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一中等校2012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 语文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走穴(xue) 半身不遂(sui) 驯熟(xun) 安土重迁( zhong) B.投奔(ben) 惨绝人寰(yuan)蹩脚(bie) 数典忘祖(sh) C.弭谤(mi) 心广体胖(pang)畏葸(x1) 椎心泣血(chui) D.下载(zai) 长歌当哭(dang)罪愆(qian)风尘仆仆(p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漫骂 义气风发 流连 殒身不恤 B.妆饰 急不暇择 蔓延 浅尝辄止 C.盥洗 细支末节 暮霭 道貌暗然 D.痉挛 稍纵既逝 发韧 额手称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的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 也惊叹不已。 B.201l年5月2日,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被美军击毙于巴基斯坦北部的 个荒僻小山村,真是死得其所。 C.近日,北京警方证实李双江之子驾车打人已遭刑拘。如今,人们早已司空见 惯了“富二代”“官二代”频频打人的现象。 D.美国游泳天才菲尔普斯在北京奥运会上,凭着他绝对过人的实力,如探囊取 物般地轻松夺得八枚金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龙年春晚求新求变,使得总导演哈文求教张艺谋、范曾、赵宝刚等“门 外汉 B.“创建文明城,喜迎七城会”,南昌市政府为切实打好“两大战役、六大工 程、十项专项整治”的攻坚战,各机关单位提高了对各项工程的监督力度。 C.我国的民营企业和制造业到了应该重视品牌、研究品牌的时候了,祝愿中国 20年后有更多的著名国际品牌。 D.当前和今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每年进入就业年龄的人口数很大,安排 城镇劳动力就业是一项相当繁重的任务。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正确的一句是 A.备受市民关注的南昌快速公交专用道己全面竣工。车道为“一纵一横”:“ 纵”贯穿阳明路、八一大道、井冈山大道;“一横”途经洪城路、解放西路。 B.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现在的许多 文章,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的标准,就都需要提炼 C.我们必须了解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有什么坏处? D.根据财政部统计,近几年来,每年直接由行政费支付的会议经费达十亿多元, (有关方面认为实际耗资远大于此)且有与日俱增之势。 6.下列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卫是一个遗腹子,母亲改嫁后,在继父家受尽虐待,母亲死后,继父把他 送去当童工,大卫历尽艰辛,找到世上唯一的亲人(他的姨婆)。在姨婆的培养 下,大卫刻苦上进,终于成了一位有成就的作家。(《大卫·科波菲》)
江西省南昌一中等校 2012 届高三上学期 10 月联考 语文试题 第 I 卷(选择题 共 36 分) 一、(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走穴(xué) 半身不遂(suí) 驯熟(xùn) 安土重迁(zhòng) B.投奔(bèn) 惨绝人寰(yuán) 蹩脚(bié) 数典忘祖(shù) C.弭谤(mí) 心广体胖(pàng) 畏葸(xǐ) 椎心泣血(chuí) D.下载(zǎi) 长歌当哭(dàng) 罪愆(qiān) 风尘仆仆(p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漫骂 义气风发 流连 殒身不恤 B.妆饰 急不暇择 蔓延 浅尝辄止 C.盥洗 细支末节 暮霭 道貌暗然 D.痉挛 稍纵既逝 发韧 额手称庆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的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 也惊叹不已。 B. 2011 年 5 月 2 日,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被美军击毙于巴基斯坦北部的一 个荒僻小山村,真是死得其所。 C.近日,北京警方证实李双江之子驾车打人已遭刑拘。如今,人们早已司空见 惯了“富二代”“官二代”频频打人的现象。 D.美国游泳天才菲尔普斯在北京奥运会上,凭着他绝对过人的实力,如探囊取 物般地轻松夺得八枚金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龙年春晚求新求变,使得总导演哈文求教张艺谋、范曾、赵宝刚等“门 外汉”。 B.“创建文明城,喜迎七城会”,南昌市政府为切实打好“两大战役、六大工 程、十项专项整治”的攻坚战,各机关单位提高了对各项工程的监督力度。 C.我国的民营企业和制造业到了应该重视品牌、研究品牌的时候了,祝愿中国 20 年后有更多的著名国际品牌。 D.当前和今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每年进入就业年龄的人口数很大,安排 城镇劳动力就业是一项相当繁重的任务。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正确的一句是 A.备受市民关注的南昌快速公交专用道已全面竣工。车道为“一纵一横”:“ 一 纵”贯穿阳明路、八一大道、井冈山大道;“一横”途经洪城路、解放西路。 B.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现在的许多 文章,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的标准,就都需要提炼。 C.我们必须了解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有什么坏处? D.根据财政部统计,近几年来,每年直接由行政费支付的会议经费达十亿多元, (有关方面认为实际耗资远大于此)且有与日俱增之势。 6.下列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卫是一个遗腹子,母亲改嫁后,在继父家受尽虐待,母亲死后,继父把他 送去当童工,大卫历尽艰辛,找到世上唯一的亲人(他的姨婆)。在姨婆的培养 下,大卫刻苦上进,终于成了一位有成就的作家。(《大卫·科波菲》)
B.贾迎春,贾珍的妹妹,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 冷,后入栊翠庵为尼。(《红楼梦》) C.堂吉诃德劝说一个又矮又胖的名叫桑丘的农民当自己的侍从,并许诺将来征 服个把海岛后就封他做海岛的总督。桑丘家里很穷,正想出去碰碰运气,于是就 答应了堂吉诃德的请求。(《堂吉诃德》 D.陆逊火烧七百里连营,大获全胜。赵云救出刘备,逃往白帝城。陆逊引兵追 击,误从死门进入了诸葛亮布下的石阵(又名“八阵图”),幸得诸葛亮岳父黄 承彦引领,才从生门而出,得以逃脱。。(《三国演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每小题3分) 何为国学 方克立 何为国学?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从上个世纪起就争论不休。有的学者认为, 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从“科学”的意义上说本不可用(“学无分中 西”),作为一个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又边界不清,因此建议不用或“缓行”。 然而,事实上这个概念已广泛流行,我们不可能视而不见,与其建议不用或“缓 行”,不如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在我看来, 学界目前所讲的“国学”,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多数学者实际上已取 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即以其指称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就是狭义的国学概念。 广义的国学是“一国所有之学”,还包括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 学术文化,与海外“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大体相同。 将国学界定为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其实也是一个相当笼统、内涵十分丰富复杂 的概念,略同于“古学”、“旧学”或“国故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 总称。我们通常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经、史、子、集“四部” 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或者如马一浮先生所言“六艺统四 部”,“国学者六艺之学也”。中国古代的学问是“通人之学”,主张天地人贯 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而以成人之道为中 心。“通”是以类分为前提的,中国传统学术分类集中体现在图书典籍分类中 《汉书·艺文志》将中国古代的书籍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 六类,《隋书·经籍志》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雏形,以后不断调 整、完善,至清代编定《四库全书总目》,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 识系统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国学是一座山,我等不过是蚍蜉而已。不仅国学是山,而且 其中的每一类都是一座山。就其内容之宏博而言,事实确实如此。就以四部中的 “子部”来说,《四库全书总目》又分为十四类,其中每一类都内涵丰富,比如 “医家”,最近出版的一部《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历代中医古籍13000 余种,说它是“一座山”,并非夸张之言 国学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个学科体系,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 系。国学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分类,现代学科体系是从它转型发展而来的,因此就 学术内涵来说,二者存在大量交叉重合。如果将国学与文、史、哲并列设立为 级学科,似乎连逻辑上的种属关系都忽略了,其学科内容势必也要大大窄化,难 以使人们对国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实际上不是提高而是降低了国学的地位 对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根源和血脉的国学,我们一方面要心存敬意,另一方面又 要以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和前瞻的态度来对待它,创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国 学,让它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和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对话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B.贾迎春,贾珍的妹妹,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 冷,后入栊翠庵为尼。(《红楼梦》) C.堂吉诃德劝说一个又矮又胖的名叫桑丘的农民当自己的侍从,并许诺将来征 服个把海岛后就封他做海岛的总督。桑丘家里很穷,正想出去碰碰运气,于是就 答应了堂吉诃德的请求。(《堂吉诃德》) D.陆逊火烧七百里连营,大获全胜。赵云救出刘备,逃往白帝城。陆逊引兵追 击,误从死门进入了诸葛亮布下的石阵(又名“八阵图”),幸得诸葛亮岳父黄 承彦引领,才从生门而出,得以逃脱。。(《三国演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何为国学 方克立 何为国学?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从上个世纪起就争论不休。有的学者认为, 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从“科学”的意义上说本不可用(“学无分中 西”),作为一个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又边界不清,因此建议不用或“缓行”。 然而,事实上这个概念已广泛流行,我们不可能视而不见,与其建议不用或“缓 行”,不如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在我看来, 学界目前所讲的“国学”,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多数学者实际上已取 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即以其指称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就是狭义的国学概念。 广义的国学是“一国所有之学”,还包括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 学术文化,与海外“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大体相同。 将国学界定为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其实也是一个相当笼统、内涵十分丰富复杂 的概念,略同于“古学”、“旧学”或“国故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 总称。我们通常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经、史、子、集“四部” 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或者如马一浮先生所言“六艺统四 部”,“国学者六艺之学也”。中国古代的学问是“通人之学”,主张天地人贯 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而以成人之道为中 心。“通”是以类分为前提的,中国传统学术分类集中体现在图书典籍分类中。 《汉书•艺文志》将中国古代的书籍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 六类,《隋书•经籍志》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雏形,以后不断调 整、完善,至清代编定《四库全书总目》,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 识系统。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国学是一座山,我等不过是蚍蜉而已。不仅国学是山,而且 其中的每一类都是一座山。就其内容之宏博而言,事实确实如此。就以四部中的 “子部”来说,《四库全书总目》又分为十四类,其中每一类都内涵丰富,比如 “医家”,最近出版的一部《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历代中医古籍 13000 余种,说它是“一座山”,并非夸张之言。 国学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个学科体系,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 系。国学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分类,现代学科体系是从它转型发展而来的,因此就 学术内涵来说,二者存在大量交叉重合。如果将国学与文、史、哲并列设立为一 级学科,似乎连逻辑上的种属关系都忽略了,其学科内容势必也要大大窄化,难 以使人们对国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实际上不是提高而是降低了国学的地位。 对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根源和血脉的国学,我们一方面要心存敬意,另一方面又 要以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和前瞻的态度来对待它,创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国 学,让它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和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对话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7.下列关于“国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学无分中西”意义上说,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又边界不清,所以 有学者主张慎用,而事实上它已广泛流行。 B.目前学界所言的“国学”,实际上是狭义的国学概念,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 范围来说,指称的是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 C.广义的国学的研究对象、范围,除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外,还包括传入中国的 近现代学术文化中的西学和马克思主义。 D.通常所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四部”之学,传统的义理、 考据、辞章、经世之学,或者“六艺之学”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当务之急不是国学这个概念是不用还是“缓行”的问题,而是在约定俗成的 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 B.狭义的国学概念既是一个相当笼统,同时内涵又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是近 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 C.以成人之道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的学问其实就是“通人之学”,包括天地人贯 通、文史晢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等等 D.“通”是中国传统学术分类的前提,这种分类到《隋书·经籍志》时形成了经、 史、子、集四部这样一套完整体现中国传统学问知识系统的分类法 9.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四库全书总目》包括经、史、子、集四部,每部又分为若干类,譬如“医 家”,收录历代中医古籍一万三千余部,可归入“集”部 B.国学是一个不同于现代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将国学与文学、史学、哲学等 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国学的地位更高,影响力更大。 C.现代学科体系与国学存在大量交叉重合的现象,这是现代学科相互渗透的结 果,说明现代学科具有很强的交融性 D.对于中国的国学,我们唯一正确的态度就是既要对它心存敬意,又要对它进 行分析、开放、前瞻、批判和创新,从而创建适应我们时代需要的新国学 三、(9分,每小题3分) 10.下列用“/”给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 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A.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 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B.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 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C.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 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D.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 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2题 秦康公送公子雍于晋,曰:“文公之入也无卫,故有吕、郤之难。”乃多与之徒 卫 穆嬴日抱太子以啼于朝,曰:“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舍嫡嗣不立而外求君, 将焉置此?”出朝,则抱以适赵氏,顿首于宣子曰:“先君奉此子也而属诸子
7.下列关于“国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学无分中西”意义上说,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又边界不清,所以 有学者主张慎用,而事实上它已广泛流行。 B.目前学界所言的“国学”,实际上是狭义的国学概念,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 范围来说,指称的是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 C.广义的国学的研究对象、范围,除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外,还包括传入中国的 近现代学术文化中的西学和马克思主义。 D.通常所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四部”之学,传统的义理、 考据、辞章、经世之学,或者“六艺之学”。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当务之急不是国学这个概念是不用还是“缓行”的问题,而是在约定俗成的 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 B.狭义的国学概念既是一个相当笼统,同时内涵又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是近 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 C.以成人之道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的学问其实就是“通人之学”,包括天地人贯 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等等。 D.“通”是中国传统学术分类的前提,这种分类到《隋书•经籍志》时形成了经、 史、子、集四部这样一套完整体现中国传统学问知识系统的分类法。 9.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四库全书总目》包括经、史、子、集四部,每部又分为若干类,譬如“医 家”,收录历代中医古籍一万三千余部,可归入“集”部。 B.国学是一个不同于现代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将国学与文学、史学、哲学等 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国学的地位更高,影响力更大。 C.现代学科体系与国学存在大量交叉重合的现象,这是现代学科相互渗透的结 果,说明现代学科具有很强的交融性。 D.对于中国的国学,我们唯一正确的态度就是既要对它心存敬意,又要对它进 行分析、开放、前瞻、批判和创新,从而创建适应我们时代需要的新国学。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10.下列用“/”给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 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A.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 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B.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 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C.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 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D.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 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2 题。 秦康公送公子雍于晋,曰:“文公之入也无卫,故有吕、郤之难。”乃多与之徒 卫。 穆赢日抱太子以啼于朝,曰:“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舍嫡嗣不立而外求君, 将焉置此?”出朝,则抱以适赵氏,顿首于宣子曰:“先君奉此子也而属诸子
曰:‘此子也才,吾受子之赐;不才,吾唯子之怨。’今君虽终,言犹在耳,而 弃之,若何?”宣孑与诸大夫皆患穆嬴,且畏逼,乃背先蔑而立灵公,以御秦师。 箕郑居守。赵盾将中军,先克佐之。荀林父佐上军。先蔑将下军,先都佐之,步 招御戎,戎洼为右。及堇阴,宣子曰:“我若受秦,秦则宾也:不受,寇也。既 不受矣,而复缓师,秦将生心。先人有夺人之心,军之善谋也。逐寇如追逃,军 之善政也。”训卒利兵,秣马,蓐食,潜师夜起。戊子,败秦师于令狐,至于刳 首。己丑,先蔑奔秦。士会从之。 先蔑之使也,荀林父止之,曰:“夫人、太子犹在,而外求君,此必不行。子以 疾辞,若何?不然,将及。摄卿以往可也,何必子?同官为僚,吾尝同僚,敢不 尽心乎!”弗听。为赋《板》之三章。又弗听。及亡,荀伯尽送其币及其器用财 贿于秦,曰:“为同僚故也 土会在秦三年,不见士伯。其人曰:“能亡人于国,不能见于此,焉用之?”土 季曰:“吾与之同罪,非义之也,将何见焉?”及归,遂不见。 选自《左传·文公七年》 注:雍,襄公之弟,晋襄公死后,赵盾准备立雍为国君。穆赢,晋襄公姬欢的夫 人,她为晋襄公生下一子,名夷皋,就是文中的太子。”文中加“”的都是人 名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穆嬴日抱太子以啼于朝 白天 B.荀伯尽送其币及其器用财贿于秦 贿赂 C.训卒利兵,秣马,蓐食 吃饱 D.此必不彳 不可以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戊子,败秦师于令狐 唐浮屠慧褒始舍于 其址 B.赵盾将中军,先克佐之 填然鼓之 C.舍嫡嗣不立而外求君 荆轲逐秦王,秦王 还柱而走 D.子以疾辞,若何 以其无礼于晋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8分) 13.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文(12分) (1)今君虽终,言犹在耳,而弃之,若何? (2)先人有夺人之心,军之善谋也。逐寇如追逃,军之善政也 (3)吾与之同罪,非义之也,将何见焉?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8分) 唐多令 (南宋)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 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 舟 (1)这首词的主旨什么,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4分)
曰:‘此子也才,吾受子之赐;不才,吾唯子之怨。’今君虽终,言犹在耳,而 弃之,若何?”宣子与诸大夫皆患穆嬴,且畏逼,乃背先蔑而立灵公,以御秦师。 箕郑居守。赵盾将中军,先克佐之。荀林父佐上军。先蔑将下军,先都佐之,步 招御戎,戎津为右。及堇阴,宣子曰:“我若受秦,秦则宾也;不受,寇也。既 不受矣,而复缓师,秦将生心。先人有夺人之心,军之善谋也。逐寇如追逃,军 之善政也。”训卒利兵,秣马,蓐食,潜师夜起。戊子,败秦师于令狐,至于刳 首。己丑,先蔑奔秦。士会从之。 先蔑之使也,荀林父止之,曰:“夫人、太子犹在,而外求君,此必不行。子以 疾辞,若何?不然,将及。摄卿以往可也,何必子?同官为僚,吾尝同僚,敢不 尽心乎!”弗听。为赋《板》之三章。又弗听。及亡,荀伯尽送其币及其器用财 贿于秦,曰:“为同僚故也。” 士会在秦三年,不见士伯。其人曰:“能亡人于国,不能见于此,焉用之?”士 季曰:“吾与之同罪,非义之也,将何见焉?”及归,遂不见。 选自《左传·文公七年》 注:雍,襄公之弟,晋襄公死后,赵盾准备立雍为国君。穆赢,晋襄公姬欢的夫 人,她为晋襄公生下一子,名夷皋,就是文中的太子。”文中加“﹏”的都是人 名。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穆赢日抱太子以啼于朝 白天 B.荀伯尽送其币及其器用财贿于秦 贿赂 C.训卒利兵,秣马,蓐食 吃饱 D.此必不行 不可以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戊子,败秦师于令狐 唐浮屠慧褒始舍于 其址 B.赵盾将中军,先克佐之 填然鼓之 C.舍嫡嗣不立而外求君 荆轲逐秦王,秦王 还柱而走 D.子以疾辞,若何 以其无礼于晋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114 分) 四、(28 分) 13.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文(12 分) (1)今君虽终,言犹在耳,而弃之,若何? (2)先人有夺人之心,军之善谋也。逐寇如追逃,军之善政也。 (3)吾与之同罪,非义之也,将何见焉?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8 分) 唐多令 (南宋)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 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 舟。 (1)这首词的主旨什么,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4 分)
(2)结合词中的意象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15.古诗文填空。(五题限选四题)(8分) (1)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 。(《归园田居》) 2) 百年多病独登 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3)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 托 《兰亭集序》) (4)余音袅袅,不绝如 缕 (《赤壁赋》) (5)斩木为兵,揭竿为 旗 。(《过 秦论》)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9题(21分) 剃光头发微 何满子 ①余生也晚,关于头发的惊心动魄的故事,大都来自耳闻。什么清朝初年勒令汉 人把发髻剃成辫子,否则“留发不留头”呀,什么清末的留学生在外国剪去了辫 子,回国后要装一根假辫子才能平安无事呀,等等,都未尝眼见。所以读到鲁迅 的小说《头发的故事》,除了恍若有悟的吃惊以外,实在很难有切肤之痛的感受 并且,知道在旧社会,与头发关系最密切的理发工人,是颇受社会贱视的,连家 谱都不许上,也就是开除其宗籍,还很为他们不平。更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年轻 时在进步的历史书籍里,读到大平天国起义是如何如何正义,但真正佩服太平天 国的英雄,却是看到了一副据说是翼王石达开的对联以后。对联曰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 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 ②联语的对仗既工稳,造意又豪迈,用之于理发师,更是想像诡奇,出于意表, 妙不可言。一面惊叹这位太平天国将领的不羁之才,一面也想到这位王爷对理发 师的感情,不但没有像旧社会上层人物那样卑视,而且还将自己睥睨人世的豪情 寄托在他们的职业风姿上,真是物与民胞,平等亲切极了 ③不料,3月2日读到《人民日报》一封读者来信,却使我大大不舒服了一阵, 那封来信正是关系到理发工人的。说是济南市一家理发店的理发工人,拒绝给 个“乡下佬”剃平头,认为乡下佬只配剃光头。当“乡下佬”碰了壁跑掉以后, 对男女理发师还说:“乡下佬还想理平头,没门!”“也不瞧瞧自己那模 样 ④“乡下佬”是不是只配剃光头,以及什么模样的人才配剃平头,这问题是够深 奥的,我答不上来。既答不上,也只好避开,置之勿论。我只记得古代有一种刑 法,叫“髡”,那办法就是把古圣人所说的“身体发肤,受诸父母,不敢毁伤 的诸种东西之一的头发给去掉;而且似乎是和罚做苦役结合起来的,那就是“髡 钳为城旦舂”。但那是秦制,沿用了千把年,至少到隋唐以后就废止了。现在许 多国家的罪犯也剃光头,但那并非是刑罚,恐怕多半出于习惯,或便于辨识之类; 如果容许用胡适博士的考据方法,来一下“大胆假设”,还可能是由于旧社会监
(2)结合词中的意象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 分) 15.古诗文填空。(五题限选四题)(8 分) (1)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 际 。(《归园田居》) (2) ,百年多病独登 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3)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 托, 。(《兰亭集序》) (4)余音袅袅,不绝如 缕, , 。 (《赤壁赋》) (5)斩木为兵,揭竿为 旗, , 。(《过 秦论》)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6——19 题(21 分) 剃光头发微 何满子 ①余生也晚,关于头发的惊心动魄的故事,大都来自耳闻。什么清朝初年勒令汉 人把发髻剃成辫子,否则“留发不留头”呀,什么清末的留学生在外国剪去了辫 子,回国后要装一根假辫子才能平安无事呀,等等,都未尝眼见。所以读到鲁迅 的小说《头发的故事》,除了恍若有悟的吃惊以外,实在很难有切肤之痛的感受。 并且,知道在旧社会,与头发关系最密切的理发工人,是颇受社会贱视的,连家 谱都不许上,也就是开除其宗籍,还很为他们不平。更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年轻 时在进步的历史书籍里,读到大平天国起义是如何如何正义,但真正佩服太平天 国的英雄,却是看到了一副据说是翼王石达开的对联以后。对联曰: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 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 ②联语的对仗既工稳,造意又豪迈,用之于理发师,更是想像诡奇,出于意表, 妙不可言。一面惊叹这位太平天国将领的不羁之才,一面也想到这位王爷对理发 师的感情,不但没有像旧社会上层人物那样卑视,而且还将自己睥睨人世的豪情 寄托在他们的职业风姿上,真是物与民胞,平等亲切极了。 ③不料,3 月 2 日读到《人民日报》一封读者来信,却使我大大不舒服了一阵, 那封来信正是关系到理发工人的。说是济南市一家理发店的理发工人,拒绝给一 个“乡下佬”剃平头,认为乡下佬 只配剃光头。当“乡下佬”碰了壁跑掉以后, 一对男女理发师还说:“乡下佬还想理平头,没门!”“也不瞧瞧自己那模 样!”…… ④“乡下佬”是不是只配剃光头,以及什么模样的人才配剃平头,这问题是够深 奥的,我答不上来。既答不上,也只好避开,置之勿论。我只记得古代有一种刑 法,叫“髡”,那办法就是把古圣人所说的“身体发肤,受诸父母,不敢毁伤” 的诸种东西之一的头发给去掉;而且似乎是和罚做苦役结合起来的,那就是“髡 钳为城旦舂”。但那是秦制,沿用了千把年,至少到隋唐以后就废止了。现在许 多国家的罪犯也剃光头,但那并非是刑罚,恐怕多半出于习惯,或便于辨识之类; 如果容许用胡适博士的考据方法,来一下“大胆假设”,还可能是由于旧社会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