,不仅可以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而且有利于 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对于道家的不争,历来也存在着很深的误解。最常见的是把道家的不争说成是"以不争 为争",如此一来,不争就成了迂回的争,成了一种与人相争的特殊方式。这种看法由来已 久,朱煮就曾说过:"老子心最毒,不与人争者,乃所以深争之也。"事实上,老子和庄子从 来都没有把不争当作取胜的手段,在他们那里,不争不是手段而是目的。老子主张"圣人之 道,为而不争",应该像水那样"善利万物而不争",而没有把不争作为获胜、获利的策略。 道家为什么主张"为而不争"呢?因为消减物欲、顺任自然、不勉强从事、不与人争,可以缓 解自身承受的生存压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与他人发生冲突,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使人 际关系变得宽松和谐。至于"以不争为争",则是后人对道家之不争的发挥和实际应用。同这 种后起之义相比,老庄的不争属于"道”或价值理性的层面,后者则属于"术"或工具理性的层 面,把后来才有的解释和发挥应用加于老子本人或《老子》文本是不妥的 与"不争,相类似的是老子的"柔弱胜刚强",常见的误读是将之等同于"以柔克刚柔弱胜 刚强"的"胜"字在这里是"优于"、"胜过"的意思,而不是"战胜"、"克服"的意思。柔弱是老子 十分推崇的品质和价值,因为在老子看来,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 从柔弱到刚强的过程,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因而柔弱 标志着新生、生命力和发展的前途,而刚强则是衰退、走下坡路、败亡的征兆,所以说"物 壮则老","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正是由于观察到柔弱 的优势,老子才概括出"柔弱胜刚强"的名言,希望人们"守柔即保持柔弱,推迟乃至避免走 向刚强,使自己尽可能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此外,道家推崇柔弱的价值同“不争"一样,亦 具有缓解个人生存压力和有利于人们和谐相处的意义和社会功用。至于"以柔克刚”则是后 人对“柔弱胜刚强"的发挥和应用,作为一种克敌制胜的策略和方法。不过这样一来,就由 道"或价值理性的层面下降到了"术"或工具理性的层面。虽然说"以柔克刚"往往屡试不爽, 成为人们经常运用的策略和方法,但这显然不是老子的本意,只能证明道家思想具有极高的 智慧和广大的发挥空间。(节选自白桑《澄清对道家学说的若干误解》,2011年6月《光明 日报》) 6.下列对"对于道家的不争"存在"很深的误解"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后人把"不争"看成"以不争为争,"不争属于与人相争的"特殊万式"。 未能正确理解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其实道家的不争"不是手段而是目的 C后人从工具理性层面而不是从价值理性层面去发挥和应用了老庄的“不争 D.人们不但曲解了老子的"道”,而且还误读了老子本人和《老子》这个文本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句是( ) A.《富春山居图》合璧正为两岸的文化交流带来新契机,不仅令两岸艺术爱好者近距离欣 赏到一代名师的精湛画艺,更掀起了一股"交流潮"。 B."中国达人秀"栏目因为没有任何条件限制,所以前来报名的选手各年龄段都有;他们带 来的绝活也多种多样。 C.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推进并挖掘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 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 D.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国家外汇储备充足,不仅可以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而且有利于 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对于道家的不争,历来也存在着很深的误解。最常见的是把道家的不争说成是"以不争 为争",如此一来,不争就成了迂回的争,成了一种与人相争的特殊方式。这种看法由来已 久,朱煮就曾说过:"老子心最毒,不与人争者,乃所以深争之也。"事实上,老子和庄子从 来都没有把不争当作取胜的手段,在他们那里,不争不是手段而是目的。老子主张"圣人之 道,为而不争",应该像水那样"善利万物而不争",而没有把不争作为获胜、获利的策略。 道家为什么主张"为而不争"呢?因为消减物欲、顺任自然、不勉强从事、不与人争,可以缓 解自身承受的生存压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与他人发生冲突,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使人 际关系变得宽松和谐。至于"以不争为争",则是后人对道家之不争的发挥和实际应用。同这 种后起之义相比,老庄的不争属于"道"或价值理性的层面,后者则属于"术"或工具理性的层 面,把后来才有的解释和发挥应用加于老子本人或《老子》文本是不妥的。 与"不争,相类似的是老子的"柔弱胜刚强",常见的误读是将之等同于"以柔克刚柔弱胜 刚强"的"胜"字在这里是"优于"、"胜过"的意思,而不是"战胜"、"克服"的意思。柔弱是老子 十分推崇的品质和价值,因为在老子看来,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 从柔弱到刚强的过程,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因而柔弱 标志着新生、生命力和发展的前途,而刚强则是衰退、走下坡路、败亡的征兆,所以说"物 壮则老","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正是由于观察到柔弱 的优势,老子才概括出"柔弱胜刚强"的名言,希望人们"守柔"即保持柔弱,推迟乃至避免走 向刚强,使自己尽可能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此外,道家推崇柔弱的价值同"不争"一样,亦 具有缓解个人生存压力和有利于人们和谐相处的意义和社会功用。至于"以柔克刚”则是后 人对“柔弱胜刚强"的发挥和应用,作为一种克敌制胜的策略和方法。不过这样一来,就由 "道"或价值理性的层面下降到了"术"或工具理性的层面。虽然说"以柔克刚"往往屡试不爽, 成为人们经常运用的策略和方法,但这显然不是老子的本意,只能证明道家思想具有极高的 智慧和广大的发挥空间。(节选自白桑《澄清对道家学说的若干误解》,2011 年 6 月《光明 日报》) 6.下列对"对于道家的不争"存在"很深的误解"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后人把"不争"看成"以不争为争,"不争"属于与人相争的"特殊万式"。 B.未能正确理解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其实道家的"不争"不是手段而是目的。 C.后人从工具理性层面而不是从价值理性层面去发挥和应用了老庄的"不争"。 D.人们不但曲解了老子的"道",而且还误读了老子本人和《老子》这个文本
7.下面对"柔弱胜刚强"和"以柔克刚"内涵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前者的"胜"是"优于"胜过”之意,而后者的"克”则有"战胜"。克服"的意思 B前者的柔是老子推崇的品质和价值,后者的“柔是一种克敌制胜的策略和方法。 C柔弱胜刚强"的"柔弱"本质是"刚强",而"以柔克刚"的"刚强"则是“柔弱 D.前者是希望以柔弱来保持自身优势的生存智慧,而后者是用柔弱克制刚强的行为策略。 8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本内容的一项是() A朱煮说老子的"不争"其本质却是"深争",这种说法导致后人对道家思想误解很深 B道家的"不争不仅可以缓解自身的生存压力,更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宽松人际关系。 C道家认为柔弱是新生、生命力和发展的标志,而刚强则是衰退、走下坡路、败亡之征兆 D."以柔克刚"与"以不争为争”一样,都不是老子的本意,而是后人对道家学说的发挥。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9~12题 章永州家传归有光 君姓章氏,讳棨,字宗肃,世为海虞人。君为人孝友,入县学,以德行为博士所称举。 尝从乡先生都御史陈公游,后中南京乡试,入南太学。是时增城湛公、高陵吕公居留都,开 门讲道,学者云集。君两游其门。屡上春官,不第。选调单县知县。单濒河,而地洼下。 每岁桃花水发,河南人夜过河,盗决堤防,民患苦之。君至,适盜决者水将泛,率丁夫伐木 增桩,昼夜捍御,卒以无虞。少年为胥卒,趋走县庭,候伺短长,规为不法。或以为言,君 曰:“是于我无显迹,不宜预逆之。"抚以恩信,皆感激思为用。山东盗贼,多逃入单县界中, 单人为囊橐,积不能得。于是诸少年为君耳目,尽获之。院司所下逐盗文符,无虑百数 君一日条具申报,上官以为能。田赋法弊,乃询民所欲,而亩敛以钱,民便之。齐鲁间皆推 用其法。有胡兵自宁武关趋太原,声言欲向山东。都御史议兵事,部署将帅,独留单县令辕 门。会虏信不至而罢。 升安吉州知州。岁旱民饥,殚力赈救,多所全活。其民好讼,君恒以理解之。有匿税者, 为案籍人人阅之,鞭扑不用,而逋负悉出。所治孝丰,迄君去,一无所扰。其县人至不知有 州焉。迁永州府同知。永州在楚、越间,号无事。太守日闭门高卧,以郡事委君。君亦优游 而已。上疏乞休,方治行而卒。 归子曰:永州君,恂恂然君子人也。往予试南宫。,君自安吉来朝,过予邸舍,欢饮, 上马去。予顾其弟言,君近形神不偕,久官劳悴而致然耶,抑有所不自得者?而竟死永州。 悲夫!仕虽不遂,论其行事,可以不愧于先人矣, 注①上春官:指进京殿试。②无虑;大约。③试南宫指进士考试。 9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单濒河,而地洼下 濒:靠近 B.昼夜捍御,卒以无虞虞:欺骗 C鞭扑不用,而逋负悉出逋负:拖欠的赋税 D仕虽不遂 遂:顺利
7.下面对"柔弱胜刚强"和"以柔克刚"内涵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前者的"胜"是"优于""胜过"之意,而后者的"克"则有"战胜"'。克服"的意思。 B.前者的"柔"是老子推崇的品质和价值,后者的"柔"是一种克敌制胜的策略和方法。 C.柔弱胜刚强"的"柔弱"本质是"刚强",而"以柔克刚"的"刚强"则是"柔弱"。 D.前者是希望以柔弱来保持自身优势的生存智慧,而后者是用柔弱克制刚强的行为策略。 8.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本内容的一项是( ) A.朱煮说老子的"不争"其本质却是"深争",这种说法导致后人对道家思想误解很深。 B.道家的"不争"不仅可以缓解自身的生存压力,更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宽松人际关系。 C.道家认为柔弱是新生、生命力和发展的标志,而刚强则是衰退、走下坡路、败亡之征兆。 D."以柔克刚"与"以不争为争"一样,都不是老子的本意,而是后人对道家学说的发挥。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 9~12 题。 章永州家传 归有光 君姓章氏,讳棨,字宗肃,世为海虞人。君为人孝友,入县学,以德行为博士所称举。 尝从乡先生都御史陈公游,后中南京乡试,入南太学。是时增城湛公、高陵吕公居留都,开 门讲道,学者云集。君两游其门。屡上春官①,不第。选调单县知县。单濒.河,而.地洼下。 每岁桃花水发,河南人夜过河,盗决堤防,民患苦之。君至,适盗决者水将泛,率丁夫伐木 增桩,昼夜捍御,卒以无虞.。少年为胥卒,趋走县庭,候伺短长,规为不法。或以为言,君 曰:“是于我无显迹,不宜预逆之。”抚以恩信,皆感激思为用。山东盗贼,多逃入单县界中, 单人为囊橐,积不能得。于是诸少年为君耳目,尽获之。院司所下逐盗文符,无虑②百数, 君一日条具申报,上官以为能。田赋法弊,乃询民所欲,而亩敛以钱,民便之。齐鲁间皆推 用其法。有胡兵自宁武关趋太原,声言欲向山东。都御史议兵事,部署将帅,独留单县令辕 门。会虏信不至而罢。 升安吉州知州。岁旱民饥,殚力赈救,多所全活。其民好讼,君恒以理解之。有匿税者, 为案籍人人阅之,鞭扑不用,而逋负..悉出。所治孝丰,迄君去,一无所扰。其县人至不知有 州焉。迁永州府同知。永州在楚、越间,号无事。太守日闭门高卧,以郡事委君。君亦优游 而已。上疏乞休,方.治行而卒。 归子曰:永州君,恂恂然君子人也。往予试南宫③,君自安吉来朝,过予邸舍,欢饮, 上马去。予顾其弟言,君近形神不偕,久官劳悴而致然耶,抑有所不自得者?而竟死永州。 悲夫!仕虽不遂.,论其行事,可以不愧于先人矣。 注:①上春官:指进京殿试。②无虑;大约。③试南宫:指进士考试。 9.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单濒.河,而地洼下 濒:靠近 B.昼夜捍御,卒以无虞. 虞:欺骗 C.鞭扑不用,而逋负..悉出 逋负:拖欠的赋税 D.仕虽不遂. 遂:顺利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单濒河,而地洼下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B会虏信不至而罢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C其县人至不知有州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D.上疏乞休,方治行而卒 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 11.下列各句中,全部表现章君行事不愧于先人"的一组是() ①屡上春官,不第②率丁天伐木增桩,昼夜捍御③齐鲁间皆推用兵法④岁旱民饥,殚 力赋救,多所全活⑤太守日闭门高卧⑥其县人至不知有州焉 A①②④ B②③⑥c.①③⑤D.④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章棨平时为人能够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在他入县学学习的时候,就因德行出众而被 县学的学官称誉举荐 B.有些少年身为狱卒,却好窥探打听上级的长短,但章君却以恩德和诚信对待这些狱卒 使他们深受感动,并在关键时候立下功劳。 C章君在任安吉州知州时,遇上大旱,他竭尽全力赋救百姓。当地的百姓好诉讼,章君 总是讲道理为他们化解 D归有光认为章君是称得上是一个恭谨温顺的君子,为官也政绩裴然,但却不能很好地 照顾家人,以致使弟弟因操劳而客死永州。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河南人夜过河,盗决隄防,民患苦之。(3分) (2)是于我无显迹,不宜预逆之。(3分) (3)田赋法弊,乃询民所欲,而亩敛以钱,民便之。(4分) 14阅读下面两首词,回答问题。(8分)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 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 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滨溪 纳兰容若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为作者怀念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②被酒:醉酒。③赌书泼茶:形容伉俪情深,志 趣相投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单濒河,而.地洼下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B.会.虏信不至而罢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C.其县人至不知有州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D.上疏乞休,方.治行而卒 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 11.下列各句中,全部表现章君"行事不愧于先人"的一组是( ) ①屡上春官,不第②率丁天伐木增桩,昼夜捍御③齐鲁间皆推用兵法 ④岁旱民饥,殚 力赋救,多所全活⑤太守日闭门高卧 ⑥其县人至不知有州焉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③⑤ D. ④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章棨平时为人能够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在他入县学学习的时候,就因德行出众而被 县学的学官称誉举荐。 B.有些少年身为狱卒,却好窥探打听上级的长短,但章君却以恩德和诚信对待这些狱卒, 使他们深受感动,并在关键时候立下功劳。 C 章君在任安吉州知州时,遇上大旱,他竭尽全力赋救百姓。当地的百姓好诉讼,章君 总是讲道理为他们化解。 D 归有光认为章君是称得上是一个恭谨温顺的君子,为官也政绩裴然,但却不能很好地 照顾家人,以致使弟弟因操劳而客死永州。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114 分) 四、(24 分)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河南人夜过河,盗决隄防,民患苦之。(3 分) (2)是于我无显迹,不宜预逆之。(3 分) (3)田赋法弊,乃询民所欲,而亩敛以钱,民便之。(4 分) 14 阅读下面两首词,回答问题。(8 分)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 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 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滨溪沙① 纳兰容若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③,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为作者怀念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②被酒:醉酒。③赌书泼茶:形容伉俪情深,志 趣相投
(1)同样是怀念亡妻,纳兰词说"沉思",苏词却说"不思量",简析两者的表达效果。(4分) (2)简要赏析两首词在情感表达方面的不同特点。(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小题6分) (1)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 (2)人生如梦, (苏拭《念奴娇》) 其身正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3)千呼万唤始出来, (白居易《琵琶行》) 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李白《将进酒》)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沧浪之水清兮,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楚辞》 五、(12分)1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近年来,随着普通话的迅速推广,我国的汉语方言有些已趋于萎缩和衰亡。为了抢救和 保护各地的方言,许多地区电视台开办了方言栏目。对此举措,同学们有着自己的看法。甲 同学说:"方言应该保护。"乙同学说:"方言应该摒弃。 你支持哪一种观点呢?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在后面说说你的理由,并运用上比喻修辞。 (1)甲观点:方言应该保护 理由: (2)乙观点:万言应该摒弃 1.下面两副对联各缺一半,请将备选短语加以整合,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4分) (1)书画院对联上联: 下联:一笔可画古今情 (2)茶叶店对联上联幽借山巅云雾质下联: 备选短语:千秋片纸九州松涛梦荡俗尘芝兰魂水甜幽泉 香凭崖畔竹园赠绿歌唱东万红风云胸中贮能缩天下意 18提取并整合下面材料的主要信息,给自主招生”下定义。(4分) ①自主招生由高校自行组织考试,扩大了高校自主权,是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一 项重要举措。 ②高校通过考试选拔出超常创新和实践能力,或在文学、艺术、体育方面有特殊 才能,或综合素质名列前茅的应届高中毕业生。③考生通过招生考试并与高校签订协议,可 被降分录取 ④自主招生制度始于2003年,首先在22所大学进行试点,现在已经在80所大学实行。 六、(18分)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需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玩具 史铁生 我有生的第一个玩具是一只红包的小汽车,不足一尺长,铁皮轧制的外壳非常简单,有 几个窗但是没有门,从窗间望见一个惯性轮,把后车轮在地上摩擦便能“嗷嗷一一—”地跑。 我现在还听得见它的声音。我不记得它最终是怎样离开我的了,有时候我设想它现在在哪儿, 或者它现在变成了什么存在于何处
(1)同样是怀念亡妻,纳兰词说"沉思",苏词却说"不思量",简析两者的表达效果。(4 分) (2)简要赏析两首词在情感表达方面的不同特点。(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小题)(6 分) (1)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 (2)人生如梦, 。(苏拭 《念奴娇》) 其身正;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3)千呼万唤始出来, 。(白居易《琵琶行》) ,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李白《将进酒》) (4)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沧浪之水清兮,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楚辞》 五、(12 分)1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4 分) 近年来,随着普通话的迅速推广,我国的汉语方言有些已趋于萎缩和衰亡。为了抢救和 保护各地的方言,许多地区电视台开办了方言栏目。对此举措,同学们有着自己的看法。甲 同学说:"方言应该保护 。"乙同学说:"方言应该摒弃。" 你支持哪一种观点呢?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在后面说说你的理由,并运用上比喻修辞。 (1)甲观点:方言应该保护 。 理由: (2)乙观点:万言应该摒弃。 理由: 17.下面两副对联各缺一半,请将备选短语加以整合,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4 分) (1)书画院对联 上联: 下联:一笔可画古今情 (2)茶叶店对联 上联:幽借山巅云雾质 下联: 备选短语:千秋 片纸 九州 松涛梦 荡俗尘 芝兰魂 水甜幽泉 香凭崖畔 竹园赠绿 歌唱东万红 风云胸中贮 能缩天下意 18.提取并整合下面材料的主要信息,给"自主招生"下定义。(4 分) ①自主招生由高校自行组织考试,扩大了高校自主权,是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一 项重要举措。 ②高校通过考试选拔出超常创新和实践能力,或在文学、艺术、体育方面有特殊 才能,或综合素质名列前茅的应届高中毕业生。③考生通过招生考试并与高校签订协议,可 被降分录取。 ④自主招生制度始于 2003 年,首先在 22 所大学进行试点,现在已经在 80 所大学实行。 六、(18 分)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需从所给 (一)(二)两题中任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2 题。 玩具 史铁生 我有生的第一个玩具是一只红包的小汽车,不足一尺长,铁皮轧制的外壳非常简单,有 几个窗但是没有门,从窗间望见一个惯性轮,把后车轮在地上摩擦便能“嗷嗷——”地跑。 我现在还听得见它的声音。我不记得它最终是怎样离开我的了,有时候我设想它现在在哪儿, 或者它现在变成了什么存在于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