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4日 成都市石室中学高2012级“二诊”模拟试题 语文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端详排场( chang) 不计前嫌 自作自受(zu) B.邀翔 喷香(pen) 远见灼识 海人不倦(hu) C.防范 雇佣(yong) 改弦更张 浑身解数(xie) D.孕育 噱头(xue) 以身作责 不蔓不枝(ma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与漫长而久远的“后世博时代”相比,184天的“世博时刻”如浮光掠影,但是它注定 将给中国留下更为深远的历史影响 B.写诗能够不为稻粱谋,只听从心灵的召唤,这样的诗人才称得上是纯粹的诗人;他们 写出来的诗,才可能涤除那种习见的铜臭味和酸腐气 C.某市教委删除了中学生守则中“节俭”和“谦虚”的内容,对此人们街谈巷议,襄贬 D.一些商家先以模糊的广告词来请君入瓮,然后再用若干霸王条款限制消费者,让消费 者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爱国主义推动中华民族在顺境中顽强拼搏、在逆境中开拓创新,为独立解放和繁荣富 而不懈奋斗,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却始终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支撑。 B.该厂狠抓生产质量,重视企业文化,十几年来凝聚了一批技术骨干,所生产的内衣产 量成为全国同行业销售额率先突破十亿大关的一个著名品牌。 C.今天,《人民日报》刊发了一则通讯,全面分析介绍天津滨海新区进行管理体制改革, 以及新区建立统一行政架构、构建精简高效管理体制将带来的积极影响。 D.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为那些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一扇门, 也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杨绛的《记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部令人拍案叫绝的杰作 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B.什么是说明文的科学性呢?就是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反映正确就是科学的。反之, 就是不科学的。 1/8 命题:高2012级语文备课蛆 审校:张琳、默文婷
2012年3月14H C.江苏南通机场建成后,当地曾一阵欢喜,称“南通,不再“难’通”。但事实上,南 通机场开航至今,一直陷入亏损境地,成为当地的一个沉重负担。 D.还有不少因素使铁容易生锈,如水中有盐,铁制品表面不干千净,表面粗糙,铁中杂有 其他金属……等等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尚书》是中国最古的皇室文集,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 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又人传说先秦时《书》有100篇,其中《虞夏书》20篇,《商书》、《周书》各40 篇,每篇有序,题孔子所編.《史记·孔子世家》也说到孔子修《书》,但近代学者多以为 《尚书》编定于战国时期。秦始皇焚书之后,《书》多残缺,今存《书序》,为《史记》所 引,约出于战国儒生之手,汉初,《尚书》存29篇,为秦博士伏生所传,用汉时隶书抄写 被称为《今文尚书》。又,西汉前期,相传鲁恭王拆孔子故宅一段墙壁,发现另一部《尚书》 是用先秦六国时字体书写的,所以称《古文尚书》,它比《今文尚书》多16篇,孔安国读后 献于皇家。因未列于学官,《古文尚书》未能流布 《尚书》所录,为虞、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其中虞、夏及 商代部分文献是据传闻而写成,不尽可靠。“典”是重要史实或专题史实的记载;“谟”是 记君臣谋略的;“训”是臣开导君主的话;“诰”是勉励的文告;“誓”是君主训诫士众的 誓词;“命”是君主的命令。还有以人名标题的,如《盘庚》、《微子》;有以事为标题的 如《高宗肜日》、《西伯戡黎》;有以内容为标题的,如《洪范》、《无逸》,这些都属于 记言散文。也有叙事较多的,如《顾命》、《尧典》,其中的《禹贡》,托言夏禹治水的记 录,实为古地理志,与全书体例不一,当为后人的著述,自汉以来,《尚书》一直被视为中 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于弟及士大夫必修的“大经大 法”,在历史上很有影响 就文学而言,《尚书》是中国古代散文已经形成的标志,《尚书》中的文章,结构渐趋 完整,有一定的层次,已注意在命意谋篇上用功夫。后来春秋战国时期散文的勃兴,是对它 的继承和发展秦汉以后,各个朝代的制诰、诏令、章奏之文,都明显地受它的影响,刘勰 《文心雕龙》在论述“诏策”、“檄移”、“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文 体时,也都溯源到《尚书》,《尚书》中部分篇章有一定的文采,带有某些情态,如《盘庚》 3篇,是盘庚动员臣民迁殷的训词,语气坚定、果断,显示了盘庚的目光远大,《无逸》篇 中周公劝告成王:“呜乎!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秦 誓》篇中写秦穆公打了败仗后,检讨自己没有接受蹇叔的意见时说:“古人有言曰:“民讫 自若,是多盘。責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艰哉!’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云来!” 话语中流露出诚恳真切的态度。此外,《尧典》、《皋陶谟》等篇中,还带有神话色彩,或 篇末缀以诗歌。因此,《尚书》在语言方面虽被后人认为“佶屈鼙牙”(韩愈《进学解》), 古奥难读,而实际上历代散文家都从中取得一定借鉴 5.下列关于原文第1、2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尚书》是中国最古的皇室文集,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 作的汇编,是我们研究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历史的可参考的重要文献资料 2/8 命题:高2012级语文备课组 张琳、默文婷
2012年3月14日 B.传说先秦时《尚书》有100篇,其中《虞夏书》20篇,《商书》《周书》各40篇,每 篇有序,题孔子所编。 C.秦始皇焚书坑儒导致尚书残缺不全,《今文尚书》29篇,约出于战国儒生之手,曾为 《史记》所引。 D.《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曾经修《书》的史实,遭到了近代学者的质疑,近代学 者多以为《尚书》编定于战国时期。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相传比《今文尚书》多16篇的《古文尚书》,是在拆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的,虽 被献于皇家,却因未列于学官而未能流布。 B.《尚书》的内容既有重要史实或专题史实的记载,也有记录君臣言论的记言散文,还 有叙事较多的古地理志篇目。 C.《尚书》或记史,或记言,或写人,或叙事,内容繁杂;还有托言夏禹治水的记录(实 为古地理志),与全书体例不一。 D.《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 弟及士大夫必修的“大经大法”,在历史上很有影响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尚书》中的文章,结构渐趋完整,有一定的层次,注意立意谋篇;部分篇章还有一 定的文采或带有神话色彩,所以说是中国古代散文形成的标志。 B.本文引《无逸》篇中周公劝告成王的话,是为了体现西周政治家周公对百姓疾苦的关 注,同时表现《尚书》的民本思想 C.《尚书》在文学和文体学方面对后世有相当的影响,就连《文心雕龙》对许多文体的 论述也都溯源到《尚书》。 D.《尚书》是一部中国最古的皇室文集,既具有一些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纪实特点,又具 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代史传文学有一定的影响。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许盂客,字公范,京兆长安人,擢进士弄等,又第明经,调校书郎.辟武宁张建封府 李纳以兵拒境,建封遣使谕止,前后三辈往,皆不听。乃使盂容见纳,教引逆顺,纳即悔谢, 为罢兵。 累迁给事中。京兆上言“好畤①风雹害稼”,帝遣宦人覆视,不实,夺尹以下俸。孟容 曰:“府县上事不实,罪应罚。然陛下遣宦者覆视,紊纲纪。宜更择御史一人参验,乃可 不听 浙东观察使裴肃委判官齐总暴斂以厚献,厌天子所欲。会肃卒,帝擢总自大理评事兼监 察御史为衢州刺史。衢,大州也。孟容还制曰:“方用兵处,有不待次而擢者,今衢不他虞, 总无功越进超授,群议谓何?且总本判官,今诏书乃言‘权知留后,摄都团练副使’,初无 3/8 命题:高2012级语文备课组 审校:张琳、默文婷
2012年3月14日 制授,尤不见其可。假令总有可录,宜暴课最,解中外之惑,”会补阙王武陵等亦执争,于 是诏中停 贞元十九年夏,大早,上疏言:“陛下斋居损膳,具牲玉,而天意未答,窃惟天人交感 之际,系教令顺民与否,今户部钱非度支岁计,本备缓急,若取一百万缗代京兆一岁赋,则 京圻无流亡,振灾为福。又应省察流移征防当还未还,役作禁铟当释未释;负逋馈送,当免 免之;沈滞郁抑,当伸伸之,以顺人奉天,若是而神弗祐、岁弗稔,未之闻也,” 元和初,再迁尚书右丞、京兆尹。神策军自兴元后,日骄恣,府县不能制。军吏李昱贷 富人钱八百万,三岁不肯归。盂容遗吏捕诘,与之期使偿,曰:“不如期,且死!”一军尽 惊,诉于朝。宪宗诏以昱付军治之,再造使,皆不听,奏曰:“不奉诏,臣当诛,然臣职司 辇毂②,当为陛下抑豪强,钱未尽输,昱不可得。”帝嘉其守正,许之 累迁吏部侍郎。盗杀武元衡,盂客白宰相曰:“汉有一汲黯,奸臣寝谋。今朝廷无有过 失,而狂贼敢尔,尚谓国有人乎?愿白天子,起裴中丞辅政,使主兵柄,索贼党罪人得矣.” 后数日,果相度。卒,年七十六,赠太子少保,谥曰宪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八十七) 【注】①好畴:地名。②辇毂:称代天子。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厌天子所欲 厌:满足 B.今衢不他虞 虞:预料 C.摄都团练副使 摄:代理 D.钱未尽输,昱不可得 输:缴纳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李纳以兵拒境,建封遺使谕止 欲以客往赴秦军 B.乃使孟容见纳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曰:“不如期,且死!” 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D.当为陛下抑豪强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建封三次派使者劝说李纳停止抵抗不成功后,让担任幕僚的许孟容前往,许孟容旁 征博引,指出抵抗与否的祸福关系,终于使李纳悔悟并撒兵。 B.在任用官吏方面,许孟容强调要遵照规章制度办事。认为如果齐总值得录用,就应该 公开显示他考核最优秀,来解除朝廷内外的疑惑。 C.许孟容认为户部的银两本来就是准备着平常和危急时候使用的,如果支取其中的一百 万缗钱来代替京兆地区一年的赋税,那么京城地区就没有流亡的人了。 D.许孟容认为汉代有了一个汲黯,奸臣就止息了阴谋,现在朝廷没有过失,狂贼竟敢这 样胡作非为。希望禀告天子,起用裴中丞辅政,掌控兵权,就能够捉到贼人。 4/8 题:高2012级语文备课组 审校:张琳、默文婷
2012年3月14日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0分) (1)若是而神弗祐、岁弗稔,未之闻也。(5分) 译文 (2)宪宗诏以昱付军治之,再造使,皆不听。(5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甲〕从军行(其一)王昌龄 〔乙〕从军行(其二)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①无那:无奈。 (1)乙诗第一、二句中的“新”“旧”二字有何妙处?(4分) 答 (2)甲、乙二诗都写“愁”,试比较这两首诗的第四句在写“愁”的手法上有何不同。(4 分) 答 13.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同是写秦朝暴政的,有《过秦论》中的“于是废先王之道, 还有《阿房宫赋》中的“使负栋之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 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劈波斩浪的气魄 (2)羽扇纶巾,谈笑间,(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苏淘《六国论》)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总是离人泪。(王 实甫《长亭送别》) 司马迁在《屈原列传》评述屈原写作《离骚》缘由的语句是 5/8 命题:高2012级语文备课组 审校:张琳,默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