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 析)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文化,让世界看见 张凡 ①精彩的中国故事,往往都会经历由浅入深的接受过程,我们需要打造更多能承载中国 文化气度、负载中国价值观的优秀内容载体 ②近日,翻看何中坚先生所译的唐诗集《一日看尽长安花:英译唐诗之美》,虽是外文 但仍然感受到了优雅音韵、浑融意境,让人心中不由得再次感慨:古诗译成英文也可以这样 美。说“再次”,是因为前段时间还被翻译家许渊冲圈粉,在他的作品中,已领略到中国诗 词通过另一种语言展现时的神与韵。翻译家们的努力让人看到,诗词等门槛较高的中国文化 同样能够让启迪、感动和美,抵达国外读者的心灵 ③其实,中国诗词在国外的接受度,可能远远超过很多人的想象。在美版“知乎” Quora 上,有不少人发帖讨论“你读过最美的中国诗词是什么?”在另一些论坛上,也有很多学中 文的外国网友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中国诗词。从《诗经》《古诗十九首》到李白、杜甫、鱼 玄机……国外读者不仅涉猎广泛,有的还见解深刻,让人颇感惊喜。诗词除了是他们学习中 文的对象,也是情感交流的工具。一位网友说,他们家隔壁曾住着一位上了年纪的独居荷兰 女士,在她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她把一本李白诗集送给了他们,以感谢他们对她的帮助,在 诗集的封面上,她手抄了《月下独酌》这首诗。可以想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式 的东方诗意,同样可以丰盈国外读者的精神世界,为他们带去情感上的哲思与共鸣。 ④中国诗词走进国外读者心中,只是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小切口。从莫言、 刘慈欣、曹文轩等的作品得到国际认可,带动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学舞台得到更多关注 到《琅琊榜》《欢乐颂》等影视作品纷纷“岀海”,在海外涌动起一股国剧“华流”……中 国文化的世界“能见度”越来越高。甚至连中国网络文学也成功进入国外二次元领域:在 “武侠世界”“引力世界”等翻译网站上,有近400万的活跃用户在“追更”中国网络小 说。如果说,曾经的中国文化在海外还是一些小圈子里品读、研究的对象,那么今天,借助
1 内蒙古包头市 2019-2020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 析) 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文化,让世界看见 张凡 ①精彩的中国故事,往往都会经历由浅入深的接受过程,我们需要打造更多能承载中国 文化气度、负载中国价值观的优秀内容载体。 ②近日,翻看何中坚先生所译的唐诗集《一日看尽长安花:英译唐诗之美》,虽是外文, 但仍然感受到了优雅音韵、浑融意境,让人心中不由得再次感慨:古诗译成英文也可以这样 美。说“再次”,是因为前段时间还被翻译家许渊冲圈粉,在他的作品中,已领略到中国诗 词通过另一种语言展现时的神与韵。翻译家们的努力让人看到,诗词等门槛较高的中国文化, 同样能够让启迪、感动和美,抵达国外读者的心灵。 ③其实,中国诗词在国外的接受度,可能远远超过很多人的想象。在美版“知乎”Quora 上,有不少人发帖讨论“你读过最美的中国诗词是什么?”在另一些论坛上,也有很多学中 文的外国网友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中国诗词。从《诗经》《古诗十九首》到李白、杜甫、鱼 玄机……国外读者不仅涉猎广泛,有的还见解深刻,让人颇感惊喜。诗词除了是他们学习中 文的对象,也是情感交流的工具。一位网友说,他们家隔壁曾住着一位上了年纪的独居荷兰 女士,在她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她把一本李白诗集送给了他们,以感谢他们对她的帮助,在 诗集的封面上,她手抄了《月下独酌》这首诗。可以想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式 的东方诗意,同样可以丰盈国外读者的精神世界,为他们带去情感上的哲思与共鸣。 ④中国诗词走进国外读者心中,只是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小切口。从莫言、 刘慈欣、曹文轩等的作品得到国际认可,带动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学舞台得到更多关注; 到《琅琊榜》《欢乐颂》等影视作品纷纷“出海”,在海外涌动起一股国剧“华流”……中 国文化的世界“能见度”越来越高。甚至连中国网络文学也成功进入国外二次元领域:在 “武侠世界”“引力世界”等翻译网站上,有近 400 万的活跃用户在“追更”中国网络小 说。如果说,曾经的中国文化在海外还是一些小圈子里品读、研究的对象,那么今天,借助
新的信息传播渠道,中国文化尤其是流行文化,已经开始为更多普通外国人带去“不一样的 空气”。翻译水平的提高、网络交流的开放,也让文化传播有了更多“此时此刻”的互动感、 参与感。 ⑤文化不只是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价值,它的意义在于给心灵以启迪,给精神以力 量。当前,“走出去”的中国文化,思想内容承载量还比较有限,尤其是以武侠、玄幻为主 要内容的网络文学,虽然有些包裹着传统文化的外衣,但真正能传递中国文化的精神气度 价值理念的不多,能产生深刻文化影响的更少。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本就是一条坎坷不 平的道路。今天,《红楼梦》的艺术魅力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声誉,而早期西方传教士翻译《红 楼梦》时,可是一度将宝玉错认成女孩。误解与曲折并不是问题,精彩的中国故事,往往都 会经历由浅入深的接受过程。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打造更多能承载中国文化气度的优秀载 体,让真正负载中国价值观的“内容文化”更多地传播出去,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关键。 ⑥季羡林曾说过,“中国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文化大国,最有可能对人类文明做出贡献 的是中国文化”。今天,世界更加关注中国文化,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方面也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越显纯熟与自然。让更多的“长安花”走出去,与世界共赏中国 文化之美,人类文明将会拥抱更多的可能性。 (《人民日报》2017.5.31第5版)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中坚先生所译的唐诗集《一日看尽长安花:英译唐诗之美》,音韵优雅、意境浑融。 B.从早期西方传教士翻译《红楼梦》时将宝玉错认为女孩,到今天《红楼梦》的艺术魅力 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声誉,说明精彩的中国故事往往都会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的接受过程 C.以武侠、玄幻为主要内容的网络文学,只是包裹着传统文化外衣,不能真正传递中国文 化的精神气度、价值理念。 D.精彩的中国故事“走出去”,往往会经历由浅入深的接受过程,也可能产生误解与曲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②③段举例论证诗词等门槛较高的中国文化能够让启迪、感动和美,抵达国外读 者的心灵。 B.文章第④段举例论证了“中国文化的世界‘能见度’越来越高”,并总结了原因。 C.文章第⑤段客观评价了“走出去”的中国文化,指出当前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是打造 更多承载中国文化气度的优秀载体。 D.文章第⑥段引用季羡林的话,强调中国文化之于世界的意义,呼应标题。 2
2 新的信息传播渠道,中国文化尤其是流行文化,已经开始为更多普通外国人带去“不一样的 空气”。翻译水平的提高、网络交流的开放,也让文化传播有了更多“此时此刻”的互动感、 参与感。 ⑤文化不只是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价值,它的意义在于给心灵以启迪,给精神以力 量。当前,“走出去”的中国文化,思想内容承载量还比较有限,尤其是以武侠、玄幻为主 要内容的网络文学,虽然有些包裹着传统文化的外衣,但真正能传递中国文化的精神气度、 价值理念的不多,能产生深刻文化影响的更少。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本就是一条坎坷不 平的道路。今天,《红楼梦》的艺术魅力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声誉,而早期西方传教士翻译《红 楼梦》时,可是一度将宝玉错认成女孩。误解与曲折并不是问题,精彩的中国故事,往往都 会经历由浅入深的接受过程。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打造更多能承载中国文化气度的优秀载 体,让真正负载中国价值观的“内容文化”更多地传播出去,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关键。 ⑥季羡林曾说过,“中国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文化大国,最有可能对人类文明做出贡献 的是中国文化”。今天,世界更加关注中国文化,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一方面也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越显纯熟与自然。让更多的“长安花”走出去,与世界共赏中国 文化之美,人类文明将会拥抱更多的可能性。 (《人民日报》2017.5.31 第 5 版) 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何中坚先生所译的唐诗集《一日看尽长安花:英译唐诗之美》,音韵优雅、意境浑融。 B. 从早期西方传教士翻译《红楼梦》时将宝玉错认为女孩,到今天《红楼梦》的艺术魅力 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声誉,说明精彩的中国故事往往都会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的接受过程。 C. 以武侠、玄幻为主要内容的网络文学,只是包裹着传统文化外衣,不能真正传递中国文 化的精神气度、价值理念。 D. 精彩的中国故事“走出去”,往往会经历由浅入深的接受过程,也可能产生误解与曲折。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②③段举例论证诗词等门槛较高的中国文化能够让启迪、感动和美,抵达国外读 者的心灵。 B. 文章第④段举例论证了“中国文化的世界‘能见度’越来越高”,并总结了原因。 C. 文章第⑤段客观评价了“走出去”的中国文化,指出当前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是打造 更多承载中国文化气度的优秀载体。 D. 文章第⑥段引用季羡林的话,强调中国文化之于世界的意义,呼应标题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词是门槛较高的中国文化,但在国外的接受度依然很高,很多学中文的外国网友在 些论坛上分享自己喜欢的中国诗词 B.近年来,中国文化世界“能见度”越来越高主要是得益于翻译水平的提高、网络交流 的开放 位独居荷兰的女士手抄《月下独酌》送给一位帮助过她的网友,可见“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式的东方诗意可以丰盈国外读者的精神世界 D.中国诗词既是国外读者学习中文的对象,也是情感交流的工具。他们不仅涉猎广泛,而 且还见解深刻。 【答案】1.C2.C3.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第三次网瘾调查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 年约占14.1%,人数约为2404.2万:在城市非网瘾青少年中,约有12.7%的青少年有网瘾 倾向,人数约为1858.5万。网游成瘾者显示出种种被网游加害的人生。重者,导致青少年 自杀、他杀、自残、严重损害健康甚至毁掉生命(过度游戏导致多动症、抑郁症、精神分裂 症和脑卒中死亡):轻者,导致青少年走向暴力化、失能化、不能应对现实世界,从而被边 缘化 如何应对游戏成瘾问题?一方面,我国卫生部门需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游戏成瘾这 新疾病的诊断标准,根据国内情况进行更多的研究,包括生活研究和临床研究,以推进国民 对这一问题的深入认识: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矫正游戏成瘾,包括心理、教育 亲情和行为方式,毕竟游戏成瘾是一种非常复杂和顽固的社会心理问题,不是只有医学一种 方式才能治愈 (摘编自“搜狐网”) 材料二 从游戏本身的设计来看,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有关专家指出,游戏中正面反馈的周期较 短,而现实中正面反馈的周期较长。人之所以会重复一个行为,是因为在这一行为之下,内 心会有一种获得感,也就是“阳性强化”。在游戏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给一个奖励,游戏
3 3.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诗词是门槛较高的中国文化,但在国外的接受度依然很高,很多学中文的外国网友在一 些论坛上分享自己喜欢的中国诗词。 B. 近年来,中国文化 的 世界“能见度”越来越高主要是得益于翻译水平的提高、网络交流 的开放。 C. 一位独居荷兰的女士手抄《月下独酌》送给一位帮助过她的网友,可见“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式的东方诗意可以丰盈国外读者的精神世界。 D. 中国诗词既是国外读者学习中文的对象,也是情感交流的工具。他们不仅涉猎广泛,而 且还见解深刻。 【答案】1. C 2. C 3. 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第三次网瘾调查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 年约占 14.1%,人数约为 2404.2 万;在城市非网瘾青少年中,约有 12.7%的青少年有网瘾 倾向,人数约为 1858.5 万。网游成瘾者显示出种种被网游加害的人生。重者,导致青少年 自杀、他杀、自残、严重损害健康甚至毁掉生命(过度游戏导致多动症、抑郁症、精神分裂 症和脑卒中死亡);轻者,导致青少年走向暴力化、失能化、不能应对现实世界,从而被边 缘化。 如何应对游戏成瘾问题?一方面,我国卫生部门需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游戏成瘾这一 新疾病的诊断标准,根据国内情况进行更多的研究,包括生活研究和临床研究,以推进国民 对这一问题的深入认识;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矫正游戏成瘾,包括心理、教育、 亲情和行为方式,毕竟游戏成瘾是一种非常复杂和顽固的社会心理问题,不是只有医学一种 方式才能治愈。 (摘编自“搜狐网”) 材料二: 从游戏本身的设计来看,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有关专家指出,游戏中正面反馈的周期较 短,而现实中正面反馈的周期较长。人之所以会重复一个行为,是因为在这一行为之下,内 心会有一种获得感,也就是“阳性强化”。在游戏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给一个奖励,游戏
者很容易在这种一个接一个的奖励体验下沉浸其中 以前段时间最为流行的一款手机游戏为例,游戏者每击杀对方控制的角色一次,都会获 得大量金钱和经验值,这些金钱和经验值可以用来购买装备提升等级,从而让自己控制的角 色更为强大,通过不断击杀对方角色,自己的角色也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强大,当双方实 力差距越来越大的时候,就可以轻易地摧毁敌方基地,从而取得胜利。 在这个过程中,击杀敌方角色获得经验、金钱,可以视为第一次正面反馈:通过购买装 备提升等级,可以视为第二次正面反馈:装备和等级的提升,又可以为下一次击杀对方角色 奠定基础,这样很容易形成正面反馈的循环,最终在摧毁敌方主基地的时候,正面反馈臻至 最大化,带来最大程度的心理满足 即使是一局游戏结束之后,反馈机制仍然存在,赢了,会提升段位;进一步巩固游戏者 的心理满足感:输了,会跌落段位,通过游戏者不服输的心态让其再开始一局游戏,以弥补 自己对正面反馈的需求 (摘编自赵丰、李轶群《记者调査游戏成瘾问题,虚拟空间诱生“虚拟人格”》,《大众 日报》2018年6月) 材料三: 世界卫生组织(w0)18日发布新版《国际疾病分类》,“游戏障碍”(即通常所说的 游戏成瘾)被列为疾病。消息甫出,就引发广泛关注。 在此之前,有些家长为了强制孩子戒除“网瘾”,不惜将孩子送去接受杨永信的“网瘾 电击疗法”,或者送去豫章学院接受暴力体罚,很多孩子因此留下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可 见,将游戏成瘾列为疾病,将进一步引发诸多家长对孩子沉迷游戏的焦虑,从而诱发更多不 科学惩戒机构的盛行 当“网瘾”还未被正式列入精神类疾病的时候,仅仅因为一些家长的焦虑和恐慌,以及 一些不负责任的培训机构的宣传,许多儿童就被强制剥夺人身自由,甚至被虐待。事后,许 多相关责任人并未受到法律处罚,那些期望通过强制惩戒改变儿童行为的家长也未能调整自 己的认知。英国心理学会发言人钱德拉·萨克塞纳认为,玩游戏的人中,仅少数会发展到“游 戏障碍”所定义的程度,把它列入《国际疾病分类》可能会引发家长不必要的忧虑。 如今,最值得警惕的,就是这些不必要的忧虑。他们忽略世卫组织对于精神疾病的定义 和初衷,忽视对精神疾病患者权利的尊重,而更加迫切地去拥抱那些错误的戒除办法。如果 真的希望孩子们有一个健康的人生,正确做法是引导他们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培养更全面 健康的生活兴趣,而不是一味地迷信暴力可以改变一切。越是不健康的引导方式,越是会强
4 者很容易在这种一个接一个的奖励体验下沉浸其中。 以前段时间最为流行的一款手机游戏为例,游戏者每击杀对方控制的角色一次,都会获 得大量金钱和经验值,这些金钱和经验值可以用来购买装备提升等级,从而让自己控制的角 色更为强大,通过不断击杀对方角色,自己的角色也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强大,当双方实 力差距越来越大的时候,就可以轻易地摧毁敌方基地,从而取得胜利。 在这个过程中,击杀敌方角色获得经验、金钱,可以视为第一次正面反馈;通过购买装 备提升等级,可以视为第二次正面反馈;装备和等级的提升,又可以为下一次击杀对方角色 奠定基础,这样很容易形成正面反馈的循环,最终在摧毁敌方主基地的时候,正面反馈臻至 最大化,带来最大程度的心理满足。 即使是一局游戏结束之后,反馈机制仍然存在,赢了,会提升段位;进一步巩固游戏者 的心理满足感;输了,会跌落段位,通过游戏者不服输的心态让其再开始一局游戏,以弥补 自己对正面反馈的需求。 (摘编自赵丰、李轶群《记者调查游戏成瘾问题,虚拟空间诱生“虚拟人格”》,《大众 日报》2018 年 6 月) 材料三: 世界卫生组织(WHO)18 日发布新版《国际疾病分类》,“游戏障碍”(即通常所说的 游戏成瘾)被列为疾病。消息甫出,就引发广泛关注。 在此之前,有些家长为了强制孩子戒除“网瘾”,不惜将孩子送去接受杨永信的“网瘾 电击疗法”,或者送去豫章学院接受暴力体罚,很多孩子因此留下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可 见,将游戏成瘾列为疾病,将进一步引发诸多家长对孩子沉迷游戏的焦虑,从而诱发更多不 科学惩戒机构的盛行。 当“网瘾”还未被正式列入精神类疾病的时候,仅仅因为一些家长的焦虑和恐慌,以及 一些不负责任的培训机构的宣传,许多儿童就被强制剥夺人身自由,甚至被虐待。事后,许 多相关责任人并未受到法律处罚,那些期望通过强制惩戒改变儿童行为的家长也未能调整自 己的认知。英国心理学会发言人钱德拉·萨克塞纳认为,玩游戏的人中,仅少数会发展到“游 戏障碍”所定义的程度,把它列入《国际疾病分类》可能会引发家长不必要的忧虑。 如今,最值得警惕的,就是这些不必要的忧虑。他们忽略世卫组织对于精神疾病的定义 和初衷,忽视对精神疾病患者权利的尊重,而更加迫切地去拥抱那些错误的戒除办法。如果 真的希望孩子们有一个健康的人生,正确做法是引导他们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培养更全面 健康的生活兴趣,而不是一味地迷信暴力可以改变一切。越是不健康的引导方式,越是会强
化儿童通过游戏来逃避现实,从而变成恶性循环。将游戏障碍列为疾病,需要全社会关注精 神卫生,而不是变成杨永信和豫章学院们敛财的由头。 (摘编自姚遥《游戏成瘾列为疾病:警惕杨永信们重新抬头》,《新京报》2018年6月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有网瘾和有网瘾倾向的占1/4以上,其中,程度较重的会导致青 少年自杀、他杀、自残、严重损害健康甚至毁掉生命;轻者也有很多不良影响 B.前段时间最为流行的手机游戏中,游戏者每击杀对方控制角色一次,会获得大量金钱和 经验值,这些金钱和经验值成为提升等级的条件,也是游戏者的动力源。 C.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新版《国际疾病分类》把“游戏障碍”列为疾病,因此有些家长为 了强制孩子戒除“网瘾”,不惜让孩子接受“网瘾电击疗法”或暴力体罚。 D.钱德拉·萨克塞纳认为把“游戏障碍”列入《国际疾病分类》可能会引发家长忧虑,其 实不必过分忧虑,因为玩游戏的人中,仅少数会发展到游戏障碍所定义的程度。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矫正游戏成瘾可以尝试多种方式,因为游戏成瘾是一种非常复杂和顽固的社会心理问题 不是只有医学一种方式才能治愈,心理、教育、亲情等也可参与治疗。 B.反馈机制在游戏过程中和游戏结東后都存在,这种机制给游戏者带来最大的心理满足或 激发他们不服输的心态,从这个角度来看,就解释了玩游戏会上瘾的原因。 C.那些期望通过强制惩戒改变儿童行为的做法其实并不可取,因为越是不健康的引导方式 越是会强化儿童通过游戏来逃避现实,从而变成恶性循环,适得其反。 D.游戏中正面反馈的周期较短,但现实中正面反馈的周期较长,因此很多人对游戏上瘾, 这也启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正面反馈多一些,反馈周期短一些 6.以上三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C5.B 6.材料一:主要介绍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情况及如何应对网络成瘾问题。材料二:以前段 时间最流行的手机游戏为例分析游戏让人深陷其中的原因。材料三:对沉迷游戏的孩子进行 不科学的惩戒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该引起社会各方面重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5 化儿童通过游戏来逃避现实,从而变成恶性循环。将游戏障碍列为疾病,需要全社会关注精 神卫生,而不是变成杨永信和豫章学院们敛财的由头。 (摘编自姚遥《游戏成瘾列为疾病:警惕杨永信们重新抬头》,《新京报》2018 年 6 月 21 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有网瘾和有网瘾倾向的占 1/4 以上,其中,程度较重的会导致青 少年自杀、他杀、自残、严重损害健康甚至毁掉生命;轻者也有很多不良影响。 B. 前段时间最为流行的手机游戏中,游戏者每击杀对方控制角色一次,会获得大量金钱和 经验值,这些金钱和经验值成为提升等级的条件,也是游戏者的动力源。 C.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新版《国际疾病分类》把“游戏障碍”列为疾病,因此有些家长为 了强制孩子戒除“网瘾”,不惜让孩子接受“网瘾电击疗法”或暴力体罚。 D. 钱德拉·萨克塞纳认为把“游戏障碍”列入《国际疾病分类》可能会引发家长忧虑,其 实不必过分忧虑,因为玩游戏的人中,仅少数会发展到游戏障碍所定义的程度。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矫正游戏成瘾可以尝试多种方式,因为游戏成瘾是一种非常复杂和顽固的社会心理问题, 不是只有医学一种方式才能治愈,心理、教育、亲情等也可参与治疗。 B. 反馈机制在游戏过程中和游戏结束后都存在,这种机制给游戏者带来最大的心理满足或 激发他们不服输的心态,从这个角度来看,就解释了玩游戏会上瘾的原因。 C. 那些期望通过强制惩戒改变儿童行为的做法其实并不可取,因为越是不健康的引导方式, 越是会强化儿童通过游戏来逃避现实,从而变成恶性循环,适得其反。 D. 游戏中正面反馈的周期较短,但现实中正面反馈的周期较长,因此很多人对游戏上瘾, 这也启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正面反馈多一些,反馈周期短一些。 6. 以上三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 C 5. B 6. 材料一:主要介绍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情况及如何应对网络成瘾问题。材料二:以前段 时间最流行的手机游戏为例分析游戏让人深陷其中的原因。材料三:对沉迷游戏的孩子进行 不科学的惩戒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该引起社会各方面重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