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二中2010-2011学年度第三次质量检测 高三语文试题 命题人:刘建尧 第I卷(阅读题共66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戏曲与社会经济生活 戏曲在宋代的形成,是和它作为一种表演艺术进入商品化的市场密切相关的。而在这之 前,它尚未进入商品化的市场。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的经济生活息 息相关 表演艺术的萌生,在中国是很早的。大约在人类产生不久,原始的表演艺术就产生了。 现有的历史文献和实物资料已无可争辨地告诉了我们这一点。例如,和戏曲表演密切有关的 音乐和舞蹈的产生,在原始社会的初期就开始了。这种原始乐舞大多是人们在劳动或生存之 余的自娱自乐。参加者往往是氏族或部落内部的人,他们既是表演者,又是观赏者,与商品 化和经济生活完全无关。另外,在原始社会中还有一种乐舞是专为祭祀和巫术活动服务的, 参与者一般是氏族中有较高地位的人员。这类活动的功利性、目的性很强。其时,在氏族内 部还没有商品的流通。自然和商品经济也谈不上挂钩 人类进入有阶级的社会以后这种原始的乐舞也开始出现变化。一种是属于民间的演艺 如迎神、赛会时,乡民们常要进行祭神等活动,同时还表演一些舞蹈等。这类表演不为统治 者重视,在史籍中的具体记载不多。但有一点则可肯定,民众系自愿参加,而且都是本乡本 土者,依然是自娱自乐为主,基本上是一种民间宗教活动,而不是以经济活动为主。另一种 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演艺活动。这在史书上记载很多。古代中国崇尚礼乐,毎当有重大活动 例如祭祀、蕪飨、乡射等,都离不开乐舞的表演。为此,统治者还在朝廷中专门设立乐官和 乐师等职,专事乐舞演艺人员的培养和演出活动。这些人一般是士大夫子弟,出身高贵,没
蚌埠二中2010—2011学年度第三次质量检测 高三语文试题 命题人:刘建尧 第Ⅰ卷(阅读题共 6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戏曲与社会经济生活 戏曲在宋代的形成,是和它作为一种表演艺术进入商品化的市场密切相关的。而在这之 前,它尚未进入商品化的市场。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的经济生活息 息相关。 表演艺术的萌生,在中国是很早的。大约在人类产生不久,原始的表演艺术就产生了。 现有的历史文献和实物资料已无可争辩地告诉了我们这一点。例如,和戏曲表演密切有关的 音乐和舞蹈的产生,在原始社会的初期就开始了。这种原始乐舞大多是人们在劳动或生存之 余的自娱自乐。参加者往往是氏族或部落内部的人,他们既是表演者,又是观赏者,与商品 化和经济生活完全无关。另外,在原始社会中还有一种乐舞是专为祭祀和巫术活动服务的, 参与者一般是氏族中有较高地位的人员。这类活动的功利性、目的性很强。其时,在氏族内 部还没有商品的流通。自然和商品经济也谈不上挂钩。 人类进入有阶级的社会以后,这种原始的乐舞也开始出现变化。一种是属于民间的演艺, 如迎神、赛会时,乡民们常要进行祭神等活动,同时还表演一些舞蹈等。这类表演不为统治 者重视,在史籍中的具体记载不多。但有一点则可肯定,民众系自愿参加,而且都是本乡本 土者,依然是自娱自乐为主,基本上是一种民间宗教活动,而不是以经济活动为主。另一种 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演艺活动。这在史书上记载很多。古代中国崇尚礼乐,每当有重大活动, 例如祭祀、燕飨、乡射等,都离不开乐舞的表演。为此,统治者还在朝廷中专门设立乐官和 乐师等职,专事乐舞演艺人员的培养和演出活动。这些人一般是士大夫子弟,出身高贵,没
有生活之忧以后虽有不少奴隶和平民子弟进入演艺队伍,但他们吃的是皇粮,而非卖艺人, 因此和商品经济也无多大关系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唐代,虽然演艺活动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基本上仍和社会的经济活 动没有太多的关系。以民间出现的歌舞戏《踏谣娘》而言,虽说已有简单的故事情节,表演 时也有角色的分工,形式上歌、舞结合,有表、唱和音乐的伴奏,已初具戏曲的雏型,然而 它的演岀仍然是民众的一种娱乐活动,从其内容来说,主要是抒发人们心中郁积的情绪,与 社会的经济生活关系不大。至于宫廷内的演出,是唐代表演艺术的主要方式。统治者在朝廷 中设立了庞大的乐舞机构,并从全国各地挑选大量艺术人才进入“教坊”,以满足他们精神 享受的需要。艺人的演出在宫廷进行,是专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与广大的民众没有关系,也 和社会的经济活动无关。这也正是中国古代戏曲在唐代尚未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戏曲等演艺活动的发展离不开较为宽松和安定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而宋王朝在建 立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的进程中,加强思想和文化统治,尤其是在它与辽、金的连年征战 中损兵折将后,更实行祟文轻武的治国方略。自北宋中期以后,“天下小康,边衅未动”,人 民安居乐业。社会一派歌舞升平,戏曲在这样的氛围中正式形成了。 北宋中期以后,随着战争硝烟的消散,社会经济也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尤其是城市商 品经济,更呈现欣欣向荣的兴旺景象。广大农民在土地的买卖中,获得了掌握劳动果实的较 多自主权,这直接促进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达。这种繁荣的城市商品经济,为戏曲的兴起提 供了最好的机遇。 下列不能证明宋代以前的演艺活动与社会经济活动关系不大的一项是 A.原始乐舞大多是人们在劳动或生存之余的自娱自乐,参加者往往既是表演者,又是观 赏者。 B.宋代以前的民间演艺,民众系自愿参加,而且都是本乡本土者,以自娛自乐为主。 C.民间出现的歌舞戏《踏谣娘》已有简单的故事情节,表演时也有角色的分工,形式上 、舞结合,有表、唱和音乐的伴奏,已初具戏曲的维型 D.唐代表演艺术演出是民众的一种娱乐活动,主要是抒发人们心中郁积的情绪
有生活之忧。以后虽有不少奴隶和平民子弟进入演艺队伍,但他们吃的是皇粮,而非卖艺人, 因此和商品经济也无多大关系。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唐代,虽然演艺活动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基本上仍和社会的经济活 动没有太多的关系。以民间出现的歌舞戏《踏谣娘》而言,虽说已有简单的故事情节,表演 时也有角色的分工,形式上歌、舞结合,有表、唱和音乐的伴奏,已初具戏曲的雏型,然而 它的演出仍然是民众的一种娱乐活动,从其内容来说,主要是抒发人们心中郁积的情绪,与 社会的经济生活关系不大。至于宫廷内的演出,是唐代表演艺术的主要方式。统治者在朝廷 中设立了庞大的乐舞机构,并从全国各地挑选大量艺术人才进入“教坊”,以满足他们精神 享受的需要。艺人的演出在宫廷进行,是专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与广大的民众没有关系,也 和社会的经济活动无关。这也正是中国古代戏曲在唐代尚未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戏曲等演艺活动的发展离不开较为宽松和安定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而宋王朝在建 立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的进程中,加强思想和文化统治,尤其是在它与辽、金的连年征战 中损兵折将后,更实行崇文轻武的治国方略。自北宋中期以后,“天下小康,边衅未动”,人 民安居乐业。社会一派歌舞升平,戏曲在这样的氛围中正式形成了。 北宋中期以后,随着战争硝烟的消散,社会经济也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尤其是城市商 品经济,更呈现欣欣向荣的兴旺景象。广大农民在土地的买卖中,获得了掌握劳动果实的较 多自主权,这直接促进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达。这种繁荣的城市商品经济,为戏曲的兴起提 供了最好的机遇。 1.下列不能证明宋代以前的演艺活动与社会经济活动关系不大的一项是 ( ) A.原始乐舞大多是人们在劳动或生存之余的自娱自乐,参加者往往既是表演者,又是观 赏者。 B.宋代以前的民间演艺,民众系自愿参加,而且都是本乡本土者,以自娱自乐为主。 C.民间出现的歌舞戏《踏谣娘》已有简单的故事情节,表演时也有角色的分工,形式上 歌、舞结合,有表、唱和音乐的伴奏,已初具戏曲的雏型。 D.唐代表演艺术演出是民众的一种娱乐活动,主要是抒发人们心中郁积的情绪
2.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表演艺术的萌生,在中国是很早的。原始的表演艺术就发生在人类产生不久。 B.原始社会专为祭祀和巫术活动服务的乐舞,活动的功利性、目的性很强。 C.统治者在朝廷中专门设立乐官和乐师等职,专事乐舞演艺人员都是士大夫子弟,出身 高贵,没有生活之优忧。 D.迎神、赛会时,乡民们举行祭神活动还表演的一些舞蹈等艺术活动基本上是一种民间 宗教活动,而不是经济活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戏曲是一种表演艺术,只要社会稳定,有了繁荣的城市商品经济就能产生戏曲。 B.在宋以前的阶级社会里,主要有两类表演艺术,一种是属于民间的演艺,另一种是为 统治者服务的演艺活动,它们和商品经济并无多大关系。 C.唐代表演艺术主要在宫廷内演出,专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脱离了社会的经济活动。这 就是中国古代戏曲在唐代尚未形成的原因 D.宋以后的戏曲因为需要和商品化的市场紧密相连,因此也就不会再有专门为统治者服 务的演艺活动了 、古诗文阅读(32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朱修之,字恭祖,义兴平氏人也。曾祖焘,晋平西将军。祖序,豫州刺史。父谌,益州 刺史。修之自州主簿迁司徒从事中郎,文帝谓日:“卿曾祖昔为王导丞相中郎,卿今又为王 弘中郎,可谓不忝尔祖矣。”后随到彦之北伐。彦之自河南回,留修之戍滑台,为虏所围, 数月粮尽,将士熏鼠食之,遂陷于虏。 拓跋焘嘉其守节,以为侍中,妻以宗室女。修之潜谋南归,妻疑之,毎流涕问其意,修 之深嘉其义,竟不告也。后鲜卑冯弘称燕王,拓跋焘伐之,修之与邢怀明并从。又有徐卓者, 复欲率南人窃发,事泄被诛。修之、怀明惧奔冯弘,弘不礼。留一年,会宋使传诏至,修之 名位素显,传诏见即拜之。彼国敬传诏,谓为“天子边人”,见其致敬于修之,乃始加礼。时 魏屡伐弘,或说弘遣修之归求救,遂遣之 元嘉九年,至京邑,以为黄门侍郎,累迁江夏内史。雍州刺史刘道产卒,群蛮大动,修 之为征西司马讨蛮,失利。孝武初,为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修之在政宽简,土众 悦附。及荆州刺史南郡王义宣反,檄修之举兵;修之伪与之同,而遣使陈诚于帝。帝嘉之 以为荆州刺史。义宣闻修之不与己同,乃以鲁秀为雍州刺史,击襄阳。修之命断马鞍山道
2.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 A.表演艺术的萌生,在中国是很早的。原始的表演艺术就发生在人类产生不久。 B.原始社会专为祭祀和巫术活动服务的乐舞,活动的功利性、目的性很强。 C.统治者在朝廷中专门设立乐官和乐师等职,专事乐舞演艺人员都是士大夫子弟,出身 高贵,没有生活之忧。 D.迎神、赛会时,乡民们举行祭神活动还表演的一些舞蹈等艺术活动基本上是一种民间 宗教活动,而不是经济活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戏曲是一种表演艺术,只要社会稳定,有了繁荣的城市商品经济就能产生戏曲。 B.在宋以前的阶级社会里,主要有两类表演艺术,一种是属于民间的演艺,另一种是为 统治者服务的演艺活动,它们和商品经济并无多大关系。 C.唐代表演艺术主要在宫廷内演出,专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脱离了社会的经济活动。这 就是中国古代戏曲在唐代尚未形成的原因。 D.宋以后的戏曲因为需要和商品化的市场紧密相连,因此也就不会再有专门为统治者服 务的演艺活动了。 二、古诗文阅读 (32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朱修之,字恭祖,义兴平氏人也。曾祖焘,晋平西将军。祖序,豫州刺史。父谌,益州 刺史。修之自州主簿迁司徒从事中郎,文帝谓曰:“卿曾祖昔为王导丞相中郎,卿今又为王 弘中郎,可谓不忝尔祖矣。”后随到彦之北伐。彦之自河南回,留修之戍滑台,为虏所围, 数月粮尽,将士熏鼠食之,遂陷于虏。 拓跋焘嘉其守节,以为侍中,妻以宗室女。修之潜谋南归,妻疑之,每流涕问其意,修 之深嘉其义,竟不告也。后鲜卑冯弘称燕王,拓跋焘伐之,修之与邢怀明并从。又有徐卓者, 复欲率南人窃发,事泄被诛。修之、怀明惧奔冯弘,弘不礼。留一年,会宋使传诏至,修之 名位素显,传诏见即拜之。彼国敬传诏,谓为“天子边人”,见其致敬于修之,乃始加礼。时 魏屡伐弘,或说弘遣修之归求救,遂遣之。 元嘉九年,至京邑,以为黄门侍郎,累迁江夏内史。雍州刺史刘道产卒,群蛮大动,修 之为征西司马讨蛮,失利。孝武初,为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修之在政宽简,士众 悦附。及荆州刺史南郡王义宣反,檄修之举兵;修之伪与之同,而遣使陈诚于帝。帝嘉之, 以为荆州刺史。义宣闻修之不与己同,乃以鲁秀为雍州刺史,击襄阳。修之命断马鞍山道
秀不得前,乃退。及义宣败于梁山,单舟南走,修之率众南定遗寇。时竺超民执义宣,修之 至,乃杀之,以功封南昌县侯 修之治身清约,凡所赠贶,一无所受。有饷,或受之,而旋与佐吏分之,终不入己,唯 以抚纳群蛮为务。征为左民尚书,转领军将军。去镇,秋毫不犯,计在州然油及牛马谷草, 以私钱十六万偿之。然性俭克少恩情,姊在乡里,饥寒不立,修之未尝供赡。尝往视姊, 欲激之,为设菜羹粗饭,修之日:“此乃贫家好食。”致饱而去 节选自《宋书朱修之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可谓不忝尔祖矣 忝:辱没 B.修之、怀明惧奔冯弘,弘不礼礼:以礼相待 C.时竺超民执义宜 执:掌管 D.而旋与佐吏分之 旋:随即 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朱修之能守节的一组是(3分) ①修之潜谋南归 ②留修之戍滑台,为虏所围 ③而遣使陈诚于帝 ④复欲率南人窃发 ⑤凡所赠贶,一无所受 ⑥修之率众南定遗寇 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⑥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平定义宜的叛乱中,朱修之先是假装同意和义宜一起叛乱,然后又断了鲁秀的进攻 道路,使他无功而返,最终朱修之又杀了义宜。 B.朱修之和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一样,都担任不小的官职。后来跟随到彦之北伐 在留守滑台的时候,被敌人围困,虽坚持数月,但最终被俘。 C.虽然拓跋焘很赏识他,但朱修之毕竟是南人而时时想着回去。后来在随拓跋煮讨伐冯 弘时,终于找机会逃走,最终在传诏的帮助下回到了宋国 D.朱修之虽然非常节约,但对生活贫困的姐姐显得薄情少恩。他看望姐姐时,姐姐准备 了很差的饭菜来激他,但他并没有为之所动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拓跋煮嘉其守节,以为侍中,妻以宗室女。(5分) (2)及义宜败于梁山,单舟南走,修之率众南定遗寇。(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8-9题 诣红楼寻广宜①不遇留题 李益
秀不得前,乃退。及义宣败于梁山,单舟南走,修之率众南定遗寇。时竺超民执义宣,修之 至,乃杀之,以功封南昌县侯。 修之治身清约,凡所赠贶,一无所受。有饷,或受之,而旋与佐吏分之,终不入己,唯 以抚纳群蛮为务。征为左民尚书,转领军将军。去镇,秋毫不犯,计在州然油及牛马谷草, 以私钱十六万偿之。然性俭克少恩情,姊在乡里,饥寒不立,修之未尝供赡。尝往视姊,姊 欲激之,为设菜羹粗饭,修之曰:“此乃贫家好食。”致饱而去。 (节选自《宋书·朱修之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可谓不忝.尔祖矣 忝:辱没 B.修之、怀明惧奔冯弘,弘不礼. 礼:以礼相待 C.时竺超民执.义宣 执:掌管 D.而旋.与佐吏分之 旋:随即 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朱修之能守节的一组是(3 分) ( ) ①修之潜谋南归 ②留修之戍滑台,为虏所围 ③而遣使陈诚于帝 ④复欲率南人窃发 ⑤凡所赠贶,一无所受 ⑥修之率众南定遗寇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在平定义宣的叛乱中,朱修之先是假装同意和义宣一起叛乱,然后又断了鲁秀的进攻 道路,使他无功而返,最终朱修之又杀了义宣。 B.朱修之和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一样,都担任不小的官职。后来跟随到彦之北伐, 在留守滑台的时候,被敌人围困,虽坚持数月,但最终被俘。 C.虽然拓跋焘很赏识他,但朱修之毕竟是南人而时时想着回去。后来在随拓跋焘讨伐冯 弘时,终于找机会逃走,最终在传诏的帮助下回到了宋国。 D.朱修之虽然非常节约,但对生活贫困的姐姐显得薄情少恩。他看望姐姐时,姐姐准备 了很差的饭菜来激他,但他并没有为之所动。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拓跋焘嘉其守节,以为侍中,妻以宗室女。(5 分) (2)及义宣败于梁山,单舟南走,修之率众南定遗寇。(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8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 8—9 题。 诣红楼寻广宣①不遇留题 李益
柿叶翻红箱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② 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 注:①广宜:一位善诗的僧人与作者常有往来,诗酒唱和,过从甚密。②红楼 长安城东北角的安国寺内朱红色的大楼,巍然屹立,富丽堂皇。③户钩:开门的工具 8.诗歌第二句中的“倚”字用的极妙,试简要赏析。(4分) 9.诗人访友不遇,并不返回,反而反宾为主,设法开门,乍一看似乎不尽情理,仔细咀嚼 却又觉得合情合理,从这一细节中你读出怎样丰富的内涵?请简要分析。(4分) 0.歌写下列名句。(八句任选五句)(共5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长河落日圆。 (3)香远益清, (4)安得广厦千万间, ,浅草才能没马蹄。 (6)浊酒一杯家万里 (7) ,西北望,射天狼。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1-14题。 剃刀侠 木桦 清朝嘉庆年间,北京正阳门(俗称前门)外,已是相当繁华的集贸市场。几十丈高的城 门楼子,威严如皇帝老子,注视着熙来攘往的人流 这天,朗日晴空,集市正值繁华热闹时间。 匹枣红大马,上骑一员佩刀武官,后跟几个步行兵卒,像一股浪头把人流冲得七零八 落。 门楼下老摊贩认得,这是乾清门蓝翎侍卫,这些蓝翎宠儿毎隔几日便会出宫耀武扬威找 便宜 这位蓝翎爷果然在一处最繁华的地方下马了。 小兵卒赶快接过马缰跟在后头,那蓝翎爷就摇着马鞭四处转悠。他盯上几个翱头挑子, 就踅过来,在一个空位前站 显然这小子是要剃头或刮脸修胡子。当然一概是白活儿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②。 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③。 注:①广宣:一位善诗的僧人与作者常有往来,诗酒唱和,过从甚密。②红楼: 长安城东北角的安国寺内朱红色的大楼,巍然屹立,富丽堂皇。③户钩:开门的工具。 8.诗歌第二句中的“倚”字用的极妙,试简要赏析。(4 分) 9.诗人访友不遇,并不返回,反而反宾为主,设法开门,乍一看似乎不尽情理,仔细咀嚼, 却又觉得合情合理,从这一细节中你读出怎样丰富的内涵?请简要分析。(4 分) 10.默写下列名句。(八句任选五句)(共 5 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2) ,长河落日圆。 (3)香远益清, , 。 (4)安得广厦千万间, ! (5) ,浅草才能没马蹄。 (6)浊酒一杯家万里, 。 (7) ,西北望,射天狼。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11—14 题。 剃 刀 侠 木 桦 清朝嘉庆年间,北京正阳门(俗称前门)外,已是相当繁华的集贸市场。几十丈高的城 门楼子,威严如皇帝老子,注视着熙来攘往的人流。 这天,朗日晴空,集市正值繁华热闹时间。 一匹枣红大马,上骑一员佩刀武官,后跟几个步行兵卒,像一股浪头把人流冲得七零八 落。 门楼下老摊贩认得,这是乾清门蓝翎侍卫,这些蓝翎宠儿每隔几日便会出宫耀武扬威找 便宜。 这位蓝翎爷果然在一处最繁华的地方下马了。 小兵卒赶快接过马缰跟在后头,那蓝翎爷就摇着马鞭四处转悠。他盯上几个剃头挑子, 就踅过来,在一个空位前站住。 显然这小子是要剃头或刮脸修胡子。当然一概是白活儿