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6年高三质量普查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想象属于心理学范畴。人在反映客观事物时,不仅感知当时的直接作用于主 体的事物,而且还能在头脑中创造出新的形象,即没有直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 这种特殊的心理能力,称为想象 想象这种心理能力,是人类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逐步发生和发展起来的。马 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想 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正由于人有这种想象的能力,人的有目的 的创造性劳动才成为可能 想象与记忆有密切的联系。没有记忆就没有想象,想象凭借着记忆所供给的 材料进行活动。它是在人的头脑中,通过改造记忆中的表象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也是过去经验中已经形成的那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的过程,所以,它虽然具 有很大的创造的性质,但实质上仍是对现实反映的一种特殊形式。人不能想象在 客观世界中没有任何客观根据的事物。不管是人言蛇身或神话世界,都只是现实 世界中的事物在头脑中的特殊的组合。想象具有形象的特点,并经常与人们实践 活动中的一定的需要、愿望和情感相联系。 想象是一个具有广阔内容的心理范畴。但是艺术创作、艺术欣赏活动的想象, 与科学的想象是有区别的。审美中的想象,包括观赏风景的各种审美活动中的想 象,区别于工程设计等科学研究中的想象的特征之一,是不带直接的功利目的 并伴随着爱或憎等等情感,与情感互相作用着。例如杜常的《对雪》中的名句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樽里没有酒且不说,炉中分明没有火而又觉得似 乎有火,这种幻觉的产生,是诗人发挥想象的结果。而这种想象活动的引起,既 与他的记忆相联系,也是此时此地的诗人感到孤独和贫困的情特状态所促成的 制造火炉的设计当然也需要想象,但它恰恰不满足于构成幻象,而是紧紧和怎样 才能发热的功利目的结合着 按照想象内客的独立性、新颖性和创造性的不同,前人把想象分为再造性想 象和创造性想象两类。再造性想象是主体在经验记忆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再现出 客观事物的表象。创造性想象则不只是再现现成事物,而是能创造出新的形象 不论是艺术创作还是艺术欣赏,一切审美活动总需要有所发现,有所增添,才能 产生新鲜的愉快的感受,所以它经常总是既熟悉又不熟悉的,是再造性想象与创 造性想象的结合和统 人们的想象活动与他的生活教养、经验密切相关。各种形式的想象是建立在 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础上的,是社会生活的复杂联系的能动的反映。想 象是能动的,却不是纯主观性的;是自由的,却不是任意性的。想象,不论自觉 或不自基,总是受客观对象本身要求的规定和制约。它曲然地指向一定的方向, 这样才能达到对对象的审美素质的真正把握 (节选自王期闻主编《美学概论》) 1.下列不属于想象这种心理能力“特殊”之处的一项是 A.想象具有很大的创造的性质,能在头脑中创造出没有直接感知过的事物的 形象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2016 年高三质量普査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想象属于心理学范畴。人在反映客观事物时,不仅感知当时的直接作用于主 体的事物,而且还能在头脑中创造出新的形象,即没有直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 这种特殊的心理能力,称为想象。 想象这种心理能力,是人类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逐步发生和发展起来的。马 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想 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正由于人有这种想象的能力,人的有目的 的创造性劳动才成为可能。 想象与记忆有密切的联系。没有记忆就没有想象,想象凭借着记忆所供给的 材料进行活动。它是在人的头脑中,通过改造记忆中的表象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也是过去经验中已经形成的那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的过程,所以,它虽然具 有很大的创造的性质,但实质上仍是对现实反映的一种特殊形式。人不能想象在 客观世界中没有任何客观根据的事物。不管是人言蛇身或神话世界,都只是现实 世界中的事物在头脑中的特殊的组合。想象具有形象的特点,并经常与人们实践 活动中的一定的需要、愿望和情感相联系。 想象是一个具有广阔内容的心理范畴。但是艺术创作、艺术欣赏活动的想象, 与科学的想象是有区别的。审美中的想象,包括观赏风景的各种审美活动中的想 象,区别于工程设计等科学研究中的想象的特征之一,是不带直接的功利目的, 并伴随着爱或憎等等情感,与情感互相作用着。例如杜常的《对雪》中的名句,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樽里没有酒且不说,炉中分明没有火而又觉得似 乎有火,这种幻觉的产生,是诗人发挥想象的结果。而这种想象活动的引起,既 与他的记忆相联系,也是此时此地的诗人感到孤独和贫困的情特状态所促成的。 制造火炉的设计当然也需要想象,但它恰恰不满足于构成幻象,而是紧紧和怎样 才能发热的功利目的结合着。 按照想象内客的独立性、新颖性和创造性的不同,前人把想象分为再造性想 象和创造性想象两类。再造性想象是主体在经验记忆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再现出 客观事物的表象。创造性想象则不只是再现现成事物,而是能创造出新的形象。 不论是艺术创作还是艺术欣赏,一切审美活动总需要有所发现,有所增添,才能 产生新鲜的愉快的感受,所以它经常总是既熟悉又不熟悉的,是再造性想象与创 造性想象的结合和统一。 人们的想象活动与他的生活教养、经验密切相关。各种形式的想象是建立在 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础上的,是社会生活的复杂联系的能动的反映。想 象是能动的,却不是纯主观性的;是自由的,却不是任意性的。想象,不论自觉 或不自基,总是受客观对象本身要求的规定和制约。它曲然地指向一定的方向,. 这样才能达到对对象的审美素质的真正把握。 . . (节选自王期闻主编《美学概论》) l.下列不属于想象这种心理能力“特殊”之处的一项是 A.想象具有很大的创造的性质,能在头脑中创造出没有直接感知过的事物的 形象
B.想象与记忆密切相关,没有记忆就没有想象。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记忆中 的表象进而创造新的形象的心理能力。 C.想象能即时感知直接作用于主体的客观事物,实质上是对现实反映的一种 特殊形式。 D.人不能想象在客观世界中没有任何客观根据的事物。想象是在头脑里将过 去经验中已有的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的过程。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想象是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逐步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特有的心理能力,正是 因为有了这种能力,人才可能去从事有目的的创造性劳动。 B.现实中的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留下了记忆,人常出于某种愿望或情感的需 要,将这些记忆中的材料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形象,这就是想象活动。 C.从事艺术创作和进行艺术欣赏都离不开想象,这种想象没有直接的功利目 的,而是伴随着爱或憎等情感的活动,与情感相互作用。 D.对杜甫诗作《对雪》中两个诗句的理解分析,既阐释了艺术想象的特点, 又论说了科学想象与艺术想象的区别,深人浅出,形象易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想象实际上是人对社会生活的复杂联系的能动反映,与人的生活经历密切 相关,它是建立在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础之上的。 B.创造性想象不是再现头脑中已有的现成事物的表象,而是能创造出新的形 象,在审美活动尤其是艺术创作中就经常要用到这种想象。 C.人在已有经验记忆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再现出某种事物的表象,这就是再 造性想象,这种想象的独立性、新颖性和创造性都相对较弱。 想象虽然是能动和自由的,但却不是纯主观和任意的,它总是自觉不自觉 地受着客观对象本身要求的规定和制约,指向一定的方向 参考答案 1.C(不属于想象,前一句仅是一般的感知。) 2.D(对杜甫创作《对雪》中诗句的心理分析并没有论说“科学想象与艺术 想象的区别”。) 3.B(创造性想象是在再造性想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不只是”,所以不 能用“不是”。)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黄公讳荩卿,字翊明,世为清江人。与熊文毅公同学,相得欢,故文毅以女 字其子履中。万历壬子举于乡,屡试礼部不第,叹曰:“母老矣,欲丐微禄养吾 亲。”乃谒选,得龙泉县学教谕。所奖拔多一时闻人,郭公维经、欧阳公铉并成 名进士,卒死国难,其尤著也。 崇祯戊辰改授行衢州府推官,衢冲繁而俗险,皮吏因缘为奷,公厘剔宿弊殆 尽,上官以为能,使数署府县官印。既擢知宿州,以将母弗起,闭门谢宾客,日 过从惟文毅公及杨文正公廷麟、曾文忠公樱而已。文毅公仲子兆行负才节,好度 外士。尝饮肆中,见一伟丈夫与人语国事,慷慨发上指。兆行心异,就之谈。询 其姓氏,则亡将蜀人周文彬也。公闻之延为上宾。时杨文正倡义督师赣州,兆行 从文毅间关闽海,而公誓死破产募兵于皂山之麓,图大举南应文正。会有告密者, 敌帅以突骑数千袭公,诸寡人皆乌合,不战而溃,公仅身免。文正公特疏题授监 军副使
B.想象与记忆密切相关,没有记忆就没有想象。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记忆中 的表象进而创造新的形象的心理能力。 C.想象能即时感知直接作用于主体的客观事物,实质上是对现实反映的一种 特殊形式。 D.人不能想象在客观世界中没有任何客观根据的事物。想象是在头脑里将过 去经验中已有的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的过程。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想象是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逐步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特有的心理能力,正是 因为有了这种能力,人才可能去从事有目的的创造性劳动。 B.现实中的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留下了记忆,人常出于某种愿望或情感的需 要,将这些记忆中的材料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形象,这就是想象活动。 C.从事艺术创作和进行艺术欣赏都离不开想象,这种想象没有直接的功利目 的,而是伴随着爱或憎等情感的活动,与情感相互作用。 D.对杜甫诗作《对雪》中两个诗句的理解分析,既阐释了艺术想象的特点, 又论说了科学想象与艺术想象的区别,深人浅出,形象易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想象实际上是人对社会生活的复杂联系的能动反映,与人的生活经历密切 相关,它是建立在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础之上的。 B.创造性想象不是再现头脑中已有的现成事物的表象,而是能创造出新的形 象,在审美活动尤其是艺术创作中就经常要用到这种想象。 C.人在已有经验记忆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再现出某种事物的表象,这就是再 造性想象,这种想象的独立性、新颖性和创造性都相对较弱。 D.想象虽然是能动和自由的,但却不是纯主观和任意的,它总是自觉不自觉 地受着客观对象本身要求的规定和制约,指向一定的方向。 参考答案 1.C(不属于想象,前一句仅是一般的感知。) 2.D(对杜甫创作《对雪》中诗句的心理分析并没有论说“科学想象与艺术 想象的区别”。) 3.B(创造性想象是在再造性想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不只是”,所以不 能用“不是”。)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黄公讳荩卿,字翊明,世为清江人。与熊文毅公同学,相得欢,故文毅以女 字其子履中。万历壬子举于乡,屡试礼部不第,叹曰:“母老矣,欲丐微禄养吾 亲。”乃谒选,得龙泉县学教谕。所奖拔多一时闻人,郭公维经、欧阳公铉并成 名进士,卒死国难,其尤著也。 崇祯戊辰改授行衢州府推官,衢冲繁而俗险,皮吏因缘为奸,公厘剔宿弊殆 尽,上官以为能,使数署府县官印。既擢知宿州,以将母弗起,闭门谢宾客,日 过从惟文毅公及杨文正公廷麟、曾文忠公樱而已。文毅公仲子兆行负才节,好度 外士。尝饮肆中,见一伟丈夫与人语国事,慷慨发上指。兆行心异,就之谈。询 其姓氏,则亡将蜀人周文彬也。公闻之延为上宾。时杨文正倡义督师赣州,兆行 从文毅间关闽海,而公誓死破产募兵于皂山之麓,图大举南应文正。会有告密者, 敌帅以突骑数千袭公,诸寡人皆乌合,不战而溃,公仅身免。文正公特疏题授监 军副使
未几闽中溃贛州城破文正公自刭而文毅公己以已丑岁自经于家公抚膺大恸 曰熊公得死所矣吾老无能为。乃遣履中入粤,命之曰:“汝僇力从王,毋反顾 以终汝父之志。吾死且无憾。既履中授兵部主事,粤西适溃,窜身蛮獠中十余年, 弗得归。公长子刚中呕血死。公郁郁不得志。遂婴疾不食。及履中归,而公已死 九年矣 公卒壬辰十二月,距其生万历甲戌五月,年七十有九。禧既按履中所请兆行 为状志公。予生晚,不获从公游,而尝师事文正公,与兆行为兄弟交。闻公之义 而幕公也久矣。 公父我山公讳庸,以公贵赠官。妣杨氏,封孺人。我山公好行其德,万历戌 子岁饥,尽出仓以贷贫者。明年又饥.则尽免所负,举责者贫,焚其券。方公兵 溃时,敌怒不得公,纵火焚其屋,三举,火皆灭,人以为我山公阴德,公忠义之 报云 (节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改) 4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未几闽中溃/颡州城破/文正公自刭而文毅公己以已丑岁自经于家/公抚膺 大恸曰熊公得死所矣/吾老无能为 B.未几/闽中溃/颡州城破/文正公自刭/而文毅公己以已丑岁自经于家/公抚 膺大恸曰/熊公得死所矣/吾老无能为 C.未几/闽中溃颡州城/破文正公/自刭/而文毅公己以已丑岁自经/于家公抚 膺大恸/曰/熊公得死所矣/吾老无能为 D.未几闽中溃/贛州城/破文正公/自刭而文毅公己以已丑岁自经于家公/抚 膺大恸曰熊公得死所矣/吾老无能为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讳”,指称死后的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在名字前称讳,以示尊敬。 B.“礼部”,六部之一,管典礼、科举、学校、屯田水利等事。 C.“进士”,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考试者称为进士,是科 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D.“戊辰”,干支纪年法,六十年一轮回,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公克尽孝行。为奉养年老的母亲,他到吏部等候选派,被任命为龙泉县 教谕 B.黄公礼贤惜才。当时许多有名望的人都得到他的举荐和赏识,先有郭公维 经、欧阳公铉等,后有周文彬 C.黄公忠君爱国。先是不怕破产在皂山脚下相募士兵,图谋大举兴兵策应杨 文正公:后派黄履中历经艰险前往粤地作战 D.黄公积善行德。万历戌子年发生饥荒,他拿出仓库中的全部粮食借给穷人, 对于无力偿还者则不要其偿还。 7.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既擢知宿州,以将母弗起,闭门谢宾客,日过从惟文毅公及杨文正公廷麟、 曾文忠公樱而 ②明年又饥.则尽免所负,举责者贫,焚其券 参考答案 4、B 5、B(不包括“屯田水利”。)
未几闽中溃贑州城破文正公自刭而文毅公己以已丑岁自经于家公抚膺大恸 曰熊公得死所矣吾老无能为。乃遣履中入粤,命之曰:“汝僇力从王,毋反顾。 以终汝父之志。吾死且无憾。既履中授兵部主事,粤西适溃,窜身蛮獠中十余年, 弗得归。公长子刚中呕血死。公郁郁不得志。遂婴疾不食。及履中归,而公已死 九年矣。 公卒壬辰十二月,距其生万历甲戌五月,年七十有九。禧既按履中所请兆行 为状志公。予生晩,不获从公游,而尝师事文正公,与兆行为兄弟交。闻公之义 而幕公也久矣。 公父我山公讳庸,以公贵赠官。妣杨氏,封孺人。我山公好行其德,万历戌 子岁饥,尽出仓以贷贫者。明年又饥.则尽免所负,举责者贫,焚其券。方公兵 溃时,敌怒不得公,纵火焚其屋,三举,火皆灭,人以为我山公阴德,公忠义之 报云。 (节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改) 4.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未几闽中溃/贑州城破/文正公自刭而文毅公己以已丑岁自经于家/公抚膺 大恸曰熊公得死所矣/吾老无能为 B.未几/闽中溃/贑州城破/文正公自刭/而文毅公己以已丑岁自经于家/公抚 膺大恸曰/熊公得死所矣/吾老无能为 C.未几/闽中溃贑州城/破文正公/自刭/而文毅公己以已丑岁自经/于家公抚 膺大恸/曰/熊公得死所矣/吾老无能为 D.未几闽中溃/贑州城/破文正公/自刭而文毅公己以已丑岁自经于家公/抚 膺大恸曰熊公得死所矣/吾老无能为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讳”,指称死后的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在名字前称讳,以示尊敬。 B.“礼部”,六部之一,管典礼、科举、学校、屯田水利等事。 C. “进士”,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考试者称为进士,是科 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D.“戊辰”,干支纪年法,六十年一轮回,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公克尽孝行。为奉养年老的母亲,他到吏部等候选派,被任命为龙泉县 教谕。 B.黄公礼贤惜才。当时许多有名望的人都得到他的举荐和赏识,先有郭公维 经、欧阳公铉等,后有周文彬。 C.黄公忠君爱国。先是不怕破产在皂山脚下相募士兵,图谋大举兴兵策应杨 文正公;后派黄履中历经艰险前往粤地作战。 D.黄公积善行德。万历戌子年发生饥荒,他拿出仓库中的全部粮食借给穷人, 对于无力偿还者则不要其偿还。 7.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0 分) ①既擢知宿州,以将母弗起,闭门谢宾客,日过从惟文毅公及杨文正公廷麟、 曾文忠公樱而已。 ②明年又饥.则尽免所负,举责者贫,焚其券。 参考答案 4、B 5、B(不包括“屯田水利”。)
6、D(张冠李戴,这是黄公的父亲我山公黄庸的行为。) 7、(1)【被动句1分,“以”1分,“日”1分;大意2分】(他)已经 被提拔为宿州之州,因为要奉养老母亲,没有接受任命,闭门谢客,每天互相往 来的,只有熊文毅公,杨文正公廷麟、曾文忠公樱 (2)【省略句1分,“所负”1分,“责”1分;大意2分】第二年,又闹 饥荒,(我山公)就全部免除穷人借的钱粮,借债的贫穷家庭,就把券契焚烧掉。 【译文】 黄公名荩卿,字翊明,世代都是清江人。(他)曾与熊文毅公一起读书,关 系很好,所以熊文毅公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黄公的儿子黄履中。(黄公)于万历 壬子年参加乡试中举,屡次参加礼部主持的考试都没有考中,感叹说:“母亲年 纪大了,我想求取微薄的俸禄来奉养我的老母亲。”于是到吏部等候选派,被任 命为龙泉县学教谕。他所奖励提拔的多为当时有名望的人,郭维经、欧阳铉都树 立名声、考取了进士,最终为国家的危难而献身,是其中尤其著名的两位 崇祯戊辰年间,黄公改任衢州府推官,衢州要道众多而民俗险恶,邪僻的官 吏勾结,行不法之事,黄公到任,基本革除了旧的弊端,上级官员认为他有能力, 多次让他代管州府、县衙大印。(他)已经被提拔为宿州之州,因为要奉养老母 亲,没有接受任命,闭门谢客,每日互相往来的,只有熊文毅公,杨文正公廷麟 曾文忠公樱。熊文毅公的二儿子熊兆行有才能、节操,喜欢结交各地有识之士 曾经在酒店里喝酒,遇见一位魁梧的男子和人谈论国家事变,情绪激昂,怒发上 指。熊兆行心里感到奇怪,就过去与之交谈,询问他的姓氏,原来是逃亡的将领 蜀人周文彬。黄公听说后把周文彬待为上宾。当时杨文正公举兵行事,在赣州统 兵作战,熊兆行跟随熊文毅公辗转来到福建海滨,而黄公不怕破产,在皂山脚下 招募士兵,图谋大举兴兵策应杨文正公。恰逢有人告发了此事,敌人率领数千用 于冲锋陷阵的精锐骑兵偷袭黄公,刚招募过来的士兵都是乌合之众,还没有作战, 先自溃散,黄公仅得免于一死。杨文正公特意上奏,请求授任黄公监军副使职。 不久,闽中部队溃散,赣州城也被攻破,杨文正公自杀,熊文毅公也于己丑 年在家里上吊身亡。黄公拍着胸口悲痛着说:“熊文毅公死得其所。我年龄大了 没有什么能力了。”于是,派遣黄履中历经艰险前往粤地,命令他说:“你尽力 跟从大王,不要有所顾虑,以实现你父亲的志向,我死了也就没有遗憾了。”等 到黄履中被授任兵部主事,恰逢粤西地区部队溃败,他在蛮獠中藏身十余年,不 能回乡。黄公的长子黄刚中吐血而死,黄公因自己的抱负志向不能施展而忧郁苦 闷,于是染上疾病不能进食。等到黄履中回来,黄公已经死去九年了。 黄公死于壬辰年十二月,离他出生的万历甲戌年五月,已经有七十九年了 我就按照黄履中的请求、熊兆行提供的(黄公的行状)写了这篇文章。我作为晚 生后辈,没有机会与黄公交往,而曾经以杨文正公先生为师,与熊兆行结下兄弟 般的交情。听闻黄公的义节而仰慕黄公已久了 黄公的父亲我山公名黄庸,因为黄公地位髙被赠予官职。先母杨氏,被朝廷 封为孺人。我山公好积善行德,万历戊子年发生饥荒,他拿出仓库中的全部粮食 借给贫穷人。第二年,又闹饥荒,就全部免除穷人借的钱粮,借债的家庭贫穷 (我山公)就把券契焚烧掉。当黄公的士兵溃散时,敌军将领因找不到黄公而发 怒,纵火焚烧他家的房屋,三次点火,火都灭了,人们以为这是我山公暗中做有 益于别人的事、黄公的忠义精神得到的报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6、D(张冠李戴,这是黄公的父亲我山公黄庸的行为。) 7、(1)【被动句 1 分,“以”1 分,“日”1 分;大意 2 分】(他)已经 被提拔为宿州之州,因为要奉养老母亲,没有接受任命,闭门谢客,每天互相往 来的,只有熊文毅公,杨文正公廷麟、曾文忠公樱。 (2)【省略句 1 分,“所负”1 分,“责”1 分;大意 2 分】第二年,又闹 饥荒,(我山公)就全部免除穷人借的钱粮,借债的贫穷家庭,就把券契焚烧掉。 【译文】 黄公名荩卿,字翊明,世代都是清江人。(他)曾与熊文毅公一起读书,关 系很好,所以熊文毅公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黄公的儿子黄履中。(黄公)于万历 壬子年参加乡试中举,屡次参加礼部主持的考试都没有考中,感叹说:“母亲年 纪大了,我想求取微薄的俸禄来奉养我的老母亲。”于是到吏部等候选派,被任 命为龙泉县学教谕。他所奖励提拔的多为当时有名望的人,郭维经、欧阳铉都树 立名声、考取了进士,最终为国家的危难而献身,是其中尤其著名的两位。 崇祯戊辰年间,黄公改任衢州府推官,衢州要道众多而民俗险恶,邪僻的官 吏勾结,行不法之事,黄公到任,基本革除了旧的弊端,上级官员认为他有能力, 多次让他代管州府、县衙大印。(他)已经被提拔为宿州之州,因为要奉养老母 亲,没有接受任命,闭门谢客,每日互相往来的,只有熊文毅公,杨文正公廷麟、 曾文忠公樱。熊文毅公的二儿子熊兆行有才能、节操,喜欢结交各地有识之士。 曾经在酒店里喝酒,遇见一位魁梧的男子和人谈论国家事变,情绪激昂,怒发上 指。熊兆行心里感到奇怪,就过去与之交谈,询问他的姓氏,原来是逃亡的将领 蜀人周文彬。黄公听说后把周文彬待为上宾。当时杨文正公举兵行事,在赣州统 兵作战,熊兆行跟随熊文毅公辗转来到福建海滨,而黄公不怕破产,在皂山脚下 招募士兵,图谋大举兴兵策应杨文正公。恰逢有人告发了此事,敌人率领数千用 于冲锋陷阵的精锐骑兵偷袭黄公,刚招募过来的士兵都是乌合之众,还没有作战, 先自溃散,黄公仅得免于一死。杨文正公特意上奏,请求授任黄公监军副使职。 不久,闽中部队溃散,赣州城也被攻破,杨文正公自杀,熊文毅公也于己丑 年在家里上吊身亡。黄公拍着胸口悲痛着说:“熊文毅公死得其所。我年龄大了, 没有什么能力了。”于是,派遣黄履中历经艰险前往粤地,命令他说:“你尽力 跟从大王,不要有所顾虑,以实现你父亲的志向,我死了也就没有遗憾了。”等 到黄履中被授任兵部主事,恰逢粤西地区部队溃败,他在蛮獠中藏身十余年,不 能回乡。黄公的长子黄刚中吐血而死,黄公因自己的抱负志向不能施展而忧郁苦 闷,于是染上疾病不能进食。等到黄履中回来,黄公已经死去九年了。 黄公死于壬辰年十二月,离他出生的万历甲戌年五月,已经有七十九年了。 我就按照黄履中的请求、熊兆行提供的(黄公的行状)写了这篇文章。我作为晚 生后辈,没有机会与黄公交往,而曾经以杨文正公先生为师,与熊兆行结下兄弟 般的交情。听闻黄公的义节而仰慕黄公已久了。 黄公的父亲我山公名黄庸,因为黄公地位高被赠予官职。先母杨氏,被朝廷 封为孺人。我山公好积善行德,万历戊子年发生饥荒,他拿出仓库中的全部粮食 借给贫穷人。第二年,又闹饥荒,就全部免除穷人借的钱粮,借债的家庭贫穷, (我山公)就把券契焚烧掉。当黄公的士兵溃散时,敌军将领因找不到黄公而发 怒,纵火焚烧他家的房屋,三次点火,火都灭了,人们以为这是我山公暗中做有 益于别人的事、黄公的忠义精神得到的报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8-9 题
菩萨蛮 耿玉真 玉京人去秋萧索,画檐鹊起梧桐落。欹枕悄无言,月和残梦圆 背灯唯暗泣,甚处砧声急。眉黛远山攒,芭蕉生暮寒。 【注】玉京:词中用作京城的代称。 8.“萧索”二字是此篇眼目,请就此结论简要分析。(6分 9.简析“眉黛远山攒,芭蕉生暮寒。”两句的手法及作用。(5分) 参考答案 8.(共6分)要点:(1)一语双关,既是景语又是情语(2分)+结合诗 文略作分析(2分);(2)奠定全词凄冷低沉的基调(2分) 示例:(1)一语双关,既是景语又是情语。(2分)喜鹊飞起梧桐树叶簌 簌飘落,静寂(沉寂)冷清;明月清辉之下,梦圆却现实孤寂:室外的芭蕉在夜 色中寒意萧索。词人借助景物描写传达了内心的凄苦与思念(2分,结合两处即 可)。 (2)奠定全词凄冷低沉的基调(2分,基调不具体只给1分)由人去秋意 萧索开篇,全词都笼罩在瑟瑟寒意之中。 9.(共5分)要点:从以下几个角度作答:情景关系、比喻(或细节描写) 移情(或拟人修辞)。答案要3选2。 示例:1“眉黛远山攒,芭蕉生暮寒。”这两句融情于景(情景双写)(1 分),室内女子黛色如远山的眉间攒聚着思念与哀怨,室外圆月清辉之下芭蕉也 觉瑟瑟寒意(1分)。抒情婉转而深切,凄冷之境直入人心(1分)。十比喻(或 细节描写)、移情(或拟人修辞)其中任一(2分) 示例:2比喻、移情(2分)把紧蹙的黛眉比作攒聚的远山,形象生动地表 现出抒情主人公内心的思念与哀怨(1分)。把人的情感移用到芭蕉之上,含蓄 而深远地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心绪的悲凉(2分) 示例:3细节描写、拟人修辞(2分)。眉黛远山攒,一个细节描写把思念 与哀怨凝聚在了攒簇的秀眉间(2分)。用拟人修辞使无情之芭蕉赋予人的情感, 表现抒情主人公心绪的悲凉(1分)。 【阿铁老师说说本题】 耿玉真是南唐妇人。生卒年无考,入宋后,相传受刑处死。事见《南唐书》 《侯鲭录》。存词一首。 关于本词的作者,有一种说法是卢绛所作。还有一种说法是卢绛有 次患 疟疾,发烧时梦见一个美丽的白衣女子对他唱歌:“玉京人去秋萧索……”,唱 完了便向他劝酒说:“妾耿玉真也,他日富贵相见于固子坡。”后来南唐灭亡了, 入宋后卢绛被判死刑。临刑时有白衣妇人与他同斩。这个女子长得与他梦中所见 模一样,问她叫什么名字,答曰:“耿玉真。”而他们受刑的地方正是固子坡。 诗中难解的几句是 1、“画檐鹊起梧桐落”,“画檐鹊起”是指亲人远去。 2、“背灯唯暗泣,甚处砧声急。”是倒装,是因何处传来的砧声而泣。 3、“眉黛远山攒”:“远山黛”指秀美之眉,古代女子多爱用黛色画眉 色如远山。下图可见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菩萨蛮 耿玉真 玉京人去秋萧索,画檐鹊起梧桐落。欹枕悄无言,月和残梦圆。 背灯唯暗泣,甚处砧声急。眉黛远山攒,芭蕉生暮寒。 【注】玉京:词中用作京城的代称。 8.“萧索”二字是此篇眼目,请就此结论简要分析。(6 分) 9.简析“眉黛远山攒,芭蕉生暮寒。”两句的手法及作用。(5 分) 参考答案 8.(共 6 分)要点:(1)一语双关,既是景语又是情语(2 分)+结合诗 文略作分析(2 分);(2)奠定全词凄冷低沉的基调(2 分) 示例:(1)一语双关,既是景语又是情语。(2 分)喜鹊飞起梧桐树叶簌 簌飘落,静寂(沉寂)冷清;明月清辉之下,梦圆却现实孤寂;室外的芭蕉在夜 色中寒意萧索。词人借助景物描写传达了内心的凄苦与思念(2 分,结合两处即 可)。 (2)奠定全词凄冷低沉的基调(2 分,基调不具体只给 1 分)由人去秋意 萧索开篇,全词都笼罩在瑟瑟寒意之中。 9. (共 5 分)要点:从以下几个角度作答:情景关系、比喻(或细节描写)、 移情(或拟人修辞)。答案要 3 选 2。 示例:1“眉黛远山攒,芭蕉生暮寒。”这两句融情于景(情景双写)(1 分),室内女子黛色如远山的眉间攒聚着思念与哀怨,室外圆月清辉之下芭蕉也 觉瑟瑟寒意(1 分)。抒情婉转而深切,凄冷之境直入人心(1 分)。+比喻(或 细节描写)、移情(或拟人修辞)其中任一(2 分) 示例:2 比喻、移情(2 分)把紧蹙的黛眉比作攒聚的远山,形象生动地表 现出抒情主人公内心的思念与哀怨(1 分)。把人的情感移用到芭蕉之上,含蓄 而深远地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心绪的悲凉(2 分)。 示例:3 细节描写、拟人修辞(2 分)。眉黛远山攒,一个细节描写把思念 与哀怨凝聚在了攒簇的秀眉间(2 分)。用拟人修辞使无情之芭蕉赋予人的情感, 表现抒情主人公心绪的悲凉(1 分)。 【阿铁老师说说本题】 耿玉真是南唐妇人。生卒年无考,入宋后,相传受刑处死。事见《南唐书》、 《侯鲭录》。存词一首。 关于本词的作者,有一种说法是卢绛所作。还有一种说法是卢绛有一次患了 疟疾,发烧时梦见一个美丽的白衣女子对他唱歌:“玉京人去秋萧索……”,唱 完了便向他劝酒说:“妾耿玉真也,他日富贵相见于固子坡。”后来南唐灭亡了, 入宋后卢绛被判死刑。临刑时有白衣妇人与他同斩。这个女子长得与他梦中所见 一模一样,问她叫什么名字,答曰:“耿玉真。”而他们受刑的地方正是固子坡。 诗中难解的几句是: 1、“画檐鹊起梧桐落”,“画檐鹊起”是指亲人远去。 2、“背灯唯暗泣,甚处砧声急。”是倒装,是因何处传来的砧声而泣。 3、“眉黛远山攒”:“远山黛”指秀美之眉,古代女子多爱用黛色画眉, 色如远山。下图可见。 (三)名篇名句默写( 6 分) l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