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高2015届高三上学期九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文 (考试时间:9月4日上午9:00-11:30总分:150分) (12分,每小题3分) 语言基础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粘贴/粘连殷红/殷实缝补/缝隙薄纸/薄弱 B.商贾/贾人丧事/丧命哨卡/卡壳哽咽/吞咽 C.酋长/长进绿色/绿林畜牧/牲畜西藏/躲藏 D.禅理/禅让复辟/开辟包扎/扎眼应届/接应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弱不经风从谏如流循环往复陈词滥调 B.俯首帖耳推心至腹粗犷豪放白璧无瑕 C.拭目以待人情世故炙手可热纵横捭阖 D.自圆其说道貌岸然趋之若鹜食不裹腹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马航对这次MH370客机失联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必须向中国人民作出交 待,不能强词夺理推托责任。 B.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 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C.五部委联合清理整治公路乱收费现象遭到阻碍,被曝光的收费站依旧我行我 素,该收的一分不少,该拿的一样不落 D.老板欠薪,固然有其经营状况不善等多种因素,而且作为用人单位的管理者, 理应将保护劳动者权益放在首位。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科幻大片《地心引力》用3D动画特效完成的背景画面,将电影拍摄科技提高 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受到众多影迷的大力推崇,被称为“年度神作”。 B.阐明、发现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关键不在于个人的身份,而在于 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慎思明辨的求知方法去探索 C.我们在日常写作中,用语不妥帖,造句不合文法,行文缺乏条理,拖沓冗长, 就会把意思弄得含混晦涩,导致费解甚至误解。 D.作家莫言以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将民间故事和历史史实融入小说创作,被评 为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荣誉称号 二、(12分每小题3分) 文言基础知识与运用 5.将下列句中属于词类活用的加点的词语挑出来,并加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皆白衣冠以送之②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③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④ 金就砺则利⑤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⑥其下平旷,有泉侧出⑦行李之 往来,共其乏困⑧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⑨秦兵旦暮渡易水⑩其闻道也固 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A.①②/⑦⑨/③④⑧⑤⑥/⑩B.①②/③/④⑦⑤⑧/⑥⑨/⑩ C.①②⑨/③/⑤⑥⑧/④⑩/⑦D.①②⑨/③⑤/⑥⑧/④⑦/⑩ 6.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高 2015 届高三上学期九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 文 (考试时间:9 月 4 日上午 9:00—11:30 总分:150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语言基础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A.粘贴/粘连 殷红/殷实 缝补/缝隙 薄纸/薄弱 B.商贾/贾人 丧事/丧命 哨卡/卡壳 哽咽/吞咽 C.酋长/长进 绿色/绿林 畜牧/牲畜 西藏/躲藏 D.禅理/禅让 复辟/开辟 包扎/扎眼 应届/接应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 分)( ) A.弱不经风 从谏如流 循环往复 陈词滥调 B.俯首帖耳 推心至腹 粗犷豪放 白璧无瑕 C.拭目以待 人情世故 炙手可热 纵横捭阖 D.自圆其说 道貌岸然 趋之若鹜 食不裹腹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马航对这次 MH370 客机失联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必须向中国人民作出交 待,不能强词夺理推托责任。 B.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 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C.五部委联合清理整治公路乱收费现象遭到阻碍,被曝光的收费站依旧我行我 素,该收的一分不少,该拿的一样不落。 D.老板欠薪,固然有其经营状况不善等多种因素,而且作为用人单位的管理者, 理应将保护劳动者权益放在首位。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A.科幻大片《地心引力》用 3D 动画特效完成的背景画面,将电影拍摄科技提高 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受到众多影迷的大力推崇,被称为“年度神作”。 B.阐明、发现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关键不在于个人的身份,而在于 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慎思明辨的求知方法去探索。 C.我们在日常写作中,用语不妥帖,造句不合文法,行文缺乏条理,拖沓冗长, 就会把意思弄得含混晦涩,导致费解甚至误解。 D.作家莫言以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将民间故事和历史史实融入小说创作,被评 为 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荣誉称号。 二、(12 分 每小题 3 分) 文言基础知识与运用 5.将下列句中属于词类活用的加点的词语挑出来,并加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①皆白衣冠以送之 ②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③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 ④ 金就砺则利 ⑤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⑥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⑦行李之 往来,共其乏困 ⑧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⑨秦兵旦暮渡易水 ⑩ 其闻道也固 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A. ①②/⑦⑨/③④⑧⑤/⑥/⑩ B. ①②/③/④⑦/⑤⑧/⑥⑨/⑩ C. ①②⑨/③/⑤⑥⑧/④⑩/⑦ D. ①②⑨/③⑤/⑥⑧/④⑦/⑩ 6.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①其孰能讥之乎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③则或咎其欲出者④余亦悔其随 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⑤距其院东五里⑥吾其还也⑦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 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⑧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 A.①②⑦B.④⑤⑦C.③⑤⑧D.②④⑥ 7.下列加点的“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②是寡人之国也③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④则无望 民之多于邻国也⑤褒之庐冢也⑥遂与之俱出⑦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⑧何厌 之有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④/②⑤③⑥/⑦⑧ C.①⑤/②③/④⑦/⑥⑧D.①⑦/②⑤/③④/⑥⑧ 8.对下列句子文言句式分类的判断,属于同一类的一项是() 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③沛公安在? 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⑤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⑥且贰于楚也 A.①④B.⑤⑥C.②③D.④⑤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邵宝,字国贤,无锡人。年十九,学于江浦庄昶。成化二十年举进士,授许州知 州。月朔,会诸生于学宫,讲明义利公私之辨。巫言龙骨出地中为祸福,宝取骨, 毁于庭,杖巫而遣之。躬课农桑,仿朱子社仓,立积散法,行计口浇田法,以备 凶荒。 弘治七年,入为户部员外郎,历郎中,迁江西提学副使。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 学者。江西俗好阴阳家言,有数十年不葬父母者。宝下令,十不葬亲者不得与试, 于是相率举葬以千计。宁王宸濠昍索诗文,峻却之。后宸濠败,有司校勘,独无 宝迹。迁右布政使,与镇守太监勘处州银矿,宝曰:“费多获少,劳民伤财,虑 生他变。”卒奏寝其事。进湖广布政使。 正德四年,擢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刘瑾擅政,宝至京,绝不与通。瑾怒漕帅 平江伯陈熊,欲使宝劾之,遣校尉数辈要宝左顺门,危言恐之曰:“行逮汝。 张彩、曹元自内出,语宝曰君第劾平江无后患矣宝曰平江功臣后督漕未久无大过 不知所劾二人默然出。越三日,给事中劾熊并及宝,勒致仕去。瑾诛,起巡抚贵 州,寻迁户部右侍郎,进左侍郎。命兼左佥都御史,处置粮运。寻疏请终养归, 乃拜南京礼部尚书,再疏辞免。世宗即位,起前官,复以母老恳辞。许之,命有 司以礼存问。 宝三岁而孤,事母过氏至孝。甫十岁,母疾,为文告天,愿减己算延母年。及终 养归,得疾,左手不仁,犹朝夕侍亲侧不懈。受知于李东阳,为诗文,典重和雅 以东阳为宗。博综群籍,有得则书之简,取程子“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之 义,名之曰“日格子”。 (节选自《明史·儒林传》 [注]宁王宸濠:朱宸濠,明太祖朱元璋五世孙,袭封宁王,封于南昌。正德十 四年起兵反叛,兵败被俘,被诛。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躬课农桑 课:督促 B.卒奏寝其事寝:搁置 C.遣校尉数辈要宝左顺门要:邀请 D.命有司以礼存问存:看望
①其孰能讥之乎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③则或咎其欲出者 ④余亦悔其随 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⑤距其院东五里 ⑥吾其还也 ⑦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 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⑧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 A.①②⑦ B.④⑤⑦ C.③⑤⑧ D.②④⑥ 7.下列加点的“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②是寡人之国也 ③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④则无望 民之多于邻国也 ⑤褒之庐冢也 ⑥遂与之俱出 ⑦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⑧何厌 之有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④/②⑤/③⑥/⑦⑧ C.①⑤/②③/④⑦/⑥⑧ D.①⑦/②⑤/③④/⑥⑧ 8.对下列句子文言句式分类的判断,属于同一类的一项是 ( ) 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③沛公安在? 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⑤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⑥且贰于楚也 A.①④ B.⑤⑥ C.②③ D.④⑤ 三、(9 分 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1 题。 邵宝,字国贤,无锡人。年十九,学于江浦庄昶。成化二十年举进士,授许州知 州。月朔,会诸生于学宫,讲明义利公私之辨。巫言龙骨出地中为祸福,宝取骨, 毁于庭,杖巫而遣之。躬课农桑,仿朱子社仓,立积散法,行计口浇田法,以备 凶荒。 弘治七年,入为户部员外郎,历郎中,迁江西提学副使。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 学者。江西俗好阴阳家言,有数十年不葬父母者。宝下令,士不葬亲者不得与试, 于是相率举葬以千计。宁王宸濠[注]索诗文,峻却之。后宸濠败,有司校勘,独无 宝迹。迁右布政使,与镇守太监勘处州银矿,宝曰:“费多获少,劳民伤财,虑 生他变。”卒奏寝其事。进湖广布政使。 正德四年,擢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刘瑾擅政,宝至京,绝不与通。瑾怒漕帅 平江伯陈熊,欲使宝劾之,遣校尉数辈要宝左顺门,危言恐之曰:“行逮汝。” 张彩、曹元自内出,语宝曰君第劾平江无后患矣宝曰平江功臣后督漕未久无大过 不知所劾二人默然出。越三日,给事中劾熊并及宝,勒致仕去。瑾诛,起巡抚贵 州,寻迁户部右侍郎,进左侍郎。命兼左佥都御史,处置粮运。寻疏请终养归, 乃拜南京礼部尚书,再疏辞免。世宗即位,起前官,复以母老恳辞。许之,命有 司以礼存问。 宝三岁而孤,事母过氏至孝。甫十岁,母疾,为文告天,愿减己算延母年。及终 养归,得疾,左手不仁,犹朝夕侍亲侧不懈。受知于李东阳,为诗文,典重和雅, 以东阳为宗。博综群籍,有得则书之简,取程子“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之 义,名之曰“日格子”。 (节选自《明史·儒林传》) [注] 宁王宸濠:朱宸濠,明太祖朱元璋五世孙,袭封宁王,封于南昌。正德十 四年起兵反叛,兵败被俘,被诛。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躬课农桑 课:督促 B.卒奏寝其事 寝:搁置 C.遣校尉数辈要宝左顺门 要:邀请 D.命有司以礼存问 存:看望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间学于江浦庄昶 ②得复见将军于此 间杖巫而遣之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①与镇守太监勘处州银矿 ②秦伯说,与郑人盟 D④行计口速田法,以备凶荒 ②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邵宝重视教育,在许州知州任上,每月初一亲自到学校为众生员讲课;任江 西提学副使时,在白鹿书院修建校舍,安置读书人。 B.邵宝关心民生,重视农事,采取“积散法”等一系列措施防备饥荒发生;他 不主张开采处州银矿原因之一,是怕劳民伤财。 C.邵宝极其孝顺,多次请求辞官奉养父母,最后才得到皇上同意;回家之后, 自己有病,左手麻痹,还是早晚侍奉在父母身边 D.邵宝好学不倦,博览群书,每当学有所得就写在竹片上,用宋代理学家程颐 “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意思,取名“日格子”。 四、(28分)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按要求完成12-15题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宝下令,士不葬亲者不得与试,于是相率举葬以千计。(4分) 译文: ②寻疏请终养归,乃拜南京礼部尚书,再疏辞免。(4分) 译文 13.用“/”给文中画曲线部分句子断句。限划8处。(4分) 语宝曰君第劾平江无后患矣宝曰平江功臣后督漕未久无大过不知所劾二人默然 出 14.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题目。(8分)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刘克庄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邵宝重视教育,在许州知州任上,每月初一亲自到学校为众生员讲课;任江 西提学副使时,在白鹿书院修建校舍,安置读书人。 B.邵宝关心民生,重视农事,采取“积散法”等一系列措施防备饥荒发生;他 不主张开采处州银矿原因之一,是怕劳民伤财。 C.邵宝极其孝顺,多次请求辞官奉养父母,最后才得到皇上同意;回家之后, 自己有病,左手麻痹,还是早晚侍奉在父母身边。 D.邵宝好学不倦,博览群书,每当学有所得就写在竹片上,用宋代理学家程颐 “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意思,取名“日格子”。 四、(28 分)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按要求完成 12—15 题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①宝下令,士不葬亲者不得与试,于是相率举葬以千计。(4 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②寻疏请终养归,乃拜南京礼部尚书,再疏辞免。(4 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3.用“/”给文中画曲线部分句子断句。限划 8 处。(4 分) 语宝曰君第劾平江无后患矣宝曰平江功臣后督漕未久无大过不知所劾二人默然 出。 14.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题目。(8 分) 卜算子 海棠为风雨所损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大业,却屡遭当国者的排挤 压制和迫害。 (1)如何理解“百种千般巧”中的“巧”字?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 (2)上阕写“道是天公不惜花”,下阕写“道是天公果惜花”,欲抑先扬,具有 “味外之旨”,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8道题,每题1分,计8分) (1)于是废先王之道, 。(贾谊《过秦论》) ,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4)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 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5)信誓旦旦,。(《氓》) (6),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 (7)西当太白有鸟道 。(李白《蜀道难》) (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9)舞幽壑之潜蛟,。(苏轼《赤壁赋》 (10)_,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6~19题。(21分) 他代表了一代人的理想 1月4日,是作家史铁生的六十岁生日。可惜他没能等到这一天。在2010年的 最后一天,史铁生永远离开了他的亲人、朋友与读者。 4日下午3点,他的亲人、朋友、同学在北京的798“时态空间”为他举行追思 会。“请各位亲朋好友不要带花圈、挽联,而是带着回忆与鲜花,在我们准备好 的留言卡上写下对铁生的追忆和思念。”这是大家与史铁生的最后一次聚会。人 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越聚越多,上千人在凛冽的寒风中缅怀一位伟大的作家 同一天,上海也在复旦大学举行了史铁生追思会,由上海市作协主席王安忆担任 主持人,纪念这位“用生命书写生命”的作家。曾与史铁生有过多次合作的《天 涯》杂志社也宣布,将举行“铁生之夜”烛光追思会,以表达对他的深切缅怀, 学习他一生追求文学理想的崇高精神。 早在二十年前,史铁生就在《我与地坛》中平静地叙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 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但这个“节日”真的来临时,不少人依 然泪如雨下 按照史铁生的遗愿,他的心脏在去世当天便紧急送往天津,大脑和腰椎也捐献给 了武警总医院,不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 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大业,却屡遭当国者的排挤、 压制和迫害。 (1)如何理解“百种千般巧”中的“巧”字?请作简要分析。(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上阕写“道是天公不惜花”,下阕写“道是天公果惜花”,欲抑先扬,具有 “味外之旨”,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 8 道题,每题 1 分,计 8 分)) (1) 于是废先王之道,___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2) ________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 (4)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 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5)信誓旦旦, 。(《氓》) (6) ,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 (7)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9)舞幽壑之潜蛟, 。(苏轼《赤壁赋》) (10)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五、(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6~19 题。(21 分) 他代表了一代人的理想 1 月 4 日,是作家史铁生的六十岁生日。可惜他没能等到这一天。在 2010 年的 最后一天,史铁生永远离开了他的亲人、朋友与读者。 4 日下午 3 点,他的亲人、朋友、同学在北京的 798“时态空间”为他举行追思 会。“请各位亲朋好友不要带花圈、挽联,而是带着回忆与鲜花,在我们准备好 的留言卡上写下对铁生的追忆和思念。”这是大家与史铁生的最后一次聚会。人 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越聚越多,上千人在凛冽的寒风中缅怀一位伟大的作家。 同一天,上海也在复旦大学举行了史铁生追思会,由上海市作协主席王安忆担任 主持人,纪念这位“用生命书写生命”的作家。曾与史铁生有过多次合作的《天 涯》杂志社也宣布,将举行“铁生之夜”烛光追思会,以表达对他的深切缅怀, 学习他一生追求文学理想的崇高精神。 早在二十年前,史铁生就在《我与地坛》中平静地叙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 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但这个“节日”真的来临时,不少人依 然泪如雨下。 按照史铁生的遗愿,他的心脏在去世当天便紧急送往天津,大脑和腰椎也捐献给 了武警总医院,不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史铁生的夫人陈希米说,以前家住地坛公园附近,他一直很喜欢那里,“所以我 想应该有所表达”。据悉,陈希米目前正与有关方面商量,有意将史铁生的骨灰 撒在地坛的树林里,不过不留任何的地上标志。 说起地坛,人们总会想起那篇著名的《我与地坛》。正如韩少功所言:“《我与 地坛》这篇文章的发表,对当年(1991年)的文坛来说,即使没有其他的作品, 那一年的文坛也是一个丰年。”事实上,不仅是那一年,《我与地坛》已成中国 当代文学的重要收获,而其影响也不限于“文坛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陈福民参加了北京的追思会。他说,在两个半小时 的追思活动中,每一个场面都很感人。大家对史铁生的所有热爱,都是因为读了 他的作品而产生的。很少有人意识到,史铁生是1969年作为知青到陕西延安插 队,1972年因病致瘫而回京,这一时间距离他写出并且发表《我与地坛》,还 有将近二十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史铁生是用了二十年的漫长岁月,对生命进行了 循环反复的思考咀嚼和叩问,才变得平静从容。 在他看来,史铁生以自己的苦难为我们这些健全人背负了“生与死”的沉重答 案,他用自己的苦难提升了大家对生命的认识,而我们没用任何成本地享受了他 所达到的精神高度。在这个意义上,史铁生堪称当代文化英雄。 “史铁生的意义在于他代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理想。”作为史铁生的好朋友,王 安忆用这句话表达了自己的痛切之情。 史铁生的去世,引发了读者对他作品无限的怀念与记忆,《我与地坛》《务虚笔 记》《病隙碎笔》《命若琴弦》等名作被频繁提起。在某购书网站上,很快推出 了史铁生专题,他的作品的重新出版也被提上了日程 北京追思会上,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感慨地说:“能在过去五年间每年都与铁生见 面,是我的荣幸。铁生是一个真正有信仰的人,一个真正坚持精神高度的写作者, 淳厚,坦然,诚朴,有尊严。他那么多年坐在轮椅上,却比很多能够站立的人看 得更高;他那么多年不能走太远的路,却比很多游走四方的人拥有更辽阔的心。 在这个不轻言‘伟大’的时代,铁生也无愧于‘伟大的生命’这样的评价。无论 是作为人,还是作为作家,他对中国文学而言都是有着非凡重量的宝贵财富。他 个人和文学作品的深厚价值,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充分地彰显出来 史铁生去世了,不少人都在哀悼。他是最纯粹的写作者,其想象力与思辨力代表 了我们当代文学所能达到的高度。而他沿着悬崖行走,一次次以生命的名义对抗 死亡卷土重来的生命奇迹,留给人们更多生活的勇气。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6.下列对新闻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韩少功说《我与地坛》的发表在当年(1991年)的文坛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虽 是唯一的一篇,但其价值仍使那一年的文坛收获颇丰。 B.“用生命书写生命”,第一个“生命”指的是史铁生自己不幸的人生遭遇, 第二个“生命”指的是其作品中对生命意义和张力的探索。 C.史铁生的去世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如为其举行追思会、其作品被频 繁提起、某购书网站推出其专题、其作品被重新出版等。 D.文中大量引用了史铁生本人以及亲属、朋友的言论,极大地丰富了文章的内 涵,显得生动、真实,使情感抒发也更含蓄、真挚 E.在史铁生追思会上,评论者们从史铁生用苦难提升人们的生命意识以及对中 国当代文学产生的深远影响方面,给予他极高的评价
史铁生的夫人陈希米说,以前家住地坛公园附近,他一直很喜欢那里,“所以我 想应该有所表达”。据悉,陈希米目前正与有关方面商量,有意将史铁生的骨灰 撒在地坛的树林里,不过不留任何的地上标志。 说起地坛,人们总会想起那篇著名的《我与地坛》。正如韩少功所言:“《我与 地坛》这篇文章的发表,对当年(1991 年)的文坛来说,即使没有其他的作品, 那一年的文坛也是一个丰年。”事实上,不仅是那一年,《我与地坛》已成中国 当代文学的重要收获,而其影响也不限于“文坛”。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陈福民参加了北京的追思会。他说,在两个半小时 的追思活动中,每一个场面都很感人。大家对史铁生的所有热爱,都是因为读了 他的作品而产生的。很少有人意识到,史铁生是 1969 年作为知青到陕西延安插 队,1972 年因病致瘫而回京,这一时间距离他写出并且发表《我与地坛》,还 有将近二十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史铁生是用了二十年的漫长岁月,对生命进行了 循环反复的思考咀嚼和叩问,才变得平静从容。 在他看来,史铁生以自己的苦难为我们这些健全人背负了“生与死”的沉重答 案,他用自己的苦难提升了大家对生命的认识,而我们没用任何成本地享受了他 所达到的精神高度。在这个意义上,史铁生堪称当代文化英雄。 “史铁生的意义在于他代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理想。”作为史铁生的好朋友,王 安忆用这句话表达了自己的痛切之情。 史铁生的去世,引发了读者对他作品无限的怀念与记忆,《我与地坛》《务虚笔 记》《病隙碎笔》《命若琴弦》等名作被频繁提起。在某购书网站上,很快推出 了史铁生专题,他的作品的重新出版也被提上了日程。 北京追思会上,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感慨地说:“能在过去五年间每年都与铁生见 面,是我的荣幸。铁生是一个真正有信仰的人,一个真正坚持精神高度的写作者, 淳厚,坦然,诚朴,有尊严。他那么多年坐在轮椅上,却比很多能够站立的人看 得更高;他那么多年不能走太远的路,却比很多游走四方的人拥有更辽阔的心。 在这个不轻言‘伟大’的时代,铁生也无愧于‘伟大的生命’这样的评价。无论 是作为人,还是作为作家,他对中国文学而言都是有着非凡重量的宝贵财富。他 个人和文学作品的深厚价值,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充分地彰显出来。” 史铁生去世了,不少人都在哀悼。他是最纯粹的写作者,其想象力与思辨力代表 了我们当代文学所能达到的高度。而他沿着悬崖行走,一次次以生命的名义对抗 死亡卷土重来的生命奇迹,留给人们更多生活的勇气。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6.下列对新闻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 分)( ) A.韩少功说《我与地坛》的发表在当年(1991 年)的文坛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虽 是唯一的一篇,但其价值仍使那一年的文坛收获颇丰。 B.“用生命书写生命”,第一个“生命”指的是史铁生自己不幸的人生遭遇, 第二个“生命”指的是其作品中对生命意义和张力的探索。 C.史铁生的去世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如为其举行追思会、其作品被频 繁提起、某购书网站推出其专题、其作品被重新出版等。 D.文中大量引用了史铁生本人以及亲属、朋友的言论,极大地丰富了文章的内 涵,显得生动、真实,使情感抒发也更含蓄、真挚。 E.在史铁生追思会上,评论者们从史铁生用苦难提升人们的生命意识以及对中 国当代文学产生的深远影响方面,给予他极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